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语文课堂教学中对学生主体性的培养

2015-09-10孙娟芳

考试周刊 2015年55期
关键词:学生主体性语文课堂教学培养方法

孙娟芳

摘 要: 加强课堂改革应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要通过方法上不断的创新实现知识教育和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和谐统一,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关键词: 语文课堂教学 学生主体性 培养方法

教师必须充分展示课堂教学的魅力,使语文课堂成为学生求知的乐园。语文课要让课堂成为生命的诗意存在,要听到学生生命拔节的声音,即要发掘学生的生命潜能,激发学生的生命活力,让学生充满生长的律动,并以此渐臻生命的完满和幸福。

一、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小学语文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目标。教师要通过语文教学,将学生放在教学中的核心位置,让学生感受到人文关怀。要用不折不挠的创新精神鼓励、感染他们,让他们能够感受到创新带给人的快乐与成就感。

二、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当今社会是一个以终身学习和受教育为时尚的社会。为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怎样教给学生终身受用的财富?如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基础?这就要求变学校教育教学“以教为中心”为“以学为中心”,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充分发挥他们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性。这就需要学生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不断学习和积累新知识,了解新动向,具备主动学习的精神和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指标完成。所以在学校里,语文专门安排学生每天下午的第三节课和课后到阅览室阅读课外书籍,要求每个学生每学期至少阅读十本名著,至少写十篇读后感。这样,学生在中学期间至少能阅读六十本名著,同时写六十篇读后感,积累了丰富的阅历和文学素养,同时为未来的继续学习和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注重学生个性差异,提高课堂提问效率

巧妙地设疑问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他们的思维波澜,是课堂提问的目的所在。有的学生的思维品质具有灵活但不深刻的特征,有的学生思维品质具有深刻但不灵活的特征,有的学生思维品质灵活性与深刻性特征兼有;有的学生性格比较外向,爱说话、爱活动,有的学生性格比较内向,爱思考但不善于口头表达;有的学生善于思考整体性的宏观性问题,有的学生喜欢思考细节性、微观性的问题;还有的学生知识基础和层次存在差别。针对这些有不同个性和知识基础的学生,教师要“因材设问”。譬如说,对于较外向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回答较浅层次的问题,因为他们思维一般较快但不深刻,但也要有意培养他们思维的深刻性,问题设计要逐步深入;对于较内向的学生要给予他们更多鼓励和思考时间,提问他们有较大难度的题目,因为他们思维一般比较慢但较深刻,同时要有意培养他们思维的灵活性,设计一些发散性题目锻炼他们。再如,对于学习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的问题应有所不同,要有意安排一些难度较小的题目,使他们在教师启发下无需费太多力气就能得出答案,使他们也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培养他们的学习信心;而对于学优生,设疑应有一定的思维力度,简单的问题,满足不了他们的求知欲,只能抑制他们的思维,降低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对学优生提出的问题应有一定难度,促使他们不能单纯靠已知和习惯去解决,而要进一步思考、探索。当学生处于“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愤徘”境地时,教师才去点拨、指导,从而促进“最近发展区”的向前发展。关键是要引导各层次学生都能主动思考问题和踊跃回答问题,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增强学习自信心和培养学习自主性。

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发展思维的巨大动力,是促进学生乐学的先决条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才会在学习活动中克服困难而不感到辛苦,勤奋学习而不感到厌倦。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善于抓住机遇,创设条件,注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整个教学过程,使课堂焕发生命力。我在教学中就时常变换角色,时而讲析,时而倾听。包括学生的座位,在语文课堂上都不是固定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同桌,尤其分角色扮演时,学生可以尽情演绎,教师还可以通过评价制度的改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在单元测试中,教师可以增加这样一道附加题:你最近读了什么书?请写出这本书给你印象最深的一句话?通过评价激励学生积极阅读课外书籍,提高语文基本素养。

五、学校应该给学生提供交往活动的空间

“语文”是一种交际能力很强的学科,其所涉及的听、说、读、写应用性极强。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要培养能说会道、能读会写的人才。教师不能把学生看做是知识的接收器,而应看做是知识的主人;不是人消弭于知识之中,而是知识内化到人的知识结构体系中。因此,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可以使之达到自学、自悟、自得的境界。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其最大特点是让学生在“自动”的基础上“互动”,也就是充分发动学生进行群体磨合的智慧。小组学习是实现学生互动的重要形式,是学生信息、经验相互交流的一个好方式。在小组合作学习讨论的过程中能够探讨共同的问题,学生能够轻松自如地学习,有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展。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积极探索,要合情合理,适量适度,这样才能让师生这一对教研活动的主体真正共同受益。

参考文献:

[1]黄幼卿.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J].教育评论,2001(5).

[2]许刘英.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J].教育评论,2000(6).

[3]和学新.学生主体性若干基本概念辨析[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1).

[4]张爱君.语文情感教学法的应用[J].快乐阅读经典教学,2013(1).

[5]张静华.小学数学课堂学生主体性培养策略浅析[J].学周刊(教育科学),2012(3).

猜你喜欢

学生主体性语文课堂教学培养方法
提问机制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课堂的运用
让传统文化融入语文课堂教学
“合”乐而“不为”
多媒体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