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改组会议给“城管”开药方

2015-09-10金台小生

人民周刊 2015年12期
关键词:改组社会转型食药

金台小生

这次深改组讨论“城管”议题,预示着中央开始集中解决城市管理中“人”的问题了。城镇化、社会转型的过程,最终都会落脚到人的城市化,而不是简单的经济的城镇化、政府的城镇化。

如果打开搜索引擎,输入“城管”二字,果然满屏的不忍直视。有暴力的,有脑补的,有调侃的,看来摊子砸多了,被黑也是宿命。“最弱势群体”与“最委屈执法者”之间的是非恩怨,三言两语,说不清楚。你说不清楚,中央却要把它理清楚。所以,深改组11月9日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内容涉及到部门合并、人员编制问题。“大城管”时代终于要来了。

乱象

我们知道,城市是一个具有多元利益格局的综合体,在这个综合体中,夹杂着各类人群,尤其是近几年来,城乡二元结构的开放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贫困人口涌入城市发达地区,这对城市固有的生活状态、思想观念和管理方式来讲是个冲击。城市要环境、官员要政绩、弱势群体要生存,于是,小摊贩的脏、乱、差就变成了一个个现实利益冲突的爆发点。

这里的涉及面是复杂的。一个小摊位的背后,就至少会涉及到了就业、工商、环保、治安、民政、质监、食药安全等多个管理部门。“10多顶大盖帽,管不好一顶大草帽!”这就是执法部门的尴尬。到头来,问题得不到解决,还往往加重被管理者的负担。在一个小广告都会造成食药、交管和公安等部门相互推诿的情况下,面对清理市容的硬任务,执法者就只能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城管队员神兵天降,黑云压城,进而摊主们揭竿而起,奋起抵抗。

药方

是问题就要解决,方案也不是没有,改革从来都是一个探索的过程。

这次深改组审议通过的《关于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其实就是在地方探索的基础上,为长期以来城市管理及执法体制改革开出的具体药方。

这个药方首先是要解决城市管理的部门主体的问题。我们知道,城管执法队伍成分十分复杂,有公务员编、参公编和事业编,还有外聘的协管员,往往冲突发生,总是协管员(也就是临时工)被开除,当然会引发群众的不满。这其中,法律问题、公信力问题、待遇问题都是症结。同时,城市管理的执法重心和执法力量向市县下移,其实就是要简政放权,实现执法权下移和执法力量的下沉,减少行政执法层次,实行属地化管理。

探源

药方开出来了,怎么熬这味药才是根本上的难点。从源头上讲,这次深改组讨论“城管”议题,预示着中央开始集中解决城市管理中“人”的问题了。城镇化、社会转型的过程,最终都会落脚到人的城市化,而不是简单的经济的城镇化、政府的城镇化。

所以,不论是十三五规划,还是这次的《指导意见》,政府都将更多的眼光放在了综合管理、统筹解决、“以人为本”的思路上。同时,政府也应该从粗放型管理向服务型管理转变。当然,改革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大部制改革上面临的权力重构就是一个棘手的问题。这个过程中,民政、食药、工商质检、卫生、安全生产、农林水利、交通运输、城乡建设等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关联的部门都要参与进来,洗牌不可避免。

猜你喜欢

改组社会转型食药
社会转型时期的大众传媒与公共政策
食药舆情
食药舆情
食药舆情
列宁晚年著作《我们怎样改组工农检察院》的党内监督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现象级“老炮儿”折射社会转型之惑
打击食药违法犯罪
中共六届五中全会改组中央考析
新中国成立初期社团治理的范例——一九五○年中国红十字会的协商改组
社会转型环境对“小产权房”购买行为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