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陈宝箴巧劝曾国藩

2015-09-10刘占青

文史月刊 2015年12期
关键词:巡抚两江变法

刘占青

陈宝箴出生于书香门第,不仅才学出众,更怀有一颗忧国之心。在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维新变法时期,作为湖南巡抚的他是唯一一个支持变法的地方大员。

早年,陈宝箴作为曾国藩的幕僚曾在其手下当差。当时,管理安徽、江西、江苏三省军政事务的两江总督曾国藩与自己的下属江西巡抚沈葆桢发生了矛盾。起因是,曾国藩的湘军军饷紧缺,为了筹措军饷,曾国藩除了向中央政府陈述经费困难外,还要求地方政府能够予以配合,从各自省份的财政中拨出一笔钱接济湘军。安徽、江苏两省对于曾国藩的要求都没有异议,唯独江西巡抚沈葆桢拒绝执行。理由是江西财政困难,没钱给湘军。这让曾国藩大为恼火,认为沈葆桢是在拆自己的台。要知道当初沈葆桢这个江西巡抚的位子,还是曾国藩极力向朝廷推荐的,平日里两个人还是好朋友。只因军饷一事曾国藩和沈葆桢二人闹得十分不愉快,不再来往。其后沈葆桢想缓和两人的关系,就写信向曾国藩致歉,可曾国藩心理的芥蒂根本没有消除,对沈葆桢的示好也毫不理睬。

后来陈宝箴知道这件事后,就打算为二人从中调解。一天晚上,他与曾国藩在一起闲谈,陈宝箴说:“总督大人,最近我在读书时看到一个故事觉得很有寓意,想给您讲一讲。”曾国藩回答道:“好呀。”陈宝箴接着说:“一艘船在大海上航行遇到了大风,甚为凶险。面对这一突发情况,掌舵人与撑篙人、划桨人都相互指责叫骂,即使是父子兄弟也不相让。不久,大风停了,船安全靠了岸,大家摆酒庆贺平安归来,互相慰劳,又像平时一样欢喜亲近。其实他们这些人都是粗人,平日里喜怒无常,在遇到大风时因为害怕性命有忧,所以才会互相指责谩骂,一时做得过分罢了。”曾国藩听完后,若有所思地说:“你说的对,船夫们互相责怪,是怕翻船,并无私心;既然船已经靠岸,什么事都没有发生,又何必再生气呢?”听到这里,陈宝箴转入正题说:“以往你与沈巡抚的不愉快,不过是纠缠于军费问题,如今两江地区安全无事,为什么你们的嫌隙不能消释呢?”

曾国藩听完陈宝箴这番话,略有所悟。第二天,他便主动放低身段,给沈葆桢写了一封信表示过去由于自己处事不当,以致让两个人有了矛盾,他深表歉意,希望能与沈葆桢重新修好,让过去的不快风吹云散。沈葆桢见信后,颇为感动,马上给曾国藩写了回信,历数了自己的种种不是,也希望曾国藩能原谅自己。就这样在陈宝箴的劝说下,清朝的这两个重臣各退一步,最终冰释前嫌,重归于好。

猜你喜欢

巡抚两江变法
徙木立信
凶手老罗
一字一师
徙木立信
王安石变法之历史探源
陈县令拍错马屁
金小麒谈筑牢“两江”上游生态屏障
秦国“政府智囊”如何谋划变革
重庆两江新区试水“大部制”改革
遥远的道德箴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