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对厌食症患儿血清神经肽Y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影响及疗效

2015-09-17杨戎威

中国医药导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厌食症二联活菌

沈 潜 杨戎威

1.浙江省嘉兴市妇幼保健院药剂科,浙江嘉兴 314051;2.浙江省嘉兴市妇幼保健院儿科,浙江嘉兴 314051

厌食症是儿童常见的消化道功能紊乱性疾病,好发于6岁前的儿童,以长时间食欲下降为主要临床表现,对患儿的健康发育影响较大[1-2]。儿童厌食症的病因较复杂,近年来研究发现神经肽Y(NPY)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摄食调控因子在其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3]。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是儿科常用的益生菌,能调节肠道微生态紊乱,治疗儿童厌食症的疗效及安全性均较好,但其是否对患儿血清NPY和TNF-α水平具有调节作用国内外尚无报道[4-5]。本研究分析了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对厌食症患儿血清NPY和TNF-α水平的影响及疗效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浙江省嘉兴市妇幼保健院(以下简称“我院”)儿科门诊2012年6月~2014年6月就诊的儿童厌食症患者86例。纳入标准:①所有患儿均符合胡亚美主编的《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6]中的相关诊断标准;②患儿病情均为中重度[6];③患儿年龄1~5岁。排除标准:①肝胆胰及消化道等器质性疾病;②内分泌、神经和药物等原因引起厌食症状;③治疗前4周使用过抗生素、益生菌和影响胃肠动力药物。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两组患儿在性别构成、年龄分布、病程和病情等方面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方案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患儿监护人均知情同意参加本研究,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表1 两组患儿基线资料比较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均予以纠正患儿不良饮食习惯、健胃消食药和葡萄糖酸锌等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加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商品名:妈咪爱,北京韩美药品有限公司,规格:1.0 g×10包,批号20120312)1.0 g/次,2 次/d,温开水冲服。疗程为 6 周。对照组患儿除不使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外余治疗基本同观察组。两组患儿治疗中均未用过影响胃肠动力药物、抗生素及其他益生菌。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血清NPY和TNF-α水平的变化,并比较其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

1.3 观察指标

取患儿空腹采集静脉血2~3 mL,3500 r/min低温离心(离心半径10 cm)15 min后提取上层血清,将血清分装于无菌试管中,低温保存于-70°C冰箱待测。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试剂盒由北京普尔伟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测定血清NPY和TNF-α水平,严格按照试剂盒所附说明书进行实验操作。

1.4 疗效评估标准

显效:患儿治疗6周后食欲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体重增加≥0.25 kg;有效:患儿治疗6周后食欲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体重较前有所增加,但体重增加<0.25 kg;无效:患儿治疗6周后食欲及体重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甚至恶化[7]。以显效率和有效率合计为总有效率。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8.0 for window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实验结果,计量资料结果以均数±标准差(±s)形成表示,组内比较采用配对资料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资料t检验。计数资料结果以百分比表示,采用四格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NPY和TNF-α水平的变化

两组患儿治疗前血清NPY和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两组患儿血清NPY和TNF-α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或P<0.01),且观察组上升程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见表 2。

2.2 两组临床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观察

治疗6周后,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4,P < 0.05)。见表3。两组患儿治疗中无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治疗前后进行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等检查均无明显异常改变。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NPY和TNF-α水平的变化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NPY和TNF-α水平的变化比较(±s)

注:NPY:神经肽 Y;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

组别 例数TNF-α(mmol/L)治疗前 治疗后NPY(pg/mL)治疗前 治疗后 t值 P值 t值 P值观察组对照组43432.892.31 t值 P值32.17±5.1832.79±4.230.18>0.0545.53±7.8237.39±7.532.19<0.05<0.01<0.056.82±1.767.03±1.540.24>0.0510.24±2.748.19±2.132.24<0.053.122.45<0.01<0.05

表3 两组临床效果比较(例)

3 讨论

近年来经济发展和饮食结构变化,儿童厌食症的发病率和复发率呈上升趋势。由于儿童长期的厌食症可引起患儿营养不良、贫血、维生素与微量元素缺乏及免疫力下降,需积极予以干预治疗[8-9]。儿童厌食症的确切病因及发病机制十分复杂,目前国内外尚未完全研究明白,近年来大多数学者研究认为其发病原因主要是喂养不当、遗传因素、胃肠道功能紊乱、摄食调控因子水平异常、中枢下丘脑功能异常、精神心理因素和肠道微生态紊乱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摄食调控因子水平异常目前研究较少[10-12]。NPY和TNF-α是目前研究发现与食欲调节有关的摄食调控因子,NPY是体内最强的中枢性的食欲调控因子,参与体内摄食的启动和维持过程,在下丘脑的食欲调节分子网络中扮演重要角色[13-14]。TNF-α是由前脂肪细胞和脂肪细胞分泌的摄食调控因子,主要通过刺激体内瘦素的释放,从而降低人体的食欲,减少食物的摄入,减轻体重[15-16]。因此,通过药物干预调节摄食调控因子NPY和TNF-α水平,提高患儿的食欲是治疗儿童厌食症的新方向[3]。

近年来研究发现益生菌能调整肠道生态平衡,补充肠道有益菌的数量对增进食欲有明显效果,用于儿童厌食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7-20]。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是儿童常用的益生菌,其主要有效成分为屎肠球菌和枯草杆菌,口服后在肠道黏膜上皮黏附定植并大量繁殖,通过消耗肠内氧气降低肠道内氧浓度形成厌氧环境,形成适合双歧杆菌、乳杆菌等厌氧菌生长的肠道微环境,从而抑制肠道致病菌的生长繁殖,重建肠道菌群微微生态屏障,同时能产生乳酸和乙酸等酸性物质,改善患儿的肠道内环境,促进其肠蠕动,减少食物在肠道内滞留的时间;并能促进患儿对营养物质的消化与吸收,改善患儿胃肠功能,增强其食欲功能;并能促进人体对锌、钙、铁等微量元素及多种氨基酸的吸收,补充患儿体内微量元素的不足,增加其食欲;同时能激活肠道局部免疫细胞,通过提高肠道SIgA的产生力,增强肠道黏膜局部防御力和抗感染力[21-23]。王波等[24]研究发现益生菌用于治疗儿童厌食症的疗效较显著,能明显改善其食欲,治疗时间较短,且无明显毒副作用,安全性较好。徐心坦等[25]研究发现口服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治疗儿童厌食症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安全性较佳,并能降低其远期的复发率,具有治疗与预防复发的双重功效。本研究显示治疗6周后,观察组患儿血清NPY和TNF-α水平上升程度较对照组更明显,且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更佳,两组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表明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治疗儿童厌食症的效果较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好,其作用机制与升高血清NPY和TNF-α水平、提高患儿的食欲密切相关。

总之,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治疗儿童厌食症的效果较确切,安全性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升高血清NPY和TNF-α水平、纠正摄食调控因子水平异常、提高患儿的食欲密切相关,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1]Lenard NR,Berthoud HR.Central and peripheral regulation of food in take and physical activity:pathways and genes[J].Obesity,2008,16(13):11-22.

[2]张健林.小儿厌食症的研究和中西医治疗[J].医学综述,2010,16(8):1198-1201.

[3]黄慧,李贵霞,张丽霞.厌食症患儿血清LP和NPY及TNF-α 水平测定的临床意义[J].河北医药,2009,31(13):1584-1585.

[4]秦剑红,刘小冬.微生态制剂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2012,28(21):3242-3243.

[5]王文建,郑跃杰.国内益生菌制剂临床应用状况分析[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9,21(1):70-74.

[6]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275.

[7]柳会琼.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剂联合四磨汤治疗儿童厌食症的疗效[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4,26(6):674-676.

[8]刘斐,林洁.小儿厌食症中西医研究进展[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5(5):476-478.

[9]WangT,LiY,WangAH.Quantitativ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n intestinal normal flora of children with non-organic anorexia[J].J Shanxi Med Univ,2006,37(6):636-637.

[10]张海军,董晓蕾.潍坊市1~6岁儿童厌食症形成的相关因素分析[J].山东医药,2014,54(24):83-84.

[11]Zhang JL,Xiao P.Study and treatment of infantile anorexiaby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andwesternmedicine[J].Medical Recapitulate,2010,16(8):1198-1201.

[12]陈敬欢,尹巧琴.小儿厌食症中医证型与微量元素及HP感染相关性研究[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3,13(5):37-39.

[13]赵青,胡昌华.神经肽Y及其受体作为肥胖治疗靶点的研究进展[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8,5(2):70-73.

[14]Breen KM,Billings HJ,Wagenmaker ER,et al.Karsch FJ Endocrine basis for disruptive effects of cortisol on preovulatory events[J].Endocrinology,2005,146(4):2107-2115.

[15]张丽霞,黄慧,李贵霞,等.血清瘦素、肿瘤坏死因子与儿童厌食症的相关性研究[J].临床荟萃,2009,24(21):1903-1904.

[16]Swain JE,Dunn RL,NcConnell D,et al.Direct effects of leptin on mouse reproductive function:regulation of follicular,toocyte,and embryo development[J].Biol Reprod,2004,71(5):1446-1452.

[17]段文丽,非江云.金双歧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研究[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2,24(6):529-530.

[18]史晓梅.双歧三联活菌片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观察[J].山西医药杂志,2012,41(5):490-491.

[19]陈青青,蒙美禄.金双歧治疗婴幼儿厌食症疗效观察[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3,25(3):309-310.

[20]许春娣,邵彩虹,童美琴,等.培菲康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7,22(2):146.

[21]Yin Liang.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bservation of bifid triple viable preparation on child anorexia [J].International Medicine and Health Guidance News,2006,12(15):95-96.

[22]唐林.妈咪爱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婴幼儿厌食症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2012,14(5):809-810.

[23]陈科,程昕然,章岚,等.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改善幼儿功能性便秘临床疗效评价[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3,28(8):618-620.

[24]王波,李军.用益生菌治疗婴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4,26(2):192-193,196.

[25]徐心坦,朱萍,郑伟,等.口服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治疗小儿厌食的临床研究[J].中国药师,2013,16(8):1215-1216.

猜你喜欢

厌食症二联活菌
国王的厌食症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联合蒙脱石散治疗腹泻患儿的效果分析
律诗中二联漫说
运用OD值法快速进行乳酸菌活菌计数的研究
3“S”让自主教育在队建中发力——二联小学提升少先队员主体能力的探索
厌食症,你知道吗
胡天成教授治疗小儿厌食症经验撷菁
双歧三联活菌联合硝苯地平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多潘立酮治疗新生儿喂养不耐受40例
美沙拉嗪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