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9种高血压需警惕嗜铬细胞瘤

2015-09-10罗宏

家庭医药 2015年7期
关键词:儿茶酚胺嗜铬细胞阵发性

罗宏

今年50岁的唐阿姨,是一名家庭妇女,2个月前突然出现头痛头晕、心慌心跳等症状,血压莫名其妙地往上蹿,最高时竟达到190/110mmHg!更让人焦虑的是,即使唐阿姨严格遵照医嘱服用降压药,也无法把血压降下来,这让她的病情时刻处于凶险的状态中。不放心的家人赶快将她送到市肿瘤医院,经过检查发现,原来,致使她血压狂飙的罪魁祸首竟然是藏在其腹内的一个5厘米×5厘米大小的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手术切除肿瘤后,唐阿姨的血压迅速恢复到正常水平。

高血压是常见病,病因很多,很多人知道遗传、环境能影响血压,其实嗜铬细胞瘤也是病因之一。像唐阿姨这种血压飙升,用药也是只升不降的情况,真正的病因其实就是嗜铬细胞瘤。

人体的肾脏是一个排泄器官,同时兼具生成激素的功能。肾上腺就是一个生成激素的内分泌器官,而在肾上腺髓质等部位就存在嗜铬细胞。正常的嗜铬组织可以分泌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激素,这些激素的主要功能就是参与调节人体血压、心律水平等。嗜铬细胞瘤好发于20~50岁的青壮年,约有10%呈恶性,10%有家族遗传性。嗜铬细胞瘤可促进儿茶酚胺分泌,大量的儿茶酚胺间歇地进入血液循环,就会使血管收缩,末梢阻力增加,心率加快,心排出量增加,导致血压阵发性急剧升高。但这种现象平时不易被察觉,往往是患者遇到某种刺激或挤压时,瘤体会释放出大量激素,就会突然出现血压升高、心律紊乱,引起持续性或阵发性血压升高和多个器官功能及代谢紊乱,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大部分嗜铬细胞瘤患者来就诊的时候,往往主诉(编者注:主诉是医学术语,是病人告诉医生的主要症状和出现这些症状的时间)血压高、焦虑、恐惧、发热、呼吸困难或心绞痛。由于症状不典型,导致70%的患者被误诊,延误治疗。因此,提醒有下列9大特征的高血压患者,需高度警惕嗜铬细胞瘤,及时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如超声波、CT和核磁共振等,来排除此病。

◎发生于儿童及青少年的高血压。

◎初发高血压患者,或病程短,但血压显著升高。

◎血压波动范围大,甚至出现低血压休克。

◎持续性高血压伴严重阵发性加重。

◎血压升高时伴有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和代谢率增高(如皮肤末梢血管收缩、心搏加强和加速、新陈代谢亢进、瞳孔散大、疲乏的肌肉工作能力增加等)。

◎高血压病程较短,但病情进展迅速,其心、胸、肾脏功能受损。

◎服用普通降压药无明显疗效,并呈反常升高的持续性高血压。

◎在排尿过程中发生不明原因的心悸、心慌甚至晕厥的高血压。

◎在手术、创伤、分娩、情绪激动时血压骤然升高、休克,但又无法解释者。

要诊断嗜铬细胞瘤,应做一些影像学检查,最简单的就是超声,一般大于0.5厘米的肿瘤,有经验的医生都可以发现。除了超声,还可以做CT、核磁共振和激素水平检测 ,比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

嗜铬细胞瘤如能早期发现,通常治疗效果较好,高血压可以完全治愈。但是如果病情时间较长,已经出现高血压并发症,治疗起来会比较困难。

猜你喜欢

儿茶酚胺嗜铬细胞阵发性
肝嗜铬细胞瘤1例报告
Detecting liars wisely
CT能谱成像在鉴别肾上腺意外瘤:乏脂性腺瘤及嗜铬细胞瘤中的价值
冷冻球囊与射频消融术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有效性及安全性的比较
嗜铬细胞瘤生物学行为预测的演变
阵发性房颤应怎样治疗
液相色谱串联电化学检测器测定人体血浆和尿液儿茶酚胺浓度
辛伐他汀对高血压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作用及机制
外源性棕榈酸减轻儿茶酚胺和血管紧张素II共同介导的大鼠乳鼠心肌细胞损伤机制的初步探讨
不同龄段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手术前后血压与尿杏仁酸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