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本经济新闻收购《金融时报》的启示

2015-09-10苏海河

经济 2015年12期
关键词:发行量金融时报报纸

苏海河

7月23日,日本经济新闻社宣布以8.44亿英镑(约合13亿美元)收购英国《金融时报》、杂志及网络服务。创下日本媒体海外并购的最大规模纪录。

1888年创刊的《金融时报》作为经济、商业信息的专业报纸,在世界经济界影响巨大,近年来更在加强纸媒的同时,大力发展电子网络。其70%的发行量是在英国以外的国家,而由该报创立的伦敦股票市场的金融指数更是闻名世界。虽然按照培生集团的发展战略,《金融时报》易主是早晚的事,此前就有媒体揣测,《金融时报》的买家可能会是德国出版巨头斯普林格集团、英国的路透社或美国的彭博新闻社,但花落日本,着实让国际新闻界吃了一惊。

《日本经济新闻》也不断加强在亚洲的国际信息能力。迄今两社在报纸版面和网络上已经开展信息合作。今后两媒体将通过加强记者、编辑的人员交流,在经济信息、权威解读等方面巩固现有的读者层,提高全球信息能力。

日本经济新闻董事长喜多恒雄称“我们将与金融时报这一世界最负盛誉的报道机构合作,共享报道使命,为世界经济发展做出贡献”。英国培生集团CEO约翰·法伦称“在媒体变革的大势面前,提升《金融时报》价值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与全球化的数字企业合并,坚信本报在日经旗下会更加繁荣”。合并案受到了市场的欢迎,培生公司股票当天上涨2.4%。

为了解释此次并购的目的和今后的运作方针,日经董事长兼集团首席执行官喜多恒雄和日经社长冈田直敏联名致信金融时报的每一位员工,保证后者将继续享有完全的编辑独立性和自由,希望CEO李尔庭(John Ridding)和他的管理团队继续领导这份值得信赖的粉红色报纸走进新的篇章。承诺带领新集团取得最佳的盈利,并希望通过投资(而不是裁员)实现这一点,认为未来的投资会带来更多的客户和令人激动的新产品。信中坦诚日经是一家私人、员工持股的公司,没有追求短期财务业绩的压力。行事风格是基于远见做出投资,希望投资金融时报后实现其全部潜力。特别希望金融时报和日经实现优势互补,因为金融时报在英国、欧洲大陆和美国建立了无以伦比的声望和影响力,而日经则在整个亚洲拥有庞大的记者和编辑队伍。称日经不再是一家针对日本读者的日语报纸,正借助《日经亚洲评论》(Nikkei Asian Review)发展为一家泛亚洲媒体。

此次媒体合并的特点和给世界其他媒体的启示值得关注。首先它反映出数字化是媒体发展的方向。《金融时报》的纸质版和电子版合计发行量为73.7万份,拥有约50万人的收费网络读者及640万人的免费读者。2014年的集团营业额达644亿日元,堪称传统媒体向新媒体发展的成功典范。日本经济新闻诞生于1876年三井物产旗下的《中外物价新报》,吸收多家经济类报纸后于1946年正式改称《日本经济新闻》。该报早刊发行量273万份,晚报发行量138万份,电子版收费读者达43万人,免费读者232万人。

日本由于人口减少及电子化的发展,报纸市场在逐渐萎缩。据日本新闻协会统计,截止2014年下半年,日本报纸总发行量为3970万份,13年间下降15%,《日本经济新闻》的发行量也下降了11%。日本经济新闻正是看到了《金融时报》电子化发展的成功经验,才毅然决定怀抱金融时报。今后其倚重的不仅是《金融时报》的社会影响力和读者基础,更重要的是要吸收后者的经营发展理念和雄厚的数据库资源,使2010年才起步的日经数字化迎头赶上世界媒体电子化发展的前沿。

其次是日本经济新闻旨在向世界经济信息中心发展。《金融时报》在世界经济中的影响力首屈一指,其所提供的最大限度的信息量、独家内幕、对经济事件的深入解读等广受经济、金融界及研究机构的欢迎。因此网络用户才愿意支付近500美元的年费订购其电子版。虽然其总部设在伦敦,但其订户的70%遍布世界各地。特别是多年来形成的其庞大的经济信息库更是日本经济新闻所看中的。

日本经济新闻把经济信息与数字化结合作为应对媒体转型的突破口,近年来不断强化在亚洲的信息能力,其在网络版上的英文、中文界面也颇下力气。几年前该报与金融时报开始合作,看中的也是两社在亚洲的信息能力合作。今后日经新闻将发挥其东京本社和金融时报欧洲信息中心的作用,以数字化为手段,向世界经济信息中心的目标发展。

日本经济新闻的合并事件已经给同样处在竞争中的日本其他媒体带来了不小的冲击,人们看到日经开始跳出已严重饱和的日本媒体市场,向世界性专业新闻集团发展。日本某媒体发言人表示,“形势严峻,日经新闻的动向值得参考”。看来,它对世界媒体界都有借鉴作用。

猜你喜欢

发行量金融时报报纸
报纸
世界新闻纸持续减产
外汇储备增加并不必然引致货币发行量增大
卖报纸
可以吃的报纸
卖报纸
日本新闻纸持续减产
长风破浪会有时——2016年《中国老区建设》发行量稳中有升
沪江BEC带你精读金融时报:伦敦金融城年龄歧视问题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