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干预对大学生同性恋消极态度的影响

2015-10-17刘晓玲刘程翠翠周梦迪任璐璐

中国医药科学 2015年6期
关键词:同性恋者态度实验组

张 楠 刘晓玲刘 宵 程翠翠 周梦迪 任璐璐

河北联合大学心理学院,河北唐山 063000

心理干预对大学生同性恋消极态度的影响

张 楠 刘晓玲▲刘 宵 程翠翠 周梦迪 任璐璐

河北联合大学心理学院,河北唐山 063000

目的 探索大学生对同性恋消极态度的干预效果。方法 以河北联合大学筛选的31名对同性恋态度较为消极的大学生作为实验组,31名同质学生作为对照组,针对其对同性恋的消极态度进行心理干预。在心理干预前、后施测自行编制的同性恋态度问卷。结果 心理干预前实验组与对照组态度得分无显著差异,在心理干预后,实验组消极态度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心理干预对于大学生对同性恋消极态度的改善效果明显。

大学生;同性恋态度;心理干预;效果

同性恋是指一个人在性爱、心理、情感上的兴趣主要对象均为同性别的人[1]。随着社会风气的开放,同性恋群体越来越多的进入人们的视野中,据著名的性社会学家李银河教授推测,中国的同性恋者占成年人口的3%~4%,即在中国约有3900~5200万的同性恋者。但由于社会传统道德、文化、法律的影响和大众传媒的不良导向[2]等多种原因,人们对于同性恋者的认同和尊重水平还比较低,同性恋者在生理、心理和人权等方面受到的歧视或者侵犯状况还普遍存在[3]。因此如何提高人们对于数量如此庞大的社会群体的尊重、理解和认同是值得我们全社会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大学生作为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青年群体,对于同性恋的观念代表了全社会的重要发展方向[4],而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不仅受到年级、性别、出生地和专业的影响,而且还受到课堂教学以外的其他传播途径的影响[5]。因此,本次研究以河北联合大学筛选出的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心理干预对于大学生同性恋态度的干预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对河北联合大学在校大学生发放自编问卷400份,通过统计分析,将对同性恋消极态度得分最高的45名同学为潜在对象,通过招募和联系,最后确定31人参加心理干预,剩余人中随机抽取31人作为对照组,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完全按照正常的教学程序学习和生活。

1.2 方法

1.2.1 工具 参考相关文献[6-9]自行编制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资料、对同性恋的认知和态度等3个方面。经信效度检验,问卷重测信度为0.735, 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14(0.814>0.7),校标效度为0.889,具有较好的信效度。

表1 心理干预方案

1.2.2 干预活动的设置 活动名称:志同道和;活动性质:属于同质与结构相结合的团体,结构化程度较高,从团体成员社会身份层面划分属于同质群体(均为在校大学生),从团体活动有无设计和目标来看为结构性团体(围绕改善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来设计引导活动);团体的整体目标:对持对同性恋消极态度的大学生进行心理干预活动,改善他们对同性恋的认知和态度,使大学生认识到同性恋者与异性恋者的同质性,提高他们的接受能力。

1.2.3 心理干预方案 共进行3次干预活动,3次活动分别团体辅导、了解同性恋的主题活动、电影欣赏。每一次活动与团体活动的目的有着明确的对应关系,具体内容参见表1。

1.2.4 干预程序 心理干预活动共进行3次,每周1次,持续3周。第1次干预活动前及3次干预活动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前后测。前测、后测均采用自行编制的量表。

1.3 统计分析

采用描述性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

2 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前测态度得分无显著差异,干预活动结束后的后测中,实验组消极态度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干预前后,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赞同、行为接纳、态度总分方面有显著差异(P均<0.05),在情感认同方面,虽然差异不显著,但从得分来看,也有一定程度的改善。见表3。

表2 两组在心理干预活动前、后态度得分比较(± s)

表2 两组在心理干预活动前、后态度得分比较(± s)

组别n  时间段 t P前测  后测实验组对照组31 31 t P 51.71±10.71 39.50±8.16 5.189 0.000 55.75±9.13 56.19±7.97 -0.449 0.660 1.113 5.252 0.276 0.000

表3 实验组心理干预前后态度得分在不同维度上的比较(± s)

表3 实验组心理干预前后态度得分在不同维度上的比较(± s)

项目  干预前(n=31)  干预后(n=31) t P认知赞同 13.93±2.87 10.14±2.28 6.803 0.000情感认同  4.86±1.35  4.07±1.07 1.924 0.077行为接纳  9.14±2.14  7.64±1.86 3.496 0.004

3 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对31名被试对象的干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大学生对同性恋态度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干预后消极态度的得分显著低于干预前的消极态度的得分。参加心理干预活动后,大学生在认知赞同和行为接纳相关方面的改变程度最为明显。这是因为认知和行为方面是大学生面对同性恋问题时,反映出来的暂时性的表面问题,对这些显露在外的问题,通过进行心理干预活动,解除他们对同性间相处模式的困惑,以及使其能够了解且认同他们的性别角色,并增进他们对同性恋者的了解与尊重,这些关于认知、行为方面的外显问题就比较容易得到缓解。但情感认同方面干预前后变化不显著,这符合研究预期,即情感和态度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它是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经过较长时间形成的,所以改变情感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还需要持久有效的更为精密、专业的辅导。而且还可以看到,认知和行为方面的改变最终引起了态度的显著改变,相信这种改变反过来也能使成员的情感方面得以更深层次的改善。

国内针对大学生对于同性恋认知和态度的调查已取得一定成果,但主要涉及社会学、心理学、医学、历史学等多学科研究[10],运用心理干预进行同性恋态度改变的宣教并不多。本次研究显示,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态度的得分有了明显改变,表明短期内心理干预对于减少同性恋歧视有积极作用。这可能与利用团体辅导建立的类似同伴教育的活动模式相关,通过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和大学生进行交流,以唤起共鸣有关[11]。在这种条件下,平时讳莫如深的性问题可以被学生视为普通的科学来学习[12]。

本次研究进一步验证了心理干预在该领域的应用价值,通过开展与同性恋有关的宣传教育活动,澄清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迷思和误解,有利于改善大学生对同性恋生理、心理和生存状况等方面的消极态度。因此,建议高校建立全方位关怀型校园文化,通过专业课程、讲座等多种形式开展大学生同性恋教育,以助其建立科学的性观念,客观认识同性恋群体,以期创造校园内同性恋群体与非同性恋群体的和谐相处的良好局面。

[1] 易柳.同性恋者身份认同、对社会态度的感知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广州:广州大学,2011.

[2] 俞莹莹.2000年至2011年新浪网新闻频道同性恋主题报道研究[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2012.

[3] 李慧静.同性恋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J].社会心理科学,2010,4(25):80-85.

[4] 张涵,孙婷婷,王鹏.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和态度调查[J].中国性科学,2008,17(9):9-12.

[5] 王卫媛.北京高校心理健康课程中的同性恋内容及效果调查[J].中国性科学,2013(8):86-91,104.

[6] 王浩.西安市487名大学生同性恋认知与态度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07,28(7):601-602.

[7] 汪亮,余翠萍,黄阿毛,等.粤、港、澳三地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04,20(8):970-971.

[8] 刘予玲.异性恋大学生对同性恋的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及其干预[D].郑州:郑州大学,2010.

[9] 吕少博.师范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及态度改变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8.

[10] 李智.中国同性恋研究综述[J].黑河学院学报,2012(5):119-121.

[11] Flanagan D,Mahler H.How to create an effective peer education project:Guidelines for prevention projects[M]. Harare:AIDSCAP/FHI,1996:11-15.

[12] 孙昕羹,常春,郭岩,等.大学生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效果评价[J].中国公共卫生,2002,18(12):1510-1512.

The influence of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on college students' gay negative attitude

ZHANG Nan LIU Xiaoling LIU Xiao CHENG Cuicui ZHOU Mengdi REN Lulu College of Psychology, Hebei United University,Tangshan 063000,China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intervention on college students' gay negative attitude. Methods Taking 31 college students of Hebei United University, whose attitudes toward homosexuality was more negative as an experimental group, and 31 homogeneous students as a control group, the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was made on their negative attitudes to homosexuality. The homosexual attitude was tested before and after the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Results It'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attitude scores betwee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before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in the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after the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the negative attitude scor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It is obviously that the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to improve the effect of negative attitudes to homosexuality.

College students;Attitudes toward homosexuality;Psychology intervention;Effect

C913.1

B

2095-0616(2014)06-155-03

2013-12-09)

猜你喜欢

同性恋者态度实验组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效果
态度
别人对你的态度,都是你允许的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夏天好烦 懒也能穿出态度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态度决定一切
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评《掩饰:同性恋者的双重生活及其他》
IFABP、LFABP检测技术在小儿肠缺血中的应用
云南大理同性恋酒吧低调开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