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你好,天空之城

2015-09-10三囧

南都周刊 2015年14期
关键词:碧山绿植步道

三囧

在许多人口密集的亚洲城市,高层高密度住宅仍旧是需求量最大的建筑。一方面拔高了容积率,一方面也要保证居住空间的舒适,这种建筑才能称得上“人性化”。在距离新加坡市中心二十分钟车程的一个住宅区,就有一栋很特别的建筑项目——天空住宅(Sky Habitat,又称晴宇)。

这栋建筑位于滨海湾金沙酒店的后面,由设计师摩西·萨夫迪操刀完成。整栋建筑分为两个38层高的主体结构,共包括509个单位。两栋建筑改变了从前传统的建筑样式,创造了三维立体外形,几何的外部模型以及动态的梯形结构,搭配开放式花园,令每户均有私人阳台。略为错开的空间,中间架起三层高空步道,联系着两座建筑物,较低的两座天桥上布置了景观化的人行通道,甚至上面还种有当地的一些植株。而位于最顶端的步道则开发了一个无边际泳池,一侧是步道兼阳伞区域,方便住户饱览整座城市的风光。

将别墅独有元素融入到高楼,是建筑物的一大设计独特之处。不同坐向方位的视野,不仅令住户拥有良好的视野,从外观看也赏心悦目:两栋建筑都有一个斜坡结构,上窄下宽的设计看上去更加稳定。这种设计在办公楼中比较常见,不过鲜有用于住宅建筑上——在牺牲一部分建筑面积的基础上,设计师更多参考了梯田和山坡的结构特征,营造出更亲近自然的设计风格。在进行高层建筑设计时,中上层的绿化问题往往很容易被忽略。建筑物的三条天桥步道都有植物的安身之所,尽可能模拟出大自然的感觉。而外墙上的偏移阳台如果种上盆景的话,也能容纳下更多、更大的绿植设计。摩西·萨夫迪在进行房屋单元设计时,也动用了新思路。他为每一套房都开辟了交叉通风口,令自然风能更顺利地经过,降低高层建筑形成的高温,而两栋建筑主体错开的站位,也间接给微风的流通提供了帮助。

和常规的建筑方案一样,在整栋建筑的最底下也设计了一系列的公共设施,譬如郁郁葱葱的花园、室外游泳池、室外活动区间、健身跑道,令住得靠近地面的户主有着更多接地气的“福利”。而停车场被安放到了地下,从而维持了视觉上的整体感,而且能腾出更多的土地面积给公共花园。

视觉上的错落,以及绿植的分布,设计师尽最大可能让它和大自然进行了有机融合。而在它附近甚至还有碧山和谐公园、碧山公园、新加坡国家植物园,以及拥有50万株珍稀植物的“滨海湾花园(Gardens By the Bay)”。新加坡历来重视“花园城市”的建设,这种从上到下、从外到内的绿色建筑,保证了都市高密度住宅的功能性,算得上一件值得推广和学习的教科书式建筑作品。

猜你喜欢

碧山绿植步道
把“春天”带回家
五彩上学路
乡 思
鹅卵石
步道砖掩饰不住此路的由来(外一首)
夜来碧山书院练字抒怀
乡思
老头子
绿植在家居装饰中的应用
绿化设计在SPA会所设计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