APP下载

强脉冲光联合中药面膜治疗痤疮40例疗效观察

2015-10-18秦建平杨登科

新中医 2015年12期
关键词:面膜痤疮皮损

秦建平,杨登科

昆明市中医医院,云南 昆明 650011

强脉冲光联合中药面膜治疗痤疮40例疗效观察

秦建平,杨登科

昆明市中医医院,云南 昆明 650011

目的:观察强脉冲光技术联合中药面膜外敷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采用QUEEN-95型光子治疗仪进行强脉冲光治疗,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中药面膜外敷,2组均以3次为1疗程,治疗1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对照组为7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6月,治疗组无复发病例,对照组有3例复发。2组治疗过程中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强脉冲光联合中药面膜治疗痤疮疗效显著,且不易复发,无明显毒副反应。

痤疮;强脉冲光;中药面膜

痤疮是一种常见于青春期男女颜面、胸背部的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性皮肤疾病,其可形成丘疹、结节、脓疱以及凹陷型瘢痕等,属于一种常见的损容性皮肤病。本病易对患者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产生影响,甚至严重影响患者的心理,产生自卑、焦虑的问题。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饮食结构的改变及环境污染的影响,痤疮疾患日益增多[1]。强脉冲光治疗属于激光美容治疗的一种手段,目前已逐渐成为治疗痤疮的常用方法。但有临床观察显示,仅靠强脉冲光治疗痤疮,在皮肤组织损伤修复和控制复发方面疗效较差。笔者临证应用强脉冲光照射联合中药面膜治疗痤疮,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观察病例均为2013年9月—2014年9月在本院门诊就诊的痤疮患者共80例,皮损主要分布在面颈部,病情参照Pillsbury分类法可分为II~Ⅳ级。其中男28例,女52例;年龄18~44岁;病程2月~8年。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治疗组男15例,女25例;年龄18~42岁,平均(20.28±6.256)岁;病程3月~8年,平均3.2年;其中炎性皮损18例,非炎性皮损22例。对照组男13例,女27例;年龄18~44岁,平均(22.39±6.886)岁;病程2月~8年,平均3年;其中炎性皮损20例,非炎性皮损20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排除标准 ①瘢痕体质者;②日光性皮炎急性期患者;③正在使用光敏性药物者;④孕妇或哺乳期妇女;⑤不能遵照医嘱执行者。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仪器为QUEEN-95型光子治疗仪(武汉奇致激光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皮损部位均匀涂抹厚度为2~3mm冷凝胶(耦合剂),应用强脉冲光照射皮损部位。首次治疗先用较低能量在耳后区域做光斑测试,然后选用低能量,从20J/cm2开始,第2次及以后依次以患者皮肤反应逐加能量,面部能量密度25~35 J/cm2,额头能量密度20~25 J/cm2,治疗1轮后间隔5~10m in对病变部位较重的区域适当进行第2轮治疗[2]。每次治疗结束后,冷喷或局部冷敷30m in。治疗后1周内禁止用任何化妆品洗面奶及热水洁面,加强防晒。每次治疗间隔周期为21天,治疗3次为1疗程。

2.2 治疗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中药面膜治疗。面膜组成:大黄、白芷、白茯苓各200 g,夏枯草100 g,滑石粉300 g,冰片1.5 g,维生素B6250 m g、维生素B12120m g。于每次照射7天后应用,患者平卧,将头发理顺用毛巾或发卡固定好,油性皮肤或化妆后的皮肤先用洗面奶清洗面部再行中药面膜外敷,每次15~20m in,隔天1次,持续2周。

2组均以3次为1疗程,共治疗1疗程后评价疗效。

3 观察项目与统计学方法

3.1 观察项目 治疗前观察并记录皮损分布部位、严重程度及数目,根据治疗前后照片对比及临床表现共同评价治疗效果。照射后3周复诊记录1次,观察皮损情况及不良反应。

3.2 统计学方法 选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

量资料呈正态分布的运用t检验进行比较;不呈正态分布运用非参秩和检验;分类资料用卡方检验。

4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4.1 疗效标准 痊愈:皮损减少率≥90%,色素沉着基本消失,粗大的毛孔明显缩小,皮肤细腻有光泽,皮脂分泌明显减少;显效:皮损减少率在60%~90%之间,色素沉着变淡,皮脂溢出较前减少,皮肤色泽有所改善;有效:皮损减少率在30%~59%之间,皮脂溢出有所减少;无效:皮损减少率<30%,患者自觉治疗前后差别不大,油脂分泌及皮肤色泽情况无明显改善。皮损减少率=(治疗前皮损总数-治疗后皮损总数)/治疗前皮损总数×100%。

4.2 2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强脉冲光治疗1周后,2组病情均未见明显好转,患者出现皮肤干燥、色素沉着的症状,余未见不良反应。治疗后2组患者病情明显好转,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对照组为7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6月,治疗组无复发病例,对照组有3例复发。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4.3 不良反应 治疗过程中2组均未见不良反应发生,未出现药物过敏现象。

5 讨论

痤疮是毛囊皮脂腺单位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病程迁延反复,中医学称为粉刺、肺热风刺等。本病属于一种多发性损容性皮肤疾病,对本病的治疗方法多样但疗效均不确切,个体差异较大。本临床试验笔者采用公认的激光疗法结合中药面膜治疗痤疮,结果表明疗效明显,副作用小、复发率低且安全可靠。治疗组术后经过多次中药面膜外敷治疗后,炎症控制较对照组迅速,色素代谢加快,皮肤无干燥刺痛敏感等现象,而皮肤的油脂分泌较前明显减少,皮肤变得更加细腻有光泽,患者肤质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皮肤的抵抗力明显增强。

强脉冲光(IPL)可激发痤疮丙酸杆菌代谢产生的内源性卟啉释放单态(或游离态)氧离子[3],从而抑制及杀灭痤疮丙酸杆菌;同时其光热作用可加快痤疮皮损的炎症吸收,并有使皮脂腺萎缩,减少油脂分泌的间接作用;强脉冲光的热效应能够刺激纤维母细胞转化为纤维细胞,促进胶原细胞分泌胶原蛋白[4],帮助真皮的胶原新生以及重排,有利于痤疮瘢痕的恢复[5]。故通过强脉冲光照射治疗,可达到减少炎症反应及色素沉着的效果。

强脉冲光治疗后有利于局部皮损内丙酸杆菌的灭活,但也可能有部分不能完全灭活,在治疗的间隔期内,患者很有可能再次加重滋生细菌。再者,强脉冲光治疗后的表皮收到热损伤容易导致皮肤水分流失,如果护理不当或其他一些不可预知的因素作用下可能还会皮肤干燥刺痒等不适,结合中药面膜治疗,可以大大的减低风险。面膜粉所含大黄苦寒、导热下行、凉血活血,针对激光术后局部皮损在热效应的作用下的轻度的发红刺痛等有明显的改善作用;白芷、白茯苓燥湿解毒,排脓消痈,生肌止痛;夏枯草清肝明目,散结消肿;冰片辛苦,通诸窍,清热散火,疗疮痈;滑石粉性极爽滑,擅长利窍,滑腻肌肤。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散结消肿、润肌美肤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夏枯草多糖具有抗氧化性,对O2-、OH-二种自由基及亚硝酸根离子具有一定的清除能力,具有防止膜脂质过氧化,减少红细胞溶血和降低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的生成量的作用[6]。

此外,应用强脉冲光治疗痤疮,发现疗效与治疗次数也有一定的关系。有些患者由于经济条件等诸多个人原因,治疗几次后发现炎症基本消退皮损明显改善就终止治疗,这类病人更容易遗留下色素沉着等后遗症,且易复发。另据临床观察及相关文献资料报道发现,治疗越早,尤其是炎症急性期,皮肤病损改善越快,效果愈明显[7]。

综上所述,强脉冲光联合中药面膜外敷治疗痤疮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强脉冲光治疗,且安全可靠,美容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1]朱云燕,唐荣祥.西医结合美容外治法治疗痤疮[J].实用医学杂志,2006,22(10):1142-1143.

[2]段静娴,马琼,王燕.强脉冲光治疗痤疮术后美容修复的疗效观察[J].大理学院学报,2009,8(6):71.

[3]莫仲莲,钟山等.强脉冲光联合外用药物治疗寻常型痤疮的临床研究[J].现代医院,2012,12(4):7.

[4] Negishi K,W akam atsu S,Kushikata N,et al.Full -face photore-juvenation of photodam aged skin by intense pulsed light w ith integrated contact cooling:initial experiences in A-sian patient[J].Lasers surg M ed,2002,30(4):298-305.

[5]周展超.皮肤激光与光子进展与现状[J].实用皮肤科杂志,2008,1(2):67-69.

[6]郑昱等.夏枯草胶囊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4,12(1):10-12.

[7]陈红艳,陈辉,叶华,等.光子嫩肤治疗面部寻常痤疮86例疗效观察[J].中国美容医学,2007,16(10):1407-1408.

(责任编辑:冯天保)

R758.73+3

A

0256-7415(2015)12-0107-02

10.13457/j.cnki.jncm.2015.12.047

2015-08-12

秦建平(1988-),女,住院医师,研究方向:损容性皮肤病的中西医结合诊疗。

杨登科,E-mail:yangdengke1982@163.com。

猜你喜欢

面膜痤疮皮损
雾面膜
面膜里的新乾坤
哈哈镜 面膜
三子汤配合放血疗法治疗痤疮病150例
面膜DIY
面部皮损的组织病理对其美容治疗及效果的影响研究
寻常型鱼鳞病患者皮损中间丝聚合蛋白及其基因的改变
消风清热散治疗面部痤疮69例
痤疮的中医药治疗
面部肉芽肿1例并文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