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学生快乐地读,让学生有创见地悟

2015-09-10陈琳

考试周刊 2015年55期
关键词:策略思考

陈琳

摘 要: 小学生有创见性地悟是语文教学课堂极力争取实现的目标,是人们必须共同研究的话题。让学生快乐地读,是促使学生有创见地悟的最起码途径和最理想策略。

关键词: 阅读快乐 感悟创见 策略思考

语文教学要让学生感悟教材文本内容,而且有创见地感悟。小学生能够自主有创见地感悟吗?回答是肯定的。怎样促使小学生有创见性地感悟?首先必须建立在小学生自主快乐阅读的基础之上。笔者任教小学中年级,现结合三年级语文教学,谈几点措施让学生快乐地读、有创见地思考和实践。

一、让学生快乐地读必须引领学生多方式读

小学生应当说还是比较好读书的,但在现实中往往读不好书。究其原因,是学生读书形式比较单一,而且读的时间比较短,因为教师大都只考虑让学生获取感悟即可,读多读少、读好读差都是无所谓的。实际上,让学生真正把书读好,不但对学生感悟有“磨刀不误砍柴工”的好处,而且完全可以促使其产生无限乐感,从心底深处喜好读书。当小学生真正意义上喜好读书时,可想而知读书的劲头有多足了。如果能让学生在课堂上以多样形式去读,那学生对读不会产生任何厌恶感。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是引领学生多形式读的高手,只要听过先生课的人,没有不对其啧啧称赞的。先生以赤忱之心,为了一切学生,采取多种形式,让学生从不愿读变成自愿读,从读不好变成读得妙,给我们在阅读教学方面的借鉴意义是极其深刻的。

入选小学三年级教材的篇目,篇幅都比较短小,语言相当规范,都是便于小学三年级学生读的。但这仍然需要教师用心有效地引领,引领学生一个个地美读,把作者真正的感情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传达出来,这是教师的天职。譬如叶圣陶老先生的《荷花》可以说是人教版乃至苏教版的传统篇目,写荷花写得那样细腻,写自己赏荷花表现得那样淋漓尽致。教学时,笔者注意引领学生多角度地读,首先让孩子用“耳”和“心”去读,即让学生听老师的范读,初步感受叶老先生笔下荷花充满的神韵;其次让学生和老师用“口”和“心”对读,即先教师读闻到花香,后学生读观察形状,再教师读欣赏姿势,又学生读想象情景,再读回现实;最后让男生和女生分别以这样的形式对读。在读当中,笔者力求引领学生设身处地地读,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这样多角度读可以让小学三年级学生知道叶圣陶老先生在说荷花什么,从而与叶老先生心灵相通,在不知不觉中爱上这一池大自然的神作——荷花。

二、让学生快乐地读必须引领学生有成效地读

小学生快乐意义上地读,创见意义上地悟,必须赖于形成有效的成果支撑。引导小学生快快乐乐地读出成效,教师首先要有一颗火热的心,努力让每个学生都可以读得成功、读出美感。小学三年级学生在阅读感悟方面有时就是读不好,有时就算读得好,可还是悟不出,需要我们做出这样的思考:既要让学生读得好,又要让学生悟得出。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笔者以为教师要做个有心人。譬如小学生朗读破句的现象比较严重,有些学生本身不是口吃者,可读时经常会有类似口吃现象。如果我们善于做矫正性工作,那学生就可以读出好的成效。小学生读得好,但有时就是悟不出,其原因是比较复杂的,但对小学生而言不外乎感悟的态度和水准能力的制约。不少学生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往往还是读是读、悟是悟,将其变成两股道上跑的车。当然,有创见地感悟与水准和能力还是具有较为紧密联系的,离开一定能力,创见性地感悟将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对此,引领学生有成效地读,必须做好两方面的事情:一是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读中有思,平时多让学生带着问题读,学生在读中悟的效果会好些。二是学生在读中悟时,教师不必坐壁上观,可以充当“心有灵犀一点通”的点击者。我们所教的学生虽然只是九、十岁的孩童,但只要教师点得适当,孩子们完全可以心有灵犀。譬如教学《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骆驼妈妈为什么没有直接告诉孩子,而是让其在沙漠的旅行中知晓自己问题的答案所在?在老师的点拨下,孩子们很快知晓:一些道理要在具体实践体验中才能得以充分领悟。

三、让学生快乐地读必须引领学生可积累地读

现行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特别是三年级语文教材,入选的课文都是便于对学生进行朗读、背诵、默读、复述等常规训练的,其实就是在一定程度训练中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在培养学生语感的过程中增加语言积累。要想增加学生语言积累,离不开小学生自主快乐地阅读,学生较为快乐地阅读,应当是能有意识地增加语言积累意义上的读。作为阅读教学,对学生快乐阅读的引领,必须多考虑学生可积累地阅读。在学生的阅读积累上,我们平时似乎犯了不少大忌,譬如为了学生积累,要求学生摘抄大量优美语句。前些年有些县域统一让学生使用《蜜蜂集》,上面有阅读时间和阅读篇目的记载,有摘抄优美语句的要求,还有阅读感悟的要求。把这种成人式又近乎研究型的阅读积累方式强加给嗷嗷待哺的孩子,既不现实又无实用,在一定意义上更显得极不公道。

小学三年级学生可积累性阅读,笔者以为应当是阅读实践层面上的,是学生自己心里掌握的,并不能强制性地让小学生单单以书面形式表达出来,那是一种急功近利的揠苗助长。譬如三年级语文教材每个单元后的读读写写,都是些比较朗朗上口的词和句,像这样一些读起来上口的词句,学生会有兴致地读,也容易烂熟于心。譬如一些故事性极强的课文,可以多让学生试着用自己的语言复述,学生能自主有效地复述,事实上就是一些较为有效的语言积累。让学生自主复述,对其而言,肯定需要事先进行一些较为用心地读,应当看到的利好因素是教材文本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既是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又是新时代风貌的理想展示,再加上语言文字的规范使用,必定会形成一道让学生喜闻乐见的亮丽风景线。只要我们在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的基础上,进行一些可积累性阅读感悟,笔者想学生会乐意接受。

参考文献:

[1]祁智.剥开教育的责任[M].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06.

[2]曹津源.曹津源文选[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3]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策略思考
浅谈如何引导学生形成语文学习的智慧
英语教学中形成学生语感的思考
物理课堂中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学校管理应重视对教师的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