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门塔尔牛冻精改良会泽本地黄牛的效果研究

2015-10-09杨兴元柳丽荣汤发莲周龙昌彭泽华

中国牛业科学 2015年5期
关键词:体尺体重

杨兴元,赵 鹏,柳丽荣,汤发莲,周龙昌,彭泽华*

(1.会泽县畜禽改良工作站,云南会泽 654200;2.会泽县草原监理站,云南会泽 654200)

西门塔尔牛冻精改良会泽本地黄牛的效果研究

杨兴元1,赵鹏1,柳丽荣1,汤发莲1,周龙昌2,彭泽华1*

(1.会泽县畜禽改良工作站,云南会泽 654200;2.会泽县草原监理站,云南会泽 654200)

[目的]为研究西门塔尔牛对会泽本地黄牛的改良效果,开展了西本F1牛和本地黄牛的生长性能测定。[方法]对654头(西本F1354头,会泽本地黄牛300头)牛各项生产性能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西本F1牛的各阶段体尺、体重、增重效果、产肉性能等指标均高于本地黄牛。其中西本F1牛从初生到24月龄的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等主要体尺指标比同龄的本地黄牛均极显地著提高(\%P\%<0.01);西本F1牛初生、6月龄、12月龄、18月龄、24月龄的体重,分别比会泽本地黄牛增加11.78 kg、50.23 kg、83.06 kg、92.15 kg、114.53 kg,提高了83.67%、64.54%、66.27%、54.28%、57.36%。[结论]西本F1牛与本地黄牛不同年龄段体重差异均表现为极显著(\%P\%<0.01),杂种优势十分明显。关键词:西门塔尔牛; 会泽黄牛; 体尺; 体重

优良品种是肉牛产业发展的基础,引进优良肉牛品种改良本地黄牛是提高群体遗传水平和生产性能的主要措施[1]。西门塔尔牛原产于瑞士西部的阿尔卑斯山区,是世界著名的大型乳肉兼用品种,具有生长速度快、肉用性能好、产奶量高、耐粗饲、改良效果好等优点[2]。会泽本地黄牛属云南黄牛品种,与昭通黄牛相近似,特点是体格较小、体躯略短,胸部发育良好,血液循环及呼吸系统发达,具有抗寒、耐湿、抗病力强、耐粗饲、行动敏捷、役用性能好等特点[3]。利用西门塔尔牛改良本地黄牛,能充分发挥改良优势,获得理想的社会效益和最佳的经济效益。

会泽县利用西门塔尔牛冻精改良本地黄牛始于1976年,当年仅完成23头,受胎率仅48%,改良效果较差。“九五”以后,通过完善站点建设、推行细管冻精、直肠把握输精、异地输精等技术,牛冻精改良技术得到快速推广。“十二五”期间全县共建成牛冻改站点63个,完成牛冻精改良21.18万头,受胎率达86.33%,产犊成活率88.18%。为研究西门塔尔牛对本地黄牛的改良效果,开展了西本F1牛和本地黄牛的生长性能测定,对制定肉牛改良计划和提高当地肉牛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材料方法

1.1牛冻精杂交改良

选择会泽本地黄牛为母本,利用云南省冻精站生产的西门塔尔牛细管冻精,采用直肠把握人工授精方式进行交配。

1.2牛的饲养管理

西本F1牛和会泽本地黄牛按照相同的传统方法进行饲养管理,夏秋以放牧为主,冬春季节补充适量草料。

1.3生长性能测定

1.3.1测定牛群测定地点为全县开展牛冻精改良的23个乡(镇)。共测定654头,其中西本F1牛354头、会泽本地黄牛300头(详见表1)。

1.3.2测定工具杆称、软尺和测杖。

1.3.3测定方法犊牛初生重用杆秤直接称取,用皮尺和测杖测其初生、6月龄、12月龄、18月龄、24月龄的体高、体斜长、胸围和管围等指标,并用黄牛估算公式,估测不同月龄阶段的体重,对月龄相差1~2个月的同龄牛体重进行矫正。

1.4统计方法

测定数据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利用SPSS19.0软件对样本进行方差分析,并对各组间均值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

2 结果分析

2.1体尺变化情况

测定结果表明,西本F1牛从初生到24月龄的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等主要体尺指标比同龄的本地黄牛均极显地著提高( \%P\%<0.01),且增长幅度大多在l0%~20%之间。6月龄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分别比本地黄牛提高11.68%、12.29%、18.87%、14.35%;24月龄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分别比本地黄牛提高10.12%、14.79%、17.14%、26.06%,说明西本F1牛的生长发育明显优于本地黄牛(各年龄段的体尺见表2)。

表1 各年龄段牛群测定数量统计表

表2 西本F1牛与本地黄牛各年龄段体尺变化情况统计表

2.2体重变化情况

表3统计结果表明,西本F1牛不同年龄段体重明显高于会泽本地黄牛,初生、6月龄、12月龄、18月龄、24月龄的体重,分别比会泽本地黄牛增加11.78 kg、50.23 kg、83.06 kg、92.15 kg、114.53 kg,分别提高了83.67%、64.54%、66.27%、54.28%、57.36%。西本F1牛与本地黄牛不同年龄段体重差异均表现为极显著(\%P<0.01\%)。

2.3采食量和日增重

从表4可以看出,在传统饲养环境条件下,西本F1牛12-24月龄的干物质摄取量仅比本地黄牛高21.26%,但日增重却提高了32.88%,说明西本F1牛比会泽本地黄牛具有更好的经济效益。

表3 西本F1牛与本地黄牛各年龄段体重变化情况统计表

表4  西本F1牛与本地黄牛采食量和日增重比较表

2.4适应性观察

据调查,西本F1牛在当地的高原季风气候中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西本F1牛对饲养管理要求不高,可充分利用农作物秸秆,适应粗放饲养,抗病能力强;同时具有采食量大、消化力强、生长迅速等特点。但由于我县部分地区山高坡陡路窄,西本F1牛体型较大,行动不方便,一般情况下,坝区比山区饲养效果更好。在以放牧为主的同时,适当补充精料等,以利于其多长肉,膘情稳定,育肥时应避开低温对育肥牛的不利影响[4]。

2.5产肉性能

从外形看,西本F1牛体型均优于本地黄牛,全身肌肉丰满,表现出良好的肉用体型。由于屠宰测定未进行,具体指标有待进一步试验研究。

3 讨论

3.1采用牛冻精改良效果更好

冻精是挑选优秀种公牛的精液制作而成的,充分利用了种公牛优质基因。细管冻精成本低,可长期保存,解冻和使用方便快捷,开展异地输精技术,解决了边远山区配种难的瓶颈,良种良法得到广泛推广。

3.2西本F1牛的杂种优势十分明显

西本F1牛的初生、6月龄、12月龄、18月龄、24月龄的体尺、体重、增重效果、产肉性能等指标均高于本地黄牛,使当地黄牛体型得到了较大改善,杂种优势十分明显。

3.3牛杂交改良的发展趋势

近40年来,我县均以开展西本杂为主要推广模式的牛冻改方式,西本杂体型大、毛色趋于本地黄牛品种,深受农户欢迎。但由于农户长期对同一品种趋之若鹜,西本F2、F3、F4代等级进杂交模式已经大量出现。由于供云南省采精的种公牛家系有限,用冻精进行级进杂交极易造成近交衰退、适应性和杂交优势降低等现象[5]。为解决当地黄牛品种退化问题,开展三杂交或多元杂交模式是未来牛冻改的必然趋势。有研究结果[6],采用安格斯牛、利木赞牛、夏洛莱牛为父本,西本杂为母本生产的三元杂交牛均显示出良好的生产性能,表现出明显的杂种优势。结合会泽县目前的养殖习惯,建立以安格斯肉牛为终端父本,安×(西×本) 肉牛杂交繁育技术模式较为适宜[7]。

[1]赵家才,等.红安格斯牛杂交改良云南黄牛的效果报告[J].中国牛业科学,2012,38(3):33-36.

[2]潘越博,等.西门塔尔牛改良甘肃河西地区本地黄牛效果调查[J].畜牧与兽医,2011,43(9):33-35.

[3]徐宝明,等.云南黄牛[J].黄牛杂志,1998,24(2):15-21.

[4]彭泽华,等.云南省会泽县肉牛杂交改良效果调查[J].黄牛杂志,2002,28(3):56-57.

[5]徐兴祥,等.不同杂交组合牛的生长性能测定[J].养殖与饲料,2013,(3):23-25.

[6]刘镜,等.不同杂交组合肉牛生长性能研究[J].饲料广角.2014,(20):36-39.

[7]陈芝奎,等.会泽县肉牛产业发展的思考及建议[J].云南畜牧兽医.2009(增刊):31-33.

The Improvement Effects on Huize Local Cattle by Frozen Semen of Simmental

YANG Xing-yuan1,ZHAO Peng1,LIU Li-rong1,TANG Fa-lian1,ZHOU Long-chang2,PENG Ze-hua1

(1.TheImprovedWorkstationofLivestockandPoultryinHuize,Huize,Yunnan, 654200,China;2.GrasslandSupervisionandManagementStation,Huize,Yunnan, 654200,China)

【Objective】 The aim of this paper was to verify the improvement effect on local yellow cattle in Huize,which be hybridizatied with simmental. So,the growth performance was measured in hybridizatied F1 cattle and local cattle. 【Methods】A total of 654 cattle were selected,including 354 hybridized F1 and 300 local cattle,and their production performance indexes were measured.【Results】The results were as follows: Many indexes of hybridized F1 cattle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local cattle,such as body height,body weight,the effect of weight gain and meat performance. The main body indexes of hybridized F1 cattle had a significantly improvement than local cattle of the same age from primary to 24 months (\%P\%< 0.01),such as body height,body length,chest circumference,pipe circumference; Moreover,the body weight of hybridized F1 cattle had increased by 11.78 kg,50.23 kg,83.06 kg,92.15 kg,114.53 kg than that of local cattle at born,6 months,12 months,18 months and 24 months of age,which had improved 83.67%、64.54%、66.27%、54.28%、57.36%,respectively. 【Conclusion】The weight of hybridized F1 cattl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local cattle at different ages (\%P\%<0.01),which indicated heterosis here was obvious.

Simmental; Huize cattle; body measurements; weight

2015-03-21修改日期:2015-03-28

云南省基层对口人才培养计划(云组发【2014】7号);基础母牛扩群项目(曲财农【2014】210号)。

杨兴元(1972-),男,云南会泽人,畜牧师,主要从事畜种改良工作,E-mail:2321166087@qq.com。

彭泽华(1964-),云南会泽人,推广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牛种改良,E-mail:pzh6413@163.com。

S823.+4

A

1001-9111(2015)05-0034-04

猜你喜欢

体尺体重
家畜体尺自动测量技术研究进展
给鲸测体重,总共分几步
三减三健全民行动——健康体重
肉羊体尺测量 用上“智慧眼”
奇妙体验之称体重
称体重
称体重
不同月龄中梅山猪体尺体质量及其生长增量的测定分析
泰和乌鸡体尺和屠宰性能测定及相关性分析
金川成年母牦牛一年消长的体尺体重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