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讲授式、协助式教学方法对不同类型心理学课程教学效果的影响

2015-09-10赵惠亮周秀芳

考试周刊 2015年99期

赵惠亮 周秀芳

摘 要: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大学生对高校课堂的要求。本文以实验方式,探究了“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式和“以学生为中心”协助式教学方法对不同类型心理学课程的教学效果的影响。结果发现,讲授式教学方式适用于实验型和数理型心理学课程的教学,而协助式的教学方式适用于理论型心理学课程的教学。

关键词: 讲授式 协助式 心理学课程

1.引言

教学方法是各级教学活动的基本要素,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手段。在教学方法的影响下,课程内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育理念等要素彼此发生联系,最终对教学效果产生影响[1]。

长久以来,“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在这种传统讲授法中,教学过程主要表现为,教师将课本知识填鸭式地灌输给大学生,并不注重培养其自主学习,进而学生的独立性、创造性思维无法得到发展[2]。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逐渐深入,教育专家对“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的质疑声越来越高,“教无定法”、“课无常式”的新型教学模式开始展现。但由于对“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的依赖性,因此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并未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3]。

本研究以实验的方法探讨协助式与讲授式教学对实验型、理论型和数理型心理学课程教学效果的影响。参照许丽芬(2011)的研究[4],本研究中,实验型、理论型和数理型心理学课程分别选用认知心理学、心理学史和统计心理学为代表。假设为,协助式教学方法对理论型心理学课程的效果较好,而讲授式教学方法对实验型和数理型心理学课程的教学效果较好。

2.研究方法

2.1被试

以贵州某中医类本科院校2013级应用心理学专业的整班学生为被试,其中男生18人,女生29人。

2.2研究工具

教学效果检测量表。本量表参照盛群力(1995)的研究[5],即采用五个自陈式问题,这些问题包含了对“轻松程度”(“哪种授课方法使你在学习上感到轻松一些?”)、“兴趣程度”(“你认为哪种授课方法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及“收获程度”(“哪种授课方法使你在学习上收获大一些?”)等维度的考察。

2.3程序

对贵州某本科院校2013级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学生进行整班抽取,并告知被试,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究个体信息加工的特点。未告诉被试本研究的真实目的的原因是防止霍桑效应的出现。

在认知心理学、统计心理学和心理学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前半学期均采取讲授式,后半学期则采取协助式,最终通过教学效果自陈式量表得分及不同时段的考试成绩分别考察两种教学方法对三门课的教学效果。

3.结果

3.1被试对教学效果的主观评判

对被试在教学效果自陈式量表上的得分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对于认知心理学课程,被试对讲授法(M=4.32,SD=0.75)的评分显著高于协助式(M=0.68,SD=0.75),F(1,93)=545.90,p<0.01;对于统计心理学课程,被试对讲授法(M=4.04,SD=0.91)的评分亦显著高于协助式(M=0.96,SD=0.91),F(1,93)=271.37,p<0.01;而对于心理学史课程,被试对讲授法(M=2.04,SD=1.20)的评分则显著低于协助式(M=2.70,SD=1.20),F(1,93)=7.03,p<0.01。

3.2考试成绩

对被试期中和期末的考试成绩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被试认知心理学的期中成绩(M=77.64,SD=7.32)显著高于期末成绩(M=68.06,SD=10.90),F(1,93)=38.83,p<0.01;学生统计心理学的期中成绩(M=75.77,SD=16.65)亦显著高于期末成绩(M=69.85,SD=12.95),F(1,93)=21.43,p<0.01;而对于心理学史,学生的期中成绩(M=69.36,SD=18.61)则显著低于期末成绩(M=74.49,SD=22.62),F(1,93)=38.34,p<0.01。

4.讨论

本研究以实验的方法探讨了协助式与讲授式教学对实验型、理论型和数理型心理学课程的教学效果的影响,结果发现,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不同类型的心理学课程有不同影响,具体表现为,协助式教学方法对理论型心理学课程的效果较好,而讲授式教学方法对实验型和数理型心理学课程的教学效果较好。

实验型和数理型心理学课程的内容比较抽象,对于心理学专业本科生来说,自学难度较大,因此讲授式教学方法比较适合对此类心理学课程的教学;对于理论型心理学课程来说,其课程内容具有详细性和体系性[4],因此,教师仅在课堂上对学生予以协助即可使学生对此类教学内容具有系统性了解。

本研究的结论表明,不能全盘否定讲授式教学方法,在难度较大、学生不能顺利进行自主学习的课程中,此教学方法能够最大限度地帮助大学生快速、有效地理解课程内容。而对于理论型心理学课程而言,协助式教学方法能够帮助学生自主完成对课程体系的把握,以这样的方式获得的对课程内容的直观性理解对信息的保持时间和保持量有正性作用。

5.结语

在高校教育改革的过程中,不能一味地否定某一种教学方法,而应该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与传统的讲授法相结合,让学生在快速、高效地理解课程内容的同时,也可促使其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冯建军.教育学基础[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2]侯怀银,王俊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大学教学方法研究:历程、进展和趋势[J].高等教育研究,2014,07.

[3]张安富.改革教学方法——探索研究型教学[J].中国大学教学,2012,01.

[4]许丽芬.高师心理学课程现状与改革出路[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11,02.

[5]盛群力.教学效果评价量表[J].师资培训研究,1995,04.

本文章为贵州省贵阳中医学院2014-2015学年教改课题的研究成果。

通讯作者:周秀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