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舍饲云岭母牛生长性能变化规律研究

2015-10-09张继才和占星杨世平金显栋亐开兴和霁恬詹靖玺胡映开付美芬王安奎黄必志

中国牛业科学 2015年5期

张继才,和占星,2,杨世平,金显栋,杨 凯,亐开兴,2,和霁恬,2,詹靖玺,胡映开,2,付美芬,王安奎,黄必志,*

(1.云南省草地动物科学研究院,云南 昆明 650212;2.云南省肉牛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云南 昆明 650212)

科学试验

舍饲云岭母牛生长性能变化规律研究

张继才1,和占星1,2,杨世平1,金显栋1,杨凯1,亐开兴1,2,和霁恬1,2,詹靖玺1,胡映开1,2,付美芬1,王安奎1,黄必志1,*

(1.云南省草地动物科学研究院,云南 昆明 650212;2.云南省肉牛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云南 昆明 650212)

[目的]为了解舍饲云岭母牛的生长规律及肉用性能。[方法]试验对不同年龄阶段的舍饲母牛体重、体尺指标和肉用指数(BPI)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舍饲云岭母牛的体重和各项体尺指标(除坐骨端宽外)的增长速度以0~6月龄最高,体重、体斜长、前高、胸围、腰围、腰角宽和臀围的相对增长极显著高于后期各个阶段(\%P\%<0.01),以体重的增长速度为最快,此后,随着月龄的增长体重体尺生长强度逐渐减弱,各项体重体尺指标随着牛月龄的增加而增加。云岭母犊体长的生长速度在6~12和30~60月龄明显快于体高,在18、24和30月龄间体长生长速度稍快于体高,在0~60月龄的各个生长阶段内,体前高和体后高基本保持了相同的生长速度。从0~18月龄这个阶段,胸宽的相对发育程度比胸深快,从24月龄后胸宽和胸深基本保持了相同的发育速度。在6~30月龄内胸部的发育要快于髋部和腰部的发育,30月龄以后,髋部和腰部的发育要快于胸部的发育。[结论]:云岭母牛的体重、体尺变化符合草食动物的生长发育规律,根据其生长发育规律进行科学饲养,能获得较好的养殖效益。关键词:舍饲;云岭母牛;体重体尺指标;肉用指数(BPI)

云岭牛是云南省草地动物科学研究院(原云南省肉牛和牧草研究中心)为解决云南黄牛体型较小、早期生长速度慢、个体产肉率低和体外寄生虫危害严重的实际问题,借鉴国外成功的育种经验,以适应性强的云南黄牛为母本、产肉性能好的墨累灰和抗寄生虫能力强的婆罗门为父本,历经30年培育而成的遗传性状稳定、生长速度快、适应性强、抗病性强、胴体品质好的肉牛新品种。云岭牛的血液组合为:1/2婆罗门(Brahman)+1/4墨累灰 (Murray Grey)+1/4云南黄牛(Yunnan Yellow Cattle)[1]。在对云岭进行不断选育提高的同时,云南省草地动物科学研究院也对其开展了大量的推广、中试试验和研究,结果发现,表明:云岭牛在不同地区的生长发育、繁殖性能、抗蜱性能和产肉性能上均有良好表现[2],对云南本地黄牛及不同杂交牛均表现出较好杂交优势[3-5],其肉用指数(BPI)数值到达 到肉用牛标准[6],育肥效果明显[7,8],牛肉各项指标达到优质牛肉标准[9,10]。此外,国内研究者通过对云岭牛的繁殖性能的研究发现,通过横交选育的不同世代的云岭牛在繁殖性能上表现良好[11],性早熟,青年母牛具有在20~24月龄产第一胎的能力,超数排卵效果略高于舍饲条件下的娟姗牛和相同处理的婆罗门牛,云岭能繁母牛的同期发情处理和胚胎移植效果,稍高于婆罗门牛,与国内报道结果基本一致,活体采卵——体外胚胎生产的效果良好。以上的研究绝大多数是围绕全放牧或半放牧条件下的云岭牛开展,极少涉及到全舍饲的云岭牛。本研究测定了不同年龄生长阶段云岭舍饲母牛的主要体尺指标并进行了分析,以期掌握和了解云岭母牛在舍饲条件下的生长发育规律,除可以弥补云岭牛基础资料外,还可为指导生产提供理论依据,这将对指导南方肉牛养殖和促进肉牛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

不同年龄阶段(0(初生)、6、12、24、36、48、60月龄)的舍饲云岭母牛,共计230头,均为云南省草地动物科学研究院的示范牧场自行繁育的第四世代以上的母牛。

1.2供试牛群所处的地理位置及气候条件

牛舍位于云南省草地动物科学研究院的示范牧场内,地处昆明东郊,距昆明30 km,东经103°04′,北纬25°22′,属低山丘陵地带,海拔1 982 m。土壤类型为红壤。年均气温13.7 ℃,最高气温31.7 ℃,最低气温-8.8 ℃,≥10 ℃的活动积温为5 000.5℃。年均降水959.8 mm,最高降水量1 274 mm,最低降水量702 mm,湿度K值为1.98,年蒸发量2 364 mm,年均风速2.1 m/s,年均日照2 617 h,年均无霜期324 d。

1.3饲养管理

全部试验牛进行舍饲,小栏式散养,根据年龄、体重、个体大小组群分栏饲养,自动饮水器供水,TMR机投喂全混料,早晚投喂2次。犊牛在哺乳期与母畜同栏饲养,3月龄左右适时断乳,断乳犊牛培育7~8月,在此期间其日粮平均按2.5 kg/(头·d)精料+1 kg/(头·d)苜蓿草粉+适量玉米青贮(自由采食)投喂。青年母牛在妊娠期,平均按2 kg/(头·d)精料+1 kg/(头·d)苜蓿草粉+适量玉米青贮(自由采食)投喂。产犊后的带犊母牛的日粮按2 kg/(头·d)精料+0.5 kg/(头·d)苜蓿草粉+适量玉米青贮(自由采食)投喂,每周投喂舔块一次。产第一胎后的青年母牛的管理同成年母牛,除在哺乳期适当增加精料外,平时的日粮按0.7 kg/(头·d)精料+0.5 kg/(头·d)青干草(或+0.3 kg/(头·d)干稻草)+适量玉米青贮投喂,每周投喂舔块2次。

1.4测定指标与方法

1.4.1体尺指标主要体尺指标:体斜长;体高(又称髻甲高、前高);胸宽;胸深;胸围;腰围;十字部高(又称后高);腰角宽;尻长;臀围;坐骨端宽和管围,按王根林主编的《养牛学》上的普通牛体重、体尺测定方法测定。1.4.2体尺指数体长指数:体斜长/前高×100;前高指数:前高/后高×100;胸围指数:胸围/体前高×100;胸宽指数:胸宽/胸深×100;髋胸指数:胸宽/腰角宽×100;胸腰指数:胸围/腰围×100;肢长指数:(前高-胸深)/体高×100;管围指数:管围/体高×100。1.4.3BPIBPI指数是牛的活重(kg)与体高(cm)的比值(kg/cm),也就是每单位(cm)体高所承载的活重数量(kg)。

1.5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舍饲云岭牛的体重、体尺测定结果

根据示范牧场牛只的出生记录档案,分别对出生、6、12、18、24、30、36、48、60月龄时的生长阶段的舍饲母牛和36、48、60、>72月龄的放牧母牛的主要体重、体尺进行了测定,各项测定指标随着牛年龄的增加而增加,所有体重体尺指标在0~6月龄阶段增幅最大,大部分指标在30~36月龄阶段增幅最小,除了体重指标外,其余体尺指标在36月龄后仅保持了很小的增幅,各项指标具体增幅情况祥见表1。

表1 舍饲云岭母牛体重、体尺测定结果

附表1 放牧母牛的生长性能测定结果

2.2舍饲云岭母牛体重增长变化结果

测定结果表明,出生时母犊的平均体重为29.5 kg,在3~4月龄时进行断乳,经2~3个月的培育,到6月龄时体重平均增加到187.9 kg,体重相对增长为536.95%,绝对增长为26.4 kg/月,极显著高于其它所有生长阶段(\%P\%<0.01)。此后,体重增加速度随年龄增加而逐渐下降,体重的相对增长和绝对增长在18~24、30~36和36~48月龄阶段相对较低,具体变化情况,祥见下表2。根据实测的体重情况,用Excel 2003模拟母牛体重增长曲线,最适合的模拟方程为:y=-0.1842x2+18.77x+65.804,决定系数为0.9741。

图1 舍饲母牛的体重变化情况

0~6月龄6~12月龄12~18月龄18~24月龄24~30月龄30~36月龄36~48月龄48~60月龄相对增长/(%)536.95±79.5Aa54.98±7.3Bb27.37±4.5Cc6.61±0.8Ee19.06±5.1Cd3±0.3Ee3±0.2Ee10.98±0.7CDd绝对增长/(kg·月-1)26.4±8.1Aa17.22±4.8Bb13.28±3.3Bb4.08±0.6Cc12.92±3.5Bb2.37±0.2CDcd1.22±0.1Dd4.59±0.5Cc

注:表中同行不同上标大写字母表示差异极显著(\%P\%<0.01),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相同字母或未标字母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以下表同。

2.3舍饲云岭母牛主要体尺增长变化情况

母犊从出生到6月龄阶段表现出很强的生长速度,除坐骨端宽除外,各项体尺指标的相对生长均极显著高于后期所有阶段,体斜长、前高、后高和腰围的绝对生长极显著高于后期所有阶段,胸深和臀围的绝对生长显著高于后期各阶段。所有测定的体尺指标的相对生长和绝对生长,除了少数指标在不同月龄阶段间有跳跃式波动外,总体呈现出随着月龄增加体尺增长逐渐减弱,具体变化情况见表3和表4。

表3 舍饲云岭母牛体尺相对生长变化情况

表4 舍饲云岭母牛体尺绝对生长变化情况

2.4舍饲云岭母牛主要体尺指数变化情况

由表5可知,出生时的体长指数为91.3%,体高略大于体长,6月龄的体长指数均超过100%,说明母犊出生后体长的生长速度开始快于体高。初生到60月龄不同阶段的体高指数基本稳定,说明体前高和体后高基本保持了相同的生长速度。从胸围指数看,胸围的相对发育程度比体高快,表现在胸围指数逐渐升高,出生时的胸围指数与6月龄以后各阶段间的胸围指数差异显著。不同月龄的胸宽指数变化表明,云岭母牛出生后胸宽的发育要快于胸深。其余体尺指数说明,母牛在出生时的胸部发育要快于腰部,从24月龄后腰部的发育要快于胸部,在30月龄前胸宽的发育要快于腰角宽,30月龄后胸宽和腰角宽基本保持同一发育速度。

2.5舍饲云岭母牛不同年龄阶段肉用指数(BPI)变化情况

由表6可知,舍饲母牛在0、6、12、18、24、30、36、48和60月龄的BPI值分别为:0.43、1.76、2.35、2.87、2.95、3.45、3.99和4.04 kg/cm,可以说自12月龄呈现现出明显的肉用体型,其BPI值从12~60月龄一直呈上升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显著高于出生和6月龄(P\%<0.05)。由此说明母牛随着年龄增加,它的BPI值也随着增加,肉用性能和个体产肉量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从BPI数值看,母牛在30~36内屠宰,能获得较好的屠宰效益,与实际生产相符。

3 讨论

3.1体重、体尺测定

测定牛只年龄的控制,根据牛场牛只的出生记录选择不同生长阶段的试验牛只,每组牛只间的月龄相互差别控制在±2月的范围内。体尺测定按王根林主编的《养牛学》上的普通牛体重、体尺测定方法进行测定,测定的内容基本与其相同,但考虑到母牛的生理状况(如妊娠或空怀)和采食量变化对其的腹围指标影响较大,相对而言,对腰围指标的影响较小,在本次研究中用腰围代替了腹围,更能客观反映出母牛的生长变化情况。

3.2体重变化

舍饲云岭母牛的0、6、12、18、24、36、48和60月龄的体重与同一地点小哨示范牧场进行全放牧+补饲管理的云岭牛群相比,其6、12、18、24月龄体重分别增加了14.8、69.1、28.2和-7.4 kg,如果除去其中公牛体重部分,舍饲母牛比放牧母牛的体重增加幅度还要略有提高,其36、48、60月龄体重分别比放牧母牛增加了47.8、41.3、57.3 kg。由此说明,饲养管理对相同品种牛的生长性能影响极大,良好的饲养管理和科学的饲喂,能取得较好的养殖效益。与曲靖朗目山进行全放牧的云岭母牛群体相比,其0、6、12、24、36月龄体重分别增加了2.4、60.2、37.2、79.4、109 kg,舍饲母犊初生重的提高,除了得益于舍饲母畜在妊娠期营养较比放牧牛高外,还与舍饲母牛近年来加大了品种的选育力度有关。另外,在舍饲母牛群中,近年来采用了早期断乳技术(对犊牛在3~4月龄进行适时断乳),使得舍饲母犊6月龄体重明显高于放牧组的断乳母犊。

3.3体尺指标变化

云岭母牛的体尺指标的增长速度以0~6月龄阶段最高,此后,随着月龄的增长体重体尺生长强度逐渐减弱,符合家畜在幼年时期新陈代谢旺盛,生长发育最强烈,成年后则生长强度趋于稳定,甚至接近零的规律。舍饲母牛在18~24月龄阶段体重体尺的生长强度出现弱于24~30月龄的现象,是否与此阶段的母牛正好出生于昆明最干旱时期,饲草料短缺导致妊娠期胎儿和哺乳期犊牛营养不良所致,有待进一步验证和研究。舍饲母牛在0~6、6~12、12~24和24~36月龄段的体重相对增长明显高于同龄阶段朗目山放牧母牛,舍饲母牛在6~12、12~24和24~36月龄段的体斜长、体高和胸围相对增长也明显高于朗目山放牧母牛,但在12~24月龄阶段两组牛间的差异没有6~12和24~36月龄两个段明显,这可能是舍饲母牛90%以上在12~24月龄时处于妊娠和分娩阶段,没有给予额外的营养,导致了此阶段与其它阶段的差异不明显。

对于肉牛来说,早期增重率高,就能较早地达到成年体重,在较小的年龄就能繁殖,从经济效益和再生产的角度讲,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舍饲母牛在早期表现出良好的增重效果和性成熟早的特点,表现在舍饲母牛在早期体重体尺指标的绝对生长和相对生长均明显高于后期。成年(大于72月龄)放牧母牛的体重为560 kg,对母犊采用早期断乳技术进行适当培育后,在12月龄时其体重达290 kg,到成年体重的51.79%,母牛陆续出现发情,到24月龄时体重可达400 kg,此时到达成年体重的71.43%,80%以上的青年母牛已具有产第一胎的能力。与同地点放牧母牛相比,舍饲母牛的体高、胸宽、胸围、臀围4项体尺指标在6~60月龄内均高于放牧母牛,只有尻长和管围2项指标在6~60月龄内均低于放牧母牛。体长指标在6~24月内舍饲牛稍高于放牧牛,在36~60月龄内放牧牛稍高于舍饲牛。胸宽指标在6~18月龄内放牧牛稍高于舍饲牛,而在24月龄后舍饲牛明显高于放牧牛。腰角宽指标在6~12月龄内放牧牛稍高于舍饲牛,在12月龄后舍饲牛要高于放牧牛。这些指标的差异除了受到饲养管理的影响外,还可能受到提前妊娠产犊的影响,到60月龄时,舍饲牛的体长、尻长和管围3项指标略低于放牧牛外,其余体尺指标均要高于放牧牛,验证了对母牛进行提前妊娠产犊基本不影响母牛生长性能的说法,对于母牛进行提前妊娠产犊,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母牛繁殖性能和提高母牛的养殖效益。由于舍饲母牛和放牧母牛在体重体尺上的差异,造成了两者体重生长曲线和差异。

3.4体尺指数变化

体尺指数是指肉牛体尺指标之间的数量关系,用于表达不同体躯部相对发育程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肉牛的体态特征及可能的生产性能。舍饲母牛的体长指数以出生时最低,其值为91.3,说明在胎儿发育时期,体高的发育要快于体斜长。犊牛出生后,不同月龄的体长指数均大于100,说明母犊在出生后的各阶段,体斜长的发育要快于体高。胸围指数在出生后随着月龄的增加逐渐增加,从出生时的106.8增加到60月龄时148.9,腰围指数也如此,说明母牛在出生后其胸腔和腹腔体积生长远远高于体高。一般认为草食动物在出生前是体高的生长高峰时期,出生后很快开始体长和体积的增长,舍饲云岭母牛完全符合这一生长发育规律。从0~18月龄母犊的胸宽指数逐渐增加,此阶段胸宽的相对发育要高于胸深,18月龄以后胸宽和胸深基本保持相同的发育速度,在0~60月龄体前高和体后高基本保持相同的发育速度。胸部与腰部和髋部相比,在0~30月龄内胸部的相对发育要高于和腰部和髋部,从30月龄后腰部和髋部的相对发育要高于胸部,从30月龄后腰部和髋部的相对发育要高于胸部。肢长指数显示,母牛四肢长度的相对发育在30月龄前要高于30月龄后。以上结果说明,在前期母牛前躯的相对发育高于后躯,在后期后躯的相对发育高于前躯,随着日龄的增长,云岭牛朝着肉用牛的标准体型生长。

3.5肉用指数

肉用指数(beef purpose index,简称BPI),是一个描述牛品种或一个牛群体在成年时的平均活重与体前高的比值。是一个作为划分肉用牛品种与役用牛品种的量化指标。一般而言,BPI值随牛年龄的增长而增大,BPI值越大,说明其肉用性能越好,个体产肉量也就越高。测定结果表明,云岭母牛的BPI随着月龄增加而增加,符合BPI的变化规律。我国著名的役肉兼用品种秦川牛,其2岁和8岁种公牛的BPI分别为3.37和6.05,在全放牧条件下,云岭牛公、母牛2岁时的BPI分别为3.14和2.82,舍饲云岭母牛2岁的BPI为2.95,高于中国的47个地方黄牛品种或类群成年母牛的BPI值(2.58)[22],接近中国成年黄牛和同龄秦川种公牛的BPI值(3.37),表明云岭母牛具有典型的肉用特征。云岭牛作为培育的新肉牛品种,从其BPI指数看,为了获得较好的育肥效益,不宜在24月龄前屠宰,适宜在36月龄后屠宰或出栏,在此阶段,可利用母牛繁殖1~2胎,能明显提高养殖效益。从以前的育肥试验结果看,经过强度或直线育肥,云岭牛在30~36月龄时能生产出优质牛肉,甚至能生产出高档牛肉-雪花牛肉,说明云岭牛在前期有较强的脂肪沉积极能力,既适用于生产普通牛肉,又适用于生产高档牛肉,育肥效益明显。

本次试验的不足之处,在同一年中,只对不同年龄阶段的母牛的生产性能指标作了测定和比较,基本能反映出舍饲云岭母牛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各项生长性能指标的变化规律,如能对同一批母牛进行跟踪测定和比较,就更能全面、客观地反映出舍饲母牛在不同年龄阶段的生长变化规律。

4 小结

舍饲云岭母牛的体重体尺变化符合草食动物的生长发育规律,早熟性能比较突出,在早期(从出生到18月龄) 阶段其各项体重体尺指标表现出很强的生长速度,根据它的生长发育规律进行科学饲养,能获得较好的养殖效益。

[1]张继才.BMY牛简介[J].中国牛业科学.2009,35(5):97-98.

[2]文际坤.云南热带亚热带肉牛品种杂交组合及选育研究总结[J].黄牛杂志.1996,22(增刊):1-10.

[3]杨国荣,亐开兴,金显栋等.BMY牛杂交利用的初步研究[J].中国牛业科学.2010,36(4):76-79.

[4]李瑞生,徐康,陈伟等.BMY牛改良德宏本地黄牛效果及经济效益分析[J].中国牛业科学.2011,37(2):27-28,32.

[5]和占星,王安奎,施运科等.BMY牛改良滇中黄牛的效果研究[J].中国牛业科学.2013,39(3):10-18.

[6]杨国荣,张勇,赵刚等.BMY牛肉用指数(BPI)应用研究[J].中国牛业科学.2013,39(3):10-18.

[7]李乔仙,刘建勇,杨国荣等.12月龄BMY牛的育肥及屠宰测定[J].黄牛杂志.2004,30(4):19-22.

[8]刘建勇,杨国荣,李乔仙等.BMY牛肉性能及胴体品质评价[J].中国农学通报.2004,20(6):7-8,56.

[9]喻兵兵,毛华明,文际坤.优质牛肉屠宰试验及肉品质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4,19(2):215-219.

[10]杨晓琼,王涛,何跃军等.不同管理模式与日粮营养水平对热区内牛育肥效果的影响[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3,(1):5-8,11.

[11]杨国荣,金显栋,王安奎等.BMY牛不同世代繁殖性能研究[J].中国牛业科学.2011,(增刊):73-74.

Study on the Changing Rule of Growth Performance of Yunlin Cow at Stall Feeding

ZHANG Ji-Cai1, HE Zhan-Xing1,2, YANG Shi-Ping1, JIN Xian-Dong1,YANG Kai1, QU Kai-Xing1,2,HE Ji-Tian1,2,ZHANG Jian-Xi1, HU Ying-Kai1,2, FU Mei-Fen1, WANG An-Kui1, HUANG Bi-Zhi1,*

(1.YunnanAcademyofGrasslandandAnimalScience,Kunming,Yunnan, 650212,China; 2.TheBeefEngineeringandTechnologicalResearchCenterinYunnan,Kunming,Yunnan, 650212,China)

【Objective】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learn the rule of growth and development and meat performance of Yunlin cow at stall feeding. 【Method】The body weight, body size and BPI of Yunlin cow were determined and compared at 0, 6, 12, 18, 24, 30, 36, 48 and 60 month old. 【Result】The result were showed as follows: the growth rate of body weight and all body length indexes in Yunlin cow were fastest at 0~6 month, and the relative growth rate of some indexe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later phases(\%P\%<0.01), such as body weight, body slanting length, height at withers, chest circumference, waist circumference, hip width and hip circumference. The relative growth rate of body weight was the fastest during 0-6 month. From now on, with the growth of age, the growth rate of body weight and body size was gradually decrease, and the body weight and size indexes were increasing. The growth rates of body length in Yunling cow were significantly faster than that of body height at the age of 6~12 month and 30~60 month, and the growth rate of body length was slightly faster than that of height at the age of 18, 24, 30 month. Moreover, the body height at withers and hip cross were on the same growth speed at the age of 0~60 month. The relative growth of chest width was faster than that of chest depth at the age of 0~18 month, and the chest depth and width were on the same growth at the age of 24~60 month. The growth rate of chest was faster than that of waist and hip at the age of 6~30 month, and the growth rates of waist and hip were faster than that of chest after the age of 30 months. 【Conclusion】The changes of Yunling's body weight and body size were in accord with the rules of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herbivore. Based on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rules of Yunling cow, scientific feeding would yield better culture benefit.

stall feeding, Yunling cow, body weight and size indexes, BPI.

2015-05-21修改日期:2015-06-10

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CARS-038)、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培养项目(2010CI082)、云南省科技厅重大科技专项(2012ZA024)。

张继才(1972-),男,云南丽江人,白族,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动物疫病防治。E-mail:ynzjc@126.com。

黄必志,(1964-),男,云南腾冲人,博士,研究员,主要从事草地畜牧业研究。E-mail:hbz@ynbp.cn。

S823.2

A

1001-9111(2015)05-0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