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紫鹊界千年梯田出现旱化 湖南新化投1.5亿元恢复生活

2015-09-19谢樱史卫燕

新农村 2015年5期
关键词:绿装新化县水渠

谢樱 史卫燕

开凿水渠、加固渠道,近一个半月以来,湖南新化县水车镇200多名农民每天顶着寒风、冷雨,恢复紫鹊界梯田生态水渠,治理梯田旱化。

层层叠叠的梯田以紫鹊界为中心向四周绵延,在海拔500米至1200米之间,坡度30至50度之间,共500余级,面积达8万余亩,其中没有一口山塘,全靠天然灌溉系统,可称为天下奇观。

紫鹊界梯田起源于先秦,盛于宋明,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最早为苗瑶两族祖先开创,是南方稻作文化和苗瑶山地渔猎文化交融的历史遗存,被授牌列入首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然而,梯田旱化是紫鹊界景区的一块“硬伤”。据初步估算,紫鹊界核心景区14个村梯田旱化面积约为1600亩,因缺水旱化变硬的梯田成为废弃山头。

水利设施年久失修、损毁严重是造成梯田旱化的主要原因。新化县计划用3年时间治理紫鹊界梯田旱化。2014年投资537万元启动了月牙山、八卦冲梯田旱化治理试点工作。经过治理,如今奉家、锡溪、龙普、石丰、白水等5个村近500亩梯田已重新披上了绿装。

据介绍,今明两年,梯田旱化治理将逐步展开。政府将投入资金1.5亿元,重点将对核心景区14个村的梯田进行整治建设,力争水稻种植面积及农田灌溉率达到95%以上,力争将所有梯田全部恢复。

猜你喜欢

绿装新化县水渠
家乡的大石栎树
王正文
鹧鸪天·路边草
我夜晚沿着水渠而上
新化:守护留守儿童心理健康
废旧矿山换“绿装”
输水渠防渗墙及基岩渗透系数敏感性分析
最重的工作
新化县 中小河流治理喜见成效
科技让废弃矿山重披绿装——马关都竜矿山植被恢复技术研究工作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