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学生数学文本的阅读理解能力

2015-09-10侯耘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15年7期
关键词:数学阅读资源开发

侯耘

[摘   要] 科学的进步已经不仅体现在社会建设方面,在教育基础上也会伴随着人们的精神成长出现相应的发展,教会学生如何阅读资料,是提高学生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小学生在数学文本的阅读方面,需要进行引导才能够保障其日常学习中对知识的理解。教师应该为学生答题解惑,使其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点和文本信息点,从而提高学生数学文本的阅读理解能力。

[关键词] 数学阅读;资源开发;文本信息

在数学课堂中如果让学生有兴趣地进行文本阅读,能够极大地促进其对资料知识点的获取速度,且在感受语言魅力的过程中,能够通过逻辑性的阅读来理解数学思维以及数学中符号代表的含义,这样对学生的发展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一、把握阅读知识脉络

1.理解性的阅读

如何做到理解性的阅读,是现在小学数学教育的难题。根据文字、符号、图形来进行文本方面的信息教育,是培养学生的一项有效措施。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文本中各项信息的意义。教师可结合实例讲解并进行说明。针对重点信息进行朗读,如:“某人的地板破碎,其规格是1米长的正方形地板,那么如果利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瓷砖进行修补,需要多少块瓷砖?”这些就应该注重两点进行阅读,一个是以边长来表述的总面积,另一个是以面积单位进行叙述的单块瓷砖,阅读文本的关键就在于学生在阅读中找到有用的信息。只有注意到不同的单位,才能够利用所学的知识来进行解答。这样理解性的阅读,能够很好地保障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

2.思想性的阅读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应当带上自己的思想,这样对培养数学思维能力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思想是决定学生理解到位的根本所在,只有拥有自己的思想,才能够在面对不同问题的时候,迅速地采取应对的办法。教导学生拥有独立的思维十分重要,这也是培养学生学会自学的一项重要手段。让学生能够有效且独立地完成对知识体系的认知,才是教学的首要任务。

有思想的人,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他们能够通过自身的理解,对世界进行诠释。小学数学阅读,是培养学生这方面能力的一项有效措施。

二、领悟知识的本质

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让学生运用一些巧妙的方法理解并领悟知识,也能够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而在众多方法中,最常见的方法如下。

1.图文结合突破文本关键

在数学教学中,图文结合的形式成为突破文本阅读教学难题的一项根本形式。由于小学生的思想还不是十分健全,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适当引导,让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文本。

图文结合,可以从立体几何的教学上对学生进行思维引导,这对其思维的发展,有着更好的促进作用。利用图文结合的形式来进行教学,能够很好地让学生理解这些空间结构,如在对圆锥体积的运算中,可以通过图文结合的形式来进行传导教育,同时利用模型来进行课堂实践教育,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体积知识。

2.从文本中提炼方法

通过对文本的提炼,可以为学生解答很多适用性的问题。例如:在计量单位的教学中,对计量和数量两种信息进行对比,让学生理解其中的含义。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手势来引导学生。例如,在学生学习长度单位的时候,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分别,学生并不是十分理解,这样就可以利用双手来比划不同单位的区别,让学生能够产生直观印象,从而保障其在学习后对知识的应用。在个别的案例应用中,根据实际应用来对学生进行空间感知能力培养,从而确保其在对单位的认知中,能够体验到感官上的直观认识。

新课程的教学标注不是封闭式的,在计算的法则上也不拘泥于条条框框,所以在教学方式的提炼上,应用数学课题的独特性来进行讲解,这样不仅可以更好地阐述文本内容,同时在计算公式方面,也为学生提供了优质的学习资源。对学生今后在解题、复习、预习等方面,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3.理解语义领悟文题含义

在数学文本的阅读中,联系实际应用的问题,可以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在对文本的解读中,根据语义领悟可以有效地进行分析。作为学生,在进行关系的分析上,可以针对数学符号和图形上的分析来确定其中要表达的含义,这也为教学等方面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教师可以通过上文的地板问题等实际案例进行提炼。在对地板的面积换算中,利用偷换主语的形式来让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刻分析,在能够更好地理解到其中的各项信息以后,可以很快地进行换算。如1m=10dm,而根据面积计算公式S=a2,这样就能够快速算出总面积S=10dm×10dm=100dm2,而单位瓷砖的子面积A=1dm×1dm=1dm2,换算成个数则为n=100÷1=100。这样的计算方法比较直观,教师在授课时,利用实例教学的形式来进行分析,如:正方形的边长为1m,亦即10个1dm,那么其摆放的形式则为10排10列,这样其个数也就能够用10×10的形式来表示,这样也可以为其提供一个有效的计算方法的展示,开发学生思维。

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通过获得新的知识,能够更为有效地保障学生对数学文本的认知,同时对其观察能力有很好的促进,对其归纳知识点以及进行信息分类的能力有很好的提升。

三、课外辅导促进师生交流

由于课改的进程在不断加快,课堂将不能够满足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在课堂上,通过阅读等方法无法掌握的知识则需要在课下进行辅导。这样一来,不仅在师生之间的交流上获得了一定的教育资源利用,同时也为学生在认知方面的缺陷提供了改良的保障。

由于低年级的学生识字较少,阅读能力比较差,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够很好地理解词句之间的含义,所以就需要在课下进行师生交流,这样为其学习提供了良好的保障。其中,根据不同年级对词句理解能力的不同,教师在指导的过程中,也需要针对不同的情况来进行不同的指导。

针对高年级学生,可以根据他们对课本的理解,来进行一些知识方面的阐述,这样在公式法则方面,他们就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学习认识,为后期的发展提供有力的帮助。而对低年级的学生,则针对他们的识字明理等方面进行教导,在课下进行分析总结,让其能够更早地理解和明白课程的各项指标要求。

在进行课外的交流中,应当多反思判断,针对学生对课本的理解进行摸底,在课本思想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这样也就为学生提供了更深层次的分析,为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解决复杂的数学问题打下基础。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针对阅读的技巧进行深层次的反思总结,这样为数学文本的阅读梳理了知识结构,为今后的学习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将不同学生对课程的理解进行对比,按照相应的文献来确定其教学中的各项指标,为数学思维的确定提供教育基础,这样教学方案,也能够更好地按照相关的教学制度来拟定,为初中和高中数学教育夯实基础。教师在教学的思路上针对学生的趣味阅读等方面进行了改进,促进学生个性化阅读,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提供了上升的空间。

参考文献

[1]詹勇芬.重视数学文本阅读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谈小学生阅读数学文本的策略[J].小学教学参考,2012,(17):64.

[2]唐文新.培养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1,(8):75-75.

[3]李瑾.培养小学数学阅读能力的实践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1.

[4]楼飞鸣.基于“你知道吗”的学生数学文化价值生成探究[J].数学大世界:教师适用,2011,(6):48-49.

责任编辑   吴晶晶

[作者简介] 侯 耘(1973—),女,江苏连云港人,灌南县镇中小学,中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小学数学教学。

猜你喜欢

数学阅读资源开发
以数学阅读为支点,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浅论高中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试论初中生数学焦虑对数学阅读的影响
利用乡土资源有效开展乡村幼儿园区域活动的一些思考
川北大木偶旅游文化资源开发分析
数字媒体技术介入地方性博物馆资源开发讨论
徐州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
“数”山有路“读”为径
提高数学作业质效的几点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