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葡萄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2015-09-09王西成吴伟民赵密珍王壮伟钱亚明

河北林业科技 2015年4期
关键词:果品保鲜江苏省

王西成,吴伟民,赵密珍,王壮伟,钱亚明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14)

江苏省位于亚洲大陆东岸中纬度地带,属东亚季风气候区,处于亚热带和暖温带的气候过渡区。受季风影响,江苏省春秋季较短,冬夏季偏长。全省年平均气温介于13.6~16.1℃之间,其中春季平均气温为14.9℃,夏季的平均气温为25.9℃,秋季平均气温为16.4℃,冬季的平均气温为3.0℃,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夏季的7~8月,春秋两季气温相对温和。全省年日照时数介于1816~2503h之间,分布呈由北向南逐渐递减趋势。全省年降水量为704~1250mm,其中夏季降水量较为集中,约占全年降水量的50%,冬季降水量较少,仅占全年降水量的10%左右。尤其进入夏季6~7月之后,受东亚季风的影响,淮河以南地区进入梅雨期,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严重制约了江苏省葡萄产业的发展。近年来,随着葡萄避雨栽培技术的逐步发展,以及适宜栽培品种的推广应用,江苏省葡萄产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早、中、晚熟葡萄生产均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但在生产中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 江苏省葡萄产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1.1 江苏省葡萄产业发展历史

江苏省的葡萄种植历史较为悠久,早在20世纪60年代全省已有多个地区进行葡萄种植。到了80年代初期,随着‘巨峰’葡萄的引进,全省开始了葡萄的规模化种植,面积约为1.1万亩。而到了80年代中后期,伴随着‘黑奥林’、‘高墨’、‘先锋’、‘京超’、‘红富士’、‘龙宝’等巨峰系品种引进,全省葡萄种植面积的提升达到了一个高峰。到了90年代初期,随着‘藤稔’葡萄的引进,全省葡萄种植面积又经历了一次迅速扩大期。1997 年,伴随着‘森田尼无核’、‘红地球’、‘维多利亚’、‘美人指’等欧亚种葡萄的进一步引入,全省葡萄的种植面积达到了4900hm2。21世纪初期,伴随着‘夏黑’、‘白罗莎里奥’、‘红罗莎里奥’、‘魏可’、‘巨玫瑰’、‘醉金香’等优质葡萄品种的继续引入,江苏省葡萄栽培面积得到迅速扩大,由2000年的6667hm2猛增到1.73万hm2,增幅达到160%。

1.2 江苏省葡萄产业发展现状

1.2.1 种植面积和产量稳步增加

近年来,江苏省葡萄种植面积和产量持续保持稳步增长态势。统计结果显示,截止到2014年底,江苏省现有葡萄种植总面积为3.6万hm2,总产量为54.6万t,分别均居江苏省鲜食果品面积和产量的第3位和第4位,与2013年相比分别上涨了4.0%和5.8%。值得注意的是,受连续降雨的影响,2014年全省葡萄总销售额约为43.5亿元,与2013年的45.8亿元相比,同比下降了5.0%(表 1)。

表1 2011年~2014年江苏省葡萄种植总面积、总产量及总销售额

1.2.2 栽培技术日趋完善

通过多年的发展以及大量试验的分析,目前已总结出一整套适宜于江苏地区优质葡萄种植的配套栽培技术:适时定植、合理密植、水平棚架、设施栽培、沟施底肥、定干留果、综合防治[1]。同时,随着疏花疏果、果实套袋、叶面施肥、病虫害生物防治等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江苏省葡萄果实品质和食用安全性得到了有效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广大消费者对江苏葡萄的消费信心。

2 存在问题

2.1 品种结构仍不合理,果品标准化程度偏低

江苏省葡萄成熟期仍比较集中,多于8月份上市,多数果农仍缺乏商品生产意识和品牌意识,存在高产既是高效的传统理念,片面地追求产量,进而造成果品的滞销和优质果率的降低。由于葡萄上市时间过于集中,同时质量又不高,不耐贮运,市场供应期短,从而导致果品难卖且价格偏低。

2.2 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栽培品种

目前,江苏省保存各类葡萄品种资源160余份,种质资源较为丰富,但在生产上应用且有较大种植面积的品种仅有20余个。在生产中种植面积较大的品种主要包括:‘夏黑’、‘巨玫瑰’、‘藤稔’、‘醉金香’、‘巨峰’、‘金手指’等抗病性较强的欧美杂种,该部分品种多为国外或省外引进,而江苏省自主选育的新品种种植面积仍较小。

2.3 经营规模小,产业化程度不高

产业化程度不高是影响江苏省葡萄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目前江苏省葡萄生产多以家庭为单位,果农的种植与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果实品质差异较大,只有样品,缺乏商品。而在销售过程中,果农往往既是生产者又是销售者,葡萄流通方式主要是以本地市场为主,鲜果流通基本处于无序状态,分流渠道不畅,缺乏开拓市场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难以满足现代果品市场竞争需要。

2.4 果园对于灾害的预防能力偏低

葡萄在长期的系统发育中形成了不同的生态类型,从而其对生态环境条件的要求也各不相同,而灾害性环境条件对葡萄种植生产的影响也很大。江苏地区地处长江下游,夏季降雨量较大,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不但有利于病害的发生[2],同时灾害性天气(如:台风、冰雹、晚霜等)也时有发生,如不制定一套完整的灾害预防体系,一旦遇上自然灾害将无法从容应对,从而导致当年葡萄减产甚至绝收,例如2015年,江苏省多地发生了冰雹灾害,给葡萄生产带来了巨大影响,预计会导致多地葡萄产量的大幅降低。同时,晚霜、台风、持续阴雨等灾害性天气也深深地困扰着我省葡萄种植农户。这充分体现了江苏省葡萄产业对于自然灾害预防能力偏低的弊端。

2.5 储藏保鲜技术较为落后

近年来江苏省省葡萄保鲜技术虽取得了一定进步,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鲜食葡萄贮藏能力相对薄弱,随着葡萄产业的发展,它的不适应性将越来越突出。葡萄的商品价值体现在整穗果品上,但目前对于葡萄保鲜贮藏技术的研发重点仍集中在果实上,对穗轴和果梗的保护并未引起足够重视。果穗中活动最活跃的部分是葡萄果梗,它与葡萄果实不同,有呼吸跃变,且呼吸强度可达到果实的8~14倍。此外,穗轴和果梗的重量仅占整个果穗重量的2%~6%,但是经过它们损失的水分却占整株果穗蒸发的49%~66%。对穗轴和果梗保鲜的忽视使其更容易受到损坏,从而造成葡萄脱粒、褐变。同时,果蒂与果粒交界处轻微的伤痕,不但加速了葡萄水分的流失,而且也更易引起霉菌侵入。上述种种现象均严重地影响了葡萄的贮藏和保鲜。

3 发展对策

3.1 调整优化品种结构,促进葡萄产业发展

在品种结构调整中,要始终贯彻因地制宜的原则,立足突出区域特色、品种特色、产品特色和市场特色,加强葡萄新优品种的引进、选育及现有栽培品种的调整和更新,改变品种单一的格局,实现葡萄鲜果时令性和连续性,并使其维持在一个适当的发展比例,使江苏省早、中、晚熟葡萄生产比例保持在合理范围[3]。

3.2 积极培育适宜于江苏地区种植的特色品种

为培育出适合江苏的葡萄特色品种,需加大对全省野生葡萄资源的调查与挖掘力度,通过对其进行改造与加工,最终实现对相关资源的利用。同时,结合国际鲜食葡萄无核化的发展趋势,以及江苏省葡萄种植中病害问题难以解决的实际情况,重点培育无核、大粒、高抗、优质的鲜食葡萄新品种。

3.3 进一步完善栽培管理体系,提升果实品质

在鲜食葡萄生产上,应该进一步注重产品的质量和安全,科学合理地使用农药和化肥,选用激素类物质时要慎重;以限产、提质、节本、增效为目标,严格控制单位面积产量,提高质量;实施葡萄生产的“三化”(标准化、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并通过平衡施肥、综合防控病虫害、简化修剪等技术途径,来提高葡萄的质量和安全水平。采用综合农业技术,生产符合国际标准的高档优质产品。

3.4 集中资源打造葡萄品牌,提高江苏葡萄知名度

品牌是无形资产,是消费者选择商品的依据,是企业实现利润的手段,目前已成为市场竞争的主要措施。品牌实质是市场和附加值,政府应该对葡萄产业的品牌建设倾力支持充分利用人才优势、信息优势,通过市场开拓辅导、企业形象策划等,加大品牌培育力度,以品牌参与市场竞争,有计划地在葡萄成熟期召开销售洽谈会和信息发布会,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大力宣传,提高江苏葡萄知名度。在葡萄生产重点乡、镇建设产地批发市场,提供优质服务,集中力量推出具有江苏特色品牌的同时,加强采后处理,贮藏保鲜和加工力度,增加葡萄果品附加值,鼓励创办果品产、加、销售龙头企业,带动江苏葡萄生产向着产业化方向发展。

3.5 积极发挥葡萄合作社作用,解决葡萄生产与销售难题

葡萄合作社要解决有人办事,有钱办事,有章理事的问题。真正让葡萄合作社成为葡萄种植户之家、农民种植葡萄的老师、政府管理产业发展的助手。充分发挥葡萄专业合作社的作用和优势,强化其信息沟通、技术交流、行业监管、对外宣传的功能,提供准确、及时、有效的信息服务和技术服务。实行农资统一订购,果品统一销售的方式,降低生产成本,增加销售收入。

3.6 强化果农对自然灾害的综合预防能力

通过各种宣传途径,提高果农对自然灾害(如:晚霜、冰雹、台风等)的防范意识,使其充分认识到自然灾害对葡萄种植的危害性,从而积极主动地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一旦灾害来临能将损失控制在最低水平。

3.7 继续加大资金投入,大力发展贮藏保鲜技术

应继续发展葡萄的贮藏保鲜和加工业,解决一些葡萄贮存保鲜和运输包装上的主要技术问题,加强葡萄果品采后的商品化处理技术,统一生产标准,采收精细,包装精美,分级定价,采后及时进入冷库,维持葡萄果品良好品质,提高葡萄鲜果的商品价值。切实抓好现有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积极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的保鲜贮藏技术的同时,加大对自主研发技术的投入力度,努力提高江苏省果品贮藏保鲜技术水平。

3.8 鼓励发展休闲农业,延伸产业链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习惯于都市生活的市民正寻求原生态、淳朴自然的乡间旅游,特别青眯新鲜优质的农产品,优质葡萄越来越受到出游市民的欢迎。由于葡萄自古以来就有极高的美学价值,为加快其产业链的延伸,各地区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将葡萄园区建设与当地的旅游景点相结合,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葡萄文化节,积极打造以创意休闲旅游为主题的景点建设,实现葡萄生产、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相结合,进而提高葡萄生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实现生态、科普、休闲的同步发展。

[1]周军,陆爱华.葡萄优质高效栽培实用技术[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2]杜飞,邓维萍,梅馨月,等.避雨栽培对葡萄果腐病的防治效果及其微气象原理[J].经济林研究,2012,3(30):43-50,65.

[3]芮东明,刘照亭,刘伟忠,等.镇江市葡萄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江苏农业科学,2012,40(11):166-167.

猜你喜欢

果品保鲜江苏省
专家传授“美颜术” 果品销售不再愁
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中学
惟妙惟肖——中国古代器物之粉彩像生瓷果品盘
夏令果品入古诗
江苏省南就市鼓楼区第一中心小学
不聊天,感情怎么保鲜?
江苏省交通图
江苏省政区图
流翔高钙功能性果品 深受浦江桃农欢迎
爱情保鲜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