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妙笔生花”彰显人物个性

2015-09-16魏火花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5年8期
关键词:项伯樊哙项王

魏火花

[摘要]运用精彩传神的语言描写、夸张的神态描写、精彩的动作描写、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等手法彰显人物个性。

[关键词]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220024

《鸿门宴》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是其中最精彩的部分,生动传神地彰显了人物性格,故事情节完整,跌宕起伏,人物栩栩如生,语言精当,文字传神,引人入胜,精彩纷呈,耐人咀嚼。

一、精练生动的语言描写

言为心声,语言最能反映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寥寥数语就能突出地刻画人物个性。如刘邦见项羽时说的话“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表明他与项羽关系平等;“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一待大王来”,表明自己有功而不居功;“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之非常也”,掩饰了自己的政治意图。这样说的目的是取得项羽的同情,缓解当前危急的形势,足见刘邦的老谋深算。“君安与项伯有故”,体现出他多疑;“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体现出他善于应变。

项羽听了曹无伤告密,即刻大发雷霆:“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旦日”,即是明天一大早。这说明项羽急不可耐,遇事浮躁。这与将帅每逢大事有静气的要求相去甚远。“击破”,说得轻松,表明项羽自负轻敌。当日深夜,项伯为刘邦说情,项羽竟然许诺。真可谓日令夜改,毫无主见。及至次日,刘邦前来谢罪,刚说到“今有小人之言……”项羽随即接住话题说:“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言”,说。“之”,代词,指情报。项羽指名道姓公开点明情报是曹无伤说的,可见他头脑简单,胸无城府。以后,还有谁敢再送情报?后来,樊哙闯入帐内,“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按剑”,用手按压剑柄上。“跽”,挺直身子长跪,做好随时起身防御的姿势。此时,叱咤风云的项羽见了樊哙也畏惧三分,于是连称“壮士”,又赐酒赐猪腿,又问“能复饮乎?”项羽的话说得太多了,竟让樊哙借题发挥,引来责问,讨个没趣。

樊哙闯帐本是违令的,这是他为防万一,与之同命之计。项羽不仅不疑,反被他的勇猛剽悍所吸引,称其壮士赐之卮酒,见其生吞海饮,难掩赏识之意,盛情款待等,足见项羽的耿直磊落,胸无城府。

文中对樊哙这一形象的刻画可谓浓墨重彩,形神兼备。如语言描写:“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语句短促急迫,紧张的形势,急迫的心态,忠勇的性格跃然纸上。

文中人物性格鲜明,无不得力于个性化的、传神的语言描写。

二、夸张的神态、精彩的动作描写

樊哙闯帐发生在宴会的高潮部分,司马迁浓墨重彩,使用了夸张的神态、精彩的动作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多角度地对其加以刻画。例如,神态描写“瞋目视项王”“目眦尽裂”“头发上指”,寥寥数笔,手法夸张,鲜明形象跃然纸上。

动作描写,作者用无声的语言来表现有形的思想,精练传神。如“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一个“数目”“举玦”,一个“默然不应”,说明一个想抓住时机,急切下手,一个却沉默不应,犹豫不决。又如项王赐酒,樊哙“立而饮之”,项王赐彘肩,樊哙“拔剑切而啖之”,一饮一啖一个英雄的粗犷豪壮跃然纸上。再如张良献白璧,“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张良献玉斗,“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一受一破,深刻说明两人不同思想,不同态度,不同性格。

三、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

《鸿门宴》中,刘邦的心理活动描写比较细腻。在强敌就要发起致命一击的前夜,刘邦听张良说自己和项伯认识时,就问了一句“君安与项伯有故?”这一句表现了刘邦在强敌压境下的惊恐:张良和项伯的关系他不弄明白,怕是不能安心的。然而,他当面向张良提出这个问题,又说明他对张良基本上是信任的。而当张良给了他一个合理的解释后,他也就将注意力放在了如何对付眼前的危险局面上。接下来,刘邦又说了两个“为之奈何”,尤其是第二个。刘邦是在回答了张良“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的问题之后,毫无转折地撂出来的——“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这种行为中就包含着一个潜台词——“别说别的了,先赶快告诉我怎么办吧”。张良说出“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能背项王也”时,刘邦立即决定奉项伯为兄,后又和项伯约为婚姻,而且答应亲自向项王谢罪。

范增的“三次举玦”,项羽却默然不应。亚父受玉斗,置地,拔剑撞而破之,并大骂项羽,不足与之为谋,表现出他急躁易怒,不能针对项羽心理状态为之出谋划策,即使有正确的主张,也难以实现。

心理描写使得作品更客观,更真实,更含蓄,甚至更精彩,更动人心魄。

精彩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可以使我们笔下生花,让每个人物更加立体化、生活化,更富人性,更有感染力。这样的文章才会更有吸引力,更加耐人咀嚼,给读者留下巨大的想象空间。

责任编辑陈剑平

猜你喜欢

项伯樊哙项王
鸿门宴中最出彩的人物
屠狗者樊哙:鸿门宴中最出彩的人物
《鸿门宴》前后二三事
猛人樊哙
以文本细读的视角看人物形象的多面性
《史记·项羽本纪》(节选)
四面楚歌
《鸿门宴》:救刘邦于剑下者谁
亚父之死
《鸿门宴》中的两个小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