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所欲为”教会孩子自我管理

2015-09-10露西·卡文迪许

中华家教 2015年7期
关键词:雷蒙德大儿子小儿子

露西·卡文迪许

我家小孩经常抱怨我对他们的管教方式:“你就会说‘不行’。”这也难怪,当他们在晚餐上抹满了蛋黄酱而可能遭遇腹泻时,我会说“不能吃太多”;当他们想熬夜看动画片时,我会说“太晚了,快去睡”;当他们想放肆做一些能让自己开心的事情时,总有我拦在前面。

当14岁的雷蒙德、8岁的莱纳德、6岁的杰瑞、3岁的奥托琳一起列了一份“妈妈所有说‘不行’的事情”清单时,我从中看到了孩子们的不满。

于是我做了一个对妈妈们来说难以想象的决定:一个星期,让孩子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只要他们开心和足够安全。我没把这个决定对孩子们宣布,免得激起他们做出出格的事情。这样做,只为了试探这个做法的底线。

第一天:客厅面目全非

一切都很顺利,全家人和往常一样进行着一切:孩子们起床,放狗出去,吃麦片粥,穿衣,把午餐打包。

突然,我的女儿问我,她能否坐在电视前吃早餐。换作以前,我会二话不说,直接拒绝,因为起居室的碎屑会招来蚂蚁。不过这次,我没反对,而是轻描淡写地说“去吧”。

话音未落,我就看到其他孩子像猫鼬一样猛地抬起头,抢着说:“我们能一起去客厅吃吗?”我咬紧牙关说:“可以,但是别忘了蚂蚁。”他们咯咯地笑道:“我们喜欢蚂蚁。”

果然,地毯上散落了一片片碎屑,我试着冷眼旁观。这时,二儿子进来,问他是否能把巧克力饼干带到学校去。“可以。”我说。

早餐吃热巧克力?当然可以。每个人的午餐盒里放上十块酸乳酪?没有问题。穿着兔子服装去托儿所?可以。

第二天:蛋糕一次吃个够

早上,孩子们问:“我们晚上回家能做一个蛋糕吗?”我回答:“可以。”

“我们可以吃蛋糕的配料吗?”

“可以,但是吃了可能胃不舒服。”

“哇,太棒了!”

那天晚上,孩子们放学后,我们做了一个巧克力蛋糕。孩子们把配料弄得到处都是,面粉也撒了一地。有那么一刻,我慌了。不过,弄脏了地板又有什么大不了的?

女儿在她的裙兜上砸开了一个鸡蛋,四个孩子都笑了起来。我忍住了没和他们一起笑,但是我也和孩子们一样开心。要是以前,我可能会直接命令他们把厨房打扫干净,但是现在我让他们自由发挥,这反而让我快乐。

蛋糕做好后,孩子吃了一块又一块,我没加阻拦,只是提醒他们适可而止。十分钟后,他们中有一个就跑过来说:“妈妈,我吃撑着了。”我只说:“我确实警告过你,但是你坚持要吃。”

孩子们都认真地点着头,我有些犯嘀咕:这样能让他们学会控制自己吗?

第三天:早上七点给孩子读绘本

早上七点,我正煮着咖啡,二儿子走了过来,手里拿着生日时得到的一本关于埃及的书,问我:“你能把这本书读给我听吗?”天啊,我还有好多事要做呢!

我长出一口气,说:“当然。”于是,我们花了半个小时看金字塔照片,并对是否存在活的木乃伊进行讨论。

他问:“我们能去那里吗?”他很小心地注视着我。

“去埃及?当然可以。”我说,手指在背后交错,“但是旅行要花很多钱。”

“哦,”儿子有点泄气,“那我用洗车来赚钱,可以吗?”

我用手摸着他的头发,心里为他开始学习怎样赚钱以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而欣喜。“是个好主意,”我称赞他。

第四天:孩子们要求我倒立半小时

我对练瑜伽很入迷,有机会我就尝试新的方法,孩子们喜欢看我练习倒立,认为这很有趣。这天,孩子们回家时,小儿子忽然说:“你能让我们看看你倒立吗?”

“当然可以。”

“你能坚持半个小时倒立吗?”二儿子又问。

他们让我喝水后再倒立,这个坏主意让孩子们嘻嘻笑个不停,这确实会让倒立的我觉得反胃,可看着孩子们快乐的样子,我不忍心让他们失望。这种“残酷”的游戏得尽快停止,但我同时意识到:什么能让孩子觉得快乐,那就是老爸老妈偶尔装装傻。

第五天:陪孩子一起熬夜看电影

今天改变发生了,他们意识到我可以让他们做想做的任何事,于是,他们想出了新点子。

“我们能晚睡一会儿吗?”

“我们能去酒馆吃晚餐吗?”

“我们能再养一只小狗吗?”

一个个要求接踵而来。

除了危及他们安全的要求,我都同意了。比如迟点睡,我明确告诉他们:早上你们会感到很困。事实上,当我们一起坐在沙发看电影时,孩子一个接一个睡着了,二儿子撑得久一点,坚持到了午夜。

第六天:大儿子说,“你们都不能玩游戏了”

第二天早上,不出意外,孩子依然困倦不醒,站都站不稳。我喊他们起床并给他们穿上衣服。

“我觉得难受。”二儿子半睁开眼睛,迷迷糊糊地说。

“我警告过你,”我说,“你可以做想做的事,但是要承担后果。”

他哈欠不断。年龄最小的女儿情况更加糟糕,熬夜后的不适让她把白天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哭上面,小儿子午餐后干脆趴在地板上呼呼大睡,这简直是一场灾难。

我叫醒他:“你现在不能睡觉。”“我讨厌你!”他对我大叫。

为了赶走瞌睡虫,他们决定玩电子游戏。但是当“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时,他们为了控制器而争吵起来,最后小儿子打败了他的妹妹并获得了控制器。

“我能进行还击吗?”女儿问我,我试着点了点头。

现在大儿子雷蒙德拿到了控制器,他告诉他的弟妹们,他们都不能玩游戏了。我没有劝解,但是不禁为大儿子正在变得成熟、负有责任感而自豪。

第七天:偶尔一句“不行”,比任何时候都灵

实验将近结束时,我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

一个星期以来,孩子们很开心。我默许他们做每件事,意味着他们不需要听到我的唠叨,这让我感到筋疲力尽,但是我也学到一些重要的经验,比如让孩子们做完蛋糕后清洁厨房与他们开心的笑声相比,不值一提。

我对他们的每个要求不再都说“不”,他们玩得更开心,笑得也更多。

我也开始明白,我在他们的生活中定了太多的规矩了,这会造成他们相互间不够关心对方。因为他们的小心思都用在抓规矩的漏洞上了。

最后一天晚上,我想让他们上床睡觉时,发现他们坐成一个圆圈,一起在玩拼图。

“你们还要一起玩呀!”我说

“是的,我们能熬夜吗?”小儿子问。

我告诉他们:“不行。”于是,他们收起了拼图,马上准备起身去睡觉,不得不说,这让我感到很是欣慰。

猜你喜欢

雷蒙德大儿子小儿子
动物学校放寒假
小号
最后的断片
掰断筷子
山鸡舞镜
掰断筷子
蜂鸟
雷蒙德·卡佛的短篇小说
爷仨钓王八
没收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