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项目教学法在贵州高校英语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实践研究
——以兴义民族师范学院为例

2015-10-17彭雁萍李丽红彭雪梅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英语专业应用型教学法

彭雁萍 李丽红 彭雪梅 娄 萌 海 娜 谌 婷 常 滔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贵州 兴义 562400)

项目教学法在贵州高校英语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实践研究
——以兴义民族师范学院为例

彭雁萍 李丽红 彭雪梅 娄 萌 海 娜 谌 婷 常 滔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贵州 兴义 562400)

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多数贵州高校的普遍定位目标,英语教学的目标也是如此。项目教学法倡导的是一种“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培养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解决问题等能力,这正符合高校英语专业教学的目标要求。结合当前贵州高校英语专业教学的现状,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以兴义民族师范学院为例,探讨项目教学法在英语专业教学中的应用,对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培养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的应用型英语人才具有深远的意义。

项目教学法;英语专业;应用型人才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型,应用型人才成为社会最为需要的人才类型。英语专业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能适应新世纪发展的需要,这是我们英语教育工作者当前面临的重大课题。贵州地处西部欠发达地区,高校要结合英语专业特点和社会发展需要,调整课程设置,着眼于培养人文与科学素养兼备的具有一定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英语人才。《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2000)要求采用“发现式、研究式”的学习方法,这在某种程度上认可了“项目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张文忠,2011,p.68)。当然,应用型英语人才的培养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样化的、动态的和复合的。英语专业的教学应与社会同步,面对市场就业要适当调整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合理利用资源配置,从而实现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项目教学法旨在创造一种学生主动参与、小组合作及运用实践的环境,激发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自主性与合作能力的提高,为培养应用能力提供有效途径。不难看出,英语专业教学需要培养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为多样化的教学模式,而这一要求与项目教学法的特征不谋而合。

一、项目教学法的理论与研究背景

1.项目教学法的理论依据

项目教学法最早起源于美国,是以学生为主体,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其核心内容是要让学生在“做中学”,以完成具体项目任务的形式来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与创新能力。

项目教学法得到建构主义、二语习得及教育学等理论的支持。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主张学习者对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调整,重新建构知识体系,主动接受新知识而不是被动地学习知识。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这种建构性的学习能有效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高琳,2014,p.122)。项目教学法实质上就是一种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探究式学习模式,两者都强调在合作中学习,在活动中构建知识。二语习得中的社会文化理论认为学习不是孤立的行为,它有一定的社会属性。语言习得可以促进学习者的认知发展能力,语言可用于社会的互动与活动,语言的教学不只是单纯的知识传递,更重要的是教会学习者学习的方法,从而拓展综合技能(高艳,2010,p.43)。在项目教学法中,学习者要学会与他人合作来共同完成任务,这一点与社会文化理论中的互动性十分吻合。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认为“一切知识来自于经验”、“教育是传授经验的一种方式”,他的“做中学”理论中的核心就是要从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张允,2012,p.21)。教育理论中人本主义学习论的代表Rodgers提倡废除教师中心,建立学生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要创设真实的语言情景促进学习者最终掌握和使用语言(周迎,2010,p.75)。项目教学法强调以教学任务为基点,让学生利用各种资源和自身经验,通过完成项目来获取知识与技能,这与上述教育理论观点是基本一致的。

2.项目教学法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项目教学法在国外二语和外语教学领域被广泛使用三十多年。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项目教学法的目标研究(Fried–Booth,1986;Eyring,1989;Coleman,1992;Gardner,1995)。进入21世纪后,一些学者分别将项目教学法作为一种适合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方法(Fried-Booth,2002),作为外语教学的计算机辅助项目教学法(Fang &Warschauer,2004),一种培养学习者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技巧的方法(Beckett & Miller,2005);另一些学者探讨了外语学习中项目教学法的框架(Beckett-Slater,2005);还有一些学者研究了在二语习得和外语学习环境中实施项目教学法的效果(Beckett& Miller,2006)。

国内对项目教学法的研究起步较晚,始于1998年,早期的研究主要以介绍国外项目教学法的特征、意义及理论支撑为主。近年来,有关项目教学法的研究文献呈上升趋势,但是对项目教学法应用于外语教学的相关文献并不多。比较有代表性的如对项目教学法模式的研究(刘景福,钟志贤2002,张文忠2007,2008)、项目学习与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邓媛,方颖2003;李丽君2009)、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项目教学法研究(张蕴2006;顾佩娅 2002,2003,2007)等。

由此可见,以往基于项目教学法的英语专业教学方面的实践研究十分有限,对如何在项目教学法中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关注远远不够,对贵州高校在项目教学法上的研究更是一个空缺,这给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为此,本研究拟回答以下问题:

项目教学法在贵州高校中对英语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有积极影响吗?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二、项目教学法在英语专业教学中的实践过程

1.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对象为笔者所在学校英语专业二年级(2011级)本科两个班的100名学生,其中男生14 名,女生86名。选二年级学生是因为学生经过一个学年的专业学习,奠定了一定的英语基础,从二年级开始实施项目教学法比较合适。笔者从一年级开始一直担任这两个班的《综合英语》授课教师,当时使用的主要还是传统教学法,对学生英语学习情况比较了解,学生灵活运用英语的能力很薄弱。本项目的实施历时35周,按每组7至8人把学生分成14个项目小组。

2.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了定量研究方法,以问卷调查形式进行,发出纸质问卷100份,收回98份,98份全部真实有效。使用问卷调查能了解项目教学法在英语专业教学中对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影响。

3.研究设计

《综合英语》课程为英语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每周4个学时,其教学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及译等综合能力,此课程在英语专业课中对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最具代表性。项目学习是《综合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了两个项目,分两学期完成。项目设计内容如表1:

表1 《综合英语》课程项目设计内容

4.研究过程

项目教学法的实施流程可概括为以下六个步骤:(1)选定题目,(2)制定计划,(3)活动探究,(4)作品制作,(5)成果交流,(6)活动评价。下面笔者以表1中的项目一为例,介绍自己的具体做法。

(1)选定题目

笔者对项目教学法作介绍,提出项目的要求和评分标准,把每班学生分成7个项目小组,每组确定一名组长。根据教学内容,提供一些中外名著作品篇名,让各组按兴趣挑选合适的章节作为项目的主题。此外,给学生提供搜索材料的一些网络资源等,建立一个QQ讨论群,为及时与学生沟通及答疑等提供帮助。

(2)制定计划

在给予指导的前提下,笔者要求各项目小组要制定一份项目计划书,内容要包括项目的目的、成员分工、实施步骤及预期成果等。各小组要按步骤和程序实现项目,成员之间要有分工与合作。

(3)活动探究

笔者要求项目小组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到查询大量资料,做好归类整理。成员之间要分享资源,围绕项目主题进行阅读与讨论,大家共同参与,真正体现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笔者给予适当的指导和解答,要让学生学会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

(4)作品制作

在经过反复的讨论与协商后,项目小组根据项目计划自行编写剧本初稿,期间与笔者及时沟通,获得必要的指导。项目小组要不断综合信息和意见,修改和完善初稿,同时进行表演彩排,最终落实好定稿,为项目成果演示做最后准备。

(5)成果交流

项目的最终成果是以课堂戏剧表演的形式呈现,表演结束后,在课堂上展开现场提问、解答与讨论等,如有小组在表演了《威尼斯商人》与《皇帝的新装》中的节选片段后,全班结合夏洛克的人物性格特征与皇帝的大臣们的心理特征等,对当前社会中的一些现象进行了讨论,许多同学主动发言,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6)活动评价

成果展示后,要进行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及老师评价。通过多种渠道的评价,学生之间能互相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在项目学习中,学生以一种积极交流、相互促进的方式总结项目成果演示中的亮点与不足,分享经验和教训,会加深对项目内容的认知,有效地促进英语应用能力的提高。

三、研究结果与讨论

1.结果描述

本研究围绕学生对项目教学法的学习动机、合作学习、思维发展、自主学习及应用能力等方面设计了10个封闭式问题,采用李克特量表五级计分形式(极不同意=1分,基本不同意=2,不确定=3,基本同意=4,非常同意=5)。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结果见表2:

表2 问卷调查结果统计

2.讨论

通过一年的教学实践,笔者发现项目教学法适用于英语专业的教学,学生在英语应用能力上有了明显的进步。问卷调查及访谈的结果表明项目教学法对应用型英语人才是有积极影响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激发了学习动机,增强了学习兴趣

学习动机是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学习行为的直接动力,是学习过程的一个核心部分(高艳,p.46)。通过表2中1-2项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两组的均值分别为4.08和3.89,反映出项目教学法有助于学生获取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和能力,由此可见,通过项目学习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培养语言交流的愿望,体验成功的喜悦。项目教学法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多媒体,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传统教学法的限制,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内动力与求知欲,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和兴趣。

(2)优化了语言环境,培养了合作能力

项目教学法强调要营造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学生由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主动探究以实现意义构建的学习主体(杨萌,p.155)。从表2中3-4项的统计结果看,两组的均值平均分为3.92,表示80%以上的学生对合作学习的成效是认同的,在合作过程中大家互相学习,扬长避短,共同进步。英语的学习离不开交流与互动的对象,项目教学法为学生提供了合作学习的机会,锻炼了人际交往能力,培养了合作能力等,这些能力对他们未来的发展非常重要。

(3)创新了评价体制,促进了思维发展

项目教学法的考核彻底摒弃了传统教学法以考试分数为标准的单一的评价体制,其对学生的考核评价主要根据学生的项目任务完成情况来判断,通过考核学生的平时表现、基础知识、实际技能、综合能力等,实现多样化的评价体系,如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等,使学生综合能力得以提升(孙艳,吕玉秀,p.172)。项目教学法中学生通过自我评价、同伴评价与教师评价等分享了他人成功的经验,这种多渠道的帮助与反馈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和语言的发展。表2中第5项的标准差为0.64,处于最低值,说明学生答案的离散程度较低,学生对老师与其他同学对自己的帮助作用是肯定的。5-6项的统计数据结果明显看出两项均值都在4以上,这说明及时的帮助和反馈在学生思维发展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4)强化了自主学习,改变了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在项目教学法中得到充分的使用,学生参与了项目实施的整个流程,享有很大的独立自主权,对自己的学习肩负了很大的责任(顾佩娅,p.7)。在项目教学法中,所有环节都是他们自己独立完成的,教师只是给予了适当的指导和帮助。学习不再是死记硬背,而是一个积极的探索过程。表2中7-8项的统计结果看出两组的均值平均分为3.90,说明项目学习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学生原有的学习方式,由过去的“我得学”变为现在的“我要学”,学习的自主学习意识增强了,学习效果也提高了。

(5)加强了听说读写,提高了应用能力

项目学习使语言教学中的交际更加真实化和情景化,为学生提高语言综合应用能力提供了机会和条件(高艳,p.46)。项目学习在很大程度上要求学生在课外大量查询资料,学生的英语阅读量无形增大了,而成果的展示及项目总结等,对听、说、写等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锻炼了语言综合能力。通过听说读写,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升。第10项的标注差为1.03,高于其他项,说明学生答案离散度高一些,学生的归纳和总结能力培养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他们的收获程度有所区别。表2中9-10项的调查结果显示,两项的均值分别为3.90和3.87,表明81%的学生基本赞同自己学会了提出问题与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79%的学生非常赞同自己学会了如何对成果进行归纳与总结。可见,学生在项目教学法的英语应用能力是有明显进步的。

四、研究启示

本研究证明,项目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型的英语课堂教学辅助模式,通过让学生参与项目及完成任务等,培养了自主与合作学习能力、创新与应用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通过问卷调查,得出了项目教学法得到大多数学生的认可,英语应用能力增强了。笔者也通过测试,发现学生在灵活应用英语的主观题分数上比以前提高了许多。事实上,项目教学法的实施是一个充满挑战和困难的过程,特别是在当前贵州经济不够发达,高校英语教育还很落后的情况下,在英语专业教学中实施项目教学法还需不断探索、积极推进。由于受时间、精力和资源等因素的制约,本研究的样本量小,对学生的项目成果还需进行系统的梳理、统计与分析,这也是今后研究努力的方向。

五、结语

语言本是一门交流的工具,英语的实践性很强,学生要最大化地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而项目教学法的内涵恰恰适应了应用型英语人才的培养要求。项目教学法的实施将推动贵州高校英语专业教学的改革进程,促进学生自主和合作学习能力等的发展,为培养应用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当然,项目教学法也存在不足,如有时会出现理论学习不够重视、教师指导不到位及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教师要妥善处理好以上问题,确保项目教学法得到有效的实施。

作为高校英语专业的教师,我们要正确应用这一教学模式,结合学生实际,用其所长,避其所短,通过兴趣激发、知识增长、任务完成等促进语言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成为社会服务的应用性人才。

[1]Backet t G,Slater T.The Project]framework: a total for language, content,and skills integration [J]. English Language Teachers Journal,2005,59.

[2]Backett G,Miller P.Project-basedsecond and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past, present and future [M]. Greenwich,CY:Information Age Publishing,2006.

[3]Fired-Booth D.L. Project work[M].2nd e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

[4]Fang,X.,Warschauer,M.,Technology and curricular reform in China:A casestudy [J].TESEL Quarterly,2004,38.

[5]高琳.基于项目型教学法的商务英语教学模式探索[J].铜陵学院学报,2014(4).

[6]高艳.项目学习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研究[J].外语界,2010(6).

[7]顾佩娅.多媒体项目教学法的理论与实践[J].外语界,2007(2).

[8]孙艳,吕玉秀.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项目化教学改革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0).

[9]杨萌.项目教学法在高校成人英语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科教导刊,2014(4).

[10]张文忠.国外依托项目的二语、外语教学研究三十年[J].中国外语,2010(2).

[11]张允.项目依托型教学法在商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教学实践,2012(4).

[12]周迎.英语专业教学中项目教学法的理论与实践[J].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10(12).

责任编辑:何安坤

On the Application of Project-based Learning to Cultivating Practice-Guided English Majors of Guizhou Universities——ACase Study of Xingyi Norm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PENG Yan-ping LILi-hong PENG Xue-mei LOU Meng HAINa CHEN Ting CHANG Tao
(Xingyi Norm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Xingyi,Guizhou 562400,China)

Like the general positioning of Guizhou universities, the objective of English teaching is to cultivate practice-guided talents.The Project-based Learning advocates one way with the “mainline of project, guidance of teachers, and subject of students”. As a result, students are able to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master and apply what have been learned in their daily life, developing self-learning,cooperation and problemsolving capacities that meet the target of the English teaching for English majors. Concerning current English teaching of Guizhou universities and the goal of developing practice-guided talents, the 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of Project-based Learning to English teaching of Xingyi Norm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 teaching quality, promoting students’comprehensive English applied skills, and cultivating practice-guided talents for local society and economy.

Project-based Learning; English major; practice-guided talents

1009—0673(2015)05—0080—06

G633.41

A

2015—09—06

2013年贵州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贵州省高校英语专业项目教学法(PBL)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2013B135。

彭雁萍(1974— ),女,贵州松桃人,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副教授,外语文学硕士,主要从事高校英语教学与翻译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英语专业应用型教学法
交互式教学在英语专业阅读课改中的应用研究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论英语专业语法教学中三种思辨能力的培养
高中数学实践教学法的创新策略探讨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西方修辞教育传统及其对我国英语专业教育的启示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