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慧辽源提升区域竞争力

2015-09-10陈桂龙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15年7期
关键词:辽源辽源市智慧

文|本刊记者 陈桂龙

辽源市智慧城市建设,旨在为城市产业转型升级开辟一条崭新道路,实现城市区域竞争力的大幅提升,最终实现“平安辽源、幸福辽源、美丽辽源”的发展目标。

辽源的“智慧城市”建设始于2011年,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的全国首批“智慧城市”试点城市,并于2013年8月成为了首批试点中的综合试点城市。与其他尚且停留在智慧城市概念建设的城市不同,辽源的“智慧城市”建设已经度过了最初的基础网络和基础设施布设阶段,“智慧城市”的脚步已经覆盖了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

规划顶层设计

吉林省辽源市智慧城市建设办公室规划发展部部长周兆春告诉记者,辽源市作为全国资源枯竭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城市,因煤而兴,也因煤而衰。在区域、资源优势不突出,财政支撑力相对较弱的形势下,近年来,辽源市在工作中通过打转型牌、特别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使辽源的经济在几年来一直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再生动力开始显现。2011年辽源市在全省率先提出智慧城市建设,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和省、市各级相关部门关心和指导下,瞄准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新问题和新挑战,致力于通过智慧城市建设推进高新技术产业聚集集群发展,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推进城市管理智能化,实现城市管理水平跃升;推进公共资源便利化服务民生水平,实现公共服务层次跃升。最终实现城市竞争力大幅提升,实现“平安辽源、幸福辽源、美丽辽源”的发展目标。

几年来,通过在智慧城市领域的创新实践和先行先试,在顶层设计、基础环境构建、各领域应用项目示范引领、产业融合化发展等方面逐步探索和凝练出具有辽源特色的智慧城市发展路径和推进模式。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初步形成了示范引领效应。

“在智慧城市建设上辽源提出以‘市长视野、企业视角、百姓感受’来进行顶层设计和系统管理,以更新的视角来建设和运营城市。”周兆春说,在建设原则上,坚持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实现便民、惠民、利民。坚持通过智慧城市建设为城市产业转型探索一条新路。坚持把城市“不得病”、“少得病”、“快治病”作为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目标之一。通过对城市事件、部件的智能化管理,提高城市管理的自适应能力。坚持整合资源、信息共享,避免重复建设,最大限度降低行政成本。

如今“市长视野、企业视角、百姓感受”的理念和建设模式已经得到了国家部委领导和全国各试点城市的肯定和广泛认可。

对辽源市智慧城市建设目标,周兆春介绍:

一是通过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构建和有效整合,解决阻碍智慧城市建设的信息孤岛重复建设、公众信息利用不充分等问题,形成信息资源融合汇聚和安全共享的智慧城市运行环境。二是打造一批面向政府、企业、民众的智慧城市应用系统,对交通拥挤、环境污染、安全和治安隐患等“城市病”进行快速预警、诊断并提出解决方案。三是助力新型城镇化发展,为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升级探索一条新路,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对辽源市智慧城市,本着‘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政策保障’的原则。”周兆春说,主要通过实施“两个建设”“两个整合”、“五项应用”和“六个重点”的工作机制来推动智慧城市建设。“两个建设”即基础网络建设、城市基础信息数据库建设;“两个整合”即整合行政资源、整合社会公众资源;“五项应用”即滚动实施产业发展、城市管理、社会建设、民生服务、农业农村五个领域应用项目,有效提升城市智能化、信息化水平;“六个重点”即制定一个智慧城市总体规划、成立一个智慧城市建设管理办公室、完善一个云计算中心、搭建一个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实施一批应用项目、组建一个智慧城市产业发展集团。

创新建设特色

周兆春介绍,智慧辽源在建设特色上下足了功夫。

一是将智慧城市建设作为全市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由政府强力推动。2013年市委六届三次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都提出打造“智慧辽源”的工作目标,为此专门成立智慧城市建设办公室统筹推进智慧辽源建设和组织实施工作。并制定相应制度措施,形成与各部门联动机制。各相关部门积极协同,支持、服务和参与智慧城市建设,按照职责分工负责相关领域任务的细化和落实,确保这项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推进。

二是有独创性的路径和模式,即在全面部署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上,突出重点,坚持先试先行,以点带面,积极探索智慧城市建设模式并已成为全国地级市创建智慧城市中的示范样板。

三是充分发挥智慧城市试点市的示范效应和东北卓越云计算中心落地的支撑作用,同时坚持智慧城市应用体系和智慧产业统筹推进,力求通过智慧应用体系建设来培育发展相关领域的智慧产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四是智慧城市建设投资和运营模式的创新。智慧城市建设需要有大量的资金投入?智慧城市建设是否有其他路径可走呢?辽源的实践经验是一是通过资源互换的方式,将政府掌握的资源与企业进行互换,使政府不投入或少投入。二是建立运营模式,采用市场化运作的方式,由政府主导,企业来进行投资,政府通过花钱买服务方式降低行政成本,企业通过运营来收回成本,获取利润。三是建立产业集团,汇集建设辽源得软件、互联网企业共同打造智慧城市,面向东三省及内蒙进行推广成熟经验,形成总部经济效应。通过这种模式创新,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

五是从智慧城市目前建设和评价结果来看:城市大小与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关联性不大。中小城市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社会和环境问题相对简单,物质供给和基础设施相对更容易满足居民需求,城市整体也更加容易规划和协调。智慧城市建设效果相对较快。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和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的全面实施,中小型城市在全国智慧城市建设领域将释放无限潜能。

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着行政体制约束问题、建设模式创新的压力以及资金、人才不足等问题将进一步加以理顺和解决。

发展辽源未来

经过三年的探索实践,辽源智慧城市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各项目应用及其“溢出效应”已经对社会生产生活方式以及生活习惯、消费观念消费方式等产生了深远影响,所以说,智慧城市并不是一个只存在理念中的概念,它能够让人们从现实中感知。

简单来说,高速WiFi覆盖城市每个角落,足不出户就可以通过电子系统支付缴水电费、物业费,健康医疗检测设备在城市里随处可见,生病不用住院,足不出户就可以通过监控器让医生了解病人的血压、心脏、脉搏等情况甚至可以进行远程会诊和远程医疗;交通流量大时可以提前疏导,防止交通拥堵;河流被污染时或出现汛情险情时可以马上收到预警和定位信息。城市中数以万计的监视摄像头,记录的信息数据通过高智能的分析,让公安、安全部门可以预测未来发生的情况,找出事件或行为发展的趋势或者模式,防止一些恶性事件的发生。生活中甚至我们可以用手机移动终端接收和发送关于城市生活的一切信息,看病、上班、出差、休闲都变得方便轻松。

“智慧辽源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按规划目标到2020年将全面完成各领域项目建设任务,形成完整的智慧城市运行系统。”周兆春说,未来智慧辽源建设通过建设智慧平台和城市管理体制,建立符合辽源发展要求的智慧城市运行体系和模式,带动城市生产生活方式向信息化、智能型升级转化,使辽源的城市形象、竞争力、和谐度、管理水平与人居环境大幅提升。未来几年,随着智慧辽源建设的不断推进,必将改变我们传统的思维和工作模式,走进一个全面感知、物联、智能化的城市生活时代,使政府、企业、市民深切感受到信息科技进步所带来的安全、便捷、归属和成就,全方位营造幸福氛围与和谐的社会发展局面。

猜你喜欢

辽源辽源市智慧
辽源鴜鹭湖国家湿地公园旅游资源开发
浅析辽源市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辽源市优势主导产业分析
辽源市气候特征分析
吉林辽源地区土温室建造技术
辽源市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新情况、新问题及对策思考
江南鱼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编外“人事科长”:记辽源市西安区安家街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刘玉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