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光耀给孩子需要的爱和自由

2015-09-10杨洁华

中华家教 2015年7期
关键词:李显龙李光耀从政

杨洁华

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新加坡建国总理李光耀与妻子柯玉芝就教给他们基本的做人道理和道德价值观。后来,三个孩子都让这对夫妇引以为豪,他们分别是: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新加坡星狮集团董事局主席李显扬和新加坡国立脑神经医学院院长李玮玲。

在与公众分享其父亲所扮演的角色时,次子李显扬这么说:“作为他的儿子,我很庆幸能亲眼看到他的良好示范,这让我了解到如何做一个好人、好丈夫、好父亲和好祖父。”

舒适的家庭生活是: 生活必需品和爱

在生活上,李光耀夫妇崇尚朴素、不求奢华,他们认为一个舒适的家庭生活包含:基本的必需品(如衣服、食物和水)和一个沐浴着爱的家。

李光耀说:“现在的孩子不懂得吃苦的滋味,父母更加有必要让孩子懂得今天的好日子来之不易,在生活上时刻教育他们懂得节约身边资源。”女儿李玮玲说,如果她或哥哥在使用水龙头之后没有关紧或者离开房间时没有随手把灯及冷气关好,就会被父母责骂。李光耀更是以身作则,外套和皮鞋穿了很多年,破了就缝缝补补再穿。继任总理吴作栋有一次看到他使用的牙具,很惊讶那支牙膏几乎没有了却还在,他后来从工作人员那里知道,李光耀总是把牙膏用尽才丢弃。

李光耀夫妇并没有因为家境富裕而任由孩子挥霍,更加不会用金钱来一味地溺爱和宠爱自己的孩子,他们认为:如果父母把一切都为孩子准备好,孩子就会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进而有不劳而获的意识。

新加坡现任总理李显龙回忆小时候与父母的亲子时光时说:“我们家度假不会到遥远豪华的地方,最美好的家庭回忆是我们一家人一起去东陵福看火车到站的情况,还有就是去马来西亚的金马伦度假,半路会在吉隆坡火车站的酒店里歇脚,然后去月台看火车。”次子李显扬也透露,5岁时,他和妹妹玮玲跟着爸妈到英国剑桥大学探望在那里念书的哥哥显龙,那是他们一家人第一次到那么遥远的地方度假。相信这个“第一次”会让很多人觉得很意外,因为他们确实有条件和能力拥有比很多人更加优越的旅游条件,但是当年李光耀并没有这么做。

李光耀是个很实际的父亲,他不会像其他父母一样花大笔金钱给孩子买最新款的玩具,也觉得没必要花昂贵金钱给孩子一场奢侈的旅行,但会腾出时间全心全意地陪家人。他认为,相比赚更多的钱、取得更高的成就,家庭关系融洽更能让家人感受到幸福。对他而言,一家人一起在公园玩耍、吹泡泡、骑脚踏车、下棋,或者在周末时,带孩子们去动物园、飞禽公园、科学馆以及其他一般家庭喜欢去的地方是最有意义的事情。因为,只要在这段相处的时光里,父母的心思全部投注在孩子身上,大家都可以用心灵去感受到幸福感。

让孩子拥有一个平常人的童年

作为一个名人,李光耀在生前把私生活和公众生活分得很清楚,他尽量不让妻子和孩子们在媒体注视下生活,也不希望孩子们滋生特权意识。

1959年,李光耀出任总理时孩子们年纪都还小,他不想让孩子们在有管家和清洁工人服务的舒适环境中成长,以免对这个世界和他们在社会上的位置产生不实际的想法。因此,他们仍然坚持住在自己家里,没有搬到官邸去住。

为了尽量确保三个孩子能够有平常人的童年,李光耀坚持孩子们必须在一个和其他人一样的环境中长大,他总是尽量让儿子搭乘公共巴士去上学,没有特殊情况不让工人迁就他们。他要确保孩子所接触的环境是他们将来在现实世界得面对的,认为这对孩子们来说很重要。因此,李家孩子们不像有些贵家子弟一样娇气,也不自以为是。

李光耀看到家中的佣人,总是会主动跟他们说早安,为人很亲切。李家的前女佣向媒体透露:李光耀的家风严格,让小孩遵守各种礼节,孩子也都很听话,对她也很有礼貌。李家的孩子们自小就被灌输“每个人都有尊严,每个人都值得尊重”的概念。李玮玲说,父母常常向他们三兄妹耳提面命,告诉他们别以为自己是总理的孩子就可以趾高气扬,也绝对不能瞧不起人。所以,孩子们对所有人,无论是朋友、工人还是部长都一视同仁,父亲的保安人员都是他们的朋友,彼此直接叫对方的名字,关系很密切。

让孩子自己选择人生路

望子成龙是很多父母的心愿,有些家长希望子承父业,也有许多家长总是将自己未实现的愿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可是,曾经身为知名律师的李光耀夫妇却对自己的孩子没有特别期望,他们把孩子看作一个独立的人,尊重其个性,让他们发挥所长,朝自己有兴趣的领域发展。

长子李显龙提到,他小时候本来对音乐没兴趣,直到14岁时,母亲买了一支竖笛给妹妹或弟弟,他们不要,李显龙就把竖笛和书本都拿了过来让音乐教师给他授课,没想到成了他的一个兴趣,后来他还加入了乐队,吹单簧管和低音大喇叭。当时他的父母只是鼓励他发展音乐的爱好,从没有逼他去参加音乐考试。

李光耀生前曾经说过,即使没有一个孩子从政,他也不会失望。“我为什么要失望?他们做的是自己擅长和喜欢的工作。如果他们对政治不感兴趣,逼他们从政后果将是很可怕的。如果他们有意从政,我希望他们真的具有从政的能力和品格,否则只会败坏李家的名声!”对于长子李显龙从政的选择,李光耀回忆说:“显龙一向对政府和国家大事深感兴趣,当他还是11岁的小学生时,就陪着我到选区访问过。”

不要依赖父母,要走自己的路,凭自己的实力在这个世界崭露头角,这是李光耀家的家教传统。李光耀夫妇老早就表明立场:孩子们必须靠自己争取成功,子女读完书,21岁就要自立。次子李显龙在教导自己的孩子时甚至建议,当被问及是否与李光耀有亲戚关系时不妨回答说自己的姓氏拼法是Li(李光耀的却是Lee)。他之所以这样提议并不是要误导或困惑他人,只是希望孩子们凭个人努力而不是特殊关系取得赏识和肯定。

在与公众分享其父亲所扮演的角色时,李显扬这么说:“作为他的儿子,我很庆幸能亲眼看到他的良好示范,这让我了解到如何做一个好人、好丈夫、好父亲和好祖父。”这句话完全凸显了新加坡国父李光耀在政坛以外是如何兼顾家庭生活的。

无论是在政坛还是家庭,李光耀都是成功榜样。

猜你喜欢

李显龙李光耀从政
接棒李显龙,“草根”黄循财何以脱颖而出
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
从政敬业
李显龙身体突然不适 演讲提到接班人
新加坡呼吁正确纪念李光耀
李光耀生病住院
轻易不从政
俄从政年龄降至18岁
李光耀:新加坡资政访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