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食堂里的一锅肉汤

2015-10-15陈第雄

文史博览·文史 2015年9期
关键词:整风全队饥饿

陈第雄

1960年3月,我在湖南邵阳板桥公社下放劳动,组织上抽调我参加地区整风整社工作队。

我被分配到板桥公社窝泥坪大队岔路口生产队。工作队的主要任务是放手发动群众,揭批生产队干部的资产阶级思想和恶劣工作作风,千方百计抓好公共食堂。

然而,公共食堂怎么抓也是矛盾重重,特别是粮荒成灾,饥饿难熬,尽管一点点米被妙法蒸成了一大缽满满的饭,但终究是一点点米,一吃进肚里就化成了水,根本填不饱肚子。

我想尽一切办法,如用稻草制作淀粉,上山挖蕨根、捕捉野物等等,也无济于事——不是一无所获,就是收效甚微。处于饥饿中的社员们,是多么渴望能吃一顿饱饭,能尝一口荤腥啊!

一天,生产队长刘传廒上山放吊捉到一只大麂牯(体形较大的麂子)。他本来是偷偷摸摸在夜里弄回家里的,竟也被人发现,并当作关乎公与私的头等大事向我举报,非要我责令刘传廒把麂牯交给食堂不可。消息一传开,又变成了全体社员和贫下中农的一致要求,而且呼声越来越高!

我感到很为难,管吧,人家好不容易捉到这只麂,饥饿中的一家老小正指望它来解解馋补补身体哩;不管吧,又有更多饥肠辘辘的人在渴望这点野味,他们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尝过肉味了啊!何况给公共食堂弄点荤腥来,改善一下社员的生活,哪怕是让社员们体验一回公共食堂的优越性,也是对办好公共食堂,巩固社会主义阵地有好处的,这也正是工作队员的一项政治任务呀,怎能袖手不管呢?

我考虑和犹豫再三,最后下决心去刘传廒家做做工作,动员他发扬共产主义风格,顾全大局,主动把麂牯交给食堂。

说心里话,我对刘传廒这个人的印象并不坏。他40岁左右,样子斯文,衣着整洁,瘦高的个子和浓眉亮眼还显示出几分帅气,人也很精明,在生产上是把好手,既有组织能力,又有工作魄力,生产队长当得也不错,实为全队农民中的佼佼者。

可惜啊,刘传廒成分高,是富裕中农。按照上面一再强调的阶级斗争观点,这就注定他必走资本主义道路,是生产队领导权的篡夺者,是这次整风整社运动早就圈定了的重点对象。

当我跨进刘传廒家门槛时,一家人都显得很惊异,甚至有点惶恐,因我进队以来从未光临过他们家。

不过刘传廒还是很客气地给我搬了凳子,他老婆也麻溜地给我倒了杯热茶。我在落坐时抬眼打量了一下房间,倒也宽敞明亮,比一般农家收拾得整洁,只是不见那麂牯的踪影,但他们那慌乱的眼色已使我明白在心——麂牯早藏起来了。

刘传廒虽然就坐在我身边,却一直闷头不语,似在揣摩我到他家来的意图,静候我先开口。

我咬咬牙狠狠心,终于打破情面,向他挑明了来意,不料话音未落,他老婆倒先发制人了。她哭丧着脸说:“陈同志啊,手心手背都是肉啊,你是公家的人,你要主持公道啊。麂牯是我家费心费力在山上吊到的,不是偷来的,抢来的,也不是队里放的,养的。他们一没费心,二没费力,凭什么要拿给他们白吃?他们也好意思白吃?我们自己都这样了……”

她说着挽起裤脚,用拇指往脚杆上一按,显出一个“窝”,她边按边拿眼偷看我,见我在专心地看她按,又一把拉过身边的女儿,挽起裤脚来按,也是一按一个“窝”,按罢,又抽搭着说:“陈同志啊,你,你都亲眼看见了的啊,我们……我们一家老小都饿成这样了……他们——呜呀,天啊,陈同志啊……”

听了这声泪俱下的悲情诉说,又看见了因饥饿引起水肿的那一个个“窝”,以及他们那浮肿得黄亮黄亮的面容,我差点要落下泪来!是啊,人家都饿成这样了,好不容易费心费力才弄到这救命的野物,毫不相干的人凭什么不劳而获呢?这与明火执仗有什么区别呢?

我的心猛地一颤,脸皮辣辣地发起烧来。可就在一闪念间,我如闻惊雷般猛然想起毛主席关于阶级斗争的教导,想起自己是整风整社工作人员,此时此刻是代表全队贫下中农的阶级利益,立马像注了强心剂似的。

我正准备搬出一番道理时,一直未开口的刘传廒突然站起身来,不紧不慢地说:“陈同志,你就别费心劳神了,我晓得你的难处。这样吧,我顾全大局,把麂牯交给食堂,让大家都尝尝肉味,也算是我这个等待撤职的队长尽最后一点心意……”

我被这意想不到的高姿态高境界打动了,竟一时忘了眼下进行的是一场你死我活、没有调和余地的阶级道路和路线的斗争,“嚯”地站起身来紧紧握住刘传廒的手,连声说:“谢谢你,谢谢你!我代表全队社员、贫下中农和公共食堂谢谢你!”

刘传廒也很激动,但他又说:“麂牯我献给食堂,但得按老规矩办,麂头麂脚麂尾和麂皮得都归我。”我当然满口答应。

谁知风云突变,刘传廒老婆不买老公的账,就是死活不肯把麂牯交给食堂。软磨硬逼了好一阵,她才停止抗争,呜呜咽咽而又无比愤怒地看着老公把麂牯背到食堂去……

食堂里顿时像过年般热闹起来。

20来斤鲜嫩的麂肉,连汤带水,加上萝卜,炖上了满满一大锅。那溢出锅外的肉香,宛如兴奋剂弥漫于空气中,令人闻之精神振奋,欢欣鼓舞,而又不禁垂涎欲滴!

虽然分到每人名下,碗里就汤圆似的漂浮着那么可数的几块肉片片,但总算让大家欢欢喜喜高高兴兴地尝了一回久违的肉味,喝了一回久违的肉汤,领略了一回公共食堂的优越性,若再拔高一点,就是社会主义战胜了资本主义。

因此,我也沾了光,不但亲口尝了一回鲜美的野味,而且还受到了贫下中农的大大嘉许,赞扬声中竖起的大拇指老在我眼前晃来晃去,仿佛我就是打败资本主义的大英雄!

可我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心里总隐隐约约有些内疚,甚至许多年后——直到今天,我还常常带愧地想起这件难忘的往事,清晰地记得刘传廒一家老小因饥饿引起水肿的那一按一个“窝”……

猜你喜欢

整风全队饥饿
秋天的尺度
饥饿奏鸣曲
“延安整风”的启示
以“小整风”经常“拂尘”
狼与羊
饥饿的“天鹅”
整风学习两不误(外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