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书读人,让思想可以“跨过大洋彼岸”

2015-09-10王皎

北京青年周刊 2015年9期
关键词:红黄蓝孩子教育

王皎

在位于北京双井的红黄蓝首城国际幼儿园内,我们采访到红黄蓝教育机构创始人史燕来女士。

记者早到了半个钟头,和孩子们入园的时间赶到一起了,孩子虽然很多,但并没有喧闹的感觉,“有序,有礼,微笑,拥抱”,画面简单、温暖。

做了入园登记,套上干净鞋套、免洗除菌液洁净双手,一套流程之后,记者进入教学楼内,在走向园长办公室的一小段路上,每个看到的孩子都会用甜美的童音对记者说“你好”,大方自然。

史总比记者更早地到了。其实,我知道她前一天夜里才刚刚带领团队从德国考察学习回来, 采访所在的办公室朝北,光照一般,“所有朝南的房间,都留给孩子们做教室了。”史总微笑着解释。

我想,她是一个心里充满阳光的人。

Q:您作为一名成功女性,事业做得足够大,家庭也经营得好,我想很多女性朋友都想跟您学习如何做到平衡?

A: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没有生活就没有幸福感可言。所谓的平衡也是相对的,不会毫无瑕疵。如果说有什么体会,首先是做好时间管理,一定要有待办事项的优先级,另外,工作中“聚焦”很重要,如果事事都想做,那一定事事都做不好。其次,在这个基础上,要额外付出,甚至有所牺牲,当然,虽不是永久性,但阶段性的牺牲在所难免。比如在我整个创业过程中,都尽量不想把工作带回家,但的确很难,有时回家会晚,但也一定会先打起精神陪陪孩子,等他睡觉了,我再处理一些当天必须完成的工作。

Q:家人在您创业和事业发展的十几年中,给予了您怎样的灵感和帮助?

A:和谐的家庭是事业进步的保障,家人是我永远的避风港,因为我工作比较忙,我的先生给了我很多理解和支持,还有家里的老人,也对我们这个小家庭帮助很多,我们一家人,都能相互理解和尊重,这样大家庭的理念就可以协调一致,很多家庭矛盾,也就化解于无形了。很多父母有了孩子之后便爱上教育,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深有同感。作为一个从事教育的人,可以说孩子是我的老师,是我的灵感,开启了我的第二人生。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我主张一时的成绩不重要,有是非观,良好品格,独立的判断力,这些更为重要。我的孩子曾说,“我妈是个好人”我会开玩笑说,这个评价是不是太普通,儿子却说这是最高评价,“妈妈工作努力、为人善良正直、做的事情对社会有意义,对员工有情义。”我挺欣慰的。

Q:您是政协委员,也是女性企业家的代表人物,怎么看待现在女性创业的大环境?

A:现在整个社会的风气,都倡导女性自强和独立。女性创业也被鼓励和支持,比很多所谓发达国家的女性更被尊重和重视,且有一定的发展空间。无论参政议政、参加社团,还是表达心声,我的幸福感都是很强的,我想以后也会越来越好。就红黄蓝来说,我们除了已有的“红黄蓝亲子园”、“红黄蓝幼儿园”和“竹兜早教套装”,去年,我们又推出了基于互联网支持下的“芭拉乌拉”社区项目,通过悦读、玩聚、游历和良品,打造以个体联盟为竞争力的O2O亲子阅读生态链。

Q:双语、多元智能开发、蒙台梭利、华德福,还有私塾等,目前和学前教育相关的关键词肯定不止这些,名目众多,您怎么看学前教育的这种百花齐放?

A:确实各种理念纷繁复杂,抛开表面,追本溯源,我们要想清楚,为什么做教育?是为孩子。那么如何才是好的教育?就要遵循规律,包括每个阶段的儿童成长规律,敏感期的发展规律,还有教育自身的规律。当然,有些时候看似不同,内在却有一定的一致性,都是从儿童出发,以儿童为中心。其实,我经常思考,如何建立我们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常说理论要联系实际,那么中国的实际是什么?研究成果如何?我们也有很多很好的教育思想,比如陈鹤琴教育思想,如何让教育理论指导我们积累的教育实践并发扬光大?让优良传统也能更好的落地,这是我们想努力的。

Q:红黄蓝发展近20年,在全国都具有很强的品牌效应,几百所幼儿园,上千所亲子园,您的经营理念是什么?如何保证这么多园所的质量?吸纳和留住人才?

A:首先,我们在发展过程中始终明确办学目的是什么,在我们心中最重要的就是孩子。只有一切为了孩子,园所才有发展。从1998年创建中国第一家亲子园开始,我们就专注于课程产品的自主研发和创新,确保每年至少30%的课程升级,并在原有的教学研究中心基础上,成立了教育研究院,立足本土,放眼世界,不断地为孩子研发更适合的教育内容,像这次去德国的专项考察,我们每年都有好多次,作为教育工作者,学习和汲取是永远都不可以停止的。其次,当园所有了好的发展,我们就需要好老师。今年红黄蓝与美国埃里克森儿童发展研究院签署了中国区独家战略合作协议,为中国学前教育的师资培养与国际接轨提供助力。另外,为确保全国千余家园所的教学质量都可以达到我们希望的品质,红黄蓝对加盟连锁建立了系统的标准和评估体系。经过早期的1.0基础标准化和2.0操作流程标准化之后,红黄蓝完成了3.0版情感标准化的升级。围绕标准化和督导机制,推进红黄蓝园所全国评优和第三方调查,通过信息反馈不断改进工作,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好的制度需要优秀的人来实施,红黄蓝是一个非常开放的平台,无论是创业元老还是新加入的员工,都能在这个平台上有充分的学习机会和发展空间,我们尊重和信任每一位员工,并为他们提供可以长足发展的学习机会,还是刚才的那句话,作为教育工作者,学习和汲取是永远都不可以停止的,所以,有人说红黄蓝非常完善和系统的学习、培训是最好的福利。

Q:您所理解的学前教育核心是什么?

A:学前教育是人一生学习的开端和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阶段,它和中小学的基础教育,大学的高等教育都应该相互呼应。学前教育应该坚持以儿童为本,认识和尊重儿童在0-6岁这一阶段的发展特点,制定适宜的学习计划和目标,注意培养孩子的探索精神,寓教于乐,通过科学培养,让孩子自主学习、快乐学习,而这种能力恰恰是可以让孩子受益一生的。.

Q:您觉得爱与自由和规则是否矛盾?

A:自由和规则从来都是一体两面的。规则是自由的边界,自由 是规则的内涵。在家庭教育中,我一直坚持规则和自由兼备,有规则保障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没有自由规则也就毫无意义。教育的意义,应该是如何唤醒孩子自身的潜力,让学习变成一种自发和自觉的行为,一味的强调规则和灌输式的教育,最后只能培养出流水线上的机器,而不能产生我们需要的有创造力的人才。

Q:您喜欢听话的乖孩子,还是总有天马行空自己想法的调皮孩子?您觉得听话和自我间是否存在悖论?

A:很多孩子其实两种气质兼具,天马行空也要有是非观,至少不能做违法乱纪的事情,乖也要有良好的思考能力,不能做没有思想的听从者。我从小很文静,但是内心很跳跃有时也充满激情,甚至思想可以“跨过大洋彼岸”。大人不能抹杀孩子本真自然的一面,我喜欢孩子在每个阶段要有这个阶段该有的发展行为和良好心态。大人不要用一个单纯的“乖”来夸孩子,也不要用“调皮”来否定孩子,思想活跃有探索精神总是好的,我们要加以呵护。

Q:很多人都觉得,一旦面对孩子,自己就会变得俗不可耐,希望他上好的学校,受好的教育,有好的工作,有好的家庭,所以,面对孩子的点滴,都可能会焦虑,面对家长的焦虑,您往往会怎么应对?

A: 孩子的成长急不得也功利不得。每个阶段都有变化,今天成绩不太好,以后未必就不行;成绩一直优异,未来在社会上也未必就一定会有所成就,所以要放下紧张。为了暂时的成绩,扼杀创造力得不偿失。品格、习惯、良好的人际关系更加重要。家长的言传身教,特别是身教,能够给孩子更大的榜样作用。做家长的,一定要把心态放平和,把眼光放长远,先做好自己,孩子一定会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

Q:分享一下您让自己保持活力和不断进步的方法?

A:要做一个热爱学习的人。阅读是一方面,人际交往也是一方面,每个人都是 “活”字典,和不同的人交流,都会有收获,要用心去体会、去思考。还有就是旅行,开阔眼界,放大自己的心胸。当然,非常重要的一点还有对家人的陪伴,老人、爱人、孩子,是家人让我的心灵得到了更好的滋养。

《罗密欧与朱丽叶》

“这本书有情感,有历史,我和儿子都喜欢,《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最著名的戏剧,是一部奔放和悲壮的‘爱的青春颂歌’。他们对爱情执著,最终用死亡化解了两个家族的仇恨,彰显了‘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的巨大力量。”

《忏悔录》

“这是卢梭晚年的自传性作品,将自己与众不同的人生经验、思想情感和行为举止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世人面前,并引导人们深入思考、认识有关人和社会的诸多问题。这本书太难超越了。”

《乔布斯传》

“一个伟大的,有创新精神的人,我喜欢看传记,也因为在其中最能看到一个人的思想逻辑。传记类的作品我也喜欢曾国藩传,一部个人史也是清末史,深刻剖析了一个特殊时期的具有争议性的人物曾国藩的政治和学术思想的形成、发展、演变及对后世的影响。”

《平凡的世界》

“路遥的这本书很生动,视角与众不同,刻画了咱们国家70年代后到80年代后的历史时期,作者在近十年的广阔背景上,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刻画了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猜你喜欢

红黄蓝孩子教育
神奇红黄蓝 滴染变变变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红黄蓝
爱上红黄蓝 爱上幼儿园
红黄蓝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