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2015-09-10璩华林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15年7期
关键词:转化策略农村初中成因

[摘   要] 在我国实施新课标以来,教师教学的重点大都放在激发学生对课堂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数学实践活动,为其创建良好的实践平台,助其学会自主探索和协同合作,提高其在学习中获取知识的效率上。然而,在农村初中数学的课堂上,由于较多的主观和客观原因,形成了诸多的数学学困生,教师应从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角度出发,认真细心地引导学困生。

[关键词] 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成因;转化策略

随着新课程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不断深入,农村学生的探究、思考、合作交流的机会也渐渐多了,然而部分学生却因为探究意识的相对薄弱,学习能力的欠缺,导致学习困难,学习效果不理想,老师们通常称这部分学生为学困生。而数学学困生是指在学习数学教学课标规定的内容方面较为滞后的学生,他们数学基础较差,学习能力弱,学习习惯欠佳。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初级中学数学学习的分化现象在八年级较为明显,大量学困生都是在这一学段产生的。下面笔者就在教学中对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谈谈自己的认识与体会。

一、通过家校合作端正学困生的学习态度

教师要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可以采用家访或家长会等方式,这样不仅可以通过家庭来了解学生在校外的一些行为习惯及各种表现,而且也可以向家长讲解一些有关教育方面的技巧,使家长了解学校的目标和对学生行为习惯等方面的要求,从而达成共识。通过家庭与学校相互沟通和配合,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

二、教师要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学习的兴趣能够刺激学生的求知欲,进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动性。初中数学知识点的学习较为枯燥,其内容对于初中生来说也较为复杂。初中数学中很多知识点都存在很强的抽象性,且各个知识点相关性较大,理论知识间逻辑性非常严谨,导致学生的数学学习较为困难。农村初级中学的大部分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比较低,认为学习难度大,对数学学习抱有一种畏惧心理,逐步丧失了学习的动力。但初中生的思想正处于一个发展阶段,对所接触的新鲜事物都有一定的敏感性和好奇心,同时每个初中生都拥有强烈的自我表现心理和好胜心态。因此为了提高初中生的整体数学学习效率,教师需要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分析和改革,制定出一套新的教学方式,以自身的教学经验找出能够刺激学生的好奇心和好胜心的方法,进而改变数学在学生心目中的定位。

通过学生对知识点提出质疑,然后对知识点进行变式训练,将知识点的学习由一般情况调节到特殊情况,由部分到全面,以这种方式促进学生思维的深化,使学生的解题模式得到丰富与发展。教师提倡学生多思,启发学生多提问,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欲望,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可以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学生自己上台讲等实践活动,拓展、运用课堂所得,调动学生情绪,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比如,教师在进行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自己准备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各两个,且两个三角形完全一样,让学生自行对三角形进行拼接,拼成一个自己学过的图形,以激发学生的实践兴趣和好奇心。学生对于这一实践活动抱有极大的兴趣,参与积极性也很高,有的用两个直角三角形拼出了长方形和正方形,也有的用两个钝角三角形或锐角三角形拼出了一个平行四边形等。然后教师要求学生自己对所拼出的图形进行观察,研究其面积和周长与原三角形的底、高、面积有什么关系,并要求学生试着自行推导计算公式。这一实践结果证明,学生动手进行实践操作,其教学效率远远高于教师直接进行知识点讲授,知识点掌握程度也远比传统教学方式牢固,不仅提高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点学习的兴趣,还能发展学生的数学潜能,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得以激发和保持。

三、教师通过呵护心灵增强学困生的学习信心

学生是有情感的,他们需要教师的关心和爱护,因此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投入情感,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用自身的关爱之情去教化学生,拉近师生距离,消除师生之间存在的隔阂。当他们有点滴进步时,教师要及时地给予鼓励和肯定,及时予以表扬。特别是当一些学生心不在焉时,教师不能盲目地批评他们。教师可以适时地提醒,结合课堂教学的内容,把学生重新引导到学习中来,这样他们会感激老师的做法,既有了面子,又学到了知识,自然会积极主动地学习了。对于教师来说,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学困生,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去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潜力,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为他们个体的健康发展和兴趣爱好的培养创造条件,让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教师接收到学困生良好的反馈后,应该无意或有意地给这些学生更多的关怀和指导,从而产生良性循环,让他们在快乐中积极主动地学习。

四、教师要加强对学困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能使之受益终生。学困生在数学学习上不理想,表现在知识匮乏和知识间的联系比较弱。教师不仅要为他们补知识,而且在教学中还要加强学法指导和学习心理辅导,转化他们的思维方式。要引导学生发现和自行寻找学习中存在的困难、疑惑,并能以这些疑惑为基础向教师提出问题,从而找出盲点,有的放矢。“学者须要会疑,有不知则有知,无不知则无知。”只有学生能够对自己不懂的知识点积极提问,主动参与到课堂或课外的学习中,教师才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困惑,并帮助其排除思维障碍,掌握课堂知识点,提高学习效率。相互激励学习动机,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如在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一节中,两圆内含<=>0≤d?<|rl-r2|,两圆内切0<d=

|rl-r2|。有学生提出两圆内切时为什么d不能等于0,因为“d=0”表示两圆为同心圆,两圆内切有一个公共切点。若“d=0”,这两圆重合与内切矛盾了。通过这样的提问不仅解决了这一问题,同时促进学生更深层地理解概念。教师需要对能够提出问题的学生给予鼓励和表扬,无论是怎样的问题,即便所提出的问题非常幼稚和离奇,教师也要给学生仔细讲解并给予鼓励,扫除学生的思维盲点。这一行为能够保证学生敢于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并让该学习行为在以后的学习中持续发生。为了帮助学生养成积极提问的习惯,教师还需要在课堂中创设一个宽松、民主的教学环境,使学生自由无束缚地思考探究。

总之,学困生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今后,在教育教学中,我们应从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角度出发,关注全体学生,认真、细心地引导学困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这样数学教学质量一定会得到较大提高。

参考文献

[1]张学龙.浅谈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3,(11):113-113.

[2]张红平.农村初中数学学习困难生的成因分析及其对策[J].考试周刊,2013,(08):56-57.

责任编辑 王 慧

[作者简介] 璩华林(1965—),男,安徽安庆人,宿松县经济开发区龙山学校,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初中数学教学。

猜你喜欢

转化策略农村初中成因
晕纹石成因解读(上)
“转化”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高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
浅析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和转化策略
农村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之我见
大学“学困生”成因及其转化策略浅析
对九年级化学家庭小实验的实践与探索
浅谈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效率的提高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翻译实践问题及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