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醚菌酯防治黄瓜白粉病效果研究

2015-10-13梅爱中崔劲松林双喜许海蓉庄小丽

上海蔬菜 2015年6期
关键词:三唑酮整片东台市

许 祥 梅爱中 崔劲松 林双喜 许海蓉 庄小丽

(1江苏省东台市金东台农场 224200;2东台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3大华种业集团有限公司弶港分公司)

·植物保护·

醚菌酯防治黄瓜白粉病效果研究

许祥1梅爱中2崔劲松2林双喜2许海蓉3庄小丽3

(1江苏省东台市金东台农场224200;2东台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3大华种业集团有限公司弶港分公司)

白粉病是东台市瓜类作物上的常见病害,严重影响了瓜类作物的正常生长。为此我们开展了醚菌酯防治黄瓜白粉病的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用30%醚菌酯SC 1000倍液或50%醚菌酯DF2500倍液喷雾,防效达到80%以上,效果较好。

醚菌酯;瓜类;白粉病;防效

白粉病是瓜类作物常见的真菌性病害,为了筛选高效防治药剂,我们开展了醚菌酯防治黄瓜白粉病的药效试验,以期明确其防治效果,为大面积推广提供依据。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供试药剂为30%醚菌酯SC,安徽华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50%醚菌酯DF,德国巴斯夫股份有限公司生产;15%三唑酮WP,盐城利民农化有限公司生产。

1.2试验方法

试验设在东台镇长青村秋大棚黄瓜田内,土壤为黄泥沙土,pH值7.28,有机质含量1.76%,试验期黄瓜为坐果盛期,田间长势均匀。试验设30%醚菌酯SC 1250倍液、30%醚菌酯SC 1000倍液、50%醚菌酯DF 2500倍液、15%三唑酮WP 1000倍液以及空白对照,共5个处理。药剂处理区面积400m2,空白对照区面积80m2,随机排列,不设重复。9月10日,在黄瓜白粉病发病初期首次用药,9月17日、24日分别第2、第3次施药。采用卫士牌喷雾器手动喷雾,由于黄瓜搭架立体种植,为保证叶片能够全部均匀着药,667m2用水量为80kg。试验期间平均温度20℃左右,雨日4d,降雨量4.5mm。

1.3调查统计方法

药前调查病情基数,药后1d、3d、7d观察有无药害现象发生,并于第3次药后10d(10月3日)调查最终发病情况。采用五点取样法,每点调查3株,每个处理共调查15株,每株上、下各选4片叶定株挂牌调查,根据每张叶片上的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百分率,按以下分级标准记录病级,计算各处理发病叶率、病情指数及最终防治效果。分级标准:0 级-无病;1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1%以下;3 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2%~5%;5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6%~20%;7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21%~40%;9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40%以上。

2 结果与分析

2.1防治效果

(1)病叶率防效:30%醚菌酯SC 1000倍液和50%醚菌酯DF 2500倍液处理病叶率防效最好,分别为65.42%和61.28%;30%醚菌酯SC 1250倍液病叶率防效次之,为52.93%;15%三唑酮WP 1000倍液效果仅为28.93%(见表1)。(2)病指防治效果:30%醚菌酯SC和50%醚菌酯DF处理防治黄瓜白粉病效果良好,病指防效均在80%以上,明显优于三唑酮。30%醚菌酯SC 1000倍液、50%醚菌酯DF 2500倍液和30%醚菌酯SC 1250倍液病指防效分别为87.36%、83.87%和80.49%,15%三唑酮WP 1000倍液病指防效也达60.44%。同时,醚菌酯处理区大量叶片白粉病斑范围变小或消退,仅残余黄色斑。

表1 各参试药剂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

2.2安全性

据药后多次观察,各参试药剂处理区黄瓜均未出现药害症状,在坐果期喷药对黄瓜正常开花结果无不良影响,30%醚菌酯SC和50%醚菌酯DF处理区黄瓜叶片嫩绿。同时,施药时人员未出现不适感。

3 小结

(1)30%醚菌酯SC对黄瓜白粉病防治效果较好,其1000倍液及1250倍液病指防效均在80%以上,与进口农药50%醚菌酯DF 2500倍液效果相当,不但能够有效控制病害的扩展蔓延,而且老病斑粉层逐步脱落消退、病斑缩小,有一定的治疗作用。(2)30%醚菌酯SC和50%醚菌酯DF安全、高效、无公害,是防治黄瓜白粉病的理想药剂。推荐用法为30%醚菌酯SC 1000倍液或50%醚菌酯DF2500倍液喷雾,每667m2用水量40~80kg,用药间隔期7d左右。(3)为防止白粉病菌对该药剂产生抗药性,建议与苯醚甲环唑、氟硅唑等交替使用。

猜你喜欢

三唑酮整片东台市
东台市精准约谈 强化企业责任意识
眼眸
利用室内微宇宙系统研究三唑酮对淡水浮游动物群落的影响
纠缠
洗书记
怪脾气的云娃娃
练琴记
三唑酮和苯醚甲环唑在草莓及土壤中残留消解动态
锌肥与三唑酮配合喷施对冬小麦锌营养品质的影响
激健减量增效助剂在小麦条锈病防治上的应用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