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健减量增效助剂在小麦条锈病防治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2017-03-24崔德敏彭昌家梁斌白体坤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22期
关键词:防治效果

崔德敏++彭昌家++梁斌++白体坤++丁攀++黄涛

摘要 进行了15%三唑酮可濕性粉剂、20%三唑酮乳油和25%丙环唑(科惠)乳油混用激健农药减量增效助剂减少用量后对小麦条锈病的防治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春季小麦条锈病发生期间(由于春旱不利于条锈病快速扩散蔓延),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20%三唑酮乳油和25%丙环唑(科惠)乳油混用激健农药减量增效助剂后分别减少30%和50%的用量,药后9、27 d对条锈病的相对防效分别在96%、95%和95%、94%以上。若发病较轻,各种药剂使用激健减量增效助剂均可减少用量50%,若发病较重,最好只减少用量30%,以确保防治效果。由此表明,激健减量增效助剂对三唑酮2种剂型和25%丙环唑乳油有明显的增效作用,能够显著减少农药用量30%~50%。

关键词 小麦条锈病;激健农药减量增效助剂;三唑酮;丙环唑;防治效果

中图分类号 S482.92;S48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2-0107-02

小麦条锈病是我国各小麦产区的重要病害之一,由条锈菌引起[1-3]。由于20世纪末生理小种中32、33的出现和发展,导致我国90%的小麦品种抗条锈性丧失,因此21世纪以来,小麦条锈病在我国一直处于流行状态[4-5]。南充市常年小麦种植面积14万hm2以上,占全市粮食作物面积的30%以上,但小麦条锈病发生面积较大,造成小麦严重减产[6-7]。同时,南充市是小麦条锈菌的重要冬繁区和春季流行区,又是川东南春季流行区和渝、鄂、湘等邻近麦区的主要菌源地,并可随高空气流进一步对中国东部主产麦区造成威胁[8-11]。

激健农药增效助剂新产品,具有广谱的增效性;通过混用倍创,可减少农药使用量30%~40%,在大幅度减少农药使用量后,明显降低了农药在作物和土壤中的残留[12]。且激健在防治水稻、玉米、棉花、果树和茶叶等作物病虫药剂中混用已有报道[13-18],但在防治小麦条锈病药剂中混用效果尚未见报道。鉴于南充市的特殊区位和条锈病的发生特点,农业部于2010年下达了第一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科技部2015年下达了第六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项目。为此,笔者为探明通过混用农药助剂——激健在防治小麦条锈病农药减量增效使用效果,探索新的农药减量增效使用技术,南充市植保植检站按照全国农技推广中心药械处安排,采用测报调查、大区对比设计和统计分析等农药田间药效试验方法,于2016年在蓬安县长梁乡开展了小麦条锈病应用激健促进农药减量增效示范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设在蓬安县长梁乡桐桷寨村4组共7户农户责任田中进行,试验地块土质为新冲积土,肥力中上,前作为甘薯,小麦为双100 cm中厢带植,16.5 cm×23.0 cm砍沟点播。

1.2 试验材料

供试作物:小麦,品种为川麦59(感病品种),均为农户自留种。防治对象:小麦条锈病。供试药剂: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20%三唑酮乳油(江苏七洲绿色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25%丙环唑(科惠)乳油(江苏丰登作物保护股份有限公司生产),3种药剂均为南充市龙宇农化股份有限公司经销提供。激健减量增效助剂(以下简称激健,四川蜀峰作物科学有限公司生产提供)。

1.3 试验设计

试验设10个处理,分别为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 200 g/hm2(A)、20%三唑酮乳油600 mL/hm2(B)、25%丙环唑乳油600 mL/hm2(C)、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840 g/hm2+激健225 g/hm2(D)、20%三唑酮乳油420 mL/hm2+激健225 g/hm2(E)、25%丙环唑乳油420 mL/hm2+激健225 g/hm2(F)、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600 g/hm2+激健225 g/hm2(G)、20%三唑酮乳油300 mL/hm2+激健225 g/hm2(H)、25%丙环唑乳油300 mL/hm2+激健225 g/hm2(I),以清水作对照(CK)。处理D~F均是较常规用量减30%混用激健,处理G~I均是较常规用量减50%混用激健。不设重复,随机排列,除了CK面积为300 m2外,其他处理面积均为1 000 m2。

1.4 试验方法

试验于2016年3月15日在上述试验地条锈病发生麦地进行,药前条锈病病株率、病叶率与病指对照区分别为41.8%、11.9%、5.7,发病稍重,处理区平均分别为3.7%、1.3%、0.8,于小麦孕穗期开始发病,各处理均用卫士静电喷雾器兑水450 L/hm2均匀喷雾麦株上下部防治1次,速度适中,准确施药。

1.5 调查方法

分别于3月24日、4月11日在试验各小区随机选有代表性的5点取样调查,每点调查30株,每株调查所有绿叶,以每片叶上病斑占整个叶面积的百分率分段进行分级,调查发病株数和严重度,计算病株率和病情指数。

条锈病调查分级标准:0级:无病;1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5%以下;3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6%~25%;5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26%~50%;7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51%~75%;9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76%以上。

根据调查数据,采取常规统计、平均数、标准差、概率计算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公式如下:

1.6 试验期间气候状况

试验期间3月中旬至4月中旬日气象资料具体如表 1所示。

2 结果与分析

2.1 安全性

药后9、27 d调查,各药剂处理区小麦抽穗扬花和灌浆结实均正常,对小麦生长安全。

2.2 激健减量增效助剂的应用效果

由表2可知,药后9 d(3月24日)处理D、E、F对小麦条锈病的防效分别为96.98%、99.44%、99.81%,分别较处理A、B、C提高9.11个百分点、降低0.22个百分点、降低0.08个百分点;药后27 d(4月11日)处理D、E、F对小麦条锈病的防效分别为95.86%、98.47%、98.73%,分别较处理A、B、C提高14.78个百分点、降低0.51个百分点、降低1.21个百分点。药后9 d(3月24日)处理G、H、I对小麦条锈病的防效分别为95.07%、97.76%、98.88%,分别较处理A、B、C提高7.2个百分点、降低1.9个百分点、降低1.01个百分点,药后27 d(4月11日)处理G、H、I对小麦条锈病的防效分别为94.84%、96.75%、97.07%,分别较处理A、B、C提高13.76个百分点、降低2.23个百分点、降低2.87个百分点。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在条锈病发生较轻的情况下(由于春旱不利于条锈病快速扩散蔓延),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20%三唑酮乳油和25%丙环唑(科惠)乳油混用激健农药减量增效助剂后分别减少30%和50%的用量,药后9、27 d对条锈病的相对防效分别在96%、95%和95%、94%以上。该试验结果与杨朝敏等[13]、蒋 山等[14]激健在水稻上的应用、云 慧等[15]报道的激健在玉米穗期虫害上的应用、买合吐木古丽·艾孜不拉等[16]报道的激健在棉花上的应用、张 伟等[17]报道的激健在果树上的应用结果一致,比谢伶刚等[18]报道的激健在茶尺蠖及茶小绿叶蝉防治中的减量30%~40%高10个百分点,可能与茶尺蠖及茶小绿叶蝉对药剂的敏感程度有关,也可能与对药和施药技术有关。

由于2016年冬干春旱较重,不利于条锈病发生和扩散蔓延,条锈病发病较轻,若条锈病发生较重,各种药剂混用激健减量增效助剂是否可以减少用量30%~50%,防治持效期是否比较长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4 参考文献

[1] 康振生.中国小麦条锈病研究进展与问题[C]//台湾植物病理学会.2009年海峡两岸植物病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9:3-6.

[2] 张金霞,钮力亚,于亮,等.小麦条锈病的研究进展[J].天津农业科学,2008,14(4):49-52.

[3] 姜燕,霍治国,李世奎,等.全国小麦条锈病长期预报模型比较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2006,15(6):109-113.

[4] 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中国农作物病虫害(上册)[M].2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293-299.

[5] 邵振润,刘万才.我国小麦白粉病的发生现状与治理对策[J].中国农学通报1996,12(6):21-23.

[6] 彭昌家,冯礼斌,白体坤,等.小麦条锈病发生流行趋势及其成因探讨[J].农学学报,2015,5(5):39-47.

[7] 彭昌家,丁攀,冯礼斌,等.南充市小麦条锈病综合防控技术研究[J].农学学报,2015,5(6):34-41.

[8] 沈丽,罗林明,陈万权,等.四川省小麦条锈病流行区划及菌源传播路径分析[J].植物保护学报,2008,35(3):220-226.

[9] 姚革,蒋滨,田承权,等.四川省小麦条锈病持续流行原因及防治对策[J].西南农业学报,2004,17(2):253-256.

[10] 罗林明,沈丽,廖华明.四川小麦条锈病菌源地综合治理对策与措施研究[C]//成卓敏.农业生物灾害预防与控制研究.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71-174.

[11] 沈丽.四川省小麦条锈病流行规律及生态控制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8.

[12] “激健”是农业领域的一项重大革命性成果[EB/OL].(2014-04-30)[2016-09-19].http://www.doc88.com/p-8148025380106.html.

[13] 杨朝敏,李萍萍,王秀.激健与化学杀虫剂配合使用对稻飞虱的田间防效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5 (20):94.

[14] 蒋山,蔡广成,孙友武,等.农药减量助剂“激健”在水稻上的试验示范[J].安徽农学通报,2016,22(8):80-81.

[15] 云慧,李芹英,宮琳.增效剂“激健”与农药混用防治玉米穗期虫害试验[J].安徽农学通报,2016,22(8):82.

[16] 买合吐木古丽·艾孜不拉,杨栋,高永健.农药增效剂激健在棉叶螨防治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植保导刊,2014,34(11):63-64.

[17] 张伟,郑仕军,万宣伍,等.表面活性剂激健对杀虫(螨)剂的增效作用研究[J].中国果树,2016(1):39-41.

[18] 谢伶刚,方春华,吴卫国.激健在茶尺蠖及茶小绿叶蝉防治中的减量化作用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4(15):135.

猜你喜欢

防治效果
拜耳等8种农药对小麦病虫草害的防治效果及产量影响
双环磺草酮与吡嘧磺隆混用对稻稗的防治效果试验
几种药剂对烟草赤星病的防治效果
苦参碱对小麦虫害的防治效果试验分析
四种药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
330 g/L二甲戊灵EC、36%异恶草松SC对直播稻田杂草防治效果
乙螨唑对温室草莓红蜘蛛的防治试验
二化螟性诱剂对二代二化螟的防治效果研究
不同药剂防治草莓白粉病效果研究
“稻之道”防治水稻病虫害效果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