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赢在思维变出奇效

2015-09-10谭勇

经济 2015年12期
关键词:莫里斯香烟经营

谭勇

今天的结果是由昨天的思维决定的,如果你对今天的结果不满意,那么要改变的首先是思维。

从《物种起源》看人类进化,细胞进化论认为,从单细胞生物到多细胞生物再到神经元细胞,细胞的裂变是进化的根本,区别于低等生物而言,人类之所以称之为高级生物,与其说因为人有“劳动”、“制作工具”的能力,倒不说“人类”能最终成为自然与社会的统领者,是因为人类有基于不同时间维、空间维的思考内动力,从而驱动科学技术上的革新,推动社会经济以及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

“赢”在思维

由于思维最基本的活动是分析与综合,最关键的过程是对新输入信息与脑内储存知识经验所进行的一系列复杂的心智操作过程。所以,思维的结果价值将会受思考的维度“时间、空间、人文、自然、对象”的影响,而产生不同的效应。生命的起源与人类的发展尚且如此,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更是由思维所决定。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通过创新经营思维成就经典品牌的案例:

万宝路(Marlboro)是一个香烟品牌,由世界第一大烟草公司菲利普·莫里斯(Philip Morris)制造,是世界上最畅销的香烟品牌之一。在万宝路创业的早期,万宝路的定位是女士烟,消费者绝大多数是女性。其广告口号是:像五月天气一样温和。可是,事与愿违,尽管当时美国吸烟人数在不断攀升,但万宝路香烟的销路却始终平平。女士们抱怨香烟的白色烟嘴会染上她们鲜红的口红,很不雅观。于是,莫里斯公司把烟嘴换成红色。可是这一切都没有能够挽回万宝路女士香烟的命运。莫里斯公司终于在上世纪40年代初停止生产万宝路香烟。二战后,美国吸烟人数继续增多,万宝路把最新问世的过滤嘴香烟重新搬回女士香烟市场并推出3个系列:简装的一种,白色与红色过滤嘴的一种以及广告语为“与你的嘴唇和指尖相配”的一种。当时美国香烟消费量达3820亿支一年,平均每个消费者要抽2262支之多,然而万宝路的销路仍然不佳,吸烟者中很少有人抽万宝路,甚至知道这个牌子的人也极为有限。在一筹莫展中,1954年莫里斯公司找到了当时非常著名的营销策划人李奥·贝纳,交给了他这个课题:怎么才能让更多的女士购买消费万宝路香烟?在对香烟市场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深思熟虑之后,李奥·贝纳完全突破了莫里斯公司限定的任务和资源,对万宝路进行了全新的“变性手术”,大胆向莫里斯公司提出:将万宝路香烟改变定位为男子汉香烟,变淡烟为重口味香烟,增加香味含量,并大胆改造万宝路形象;包装采用当时首创的平开盒盖技术并以象征力量的红色作为外盒的主要色彩。广告上的重大改变是:万宝路香烟广告不再以妇女为主要诉求对象,广告中一再强调万宝路香烟的男子汉气概,以浑身散发粗犷、豪迈、英雄气概的美国西部牛仔为品牌形象,吸引所有喜爱、欣赏和追求这种气概的消费者。

这是迄今为止最为成功和伟大的营销策划,同时更是一个创新思维的经典案例。整个案例仅仅使用了一个“对立思维的模式——女变男、柔情变奔放”就成就了一个伟大品牌。由于李奥·贝纳突破资源和任务的大胆策划,彻底改变了莫里斯公司的命运,在万宝路的品牌、营销、广告策略按照李奥·贝纳的策划思路改变后的第二年(1955年),万宝路香烟在美国香烟品牌中销量一跃排名为第十位,之后便扶摇直上。今天万宝路已经成为全球仅次于可口可乐第二大品牌,其品牌价值高达500亿美元。

在移动互联网颠覆传统行业经销模式的当下,在信息大爆炸、信息碎片化的今天,面对竞争激烈、人才难招、人员难找、成本太高、利润太低的企业经营现状,企业若还是固守传统经营思维,坚守标杆思想,陷入经营认知的误区,英雄末路的号角将迟早会为你吹起。

所以,经营之道,“赢”在思维。

创新的起点“突破经验主义”、“摆脱行业思维”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有太多的中小微企业想要在“互联网+”的风口浪尖舞出奇迹,翘盼“惊喜”,结果却因海风太大、船太小被拍在了沙滩上,惊喜变成了“惊吓”。结果不是乘风破浪,既得渔翁之利,而是折戟沉沙,后悔莫及。

究其原因,大多都是没有认识到移动互联网的本质,没有悟到移动互联网时代经营思维创新的关键点,思维意识也没有上升到互联网“道”和“场”的境界,而是仅仅停留在“术”和“器”的层面。其实,每一次的时代变迁与科技的变革,都是一种思想上的革新与突破。

“互联网+”不仅是工具、平台,更是思维,而企业要想乘此东风,就要把互联网当作一种内生的商业思维,转变企业经营思路。

经营思维想要达到创新,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因为改变思想与思维是这个世界上最难的事,要不然成功的企业为什么会那么少?

在企业家实现创新经营思维的过程中经验主义往往成为了阻碍他们创新成功的那道“坎”。因为每个企业家都有在他们看来值得认同、赞许与借鉴的经验记忆以及自身所从事的行业规则、标准及惯性思维。这些天然屏障,让他们无法在经营思维创新中迈开脚步。

所以创新经营思维首先必须要“突破经验主义”、“摆脱行业思维”。只有跳出行业禁锢,摆脱经验误区才可能创新商业思维。

虽然思维模式的转变,对于处在新旧时代转换过程中的行业和企业管理者是极其痛苦的,但移动互联网经济时代的到来是我们别无选择的,唯有跳出行业禁锢,摆脱经验误区,创新经营思维。因为新时代的来临,生存状况与生存质量往往不取决于是否转变,而是取决于转变得有多快。

“倒向法则”稳中求胜

传统的企业经营思路是先找项目、概念开发、商业模式设计,然后招兵买马、建设团队,最后进行目标客户细分,做广告宣传、媒体公关、投入市场,这种做法在菲利普科特勒的营销学演变为特劳特的定位理论或杰瑞麦卡锡的4P理论的大规模生产、大规模销售以及大规模传播的工业经济时代和PC互联网陈列加推送引流的交易经济时代是行得通的“商业思维”。但是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产生到移动互联网工具的普及以及商业形态的变化,这种“商业思维”就变成了一条越走越险的单行线。

先建市场后立项,这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创新经营思维的“倒向法则”。

先“做大鱼塘”、建立市场,运用“吸引力法则”,这样优秀的人才、优质的项目则会蜂拥而至。“倒向法则”特别适用于初创企业和小微企业的升级转型,因为试错成本低、经营风险小,成功的几率也会大幅提高。

2015年互联网思维满天飞,专注、极致、快速、扁平、聚合、开放、关联、互动、分享、简单、演化、迭代一时间硝烟四起,一些所谓的商业大佬、行业大咖、资深专家等为了证明自己独特的见解与观点,将互联网思维进行总结与归纳,“极致思维”、“迭代思维”、“平台思维”等互联网思维腾空问世,中小企业主们跟风效仿,最终却水土不服,增长的不是利润,而是企业投入。殊不知,太多的成功是不能够被复制的,尤其是中小企业面对资金难、人才难、管理短缺、经营不善等诸多难题,已然捉襟见肘,“互联网+”不是不计成本、盲目引进高新技术,不作区分、业务重构数字化、媒体化。“互联网+”带来的最大价值在于思维导向,助推经营思维创新。

不论是“移动互联网产业化”还是“产业移动互联网化”,我们都必须要坚持先从“创新经营思维”入手。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不在于你有没有网址,有没有在网上卖产品或服务,而在于你是否认清现状、改变思想。

猜你喜欢

莫里斯香烟经营
酷爱高档香烟的“土地爷”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神奇飞书
Deep Feature Fusion Model for Sentence Semantic Matching
抽“香烟”
我的风筝
不止想念你的香烟红唇和刘海
“特许经营”将走向何方?
我省加强烟花爆竹经营安全监管放宽经营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