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据诗文作画”的特点和创作规律

2015-09-10朱轶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15年7期

朱轶

[摘   要] 自古以来,诗与画之间就有着互相取资的传统。中职美术专业学生“据诗文作画”是一项基本的技能。首先,“据诗文作画”遵循“由文本到画作”创作的基本原则。其次,作画内容基于对诗文的解读;画作品位基于对诗文意境的品读;画作高度基于对诗文人文内涵的体悟。再次,作画不是对诗文的简单复制,而是对诗文进行的再创作。

[关键词] 据诗文作画;创作规律;内容解读;意境的品读;人文内涵的体悟;再创作

诗与画是艺坛上一对孪生姊妹,她们之间有着互相取资的传统。宋代文学家苏轼在《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提出“诗画同一律”,在《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中盛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此后,有更多学者论及诗画艺术之相通之特点。宋人蔡绦在《西清诗话》中说:“丹青吟咏,妙处相资。昔人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者,盖画手能状,诗人能言之。”另一宋人张舜民在《画墁集》中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清代邹一桂亦云:“善诗者诗中有画,善画者画中有诗。”这些先贤都道出了中国诗文与画作相融相通的关系。

现在通行的高中语文教材里选取了许多中国的经典作品,有诗有文,古代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司马迁的《史记·荆轲刺秦》、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近现代的如戴望舒的《雨巷》、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有长于状物摩形之作,亦有叙事跌宕之文。虽然世殊时异,但经典的内涵如山间之清泉,汩汩涓涓,常出常新。

本校开展的语文和美术专业相结合的课题“中职学校美术专业语文‘读、绘、制、赏’教学范式研究”在“据诗文作画”方面有着独特而领先的尝试。这个省级课题是在我校原有课题“据诗文作画”基础上的一次提升:“诗文”依然是“作画”的来源和基础,但“作画”的目标已由原先的一幅画上升到了一组画,同时结合我校动漫专业的优势,最终目的是将其制作成动漫作品。

作为课题研究的重要部分,本文将从语文学习的角度,重点对美术专业学生“据诗文作画”特点和创作规律进行一番探索。

一、“据诗文作画”的基本原则

我校课题的选材范围明确为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和选修教材,但教材里的文章并不是篇篇都适合进行“据诗文作画”。通过筛选,较适宜进行”据诗文作画”的篇目可以大致分成两类:一类是写景抒情的诗文,一类是写人记事的诗文。但不论是哪类诗文,除了极少数描摹景物的诗文里可以不出现人,或景物里出现的人物只是作为陪衬,不做重点描绘,不需进行角色形象设计以外,其他”据诗文作画”的创作过程基本都遵循“由文本到画作(动画)”创作的基本原则,即”阅读文本—分析文本—角色造型设定—场景设定—分镜头—创作原画(制成动画)”。

二、“据诗文作画”的特点和创作规律

1.画作内容——基于对诗文内容的解读

“据诗文作画”第一步就是解读原作文字,而解读的层次直接影响美术创作的效果。

读懂诗文的第一步,是读懂内容,即诗文写于何时何地,写的何人何事,描摹的何种景象。往往读懂了诗文内容就可以创造出精美的美术作品,特别是那些长于状物摩形之作和叙事跌宕之文,更是美术佳作的源泉。

比如,根据郁达夫的《故都的秋》进行美术创作。面对郁达夫的文字描述,大概任何人眼前都会浮现一副关于秋景的画面。因为文中描述的许多场景简直就是一幅幅带有立体美感的画面,如“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一段:碧蓝辽阔的天空作了画的背景;地面上,五颜六色的牵牛花荟萃成流光泛彩的野花圃;天与地之间,间或出现一两只白色或瓦灰色的驯鸽,点缀在一大片的空白中间,显得疏密得体,浓淡相宜。对于美术专业的学生,只要稍加训练就可以把文中的内容直接转化成画作。

还有司马迁的《史记·鸿门宴》。故事的线索非常清晰:曹无伤告密—项伯夜访—刘项约婚—刘邦请罪—项王留饮—范增举玦—项庄舞剑—樊哙闯营—樊哙力斥—沛公逃席—项王受璧—诛杀曹无伤。学生阅读完文本,理清故事线索,确定好人物角色造型设定,再根据情节发展进行分镜头场景设定,就可以进行连环画的绘制了。

2.画作品味——基于对诗文意境的品读

除了表现和还原场景、事件,中国的所有艺术形式,又都讲究意境。作诗,需有“真味”,明代藏书家朱承爵在《存余堂诗话》中说:“作诗之妙,全在意境融彻,出音声之外,乃得真味。”画作,亦需有意境才能气韵超拔,生命恒久。所以,当画者对诗文的意境有自己独特的感悟时,就能进一步在画作意境的营造上进入更高的境界。

如根据南唐后主李煜的名作《虞美人》进行美术创作。《虞美人》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他的绝命词。这首词作者不加藻饰,不用典故,纯以白描手法直接抒情,通过意境的营造感染读者。词作中他竭力将美景与悲情、往昔与当今、景物与人事的对比融为一体,尤其是通过自然的永恒和人事的沧桑的强烈对比,把蕴蓄于胸中的悲愁悔恨曲折有致地倾泻出来,凝成最后的千古绝唱——“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些意境怎么表达?在转化成画作时就该好好琢磨。首先,画面的整体布置安排可以借鉴词人在词作中运用的对比的方法。其次,画面中景物的整体色调应与词作意境相符,适宜选用灰暗、沉静的颜色作为主色。再次,在画面的具体构思上,选取哪个场景作为主体:是当年的繁华景象,还是现实落魄的图景?是否出现主人公形象?是正面刻画主人公悲苦、惆怅的表情,还是干脆留下主人公的背影,让观众自由想象?……可以选取最有感触的角度来确定。总之,画作创作的繁与简、虚与实、动与静、整齐与松散等对比关系,风格及技法的确定,都有赖于创作者对所参照的诗文意境的体悟。

3.画作高度——基于对诗文人文内涵的体悟

对诗文的品味,最重要的一点是对诗文的人文内涵的理解。那些光耀千古的经典诗文作品,无不凝结了作者深刻的人文思考和体验。所以,许多有识之士特别强调语文教育要讲人文性,认为教育应该是“人文的教育”。作为诗文的读者和画作的创造者,“人文”就是我们所应选取的角度和应达到的高度。换言之,你站在何种人文的角度去理解这篇诗文,也就决定了你用什么样的方式去创作画作。

比如鲁迅的《孔乙己》,鲁迅先生作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穷其一生塑造了孔乙己、祥林嫂等众多经典人物形象,如果我们也跟咸亨酒店的“短衣帮”们一样,仅仅去嘲笑“孔乙己、祥林嫂”们,甚至还用现代的眼光审视,也恨不得再踏上一只脚骂一句“谁叫你自己不努力不奋斗,活该!”那我们自身也就是更加深刻地印证了鲁迅先生揭示的“国民劣根性”,我们和我们的学生也就成了另一群麻木的“看客”。这岂不是语文教育的巨大缺失?

该怎么读?笔者觉得,我们自己,同时也包括我们的学生,应该站在人文的高度,带着悲悯的心,带着同情和善意去解读。当我们从人文立场出发,用人文史观、视角去看待这些人物和事件的时候,当我们要把他们转化成画作的时候,画面必然会冲破文字表面的叙述场景,会有更深的人性表达和人文内涵闪现其中,让画作达到相当的高度。

三、“据诗文作画”是一种再创作

“据诗文作画”并不是简单地将文学作品“翻译”成绘画语言,“据诗文作画”是一种再创作。

再创作的内涵丰富,比如状物摩形类诗文转化后的“神似”与“形似”的问题,仅仅做到“形似”并不困难,而要达到“神似”则一定经过了画者的再创作。比如像表现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等一些神话题材的“仙气”和“意境”时就需“留白”的艺术,表现在构图上就是不要平、满,没有空处,而是要“空”,要“险”,可表现远山朦朦胧胧,似断似续,烟雾氤氲,云气缭绕的景象。

再比如对叙事跌宕类诗文进行绘画创作时,在塑造人物形象、掌握重点突出高潮、组织故事的开始和结局等地方常常需要作画者进行再创作。如《记梁任公的一次演讲》,原作主要刻画了梁任公的形象,文中只写了一方面,但在画面上却要将演讲者和听众两方面都具体呈现。听众有多少人,是些什么样的人,听众整体反应怎样,哪几位听众的神情需要具体刻画,哪些听众要模糊处理……这些都要作画者很好地推敲。

诗人用诗心感受世界,文人用文笔描写感情,画者用画笔涂绘意境。“诗画同源”给了我们创作的可能和空间,我们用实践对经典重新注解。“丹青”“吟咏”相济相生,妙趣无限!

责任编辑   万永勇

[作者简介] 朱 轶(1979—),女,湖南长沙人,长沙市美术学校,中教一级,研究方向为

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