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握好“度”,让说理文教学更高效

2015-09-10秦美华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5年11期
关键词:高效阅读教学

秦美华

[摘 要]苏教版教材中的五篇说理文有其自身独特的教学价值。教师对这五篇说理文的教学,要循序渐进,凸显说理文目标的层次梯度;品味文字,凸显说理文语言的情韵温度;比照思辨,凸显说理文方法的领悟适度;搭建平台,凸显说理文策略的模仿坡度,從而促进说理文教学效率的提升。

[关键词]阅读教学 说理文 高效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31-026

苏教版教材中五篇说理文作为与初中语文的衔接,有其自身独特的教学价值。与其他类型文本的教学相比,它有着完全不同的教学策略。对这五篇说理文的教学,应该把握好 “度”,即层次梯度、情韵温度、领悟适度和模仿坡度,以提升说理文的教学效率。

一、循序渐进,凸显说理文目标的层次梯度

新课程改革提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对说理文的教学,要引导学生对说理的方法进行感知、了解和领悟,以实现三维教学目标。因此,要根据不同的学段和编排顺序,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体现一定的层次性。

如,《说勤奋》是小学阶段的第一篇说理文,教学目标可以设定为:课文说明了什么道理;初步理解作者通过列举两个典型的例子来说明道理的方法;《滴水穿石的启示》的教学目标可以设定为:感知说理文的文体特点,体悟作者论证的道理;借助文本语言感受作者的说理方法,并思考为什么要用这样的方法;而《学与问》作为六年级最后一篇说理文,除了感受内容、明确说理方法之外,还应该引导学生对说理方法进行迁移运用。

三篇课文处于不同的年级,其教学目标也就完全不同。这样的目标设置表现出鲜明的认知层次梯度,契合学生对新生事物的认知规律,给予学生充足的消化空间,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品味文字,凸显说理文语言的情韵温度

这几篇课文虽以论说道理为主,但在说理过程中注重理趣与情感的交融,使文章可读性强。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关注文本的道理,更要借助文本富有情韵的语言,让学生感受语言表达的精妙,受到情感的熏陶,促进情感目标的达成。

例如,《说勤奋》一文以生动感人的笔触描述了司马光从小勤奋,最终写成《资治通鉴》的事例,证明了勤奋对于成果的重要性。在描述事例的过程中,作者通过“警枕”“继续书写”“每次”等富有情韵的词语表达对司马光的钦佩之情,具有较高的教学价值。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深入文本语言之中,感受作者遣词造句的精湛艺术,更要让学生深切地意识到司马光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瞩目的成就,与他的“勤奋”有着密切的联系,从而让文本之理在情感中交融,文本之情在理趣中升华。

三、比照思辨,凸显说理文方法的领悟适度

说理文的教学,其核心不在于作者想要表达的“理”,而在于作者“说理”的过程和方法。在小学的说理文中,最重要的说理方法就是事例的选择与运用。苏教版教材中的说理文都无一例外地选择了典型事例来论证观点,而叙述这些事例的方法又不同,因此有着不同的教学价值。

如,《学与问》一文,两个事例都指向相同的论点,但在叙述方法上却有很大的不同。在教学中,教师可采用对比的策略,将两段事例呈现在学生面前,引导学生对照辨析,感受其说理方法的异同。在教师的点拨下,学生发现第一个事例作者是先描写事例,然后进行讨论;而第二个事例则完全相反。教师顺势提炼总结出“先叙后议”或“先议后叙”的方法。

对于即将进入初中学习的高年级学生而言,这类必要的语文知识的习得是水到渠成,是适度的。

四、搭建平台,凸显说理文策略的模仿坡度

语文是实践性的综合学科,阅读与写作是其两大重要支柱。因此,阅读教学既要让学生读懂文本,更要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展开实践运用。教学中,教师要借助说理文的文本形式,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说理方法的实践练习。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从教材文本中开掘出值得模仿实践的内容,为学生的实践练笔搭建平台,让学生习得方法。

还是以《学与问》的教学为例。在用了先叙后议、先议后叙的表达方法有效地证明自己的观点之后,作者这样写道:“我们面对的是……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在学生了解这一段话指向“能者为师”的观点之后,引导学生思考:这一观点作者并没有引用事例,我们可以模仿课文“先叙后议”“先议后叙”的方法进行说理。此时,教师及时补充谈迁为了编写《国榷》四处寻访、收集素材的资料。

正是有了说理方法的积累,有了资源的补充,学生才能由阅读感知成功地转向习作。这样的教学过程,给学生模仿练笔提供了必须具备的方法支撑和资源补给,为学生的实践铺设较好的坡度,实现言意兼得的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对说理文的教学,我们理应把握文本蕴藏的理性所在,更要把握好度量,在理性观照下进行文本的解读和教学设计,让学生在课堂中丰富知识、提升素养,更获得心灵的滋养和精神的成长。

(责编 韦 雄)

猜你喜欢

高效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如何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化
为小语课堂“瘦身”,为学生语文素养增“肥”
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构筑高效的语文课堂
打造务实、创新、高效的语文课堂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