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海中的橡皮擦抹掉哪些记忆?

2015-09-10

南都周刊 2015年15期
关键词:工作记忆白板晚餐

说起上周一顿平常的晚餐,虽然你现在可能不大记得,但至少在那之后的几个小时之内,你的确清楚地知道是在哪儿跟谁一起吃,餐桌上都有哪几道菜。那么,你的记忆从那时到现在都发生了什么?

我们的大脑对图像记忆的偏好是惊人的。你记得刚刚见过的面孔,记得最近一次看表是几点钟,甚至能进行一些简单的基本运算,都是依靠视觉记忆来完成。如果没有了视觉记忆,就跟电脑没有了内存差不多。不过仅仅依靠视觉记忆也是很不靠谱的,人脑还是得依靠更高阶的认知功能来调整。

诸如“晚餐吃了什么”这种信息,是储存在短期视觉记忆中的。这又被叫做“视觉工作记忆”,也就是当你的大脑在做其他事情时,把眼前忽闪而过的图像信息暂时存放一下。简单地说,行使这部分功能的大脑就像一块不停写上东西又很快擦掉的白板。当你从黑板上抄笔记的时候,使用的就是视觉工作记忆。

那么问题就变成,这些暂时的记忆到底是何时被擦去的呢?是擦得一干二净,还是多少留下了一点线索,能让你事后还能追寻到蛛丝马迹呢?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科学家们2009年发现,短期工作记忆随着时间有一个衰变的过程,能够被回忆起来的概率会越来越小。当概率值变小到一定程度,这些记忆会“突然死亡”,就好像从来没有发生过一样。在他们的实验中,志愿者对于一个特定的场景,在一段时间过后要么大部分细节都记得清清楚楚,要么压根什么也想不起来。就像是大脑选择了一些图像变成了长期记忆,而把另外一些打包扔进了垃圾箱。

那么,大脑到底依据什么来决定记住什么又忘掉什么呢?2012年由哈佛和麻省理工大学合作完成的一篇论文表示,关键的因素在于信息是否有意义,或者说跟你已知的内容联系是否紧密。如果白板上的信息能够放在旧知识的“上下文”中,短期记忆就能被收纳存储起来随时调用,转变为真正的、细节丰富的长期记忆。这也符合许多人的学习经验,最容易忘掉的正是你完全摸不着头脑的东西,如果理解不能、死记硬背必定考完就忘。

这些实验也许能够解释,为什么我们的记忆有时候好得出奇,有时候又差得要命。而今年一月《自然》杂志上的一篇论文则表示,如果记忆过程伴随着某些情绪化的体验,比如说快乐或者恐惧,那么与之相关的信息也会得到选择性巩固。人们常常觉得快乐的时光难以忘怀,恐怖片看过之后则越想越觉得害怕,看来跟记忆加强是有一定关系的。

在《千与千寻》里,钱婆婆对千寻说,曾经发生的事不可能忘记,只是暂时想不起来而已。这其实是个悖论,因为你真正忘掉的事情永远也不会想起来了,而碰巧记住的那些正是心动所在。

猜你喜欢

工作记忆白板晚餐
交互式白板游戏让初中地理课堂火起来
“斑点”狗的晚餐
兔子的晚餐
提升大脑潜力:工作记忆训练能够提高智力吗?
希沃白板在初中生物学复习教学中的应用
为什么有人能同时做多件事,有人却不行?
工作记忆容量对理工类院校大学生英语阅读理解的影响
白板上的黑点
偷吃大象晚餐的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