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谈初中数学教材阅读能力培养

2015-09-10王怡蕴

考试周刊 2015年55期
关键词:培养方法阅读能力

王怡蕴

摘 要: 初中数学教材把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贯穿教材的编写始终,其目的是培养学生提出、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形成用数学的意识。如何充分利用数学教材?如何阅读数学教材?本文从以下方面进行阐述: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性;数学阅读的特点;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几点设想。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材 阅读能力 培养方法

困扰学生成绩的“题没看清”、“理解错了”等因素,归根结底是数学阅读能力差所致。“数学阅读”是现代数学教育中不容忽视的课题。阅读能力是指学生看书并领会其内容的能力。人们习惯性地认为:阅读是语文、英语等文科类的行为,数学是不需要阅读的,只要记住公式、法则就行。这种看法是片面的,学生不会审题,不能从题目中很快捕捉到有用的信息,这都是与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直接相关的。

阅读理解能力是学生自学能力的基础,阅读可以开阔思路,拓宽知识面,培养学习兴趣。苏科版每一册教材中都出现了阅读材料,教师在处理阅读教材时的方式各不相同,而学生如果没有良好的阅读能力与习惯是不会去看的。其实这些材料对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很有帮助。教师的授课内容满足不了部分对数学特别有悟性的学生,于是较强的阅读能力对他们来说显得格外重要,具备了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方便他们自我提高。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边实践、边思考,下面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一、培养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性

(一)阅读理解能力是学生自学能力的基础,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中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任务之一。有较好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一个人来说是终身受益的。

(二)阅读可以开阔思路,拓宽知识面,培养学习兴趣。在教材中,每一册都出现了阅读材料,其实这些材料对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很有帮助的。例如:苏科版教材八年级下册中有一篇阅读材料《互为有理化因式》,这篇阅读让学生初步了解了互为有理化因式的概念,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母有理化,为今后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数学阅读的特点

数学是一门语言。“数学教学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在数学阅读过程中语意转换频繁,要求思维灵活。数学语言是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的交融。数学阅读重在理解领会,而实现领会目的的行为之一就是“内部言语转化”,即把阅读交流内容转化为易于接受的语言形式,也就是“用你自己的语言来阐述问题”;把使用符号形式或图表形式表示的关系转化成言语的形式,以及把言语形式表述的关系转化成符号或图表形式;把一些用言语形式表述的概念转化成用直观的图形表述形式;用自己更清楚的语言表述正规定义或定理,等等。

三、培养阅读能力的几点设想

阅读材料有丰富多彩的内容,为学生的能力形成提供了充足的营养。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利用阅读材料呢?学生阅读又该如何进行呢?下面从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两个方面谈谈设想。

(一)课内阅读

1.课内阅读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照顾到各教学环节对时间的要求,教师可以合理安排学生阅读的时间。例如:苏科版教材八年级上册中关于《勾股定理的证明》的阅读,教师可以在课内指导学生阅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勾股定理。对于学生的阅读,教师可采用多种教学方法,针对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内容编拟出阅读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

2.强化教师的指导作用。课内阅读与课前预习相比,最大优势在于课内阅读是在教师的直接指导下进行的。教师可根据不同的阅读内容作出相应的指导。

①数学阅读时要求学生认真仔细,反复阅读。阅读一本小说可以不注意细节,进行跳跃,但数学阅读由于数学本身的逻辑严谨性,要求对每个句子,每个名词术语,每个图表都应细致地阅读分析,领会其内容含义。

②数学阅读过程应指导学生读与写相结合,让学生在阅读时做到“眼到、口到、手到、心到”。例题:画一条2厘米长的线段,以这条线段的右端点为圆心,画一个直径是2厘米的圆。在A班,学生自主完成,5分钟后统计结果,58人中31人正确,5人画错了圆心的位置,22人画成了半径是2厘米的圆。在B班,教学流程如下:⑴自由阅读题目并找出数学概念词汇;⑵同伴交流线段、右端点、圆心、直径这些概念的意义;⑶3分钟完成作图。结果57人中54人正确,3人把圆的直径画成了4厘米。本题要求先画线段再画圆,两件事的联系在于线段的右端点是圆心,连续完成两件事,前者对后者的隐蔽干扰很显著,正确率就成了问题,这正凸现了“数学阅读”的重要性。

(二)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合理延续和必要补充。同时,课外阅读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更高。课外阅读一般可分为:

1.了解梗概。概略了解每一节每一单元的主要内容。

2.理解概念。对涉及知识面较广的概念,要抓住其本质特征;对叙述简练严密的概念,要能发掘每一词、句的真实含义;对用抽象式子表述的概念,要能考虑它的具体内容和特殊情形;对容易混淆的概念,要能恰当地进行比较,了解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对约定式定义,要能解释所作规定的合理性。

3.弄清例题。看懂每一个例题的解答方法,领会解题的思考方法,学会解题的技能技巧和书写格式,模仿例题完成练习题。

4.理清脉络。对所学内容进行概括和总结,理清各个概念、定理、公式的内在联系;从内在联系中抓住教材的重点和关键;将全部自学内容,按自己特有的方式(如画图、列表等),组成知识网络。譬如“平行四边形及特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证明”,就需要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整理、总结,形成知识结构网。

数学阅读的过程应是一个积极的思考过程,是一种主动阅读的过程。主动阅读,手脑并用的阅读过程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要求学生主动地探索结论,而不是接受现成的结论,思维的目的不是去印证而是去发现。读写结合,手脑并用,能促使思维展开,是提高阅读效率的重要途径。语言文字是思维的外壳,数学思维的抽象性、严密性、逻辑性更依赖于文字符号的表述,对文字符号作数学意义上的阅读,以形成正确的数学理解,对数学学习相当重要。教学中我们必须格外重视数学阅读,只有重视数学阅读,加强对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才能达到知识与技能并进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林琳.高中数学教科书中“阅读材料”的教学思路和方法.

[2]丁华元.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初探.

猜你喜欢

培养方法阅读能力
提高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策略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