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作不让明贤

2015-09-10王进玉

经济 2015年12期
关键词:灵气笔墨山水画

王进玉

毕冠良,1964年6月出生,北京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高研班导师,文化部艺术考级委员会学术委员,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中国山水画创作院艺委会主任,北京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书法家协会会员。先后师从刘牧、杜大恺、龙瑞,现专职从事中国山水画研究、创作与教学。擅长山水画及书法、篆刻,其作品强调传统功底与时代气息的结合,强调综合底蕴的发挥。在多年的创作和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了一套符合艺术发展规律,尤其适合成年人学习和提高中国山水画创作水平的教学方法。在中国画教学的同时还有针对性地附以书法篆刻知识和相关美术理论知识的讲授,引导培养学员逐渐建立起自主的学术性思维和创作理念。

毕冠良先生是我一直所看好的最具艺术典范的当代中青年画家之一。他是一位多才能、博才学、真才情的画家,这不仅体现在其日常的言行举止间,更多地还反映在其绘画的作品中。

他的绘画涉及题材很广,山水、花鸟、人物几乎样样都有,可谓是个“多面手”。而且每一种题材的作品他都能画得十分精到,甚至丝毫不亚于一些“术业有专攻”的画家。其作品笔墨精微而气韵通畅,格局丰富且意境优美。特别是他的山水作品,更以纵横的笔墨、饱满的构图、凝重的色彩,以及高远的意韵呈现在每一个欣赏者面前,并因此赢得了大家的一致肯定与好评。他力求以有形的笔墨语言来宣泄和表达无形的心中追求与向往,那是对自然的礼赞,更是对生命的思考。

郭熙曾在《林泉高致》中讲到:“世之笃论,谓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着,画凡至此,皆入妙品。”我想毕冠良先生笔下的山水便是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他是一位善于在山水间寻觅和制造意境,在意境中培养和传达诗情的人,他似乎有着与生俱来的沟通天赋,能够在自然与自我的走进中轻松地完成心灵的对话,以及情感的契合,并让欣赏者也能轻松地感受到其画作中的那份干净、纯粹和大美。而这种走进,是相互的,对于毕冠良先生来讲,他的主要方式除了研习众多传统经典之外便是大量的写生。他曾经说过:“写生中看到的那些景物,逐渐会在我们的脑海里有一种沉淀。而这种沉淀不见得当时就有用,但往往有时候在你以后的创作过程中笔墨就会从积累的那些东西里面自然地流露出来。”

正是因为不断地写生、不断地发现、不断地积累、不断地思考以及不断地改进,使得毕冠良先生无论在物象的择取与刻画方面,还是在笔墨的运用与创新方面;无论在情感的酝酿与宣泄方面,还是在个性的塑造与展现方面,均显示出了一位画家成熟的艺术形象,以及完整的艺术审美;显示出了一位画家优秀的艺术品质,以及高度的艺术自觉。

因此他的山水画直逼宋元,有些大作可谓不让明贤,其山石浑厚而不失华滋,树木苍古而不乏妍润,溪流细媚而不欠秀爽,房舍简静而不少沉穆。

此外,其在绘画的同时,还对书法、篆刻,以及诗歌,甚至音乐等进行多方面的学习和研究。正是因为如此较为全面的修养,使得他可以尽情地从不同艺术门类中广泛汲取营养,在互通、互鉴中不断提升感悟,并逐渐形成属于自己而有别于他人的绘画风格。

名家评论:

学习与创作中国画,能否本着我们民族文化立场和中国文化价值观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本乎此,就可能高瞻远瞩地认识和把握中国画从临摹到写生再到创作的诸个环节,真正认识中国画笔墨语汇的内在奥秘。离乎此,就会很难深入把握和掌握中国画内在文化价值和笔墨意义。在这一点上,毕冠良做的是不错的,他的作品十分重视传统功底与时代气息的结合,能把对传统的学习与生活的体验和创作结合起来,作品注重气韵表达,用笔也比较圆厚。好的绘画作品是有“情感”有“灵气”的,而“情感”、“灵气”来自艺术家不断提升的文学修养水平,是艺术家自身文学修养水平在其作品中相应的展露,毕冠良的作品是有情感有灵气的,他注重把自身文学修养中的“情感”和“灵气”融入到物象中去,能够表达出与其生活状态相通的意趣和格调。

——龙瑞

猜你喜欢

灵气笔墨山水画
我来打开山水画
医养农旅特色项目未来可期 纳天地灵气 居康养福地
中国山水画的成熟
一幅山水画怎么题字?
镂空工艺
陆俨少山水画谱 (五)
灵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