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康大德

2015-09-10雍熹

人民周刊 2015年12期
关键词:物质文明礼义小康

雍熹

“小康”讲的是发展水平,“全面”讲的是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补齐“精神文明”短板,方能避免木桶效应扩散。

11月2日《人民日报》刊发评论员文章《坚持协调发展,着力形成平衡结构——三论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伟大胜利》指出,全面小康,重在“全面”,收官之战,讲究平衡之道。下好“十三五”发展的全国一盘棋,协调发展是决战制胜的要诀。必须坚持区域协同、城乡一体、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并重、经济建设国防建设融合,在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

《礼记·礼运》中有孔子谈“小康”的一段话:“大人世及以为礼,域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是谓小康。”儒家心目中的“小康”社会,是家天下、明私利、尊伦理、讲礼义、立制度、树贤勇、倡和谐的社会。

没有软实力的大幅提升,经济实力再强,也很难建成文明的国度。五中全会提出,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习近平指出:“在坚持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的同时,强调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体现了重点论和全面论的统一。”

《人民周刊》将视角投向小康前沿阵地基层,看看最基层的村镇和社区在奔小康的路上,如何协调发展,从贫困村转变为文明村。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协调发展,奔向文明小康。

猜你喜欢

物质文明礼义小康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中国式现代化论析
我家的小康
我家的小康
《荀子》文化演化思想发微——兼论礼义起源问题
以非常之功,赴小康之路
小康之路
《国语·周语》“奉礼义成”辨析
麟溪水长流
以文化人:“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价值目标
21世纪化学的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