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谁给中共一大站岗

2015-09-10王飞

人民周刊 2015年12期
关键词:王会悟李汉俊李达

王飞

1921年7月31日,浙江嘉兴南湖,一艘古色古香的画舫在幽静的湖面上荡漾。船上,十几位西装革履的外地“游客”围坐在一张八仙桌旁,边饮茶,边交谈,显得悠闲自得。船头,一位眉清目秀的青年女子警觉地环视四周。

而今,这些游客的身份早已为我们所知。这里正在举行决定中国前途和命运的重要会议——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但是,这个眉清目秀、警觉放哨的窈窕女子是谁,以及她与中共一大到底有怎样的关系,却始终少有人知。

这名女子叫王会悟,李达的夫人。1898年,王会悟出生于鱼米之乡——浙江省桐乡县乌镇。其父王彦臣是晚清秀才,靠教私塾养家糊口。王彦臣禀性耿直,对子女及门生要求很严。王会悟从六七岁起就开始接受父亲的启蒙教育。

在中国共产党的创立过程中,党的“一大”具体的筹备工作多是由王会悟的丈夫李达和李汉俊二人负责。从1921年五六月份开始,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代理书记李达与李汉俊分头写信给北京、长沙、武汉、济南、广州以及日本留学生中的组织或党员,通知各派两名党员来上海,参加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同时从马林带来的共产国际给中国革命者的活动经费中,给每位代表寄出100元路费。

代表们来沪后住哪儿合适呢?负责会议后勤事务的王会悟打听到法租界白尔路(现太仓路127号)有一个“博文”女校。7月中旬学校已放暑假,教室闲着。王会悟认为这个地方不错,不会引人注意,于是找到校长黄绍兰说:“有个学术团体最近要在上海召开一个学术讨论会,想在贵校借宿一下。”黄校长痛快地答应了,她递给王会悟一本“捐册”。“一大”结束后,王会悟捐了20元,实际上等于房租。

学校自然没有床铺,王会悟上街买了些芦席铺在楼板上。好在时值盛夏,芦席作褥倒也凉爽惬意。除上海代表住在家中,年龄最大的两位代表何叔衡和董必武分别寄寓湖南会馆和湖北会馆外,毛泽东、邓恩铭、王尽美等七八位代表便安排在这里。广东代表陈公博则带着新婚妻子李励庄住进了大东旅社。开会的地点,王会悟找了好几个地方,都不理想。后来,王会悟在上海法租界找到一所可靠的洋房。房子的负责人李汉俊和王会悟是老相识。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望志路106号(现兴业路76号)召开了。

代表们开会时,王会悟在门口负责警戒。7月28日上午,王会悟像往常一样在楼下后门门口望风。突然,她发现一个年轻人手里托着件尚未抖开的湿衣服急匆匆地从厢房里跑出来,直奔楼上。当时代表们正在二楼开会,会议室的大门就对着晒台。王会悟连忙问正在为代表们准备午饭的大师傅这人是谁,大师傅回答说:“大概是少爷家的朋友到楼上晒衣服吧。”

“半路杀出个程咬金”,王会悟觉得此事有些蹊跷。她想,应该上去汇报一下,因为不管怎么说,毕竟来过人了。王会悟赶紧跑上楼,把坐在门口附近的翻译杨明斋(山东人,在俄国入党)叫了出来,向他简单叙述了刚才发生的意外情况。杨明斋马上回屋翻译给共产国际代表马林。有地下工作经验的马林警惕性很高,当即宣布休会,匆匆收拾了自己的文件便走了。当时讨论正在兴头上,有些代表觉得这是否有点大惊小怪了。主持会议的张国焘则带着责备的口气冲着李达嚷嚷:“王会悟怎么搞的?把会给搅散了!”意见归意见,但因共产国际的代表已起身走了,会议不便继续进行,大家也就随之散去。

散会后不久,便来了两辆警车,好几个法国巡捕冲进李汉俊家,追问上午聚会干什么。精通日、英、德、法四国外文的李汉俊,用流利的法语答复巡捕:上午来了几个教授讨论意大利文艺复兴问题。巡捕扑了空,又未抓到什么把柄,只好悻悻地走了。李达竖起大拇指对王会悟说:“你今天立了大功!”

会议停了两天。在此期间,代表们有的建议在上海找个旅馆,有的则主张到杭州西湖。大家经过认真分析后认为,在上海,这么多人聚到一块儿,容易引起警特的注意;到杭州西湖,无异于入虎口,因为那里是达官显宦的游乐场所,护卫军警较多。王会悟冷静地想了想,觉得自己的家乡是个比较理想的地方,于是开口说道:“我今天又要多嘴了,我来出个主意吧。离我们桐乡不远的嘉兴有个南湖,那个地方景色秀丽,但不像杭州西湖那样引入注目。我们不妨租一只画舫,扮作逛西湖途经嘉兴的游客。”

董必武听后首先拍手赞成:“王先生提的这个建议好!她是个靠得住的人,是个有知识有思想的女孩子,我们应该相信她。”

“我也觉得这个地方比较合适。”何叔衡接着说。

两位年龄最大、阅历较深的代表率先赞成了王会悟的建议,其他同志再未提出更好的方案,会议地点的转移就这样确定下来了。

7月30日晚,王会悟去上海火车站打听去嘉兴的车次。次日拂晓,代表们西装革履,各自买票,分乘几节车厢前往嘉兴。列车8点多抵达嘉兴站。王会悟安顿大家在张家弄鸳湖旅馆歇息,洗脸、吃早饭。随后,请旅馆的账房先生帮忙租画舫。原准备租条大的,但已被别人头天预定,只好花4元5角租了条中号的,又花3元钱定了一桌酒菜,连同小费在内共付了8元。9点多钟离开旅馆前往南湖时,王会悟向旅馆借了副麻将牌,并对账房先生说:“请给留两间好点的客房,如果这里好玩,我们晚上再回来住。”

到南湖之后,毛泽东、董必武、何叔衡、陈潭秋等代表由王会悟陪同先到烟雨楼玩了一会儿,其目的是观察一下船停靠在哪里比较合适。代表们到船上开会时已近11点钟。

一行人在王会悟带领下,先乘摆渡船到湖心岛,登上南湖名胜烟雨楼,似在观赏风光实则观察周围环境,然后才登上了事先租定的画舫式游船。为安全保密起见,她特地让船既不靠岸,也不傍岛,就在水中来回漂荡。她让代表们在中舱的客堂间里,围坐在八仙桌前安心开会,自己则坐在船头望风放哨,一旦有别的游船靠近,就哼起嘉兴小调,手指敲着舱门打节拍,提醒代表们注意。为掩人耳目,她还特意准备了麻将牌,放在代表们开会的桌上。当时,湖上曾出现了一条汽艇,机警的王会悟忙发暗号,船内立即响起一片麻将声。王会悟则乘拖梢船上湖心岛打听,得知是一富户人家的私人游艇游湖兜风,大家虚惊一场之后,会议又照常进行。按照事先确定的“以一日之长开完大会”要求,会议从上午11点左右开始到傍晚结束,在南湖的红船上,最后完成了“一大”所有议程,中国共产党从此诞生。

1949年10月1日下午,李达和王会悟参加了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开国大典。期间,毛泽东主席与老朋友李达王会悟夫妇餐叙,并邀请他们留京工作。此后,王会悟被安排在政务院法制委员会工作。1993年10月20日,她在北京寓所病逝,终年96岁。王会悟一生未曾身居高位要职,但她却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作出了杰出的贡献。王会悟一生没有参加中国共产党,但它却毕生按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2006年,浙江省嘉兴市人民政府在桐乡乌镇西栅扩建“王会悟纪念馆”。纪念馆巨幅《南湖风光》屏风前竖立着的《南湖红船与王会悟》组雕,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获全国首届旅游文学金奖,首届中国徐霞客游记文学奖。)

猜你喜欢

王会悟李汉俊李达
中共一大“幕后功臣”王会悟
“红船哨兵”王会悟
在武汉大学拜谒李达塑像
李达与党的基础理论建设
李达:为武大建设殚精竭虑
李达与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体系化阐释
每一部成功纪录片都是心灵之作
李汉俊的革命遗产
李汉俊的初心 值得今天所有党员学习
关于李汉俊的脱党原因及其是非曲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