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繁星——李尉访谈

2015-09-24

中国摄影 2015年5期
关键词:微缩针孔繁星

本刊记者

年轻的摄影师李尉从2002年开始进行摄影创作。十年间,他曾经在全国影展、全国青年大展、“美丽中国”全国风光摄影大展以及法国巴黎第六届国际摄影展等许多影事中获得殊荣。两年前,李尉从摄影热情中突然冷静下来,转向“专业印象”研究——他说,暂别摄影,是为了突破瓶颈。

Q:由于光污染特别是雾霾的影响,现在很难看到这么灿烂的星空了。您的这组《繁星》是在哪里拍摄的?

A:现在光污染的确严重,但留心去观察的话还是能找到繁星的,如高海拔地区、远离城市的地方以及一些特别的天气下。我这组片子主要是在东北的冬天拍的,当时气温在零下20摄氏度以下。天特别冷,也特别纯净。当然您也能看出,这组里也有其他时间段拍的若隐若现的星空。

Q:近几年我见过不少人采用移轴方式拍摄,包括体育、街景等。而您拍摄的主要是风景。请给我一个风景也“移轴”的理由。

A:正常的焦平面是横向的,在这里我用移轴镜头把焦平面改成了纵向,这样就能在最大光圈下实现中心区前景与无限远的星空都处于焦平面之上了。

Q:现在数码相机也有名曰“微缩景观”的数码滤镜,您如何看待这种数码方式的“移轴”?

A:虽说很多数码相机上有这种软件滤镜功能,但实质上这与光学移轴还是有不少差异。因为物理上的原因,有些场合下数码滤镜是无法替代光学的,这不光是“上下虚化中间清楚”这么简单,而是在三维空间上的一个聚焦面。不过也要看拍摄题材,不见得数码滤镜就这么糟糕,有些情况下也能用得很好。相对来说,数码滤镜在小画幅的拍摄工具如卡片机、手机上更好用,因为它们先天性都是大景深。

Q:您在什么情况下开始喜欢起移轴镜头,或者说是受谁的作品影响?

A:我偶然在网上看到不知名的国外摄影作品,我不大懂英语,只是凭借认识的几个单词瞎看,从那时以后就喜欢上了移轴摄影。

Q:您的摄影器材种类不少,请介绍一下它们的用途。

A:我的器材库可以用一个“乱”字来形容,真的很杂。与影像有关的如传统中幅、针孔、乐模(Lomo)类、转接类、天文类以及数码系统等。还有中、小幅底扫、小电分滚筒扫,后期色彩管理和微喷输出也都在用。这是(右图)2009年以前整理器材库时的留影,现在又新增了许多。与移轴相关的有佳能24mm镜头以及乐模类移轴Lensbaby 3G移轴镜头。Lensbaby 3G买得较早,国内当时还没有,我是托人从外面带的。我还有潘太康120镜头的移轴接环以及索尼微单的EF移轴接环。通过转接,我就几乎能“通吃”自己所有的镜头了。另外,我还有一个美能达的移轴皮腔,它支持摇摆和水平移轴,我通过它以及罗德刚105mm放大头(其优点是像场绝对平整,特别好用)拍摄静物和平面透视的东西。

Q:您主要用24mm移轴镜头吗?是否考虑过那款17mm的移轴镜头?

A:佳能17mm移轴是不错,不过我感觉这个焦距段我可能用得会很少。如果拍建筑校准,我觉得用12mm超广角加后期Ps校准也可凑合着实现,所以就没买。因为想买的东西太多,所以总感到囊中羞涩。

Q:移轴镜头的正式名称是透视调整镜头,您在技术上是如何把控这种“透视调整”效果的?

A:其功能和大画幅调整类似,原理也一样,拍建筑透视相关的时候很有用,但我大多数都是调整焦平面方向为主。打比方就是,我可以用大光圈让每块地砖都清楚,而普通镜头只能保证一段距离内清楚。移轴可以把正常的景物拍成微缩感,反之也可以把有些微缩的东西拍成模拟放大版。一般来说,用微距拍小物件时景深很浅,此时可以利用移轴镜头加大前后景深。

Q:您最近新上的摄影器材是什么?

A:新的工具主要是延时摄影轨道,不过我感觉它不算太轻便,工具负担太重会影响创作的感觉。有空想对它进行改进,以便适合整套携带,希望是全套能在1000克以内。

Q:看见你有各种各样的相机,你也喜欢相机收藏吗?侧重于收藏哪些方面?

A:我完全凭感觉收藏相机,有常用的,也有特殊功能性的,也有摆设型的——基本不大会去用,只是喜欢款式。

Q:除了这组《繁星》之外,您还用移轴拍摄了哪些题材?

A:也在黔东南拍过类似纪实的片子《游泳的孩子》,不过那都是Lensbaby 3G移轴镜头拍的。

Q:我看到您还有一组作品叫做《江南故里》,您为何没有“移轴”?

A:《江南故里》那组以针孔拍摄为主,移轴我是根据特定环境而拍的,毕竟它是个功能性镜头,不是说所有题材都能一概并用。

Q:《江南故里》采用针孔相机拍摄,请谈谈这个题材采用针孔的理由。

A:《江南故里》部分用的是针孔,也有普通胶片机拍的。其实我并非想好去拍什么主题,很多主题都是后来整理出来的。但凡自己有感觉的东西,我都会拍下来。我在器材使用方面也是随机随性的,就像听音乐一样。

Q:你近期参加的摄影活动似乎少了,是否全身心转入“专业印象”研究了?

A:一股脑地去拍摄去做片,容易出现瓶颈,因此最近拍摄比较少,忙设计方面比较多。我正在进行的不是狭义的设计,而是广义的设计,我觉得只有这样才能拓展自己的思维空间——暂别,是为了突破。

Q:您很年轻就获得了成功,经常获奖,也经常举办展览,请您给其他年轻人分享一下成功经验。

A:做事认真,关注细节。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拍自己有感觉的影像。没必要去迎合奖项,要为自己拍摄,而不是为他人拍摄。

猜你喜欢

微缩针孔繁星
一起来探案
《繁星》简谱版
繁星(外一首)
微缩模型展 栩栩如生夺人眼球
汽车电泳漆膜的缩孔与针孔
酷世界
繁星之城
针孔问题该如何处理
一辨则通
微缩投影系统的垂轴放大率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