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学徒制下的中职数学教学策略

2015-09-10方平刘小康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15年7期
关键词:导生制课堂效果现代学徒制

方平 刘小康

[摘   要] 现代学徒制正以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我国试点并逐渐铺开,它改变了中职学校传统的学制、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在现代学徒制背景下,中职数学教学与改革必须遵循“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职业教育思想,突出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生活能力和生产实践能力。中职数学教学应打破教材严密的逻辑演绎的思想体系,以“学以致用”为原则,突出专业性、机动性、主体性,才能让学生掌握适度、够用的数学知识和方法。

[关键词] 现代学徒制;导生制;数学教学;课堂效果

现代学徒制是通过学校、企业的深度合作与教师、师傅的联合传授,注重人的个别差异,对学生施以技能培养为主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我国近年来开始开展现代学徒制的试点工作。《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完善支持政策,推进校企一体化育人。”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强调:“学徒制肯定是产业升级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发展现代产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现代学徒制的特征,如何开展数学教学呢?

一、现代学徒制的特征

在现代学徒制下,学校成为企业的人才培养基地,企业成为学校的实习基地和就业基地。企业为“订单”班提供奖学金和助学金,还要派专业技术人员到学校授课、培训专业教师,企业员工担任顶岗实习学生的“师傅”,给予他们技术指导,企业优先接收学校的毕业生;学校则负责企业部分员工的培训。它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招生即招工。学校与企业签订培养和就业协议,实行订单培养和协议就业,学生一进入学校,就成为企业的“准员工”,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掌握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后就开始进入企业,成为带薪学徒。第二,招工即招生。企业新招收的熟练工人,在进入企业上岗之前,全部安排进入学校接受企业文化等岗前培训;招收的非熟练员工,必须签订培训合同,到学校参加岗前培训,修满学分后由学校颁发相应的毕业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第三,上课即上岗。教学上可以根据企业订单要求,灵活安排学习,传统的寒暑假和双休日作息制度被打破;建立课堂、实训车间和实习企业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第四,毕业即就业。学生在学徒期间,如果学徒和企业双方满意,即可直接签订劳动合同,学徒毕业后即可正式录用为企业员工。

二、现代学徒制下数学教学的策略

在现代学徒制背景下,中职数学教学与改革必须遵循“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职业教育思想,突出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生活能力和生产实践能力。对照现代学徒制的显著特征,中职数学教学应打破教材严密的逻辑演绎的思想体系,以“学以致用”为原则,突出专业性、机动性、主体性,才能让学生掌握适度、够用的数学知识和方法。

1.提高数学的实效性

传统中职数学教学大多是严格按照教材编写的逻辑体系开展教学的,不论教师所承担的教学班的专业是否相同,教学内容都完全相同,教学要求也完全一致。教师只需按照课表,按部就班地开展教学,完成教学任务即可。推行现代学徒制以后,在专业技能教学中,强调校企合作,教师与师傅配合,校内校外相结合,凸显学生的专业就业岗位技能。这对数学教学来说,教学的时间节点发生了变化。数学作为一门工具性、基础性学科,在全面推行现代学徒制后,如何既达成课程要求,又能更好地发挥服务学生的专业学习的目的呢?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时,在抓好基础性知识教学的同时,突出专业性,要把不同专业学习所需要的数学知识、技能凸显,作为教学重点。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重点的把握,教学要求的设定,教学时间时段的编排以及教学方法的选择,都要因专业而异。切不可忽视学生专业,搞千篇一律的数学教学。

例如,笔者所在学校的“建沃班”(浙江建沃精工机械有限公司订单班)是机电技术应用、数控加工技术、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的学生,“东方班”(衢州东方大酒店有限责任公司订单班)则是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学生。推行现代学徒制后,在数学教学上,一是根据不同专业要求对数学教学内容进行“有所用,有所不用”的取舍整合。将“集合”“数列”“函数”等作为数学公共基础知识,要求每个专业都要学,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的思想方法。在这基础上,“建沃班”侧重于“三角计算及应用”“平面向量”“立体几何”等模块内容,并把“三维图、计算器应用、测量器具使用”等学生专业学习与训练中常用的数学知识技能整合到相应模块中加以教学。“东方班”侧重于“算法与程序框图”“数据表格与信息处理”“编制计划的原理与方法”“排列组合”等模块内容。二是对接专业创设教学情境,使数学问题带有明显的“专业性”。如,在教“数列的应用”时,“建沃班”特选这样的问题:“在同一根轴上要安装8个皮带轮,他们的直径从小到大组成等差数列。已知最大皮带轮的直径是75cm,相邻两皮带轮的直径相差3cm,求最小皮带轮的直径。”而“东方班”则改为“有旅行团要到龙门峡谷,游玩后用餐。如果第一个旅行团5人,以后每个团比前一个团多2人。问第20个团到来,需要准备多少套餐具”。此外,为达到教学内容互通、同专业数学教学进度同步推进的目的,学校按专业(群)安排教师的办公室,方便数学教师(包括其他科目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的交流,让集体备课、研究式备课成为常态。

只有这样,把数学教学服务于学生专业课学习的功能凸显出来,学生才会觉得数学学习有用,才会有兴趣。这样的数学教学才能达成“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生活能力和生产实践能力”的课程目标。

2.拓展中职数学教学的时空性

现代学徒制改变了过去数学教学时间在学校持续稳定的状况。由于不同的专业在工学交替的时间节点上的安排各不相同,所以数学教学计划、教学形式等都要对照工学交替的时间节点的变化而变化。如,“东方班”实行“1+1+1”模式,第一学年学校进行文化课程、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训练学生的职业素养和专业基本技能;企业来校开设行业发展、企业文化等讲座;学生在教师和师傅带领下参观企业、体验专业。第二学年,学校进行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加强专业技能训练;学生在师傅的带领下,每月一岗,在中餐服务员、前厅服务员、客房服务员、迎宾员、收银员、预订员六大岗位上进行技能轮训,一周教学时间实施“2.5+2.5+2”机制(两天半在校学习,两天半在企业轮岗实习,两天休息或勤工俭学)。第三学年,企业根据学生岗位轮训情况和技能特长安排实习岗位,增开宴会知识、厨房管理、成本计算等课程,培养行业精英。因此,在数学教学上,要对接该班专业教学要求与学习实际,调整数学教学计划,将两学年的数学教学计划调整为三学年:第一学年的教学任务是“集合”“不等式”“数列”“函数”这些内容,第二学年的教学任务是“算法与程序框图”“数据表格与信息处理”,第三学年的教学任务是“编制计划的原理与方法”。

在教学形式上,也要针对不同的专业学习实际做出相应的调整。如,学生在企业顶岗实训时,白天学生大部分时间跟着师傅学习专业技能,晚上空闲时,就集中上文化课。又如,加班加点、变更生产日期是企业的常态,这就要求数学教师灵活处理教学计划,增强教学的机动性与驾驭课堂的能力,不因企业安排的变更而影响数学教学计划的实施。再如,针对有些专业,像电子、机械等专业,在专业技能训练时,需要相应的数学知识,此时就可以直接将数学课堂搬进车间,与企业师傅一起,将专业教学与数学教学按“同课异构”形式开展。例如,“建沃班”精工机械零部件加工是学生重点学习的专业技能,对机械制图、零部件图纸识读、加工件测量等专业技能要求很高。这些知识与数学具有紧密的联系,甚至本身就是数学知识技能。因此,在学生进企业上岗学徒时,数学教师就与师傅一起,将“三视图、测量器具使用”等数学内容与专业内容进行整合教学。这样,对照学生“手头要做的事”,数学教师与企业师傅交叉教学。这种现学现做的数学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此可见,现代学徒制下的数学教学安排要具有开放性与灵活性,要根据各个专业教学安排,灵活制订教学计划,拓展教学时空,选择教学形式,这样才能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数学教学目标。

3.强化中职数学教学的激励性

学习小组既是现代学徒制的载体也是现代学徒制的优势。学生在企业轮岗实训或顶岗实习期间,在学校带队教师与企业岗位师傅的组织下,实施企业班组化管理,一般组成5个人左右的学习小组。这就要求,数学教学要对接企业班组化管理,充分发挥小组互助学习的优势,通过“导生制”进一步提高中职数学教学的效果。

所谓“导生制”就是教师为了完成面向个体差异较大的群体的教学任务时,课前先选择较优秀的学生进行教学并交代任务,然后由这些学生负责把自己刚学的内容教给一组学生。“导生”不但负责教学,而且还负责检查和考试,完全是教师的助手。其操作流程为:一是先确定导生人选,召开导生座谈会,向他们说明担任导生的意义、作用和注意事项;二是每周要对导生集中培训一次,明确本周的教学内容、重点与关键所在,要求导生自学在前,掌握在前,有疑难之处及时向教师请教,直至清楚为止;三是导生课堂内帮助组内同学掌握数学知识,课堂外帮助同学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学组既是导生锻炼自己、提高能力的平台,也是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团队精神的载体。以“等差数列的概念”为例,笔者给学习小组布置了三个任务:能概括,即能叙述出等差数列的概念;能归纳,即能导出数列的通项公式;能演绎,即能解决通项公式简单应用的问题。带队教师、企业师傅在成立学习小组时要多方听取学校任课教师、企业技术骨干的意见,既要注意各组男女同学的比例及各组同学的特长,也要注意同一个小组成员的数学基础呈常态化分布。

三、几点思考

现代学徒制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中职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对接这一新模式,数学教学改革应何去何从?

中职数学教学不能照本宣科,千篇一律,要因学生所学专业而异,科学合理地对教材进行取舍整合。数学学科的特点是工具性、思想性,它是一门基础性学科。中职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提出,数学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掌握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让学生具备必需的相关技能与能力,为学习专业知识、职业技能的掌握、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这就要求数学教学因专业而异,要选择基础性的和与学生专业学习贴近的,有利于服务专业学习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因此,教学中切不可不管专业学习的实际要求,各个专业统一版式,千篇一律,照本宣科。在实际教学中,不仅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技能与思想方法需要教学,还应根据专业实际,对数学知识进行合理的取舍整合。如针对电子电工专业,虽然“正弦型函数图像与性质”这一教学内容有难度,但它与专业学习联系紧密,所以仍要拓展学习;而立体几何中的“二面角、几何体的体积计算”等内容完全可以舍弃不学。只有这样,学生才愿意学,才觉得学数学有用。因学生所学专业而异,科学合理地对教材进行取舍整合,这样才能真正将数学课程任务落到实处,达成课程目标。

中职数学教学切不可造空中楼阁,要接地气才会有成效。有关研究表明,中职生最不喜欢学数学、英语这两门课程。分析原因,是以往的数学教学都按照教材编写的逻辑顺序进行的。数学的严谨性和学生基础差等原因,让学生觉得数学枯燥乏味。如果按照传统方式教学,学生就会觉得数学如同空中楼阁,可望不可即。因此,中职数学教学要根据学生学习实际,实行有差别性教学。一是要做好教学内容与专业需求之间的对接。二是教学方法、时段要对接学生专业学习进程。当学生需要时再教给他相应的知识,学生的求知欲就会大大增强,教学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如,当机械专业学生在企业学加工零件时,教三视图等识图知识、测量工具知识,学生就肯学,教学效果就好。数学教学要将专业需求和学生需求相结合,这样才会有教学成效。

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是现代学徒制的具体要求。实行现代学徒制后,专业学习的核心地位日益凸显。在学习中,为达成“学校与企业、教师与师傅”之间专业教学的协调,势必给数学教学的时间、时段、形式等带来影响。数学教师如何才能完成课程任务,达成课程目标呢?这就要求对接各个专业教学实践的变化,采取灵活机动的办法进行教学。笔者在以往教学实践中,采取的“白天专业上岗,晚上数学教学,双导制开展小组教学,与专业课同课异构开展教学”的一些做法,很好地将教学任务贯彻下去,且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可见,现代学徒制更需要数学教师灵活机动地处理教材,选择合理多样的教学方式。

责任编辑 王 慧

[作者简介] 方 平(1966—),男,浙江金华人,衢州职业中专,中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为中职数学教学;刘小康(1965—),男,浙江衢州人,衢州职业中专,中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为中职数学教学。

猜你喜欢

导生制课堂效果现代学徒制
“今天我当小老师”——基于导生制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探索
基于混合式教学的英语写作教学
英文歌曲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及探究
巧设英语情境增效英语课堂
简析在新课改环境下的汽修专业教学新尝试
艺术设计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大学新生导生制管理模式研究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如何提高高校学生化学学习兴趣
浅谈选拔大学新生导生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