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庭农场经营绩效分析

2015-09-08穆玉花吴晨

南方农村 2015年1期
关键词:经营效率家庭农场

穆玉花++吴晨

摘 要:家庭农场是农业经营组织自身演变的一种典型模式,在西方发达国家经历了较长的发展历程,并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通过皖、粤两省2013年家庭农场发展情况的实地调查,结合投入与产出的相关数据,综合分析庭农场的经营效率,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家庭农场经营效率提升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家庭农场;农业经营主体;经营效率

中图分类号:F3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697(2015)01-0004-05

一、问题的提出

中共“十八大”报告和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在新的历史形势下,各级政府和农业管理部门要着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逐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1]。

其中,“家庭农场”这一概念首次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出现。事实上,家庭农场是一个起源于欧美的舶来名词,最早产生于欧美等国,在美国南北战争后的年代,“四十英亩土地和一头骡子”的承诺意味着昔日奴隶的自由和机会,并成为最早的“美国梦”[2]。家庭农场有几项非常明显的特征(Gasson & Errington,1993)[3]:第一,农场所有权与业务负责人手中的管理控制权相结合,这些权力的主体和血缘关系或婚姻关系有关;第二,家庭成员提供做生意的资金所需,包括业务负责人在内的家庭成员从事农活;第三,随着时间的流逝,农场所有权和管理控制权在两代人之间转移,家庭成员生活在农场中。另外,从产业发展和世界农业演进规律来看,家庭天然具备成为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特性。家庭农场作为对应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一种尝试,可以充分发挥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优越性,在当前国家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背景下,不仅可以有效缓解农村无人种地的不利局面,同时能够促进科学技术应用与实现规模经济效益。

然而,目前我国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如何?土地经营规模、农户家庭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及经济效益现状如何?如何更好地促进家庭农场健康、可持续发展?为此,本项研究希望通过对安徽、广东两省部分家庭农场的实地调查,对此开展相应的分析。

二、调查样本选择与数据特征

(一)问卷设计

为全面了解目前我国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研究小组成员事先设计了相应的调查问卷。本次问卷调查包含的主要调查内容有:家庭农场基本信息、家庭农场的农地产权归属、2013年家庭农场种(养)殖与农场固定资产投资、2013年家庭农场收入与支出、家庭农场享受国家政策、家庭农场经营风险、家庭农场筹资与发展、发展家庭农场的建议等8个方面,其中,每一项指标均包含若干分项指标,本项研究共设计45个分项调查指标。问卷设计过程经多次讨论最终定稿,并在广州周边的家庭农场开展了试调查。

(二)数据来源

为了能够更好地了解我国家庭农场发展状况,本次针对家庭农场的调查地点选择安徽和广东两省,其主要原因有:第一,安徽不仅是我国传统意义上的农业大省,而且在最近36年来我国历次“三农”领域改革中发挥着示范带动作用,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第二,广东是我国改革开放政策实施后经济发展最快的省份之一,由传统农业大省逐步转变为工业大省,由于大量耕地资源转变为工业和社会发展所用,农业经济在广东全省经济总量所占的比例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因此,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率仍然关乎着广东亿万人口的粮食供给安全;第三,参与本次调查的成员主要来自广东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安徽滁州学院和安徽商贸职业学院的部分师生,参与调查的成员事先接受了必要的调查培训。问卷调查过程中充分考虑到经济性和可行性两个维度,因此选择安徽和广东两省部分地市的家庭农场作为调查对象。此外,本次调查还遵循随机性原则。

(三)调查统计数据分析

本次调查主要采取直接访谈的方式开展,一共访谈了93个家庭农场,其中安徽82家,广东11家,家

庭农场分布地点涉及安徽14个地市,广东6个地市①,

两省家庭农场发展的基本情况见表1。

注:学历层次按得分值计量,其中:1=小学及以下;2=初中;3=高中;4=大专;5=本科及以上。

1.家庭农场成立时间。从调查结果看,93家家庭农场成立时间长短不一,有的家庭农场成立时间不到6个月,而有的家庭农场却有14年之久,平均成立时间为3.52年,相对而言,我国家庭农场成立时间相对较短。

2.家庭农场的名称。在所调查的93家家庭农场中,仅有44家农场有正规的名称,占全部样本总量47.31%。究其原因,虽然家庭农场这种农业经营模式在我国各地早就存在,但直到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才被政府真正提到较高的意识程度,政府明确表示支持家庭农场的发展。而且家庭农场一般地处相对偏远的农村,经营者又是以农民为主体,因而其农场名称不详实属情理之中。

3.家庭农场核心成员。从国内外的经验来看,家庭农场生产经营活动主要以家庭成员为主,家庭农场作为一个家庭单位控制权的主要内容,是对特久投入、土地和劳动力的行使,家庭成员的劳动量占全部农场生产量的70%以上,并且农场年度雇佣劳动力不超过3人。本次对皖、粤两省调查的结果是家庭农场样本总体核心成员平均为2.95人,与国外发展经验相符合。

4.农场管理者性别。在全部93个样本家庭农场中,83名农场管理者为男性,占全部样本的89.25%,女性管理者仅有10名,仅占10.75%,农场管理者中男性占据着绝对优势,出现这一结果一方面反映出家庭农场生产劳动的强度较大,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家庭农场在市场竞争中的激烈程度。

5.农场主平均年龄。在93家家庭农场中,农场主的年龄分布为20-66岁之间,其中,小于30岁的仅有1人,30-39岁的有13人,40-66岁的多达79人,而超过60的仅有4人,全部样本农场主平均年龄为45.78岁。

6.农场管理者受教育情况。在93个农场的管理者中,小学学历有16人,初中学历有43人,高中学历有29人,大专学历有4人,本科学历只有1人,全部样本农场管理者的平均学历层次为2.26,因此家庭农场经营者主要以初中学历为主,农场管理者学历层次有待进一步提升。

7.家庭农场经营土地面积。93家农场经营的土地面积从15亩至1750亩不等,其中经营土地面积在100亩以下有41个,100-200亩有29个,200-500亩有13个,500-1000亩有6个,1000亩以上仅有4个,分别占样本总量的44.09%、31.18%、13.97%、6.45%和4.30%,家庭农场平均经营土地面积为251亩。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存在着人多地少的客观事实,而且不可能在短期内得到化解,因此,若想出现如同欧美等西方国家土地规模达3000亩以上的大型农场可能性较小。

三、家庭农场生产经营效率分析

家庭农场和其他农业经营组织相似,具有同等的市场地位,家庭农场作为独立的法人单位参与市场竞争。然而,其生产效率的高低不仅关系到组织本身的切身利益,同时也是影响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考核家庭农场的竞争力?特别当面临着来自不同类型的农业经营主体的竞争时,有必要从投入与产出的角度来分析其生产效率关系。本次调查的93家家庭农场投入——产出详细情况见表2。

1.家庭农场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由于家庭农场的规模大小不等,特别是其从事的行业不尽相同,因而农场的固定资产、设备投资额差异性较大。本次调查中发现各类不同经营模式的家庭农场投资额从0.3万元到370万元不等,差异性较大,平均固定资产、设备投资额达32.73万元,大大高于全国农村居民家庭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1.79万元②的平均值。相对普通农户家庭而言,家庭农场经营的土地规模较大,需要投入更多的固定资产以适应规模化的农业生产任务。

2.家庭农场的土地承租费。调查统计发现,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加上农场租赁的土地数量不等,因而各农场支付地租数量也不相同,平均每个农场需要支付11.22万元的土地承租费用,土地年平均承租费支出大致为445元/亩。

3.农场基础设施(路、水、电)等投资支出。由于农场绝大部分实现规模化生产经营,而实现规模化生产经营活动必须有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作为前提,因此,各类家庭农场加大对以路、水、电等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本次调查的93个样本总体平均投资基础设施(路、水、电)等投资额达8.36万元,各家庭农场不断提高农业生产中的机械化水平,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效率。

4.农业机械维修费用。农业机械化是家庭农场得以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而农业机械投资规模较大,一旦出现故障自然要花费一笔不小的维修费用,调查统计结果表明,93家农场年平均维修费用达9.91万元,是家庭农场各项费用支出中最大的项目。

5.雇工费用支出。虽然家庭农场主要以家庭成员的劳动为主,然而农业生产受季节性影响较大,特别当季节转换时劳动强度加大,必须雇用一定数量的劳动力,支出相应数额的工资。本次调查的统计结果表明,平均每个家庭农场需要支出雇工的费用达3.62万元。

6.农场贷款利息支付。调查发现,绝大部分农场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需要一定数量的货币资金,除农场主拥有的少量积蓄之外,需要向金融部门申请贷款。调查发现,93家家庭农场年平均需要向银行支付2.19万元的贷款利息,家庭农场需要依靠银行贷款来发展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7.农场总收入情况。本次调查发现,农场主要以销售农产品、畜主品和水产品为主,销售收入从5万到350万元不等,平均单个农场实现38.53万元的销售收入。

8.农场净收入情况。调查统计发现,家庭农场净收入从3万元到75万元不等,平均每个农场实现净收入18.22万元。本次调查还发现,若按家庭农场成员平均分配,其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仅是当地普通农户家庭成员的1.2-1.8倍左右,收益增长幅度不明显。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需要进一步提升家庭农场的生产经营效益。

四、家庭农场发展面临的一些问题

(一)家庭农场发展水平不高

从本次调查所得到的结果看,在93家家庭农场中只有44家农场有较正规的名称,不及样本总量的一半,绝大多数的经营者对家庭农场概念不太清楚。此外,从农场成立的时间看,平均成立时间仅有3.52年,反映出我国各地的家庭农场成立时间较短,家庭农场发展经验不足。另外,从家庭农场经营规模看,93个家庭农场平均经营面积为251亩,与国外特别是欧洲发达国家的家庭农场经营规模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二)家庭农场生产经营效益不高

虽然家庭农场土地经营规模较普通农户家庭经营面积略大,能够形成一定的规模效益,然而由于农业生产受自然环境影响程度较大,特别当遭遇自然灾害时可能造成严重的经济和财产损失。从本次调查结果看,单个家庭农场的净收入从3万元到75万元不等,而家庭成员人均纯收入也仅是当地普通农户家庭成员的1.2-1.8倍左右。因此,从事家庭农场经营增收不明显,这不仅制约着家庭农场进一步发展,同时也可能对我国农业生产长期稳定发展或多或少带来一些不利影响。

(三)家庭农场土地承租经营违约事件较多

中共十八大召开后,各级政府积极倡导土地流转的双方应遵循自愿、互利、公正等原则,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的进程,为家庭农场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然而,土地除了作为农业生产者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外,在当前乃至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然具有着社会保障的功能。因此,每当农民工外出务工受阻时回乡就会想到要回原先对外出租的土地,特别当涉及到农地流转合约不规范时,违约事件就会发生。据调查数据反映,仅2013年,就有15家家庭农场经营者与土地承让者之间因土地出让经营问题而发生纠纷,违约事件共计26次,涉及租赁土地1415亩,平均每次违约纠纷的土地经营面积达54.5亩,家庭农场在经营过程中因土地经营问题的违约频率相对较高。

五、促进家庭农场经营效率提升的对策建议

“家庭农场”虽然最早发端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并经历了较长的发展历程。然而,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当今欧美等国家庭农场数量逐年下降,但农场规模却呈现出逐年攀升的势头,即便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美国,其家庭农场仍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家庭农场对于改善和提升一国农业产业结构、提供安全可靠的农副产品、对抗垄断势力、保护和传承农村社区文化等诸方面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家庭农场目前在中国却是一个崭新的概念,无论是在理论界还是实践工作中都比较陌生。本着服务于“三农”宗旨,为了更好地规范和促进各种类型的家庭农场经营效率的不断提升,促进家庭农场健康稳定发展,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加快土地流转制度建设

适度规模的土地经营是家庭农场长期存在的基础,各级政府应明确界定好土地的各项产权,要在土地使用权上进行改革,放开、盘活土地经营权,实现土地承包权与使用权的分离。建立土地流转制度,让土地活起来,使土地适当集中,为家庭农场规模经营以及可能产生的规模经济效益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

(二)加大对家庭农场的政策支持力度

一方面,政府应重点支持水利、电力、交通、通讯等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建设,改善家庭农场的外部生产条件,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各类家庭农场健康发展营造更好的外部环境。另一方面,借鉴国外家庭农场发展的经验,政府应加大对家庭农场财政直接补贴力度,让家庭农场经营者直接受益,充分调动农场经营者的生产积极性。

(三)提升农场管理者驾驭市场的能力

与工业企业相比,家庭农场往往面临着更多的市场风险,因此,应加大对农场管理者农业生产技能、农场组织管理以及市场风险防控等相关业务和技能的培训力度,使家庭农场成为名副其实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经济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进一步增强农

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EB/OL].中国农业新闻网,http://

www.farmer.com.cn/xwpd/tjyd/201302/t20130201_

805057.htm.

[2]Marianna R.Chaffin.Stealing the Family Farm: tortious

interference with inheritance[J].San Joaquin Agricultural

Law Review14 San Joaquin Agric.L.Rev.2004,73:73-96.

[3]Gasson,R.and Errington,A.The Farm Family Business[M].

CAB Intenational,Wallingford,1993.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13年国民

经济和社会发展统[EB/OL].http://news.xinhuanet.com/

fortune/2014-02/24/c_119477349.htm.

(责任编辑:肖训生)

猜你喜欢

经营效率家庭农场
农村商业银行效率分析
关于电网企业加快物资库存周转率的探索与实践
家庭农场规模经济效率
沂源县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对策
家庭农场经营模式下参与主体目标取向及社会效益分析
家庭农场法律属性探析
浅析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面临困境—以丽江市为例
企业可实现增长财务模型的构建及应用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运营业务流程再造浅析
基于DEA模型对村镇银行经营效率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