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作文梯度训练策略

2015-09-10程小林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15年7期
关键词:训练策略写作小学

[摘   要] 培养能积累语言和熟练运用语言的人是语文教学最终的任务,也就是说要让学生在感知、理解、积累、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要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语用能力,语文教师就必须用好文本,准确恰当地引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避免作文难度大而导致学生怕写甚至厌恶写,作文的训练要有梯度地进行,可分为词句模仿训练、段落模仿训练、表达顺序模仿训练、表达技巧模仿训练、想象文写作训练和读后感写作训练六个阶段。由易到难,采取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高效的作文训练,是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

[关键词] 小学;写作;把握梯度;训练策略

作文是运用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对学生进行语文素质训练的主要阵地。写作水平和写作能力的高低,是一个人能否较好地运用语文知识及其语文素质高低的综合体现。

一、作文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现今小学写作教学没有独立的作文教学时间和完整的作文教学体系,缺乏独立的写作教材,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在教学过程中,新教材给教师很大的空间,有时标准的把握确实很难。大部分的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要求有些高,使学生开始害怕作文。学生写作厌烦情绪严重,这种厌烦情绪不仅妨碍学生习作水平的提高,也降低了教育对学生的有效影响。从教学实践来看,学生虚假作文的现象很严重,学生不愿动脑筋思考,以摘抄作文书为便捷途径。学生写作兴趣不高,写作文的方法单一,作文缺乏真情实感,缺少灵性与创新。部分学生一到写作文时,就提笔难下,最后只能求助于作文书,照搬照抄,甚至花大力气背作文。

总体来说,小学作文教学是广大小学语文教师最棘手的问题。需要教师正确分析教学中存在的弊病,不断实践,对症下药,层层改进,力求在作文教学中有所突破,在实践中找到改进作文教学的途径和策略,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长远发展。

二、小学作文训练策略

培养能积累语言和熟练运用语言的人是语文教学最终的任务,也就是说要让学生在感知、理解、积累、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笔者认为要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语用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长远发展,语文教师就应该用好文本,准确恰当地引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为了避免作文难度大而导致学生怕写甚至厌恶写,作文的训练要有梯度地进行,可以由易到难地进行以下六个阶段的训练:

1.词句模仿训练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语句优美的文章,细细品味,挑句子让学生掌握形象、生动的写作手法,如比喻、夸张、拟人等。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模仿训练。教师要重视从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教会学生积累,鼓励学生在模仿训练中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如《山中访友》这篇课文,构思新奇,富有想象力,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营造一个如诗如画的世界,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文章好词佳句较多,教师应让学生积累喜欢的句子,并模仿这些句子的写法将某种事物写得生动传神,并在课外互相交流写作手法。这样能较容易地让学生领悟到写作方法。

2.段落模仿训练

文章的语段之间的关系很明确,如总分关系、并列关系、因果关系等。教师在教学中,面对小学生不需要大量讲解句子之间的关系,应引导学生进行模仿。例如:在《长城》一文中,教师让学生对某一建筑物进行模仿写作,学生描写该建筑物的面积和周围环境的特点;《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一文中描写大地震的片断,学生根据这个片断的内容,进行丰富的创作,描写在大地震的时候会发生哪些事情,会看见哪些惨痛的场面。

3.表达顺序模仿训练

文章都具有一定的写作顺序,掌握表达顺序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选择一些表达顺序比较明显的文章,让学生进行模仿写作。如《电脑住宅》,文章作者是按照一定的空间转换的顺序进行表达的。教师在授课时,可让学生学着文章的表达顺序来描写未来的学校,引导学生从教室、餐厅、宿舍、会议室等几个场所按照空间转换的顺序进行描写。通过表达顺序模仿训练,让学生建立表达顺序的概念,学会布局谋篇。

4.表达技巧模仿训练

优秀的文章都有独特的表达技巧。教师在讲解的基础上,让学生就作者的表达技巧进行模仿训练。如“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这个片段,作者对小嘎子摔跤时的动作描写极为细致。通过一系列的动作描写,反映了小嘎子顽皮、机敏、争强好胜、富有心计的个性特点。学生可根据这一表达的特点进行模仿训练,描写身边的同学玩耍时的情景。教师应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对神态、心理、语言的描写来表达人物的特点。有了课堂上的感悟、积累,学生会有意识、有根据地写出同学玩耍时的情景。

5.想象文写作训练

学生在阅读文章时,往往会产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教师应灵活地根据原文的内容,让学生发挥想象,进行创造性的后续写作,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激发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如教学《小摄影师》一课,课文以“请转告他,我很忙。不过,来的如果是个小男孩,就一定让他进来”结尾,为续编故事留下了一个很大的想象空间。教师引导孩子在原文的基础上,大胆想象,续编故事。这种写作训练的形式充满了创作激情,并能在学生的作品中,闪现出智慧与人性的光芒。这也能使学生的情感得到进一步的升华,对教材进行了有效的拓展。

6.读后感写作训练

小学阶段的许多篇章,其选编的目的之一就是教会学生为人处世,借此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每学完这类课文后,教师都可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想与收获,这样做也是学生与同伴、与文本、与老师交流的一种重要方式。教师应鼓励学生有感而发,把自己的想法通过文字表达出来。如《搭石》一文,教师让学生说说学完本篇课文之后,在平凡的事情中是否发现了美,让学生回忆、交流之后,再形成文字,描写平凡事物中的美。使学生在写的过程中去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纯真感情,体会互相关爱带来的快乐和幸福。

有梯度的作文训练避免作文难度大而导致学生心生恐惧,致力于营造轻松和谐的写作氛围,让学生易于动笔。作文教学有梯度地进行,提倡一训一得,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实现分项训练到综合写作的过渡,让学生在写作中学会思考、学会表达。

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应教会学生如何读书。阅读与写作密不可分。教师应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指导学生多读,通过大量阅读发现、积累和整理写作素材。在教学中,要敢于让作文教学的内容从学校、家庭向社会、自然延伸。教师要善于改革并创新单元作文内容,鼓励学生描写想象中的事物、身边熟悉的内容和所见所闻所感,让作文教学由易到难有梯度地推进,使学生乐于表达。教师应搭建展示学生优秀习作的平台,鼓励优秀学生带动暂时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评价应以鼓励为主,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记录生活,丰富其作文内容。

有梯度的作文训练能提高语文作文教学的有效性,搭起阅读与写作的桥梁,让学生去感受语言内涵,揣摩语言规律,习得语言技巧,提高习作质量。因此,把握梯度,采取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高效的作文训练,是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

责任编辑   吴晶晶

[作者简介] 程小林(1987—),男,江西南昌人,南昌市站前路小学,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小学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训练策略写作小学
核心力量在短跑运动中的作用及其训练策略
浅议初中英语听力障碍及训练策略
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听力训练的加强措施
浅论小学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如何让小学生写作返璞归真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写作教学策略初探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