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档消费是一种“权力病”

2015-09-10

人民周刊 2015年12期
关键词:会所高尔夫球贪腐

近年来,倒在各类高档消费和腐败面前的官员不胜枚举。一些成本高昂、消费独特的“奢靡Style(风格)”的休闲享受与运动成了少数官员的“标配”。例如,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原总经理唐若昕与其妻刘志宏收受手表、高尔夫球会员卡、“打折”房款等合计355万元,光高尔夫球会员卡一项,价值就高达百万元……打高尔夫球、出入高档尊享会所、高档美容消费,被网友戏称为“官员的滑铁卢”。

11月17日,中央纪委副书记张军在中纪委网站接受在线访谈,并就近日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下称《条例》)等回答网友提问。张军表示,《条例》第126条对党员在生活中陷入奢靡、贪图享乐、追求低级趣味,并造成不良影响的行为有给予纪律处分的规定。其中,“生活奢靡、贪图享乐”主要是指党员背离了党章要求的“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义务和《廉洁自律准则》“尚俭戒奢”的要求,在日常生活中,讲排场,比阔气,动辄挥金如土,恰如广大群众批评的那种土豪气。这些人的行为,明显超出了当地正常生活消费水平,也破坏了群众心目中党员应当是社会主义新风尚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带头践行者的良好形象。

严禁公款私用是各级官员一条底线,然而,总有少数唯利是图者铤而走险。巧立名目,违规用公款报销各项高档消费费用;无视党纪,认为只要不把钱往自己腰包里装,吃点儿、玩点儿、用点儿不算啥;甚至把打高尔夫球、出入高档会所等,看做是领导干部该有的派头、应有的待遇。媒体和专家指出,这其中折射出的是部分官员的畸形权力观。

贪腐几乎都从突破纪律开始。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说,“四风”问题的本质,就是利用职权多吃多占、多拿多要、吃拿卡要。它本身也是通过权力获取的。在“四风”阶段不整治的话,就有可能演化为大的贪腐。

高档消费是一种权力病。张家界在线发表评论文章指出,“打高尔夫球是领导的派头”,是一种权力病,得治,并且需要大力整治,更要治好。要剥离滋生在高尔夫球上的种种畸形利益诉求,让权力“安分守己”,不给不法商人“惦记”的机会。

“派头”后面是官僚和享受主义。人民网观点频道发表文章认为,领导干部讲“派头”只是表象,实质是官僚主义、享乐主义。讲了“派头”有了“面子”,往往会丢了“里子”、忘了宗旨,必然与组织要求不符,与人民期待相悖。

【舆情点评】

据记载,古代官员是特别讲究等级和“派头”的。抬轿夫役的人数和鸣锣的次数,都代表着官职的高低。官员出行,更是需由差役们扛着“回避”“肃静”两块牌子在前面吆喝,鸣锣开道。沿途民众听到鸣锣声,都要自觉退让或下跪迎接,如果退让不及冲撞了仪仗,就是藐视官场朝廷,轻则打板,重则砍头。

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当家做主,领导干部是人民的“公仆”,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然而少数领导干部严重脱离广大群众,“官越做越大,脾气越来越坏,派头越来越足,架子越来越大。”不少官员理所当然地认为“打高尔夫球、出入高档会所等是领导干部该有的派头、应有的待遇”。

实际上,讲“派头”习气在当今某些官场颇为盛行。2014年,《中国青年报》曾做过一项12万人参加的在线调查,九成以上人认为身边有的官员“派头”足。“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全面推进从严治党,在惩治官员腐败、祛除奢侈贪腐风气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还有个别官员胆大妄为顶风违纪。

官员“讲派头”,必然“绝地气”;官员“派头足”,群众“躲得远”。人们希望,经过整治,此类脱离群众、僭越公权的现象会减少。

(作者:人民网舆情监测室主任舆情分析师 刘星星)

猜你喜欢

会所高尔夫球贪腐
魏晋时期的清廉与贪腐
Lonsdale Links高尔夫球俱乐部
基于多元生活方式的全境式休闲空间建构——休闲餐饮&会所空间设计专辑
全能配置,适用广泛 山西河津私人会所里的4D私人影院
迷你高尔夫球比赛
高尔夫球
D-Force会所
巴黎Le Roch酒店&Spa会所
隐性贪腐不“隐”,仅是违法犯罪性质不“显”
贪腐文化的表现形式及其消除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