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吐纳”之术

2015-09-21晁胜杰

健身气功 2015年4期
关键词:之术腹式练功

晁胜杰

“吐纳”之术,简单讲就是呼吸术,或调气术,是通过调节自身的呼、吸,有时辅以导引、按摩等手段的中国传统养生术,又有“行气”、“服气”、“食气”、“炼气”等名称。中国古人认为,人的生命是从呼吸开始。古人通过对不同生命状态下的呼吸特点的观察,结合中国古代气的哲学、养生理论、养生实践,提炼归纳出以锻炼呼吸为主的养生方法,即“吐纳”。

“吐纳”之术起源非常早,早在庄子时代,“吐纳”之术已成为彭祖养生学派的典型养生方法。《庄子·刻意》曰:“吹呵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此道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秦汉时代,在方士的推动下,“吐纳”之术得到快速发展,方士们还把“吐纳”作为沟通天地的工具。魏晋南北朝时期,“吐纳”之术走向山林,成为道士修仙问道的一项法术。这一时期,“吐纳”之术还与纯肢体“导引”融合,与中医养生理论和方法融合。集“吐纳”、“导引”、道家、中医为一体的典型养生术就是“六字诀”的产生。隋唐时期,政府设立“导引按摩博士”,“吐纳”之术获得了官方地位,但附属于中医下,自此,综合导引、吐纳的养生之术成为了中医治疗的方法之一。最有代表性的文献,就是《诸病源候论》的产生。宋元时期,“吐纳”之术沿着官方、民间两条道路发展。官方道路,主要是依附于中医,作为治疗疾病的技术;民间道路,主要依附于道教之士,成为道士修仙问道的一个法门。这一时期,“吐纳”之术还得到了文人的青睐,苏东坡、陆游、文天祥等都曾修炼过“吐纳”之术,且留下了一些相关诗文。明清以降,“吐纳”养生之术真正走向了民间,成为民间的修身养性之术,大批养生著作的问世可以作证。如《遵生八笺》、《老老恒言》、《颐养诠要》等养生著作,其中大部分讲述日常生活的养生。近代以来,“吐纳”之术推广到社会各个阶层,并且为其命名为“气功”。

“吐纳”之气

“吐纳”之气既包含了哲学观念,又包含了生命观念。我们通过庄子的一个故事来感受一下“气”到底是什么?庄子生活在距今有2300年左右的战国时期,是中国道家早期的重要哲学家。庄子老婆死的时候,他不但不哭不伤心,反而叉开双腿坐在地上,用手敲打洗脸盆,大声唱歌。庄子的行为被他朋友惠施看到了,朋友就骂了他一顿,说你老婆跟你生活一起,生儿育女,陪伴你到老,人家死了,你不哭也就罢了,还鼓盆唱歌,是不是太过分了?庄子说:不是这样的,我老婆刚死的时候我也很伤心。她活着之前不是也没有生命吗?不仅没有生命,就连身体也没有。混混沌沌之间产生了气,气又变化成身体,身体又变成了她的生命。现在她的生命又变回到原来茫茫荡荡天地之气,就像回家了一样,所以我才为她高兴。通过庄子的故事,可以看到,中国道家哲学把天地万物都看成是气的变化,事物的不同,只是形式上的差别而已,从本质气的层面看,万物没有区别。气是万物之本原,又是维持人生命存在的动力。既是物质,又是功能。

关于气的作用。儒家的第二个圣人孟子曾说:“气者,体之充也。”就是说,人的生命就像一个气球,如果没有气,气球就瘪了。气为什么有这样的作用?首先说人体元气。元气是什么?就是人生命最开始的气。《红楼梦》里的林黛玉,因为天生元气不足,生下来就吃药,身体一直虚弱,后来加上爱情不顺,20几岁就死了。元气主要受先天、后天两种因素影响,先天是父母之精,后天是饮食之精。先天是种子,后天是灌溉。林黛玉先天的元气就不足,加上后天的养护不好,所以造成了过早的死去。如果最开始的元气比较孱弱,则会造成一生身体的虚弱。

气是生命的助力器。元气是生命的一部分,决定生命的大的方向。一般意义上的体内之气还具有促进营养物质和能量运输的功能。气具有流动的性质,在身体里面气也在不停的流动,流动的同时会带动营养物质、能量到达身体不同的部位。这个作用经常和血共同完成,所以中医常常说“气血”。这就像刮风的时候,经常会吹起很多树叶、纸片、花瓣之类的东西一样,台风里面常常会有雨、树枝、鱼,甚至有人、车、房子等等,其实任何风都会带有一些东西,只是很多是我们看不见的物质。体内之气就像流动的风一样,推动着一些物质、能量到达身体的各个部位。但是,并不是任何时候,气都可以顺利地把物质推送要去的地方。

生命之气的最佳状态是“中正平和”。练功、修养的目的正是为了让生命之气接近、保持这种状态。但是由于起居无常、饮食不节、妄劳多欲等原因让生命远离了“中正平和”,以致难尽天年之寿。

从气所产生的问题来看,主要有气虚、气逆、气滞等几个方面。气虚。先天之元气虚,会直接造成生命力的虚弱。除了元气虚,还有后天的营气、卫气虚的情况。营气就是滋养身体之气,像营养品;卫气是保卫身体之气,像战士一样。气虚就是气不够,气不够会造成身体的虚弱、面色的苍白、呼吸的短促、四肢的乏力、头晕,动则汗出、语声低微等等症状。气虚主要由两种原因造成,第一,先天不足;第二,后天养护不当,损耗过多。如营养不良、年老虚弱、久病未愈、大手术后及疲劳过度都会造成气虚。气逆。指气不按照身体正常的运行方向,而是逆着走。最直接的气逆表现,咳嗽、呕吐,严重的头部充血,头晕脑胀、面红耳赤,昏迷、半身不遂、口脸歪斜等。什么造成的气逆呢?身体虚弱的时候,气不顺着原来的道路走了,向一边走、甚至反向运行,情绪突然极端变化,如暴怒、惊吓,运动失当,错误的行气路线,就是人们说的走火入魔。气滞,就是气运动缓慢、不畅。造成身体局部疼痛、肿胀。经常有人胃胀、两胁疼(肝)多是因为气滞不畅引起。气滞源于气动力不足,或者气的通道被堵住。前者,是身体弱,后者多由于身体虚胖、外在因素影响。

“吐纳”之法

人的呼吸方法主要有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胸式呼吸,呼吸时胸腔一起一落。吸气时胸腔打开,呼气时胸腔落下,大部分人,大部分时间都是用这种呼吸法。从养生的角度看,这种呼吸法是非常浅的呼吸运动,基本只活动了胸部。腹式呼吸法又分为顺腹式呼吸和逆腹式呼吸。顺腹式呼吸是指吸气时肚子鼓起,呼气时肚子落下,基本上不用胸腔,睡觉时经常是这种呼吸方法。这种方式对我们的腹腔有很好的按摩调理作用。由于人的大部分脏腑器官都在腹腔里,这个要比胸式呼吸法影响更大。站桩时,基本是用自然的顺腹式呼吸法。逆腹式呼吸法是指吸气时腹部内收上提胸腔打开,呼气时胸腹放松,这种呼吸对胸腔和腹腔的器官都有较大的影响。当然,根据不同的练功程度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呼吸方法。另外,还有一种胎息法。《抱朴·释滞》说:“得胎息者,能不以鼻口嘘吸,如入在胞胎之中。”就是说练功至深者,就像胎儿在母腹之中,鼻无出入之气。不再用鼻子嘴巴呼吸,而是身体毛孔、肚脐呼吸。胎息是吐纳练息的最高境界,道教中许多道士都偏爱此功。

吐纳时要慢细深长,但不可憋气。慢,就是缓缓的、不急促的呼吸。慢下来目的之一便是“候气”,让气自然的充满身体各部位,使气机在身体里面自己发动;降低呼吸次数,减少身体对气血的消耗,增加肺活量,增加肺吐纳气的容量。从运动速度看,心最快,身第二,气最慢。很多人冬天手脚冰冷,练功练了半天,脚手依然是冷的,就是因为练功过程中,意识不在人身上,身体运动过快,不等着气机到来就开始运动,以致气血没有达到手足。功法里的预备式和收势大多都是为了候气拢气。气息细细吸入吐出,节律慢下来,气息也会变得越来越长。《庄子》说:“真人之息至踵,众人之息至喉。”真人呼吸时气要达到脚底,而一般人之气仅在喉咙。一般练功,只要注意“吐惟细细,纳惟绵绵”,气息均匀、细缓、深长即可,练功持之以恒,自会达到良好的养生效果,无需刻意追求“胎息”、“不息千通”等吐纳方法。

“吐纳”之用

“吐纳”的主要作用是通过有意识控制呼、吸,以达到调和身、心、气的目的。“调气”就是调整理顺身体之气,让其发挥更大的养护生命的作用。调气可粗分为养气、运气两类。养气有多种方法,比如休闲安适的生活,合理饮食、规律睡觉、心情舒畅等休闲生活养气;再者练功养气,比如站桩、打坐、意守丹田、食气等养气法,还有药物养气等等。运气,就是引导气息在身体里按照一定的路线运行。运气能够主动加强气的运行效率,把身体所需能量快速地送到靶器官。比如身体某部位疼痛,就可以意守痛处,加大气量冲开疼痛之处,还可以用肢体导引,把气引到目的部位。另外按摩、针灸、中药都是对身体之气的调理。

吐纳主要通过调理呼吸,达到吐故纳新、修养内外、按摩脏腑、调动气机的目的。吐故纳新、接通天地。练习吐纳之时,呼出人体废气,吸入天地之新气,让人之气与天地之气得到交流,达到天人合一的状态。吐纳既能够养生、又能够治病,是一种内外兼修的功法。葛洪在《抱朴子·内篇》中说:“善行气者,内以养身,外以却病恶。”《黄帝内经》也说:“气者,人之根本也。人得气则生,气滞则病,失气则亡。”从现代科学角度看,吐纳之术可以增强肺活量。呼吸的深度、频次影响着肺的功能。一般人只用到肺泡的三分之一,另外三分之二慢慢退化,慢细深长的呼吸能够最大限度的利用肺泡,交换养气,为血液提供更大的活力。吐纳对五脏六腑也有按摩作用。深呼吸可以让内脏在体内升降,挤压扩展,从而按摩脏腑。同时长期的吐纳导引,腹式呼吸、逆腹式呼吸的运用,还能调动全身气机升降,增加肠胃蠕动,帮助清理肠胃。

武汉体育学院举办首届健身气功功法大赛

7月1日,由武汉体育学院教务处主办、武术学院承办的首届健身气功功法大赛在该校重竞技馆举办。上午8:30,精彩的龙狮表演和武术表演为比赛拉开帷幕。教务处、武术学院相关领导出席了开幕仪式。

本次健身气功功法大赛分为个人赛和集体赛,参赛总人数达222人。其中,参加集体项目的共有11单位、25支代表队、197人,个人项目参赛人数达170人次。经过一天的激烈角逐,大赛的所有竞赛项目于当天下午全部结束。此次比赛获奖人次达300人次,其中集体项目197人次,个人项目110人次。

赛后,承办方武汉体院武术学院院长石爱桥表示,本次大赛提高了学生在健身气功赛事上的运作和组织能力,深入贯彻落实了《全国健身条例》,对健身气功项目在武汉体育学院的开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据悉,本次大赛是“武汉体育学院大学生专业综合能力提升计划”的重点项目之一。武术学院作为本次大赛的承办方,组织工作井然有序,整场比赛公平、公正,受到主办方和代表队的一致好评。

5月22日—6月7日,国家体育总局外联司颜涵、办公厅展建、机关党委刘欢一行三人赴希腊参加由国际奥林匹克学院(IOA)举办的第55届国际青年讲习班。此次讲习班共有来自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70多名学员参加。在讲习班最后一天的社交晚会上,三人表演了事先精心准备和多次排练的、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健身气功·八段锦,向各国青年宣扬了中华传统文化,展示了中国青年团结友好、热情开放的精神风貌,深受学院教授和各国学员的欢迎和喜爱,在表演过程中很多外国学员都跟着练了起来。作为晚会的压轴节目,他们的表演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刘欢)

猜你喜欢

之术腹式练功
腹式全子宫切除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20 m 跨径直腹式小箱梁的开发应用
腹式呼吸对人体各系统的影响及临床应用
短路学校
练功
保健妙招:腹式呼吸法
寒假魔力卡
言过其实
言过其实
怎样练气功更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