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材处理的研究与实践

2015-09-10任丽丽

考试周刊 2015年99期
关键词:切入点课文教材

任丽丽

“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借对这些例子的分析、研究,让学生了解种种语文现象,掌握语文知识,形成语文素养,这就要求语文教师立足课本,在认真学习教学大纲,充分了解学生实际的基础上,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对教材予以适当变通。理解教材要“实”,处理教材要“活”,只有如此,才能使教材充分发挥作用,达到全面提升教育教学水平的目的。

著名课程专家王荣生教授在这方面的研究给我们指向。他认为,语文教材的选文,按它们在教材中的地位、性质、功能和功能发挥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定篇、例文、样本、用件四种类型,其中、定篇、例文、样本、选文都是学生在语文科里的“学件”。学生在“定篇”中学习经典的丰厚蕴涵,在“例文”中,学习其生动显现的关于诗文和诗文读写的知识,在“样本”中,学习其阅读过程中形成的读写方法。就文来说,或者将其看成是内容与形式的紧密结合体,或者更多地关心其形式的方面而“用件”关心的主要是其内容的方面,也就是课文“说了什么”,对“怎样说”则只关心其逻辑的合理性与否,即说得对不对,说得通不通。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文本实际,实行不同的文本处理和教学设计。

一、合理取舍、补充

能够入选教材的文章,可以说都是文质兼美的美文,我们都希望学生能全盘吸收,但教学时间有限,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在课堂上往往力求“面面俱到”,但最终的结果可能是“面面不到”,这就要求教师深入挖掘教材,大胆取舍或补充,敢于创新。

例如在教学《春酒》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了解古今文人的乡愁情节,我为学生补充了舒兰的《乡色酒》、琦君《故乡的桂花雨》、余光中的《乡愁》进行拓展,拓宽学生视野,增加课堂容量。

二、多篇整合,多角度理解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对教材的处理上,仍习惯于单篇的处理,习惯于用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文章内容,最终达到理解主旨的目的。学生思考的东西多了,交流的时间多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得以充分体现,但我们忽视了对教材的宏观把握。阅读是应该一篇一篇地读,但这并不是唯一的阅读方式,围绕一个话题进行多篇阅读也是重要方法。对教材的处理问题,应该换一种新的思维方式。

我们所使用的鲁教版的教材就是以主题为主进行单元划分,这就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很多便利,尤其是对一些自读课文,就可以采用这种整合阅读的方式,既节约教学时间,又锻炼学生多角度比较的能力。

三、长文短教,短文长教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小说、戏剧大多篇幅较长,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就需要较多课时量;一些课文,篇幅短小却意味深长,可讲的内容很多,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教材实际,考虑学生学情,对教材进行处理。“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语文教学有时需要细腻,有时则需要粗犷,各得其宜,各尽其妙。长文短教,加快教学节奏;短文精教,放缓教学速度。

如教学《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时,我为学生准备了罗布泊过去、现在及胡杨树的照片,让学生用文中的段落为这几幅画面配上解说词,其实是抓住了文中的几处景物描写,让学生在朗读、赏析中感受罗布泊的变化,进而思考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四、点面结合,突出重点

点面结合是一种融“整体把握”和“重点理解”于一体的教材处理艺术。这里的“面”指的是文章的基本内容,“点”指的是根据课文的教学目标确定的教学重点、难点。

例如教学《春》时,首先要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五幅图,即春草图、春花图、春雨图、春风图、迎春图,其次引导学生具体赏析各幅图画中的修辞手法的运用、写作手法等,让学生在以后的写作中能有所借鉴。由此可见,课文的“面”能使学生认识课文的表象,那么课文的“点”则能使学生认识课文本质。这些“点”不仅是语文阅读课的主要教学内容,而且是学生获得语文知识、训练语文能力的主要方法。

五、找准切入点,出奇制胜

要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就要合理有效地处理教材,而找准切入点正是一种高效的教材处理方法,这也是教学的突破口。怎样寻找课文切入点呢?寻找切入点往往要把视线集中在文本的核心地带,这样才能使学生迅速进入教材的宽阔地带,触摸到学习重点。

如鲁迅的小说《社戏》,就从文章的最后一句话入手:“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指导学生回顾全文,学生很快就能找出中心段。并进一步按照“既然说‘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那么文章哪里写戏,怎样写,戏好不好看”的思维顺序,找到了写戏几个段落,然后引导学生通过文本细读,得出“戏不好”的结论,抓住“好”与“不好”的反差,突破全篇的解读。

六、活动穿插,增强趣味性

课本中的寓言故事、戏剧或小说的某些片断,很适合表演。在课堂教学中,我常常根据课文体裁及内容,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走进课本,揣摩人物的思想感情。

如学习《扁鹊见蔡桓公》时,我在学生粗通文意的基础上,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排演课本剧,课前进行展示。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他们在准备的过程中就对扁鹊与蔡桓公的性格特征进行了品味,熟知了故事发生的经过结果,这篇文言文的教学重点在不知不觉中就被他们解决了,老师无需多讲,效果还很好。

总之,在实施新课程的背景下,要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语文教师就要根据语文教学的知识性和情感性及学生实际,合理有效地处理教材,精心进行教学设计,优化教学程序,打造高效课堂。

猜你喜欢

切入点课文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背课文的小偷
背课文
慢病防控是深化医改的切入点
找准切入点 扎实推进改革
新闻记者践行“走转改”的三个切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