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典型社会关系下的现代汉语恭维言语行为研究

2015-08-28张烁胡金莎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2015年8期
关键词:社会语言学

张烁+胡金莎

摘 要:本研究利用电视剧《蜗居》与小说《驻京办主任》等贴合现代人心理语言环境的场景对话为语料,整合典型社会关系下的现代汉语恭维言语行为,从恭维言语行为的外在社会关系这一方向入手,探究恭维言语行为目的对恭维程度深浅的影响,从社会语言学角度阐释现代汉语恭维言语行为的特征,并从中透视当代中国人的社会文化心理对语言习惯的影响。

关键词:恭维言语行为 社会语言学 程度深浅

一、引言

恭维是人们日常交际经常需要使用的礼貌性言语行为,是说话人对听话人所具有的某种双方认可的优势或长处进行积极评价的言语行为。中国作为“面子”文化发达的国家,恭维言语行为是人们在日常交际中处理社会关系必不可少的言语行为。恭维言语行为研究是社会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近年来,国内外对恭维语做了大量调查研究,但国内研究以英汉对比居多,如:贡献(1997)、蔡春弛(2003)、李慧(2011)等。其次,还出现了一些根据言语使用者主体的不同特征而进行的对比研究,或研究性别差异对恭维言语行为的影响,如:余艳娟(2005)、魏耀章(2011)等,或研究年龄差异对其影响,如:方瑞芬(2008)等。从研究内容来看,已有的研究多将恭维语和恭维应答语作为整体一起研究,专门针对恭维言语行为单方向的深入研究不多;从研究语料涉及的关系角度看,家庭情景下的汉语恭维语研究居多,没有系统统摄整个人际关系语境,对恭维言语行为的解析略显单薄;此外,对汉语恭维言语行为程度深浅及真伪性的研究论述还未出现。基于此,本研究从社会现实剧《蜗居》和官场小说《驻京办主任》中选取与当代生活密切相关的恭维场景作为语料,所取语料涵盖了不同的社会关系,打破了以往研究只选取某一方面关系的局限,为了保证研究质量,将对恭维应答语的研究剔除研究范围,从恭维语与语境中对话双方的社会关系入手,具体探究恭维言语行为目的性大小对恭维程度深浅及真伪性的影响。

二、目的性与恭维程度深浅及真伪性

我们在收集恭维语料及语料对现实恭维场景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发现,在恭维言语行为中,有一类带有明显的希望对方满足自己要求的目的性,这类恭维言语行为的恭维程度最深,而与此完全相反的,为另一类脱离了直接或间接功利目的、而仅仅出于赞赏或调侃听话者目的的恭维言语行为,显然这一类恭维话语程度也是最浅的。在许多研究者看来,这类恭维言语行为被排除恭维范畴,但本研究将其作为恭维程度深浅及真值的下限。我们借用“真值”这一概念来表示恭维的真伪性,真值越大,越具有真实性;恭维色彩越浓,恭维程度越深。恭维言语行为的真伪性及恭维深浅程度与言语主体选择恭维言语行为的目的密切相关,具体呈现为正相关,即言语主体选择恭维言语行为的目的性越强,其恭维真值越大,恭维程度越深。而处于二者之间的,从前一类到后一类之间,还存在着因目的性不同而程度自深至浅、真值由大到小的恭维言语行为。这样看来,似乎结论是分析语料前就可以得到的,但实际情况是,影响恭维程度深浅及真伪性的语言外部因素,除了实施恭维言语行为主体的目的性,还受恭维者和被恭维者之间的社会关系影响。

三、典型社会关系下的目的性与恭维程度深浅及真伪性

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我们统计得出了人们对不同社会关系类型下恭维言语行为程度深浅的倾向性排序。我们将所收集到的恭维言语行为语料,根据会话双方的社会关系和恭维者实施恭维言语行为的目的性大小,将恭维言语行为划分为八种类别,将八种类别恭维言语行为实例和相关语境打乱顺序随机呈现,给受调查者1~10从低到高的离散分值,分别表示受调查者所认为的恭维言语行为程度深浅。受调查者为在校大学生、公司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其中公司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中职位高低者均有。我们共回收103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97份,通过对97份有效问卷的结果统计,得出每类恭维言语行为恭维程度深浅的平均分值,结果如下:

从调查统计结果可以发现,伴随不同深浅程度和真值大小的,除了恭维者实施恭维言语行为的目的性大小外,还有恭维言语行为的会话主体之间的社会关系。为了进一步阐明这一论述,我们将以目的为基准,以会话主体之间社会关系为线索,按照恭维真值由大到小、恭维程度由深到浅的方向,将八类恭维言语行为描述如下:

(一)恭维带有明显的直接功利性目的,即恭维者有求于被恭维者,并且希望被恭维者满足自己的要求,且恭维者与被恭维者的社会身份、地位存在悬殊,恭维程度最深,真值最大。

(1)“可不,大哥这个人吐个唾沫就是钉,仗义!”陈富忠眉飞色舞地恭维道,“贾市长,我相中纺织厂那块地了,地点好,不用动迁,搞开发准赚!”(小说《驻京办主任》)

(2)“大哥,您就看着咱俩是老乡的份上,您就帮兄弟一把,您的大恩大德,我是永世不忘。”(电视剧《蜗居》第七集)

例(1)中,陈富忠希望贾市长可以帮助自己划地开发,带有强烈的目的性,且二者之间存在社会地位的悬殊,因此恭维程度深,恭维话语真值大;例(2)中,陈寺福希望宋思明在招标中帮助他夺标,与例(1)情况类似。

(二)因自己有求于对方的功利性目的得到了满足而进行的恭维言语行为,即被恭维者帮助恭维者完成了某件事情,或为其完成某件事情提供了可行性建议,且恭维言语行为主体与被恭维者身份地位亦存在悬殊,其恭维程度居于第二位。

(3)“大哥,你可真是我们地产界的诸葛亮,啊,你这大笔一挥,也在雁翎湖边儿上画了这么一个圈,这项目呀就全都活了,嘿嘿!”(电视剧《蜗居》第十一集)

例(3)中,为宋思明告诉房地产经理他所有的荒地将来可建成高层公寓,经理因为自己的功利性目的得到满足而恭维宋思明。经理和宋思明存在社会地位的差距,这样的恭维言语行为恭维程度及真值仅次于第一类,居于第二。

(三)恭维带有间接的功利性目的,且恭维者与被恭维者存在身份地位的悬殊,其恭维程度及真值次于第二类。所谓间接的功利性目的,是指恭维者选择恭维言语行为,是为了日后能够得到被恭维者的关照或帮助,即为了发展与被恭维者的良好关系或日后自己的功利性目的得到对方满足而进行恭维言语行为。

(4)“好,好,好,技术真不错!”

“行啊,你这球打得不错。你小子最近偷着练球了吧?”

“哎呦,我要不勤着练,哪能跟得上你啊?”(电视剧《蜗居》第四集)

例(4)中恭维者陈寺福与被恭维者宋思明存在社会地位差距,通过恭维可以发展与宋思明之间的关系,从而为日后其帮助自己做铺垫。可见,陈寺福所进行的是间接目的的恭维,恭维程度及真值大小处于第三位。

(四)恭维者进行恭维言语行为是为了对方满足自己的直接目的,且恭维者与被恭维者不存在悬殊的身份地位,恭其恭维程度处于第四位。

(5)“你的气质、谈吐、美貌、性感的身体,让我无时无刻不想你。你知道,我守着一个瘫子十几年了,我内心世界很苦,是你到这个家后,燃起我重新寻找爱的勇气。你放心,我爱你,我一定要娶你。”(小说《驻京办主任》)

例(5)为袁锡藩对林娟娟的恭维,二人不存在社会身份、地位的悬殊。袁希望林满足自己情感上的需求,其恭维程度居于第四位。

(五)恭维者进行恭维言语行为是因为对方满足了自己的目的,且恭维者与被恭维者不存在身份地位的悬殊,其恭维程度处于第五位。

(6)“额的神呢,老公,你简直太伟大了!你不就是鲁迅笔下那个孺子牛吗?吃草挤奶。你是怎么存的呀?”(电视剧《蜗居》第四集)

(7)“六万,太厉害了咱妈!哎呀,这关键时候还是要看老同志的!老公,我爱死你了!”(电视剧《蜗居》第四集)

例(6)语境为海藻问小贝有多少存款,小贝说还有六万多,海藻惊喜,对小贝进行恭维。小贝的存款可以帮助海藻的姐姐海萍解决困难,二人并不存在社会身份地位差距,海藻的恭维是因为对方满足了自己的目的。例(7)与例(6)类似,这类恭维言语行为程度相对前四种已较轻。

(六)恭维者进行恭维言语行为是为了发展与对方的良好关系,恭维者与被恭维者不存在社会身份地位的悬殊,以便日后对方可以满足自己的目的,其恭维程度处于第六位。

(8)“我说你这可是真人不露相啊,这什么好事都让你一个人摊了,你又得利,又出名,你说你这么神通广大,你当初管我借什么高利贷啊,这四大银行不都是你们家的吗?”(电视剧《蜗居》第二十七集)

例(8)为苏淳同事得知苏淳升职后对苏淳的恭维,目的是为了加深与苏淳的关系,并暗含了希望苏淳日后在工作上帮助自己,二人之间不存在社会身份、地位差距,这类恭维言语行为程度更轻,真值更小。

(七)恭维者进行恭维言语行为仅仅出于赞赏的目的,没有其他直接或间接的目的,其恭维程度较浅,恭维真值偏小。这种情况多出现于身份地位差别不大的对话者之间,或者对话双方虽然身份地位悬殊,但二者因关系密切,便消除了彼此的隔阂。

(9)“哟,小郭,这裙子真漂亮!”

“真的啊?”(电视剧《蜗居》第四集)

(10)“太棒了,真不是盖的!您怎么会有这么棒的车呢?”

“朋友的。”

“您朋友真舍得,肯借您这么棒的车。(电视剧《蜗居》第五集)

例(9)为室友恭维海藻的裙子漂亮,二者不存在社会身份、地位的差距,且室友这样的恭维仅仅处于赞赏目的;例(10)为海藻称赞宋思明的路虎,尽管海藻与宋思明身份地位相差悬殊,但此时二人以朋友或兄妹的关系相处,因此海藻这样的恭维仅仅处于赞赏和惊叹,并没有什么实际目的。这类恭维言语行为程度很轻,真值很小,已接近伪恭维。

(八)恭维者用恭维的方式调侃对方,此时双方身份地位相差不大,或者双方虽然身份地位相差悬殊,但彼此因关系密切便消解了身份地位的差距,其恭维程度最浅,恭维真值最小。

(11)“哟,郭姐,我看你现在还真是活地图嘿,大家问路都找你。”(电视剧《蜗居》第二集)

(12)好了,你是当今柳下惠,坐怀不乱,不过,你今晚不乱也不行!”刘凤云说完, 一头扎进周永年的怀里,两个人互相搂着温存起来。(小说《驻京办主任》)

例(11)为海萍的同事问海萍南平路怎么走,海萍非常迅速地把乘车及换乘路线说了出来,邻桌同事对海萍的恭维实则是一种调侃,调侃海萍为买房而奔波的辛苦。例(12)中,刘凤云对丈夫的恭维也是一种调侃,这类恭维言语行为恭维程度最小,真值最低。

以上所列恭维程度由深到浅、恭维真值由大到小的8种类型的恭维话语,按照社会关系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为会话双方存在社会身份、地位的差异(包含例(1)~(3)类恭维话语)。另一类为会话双方不存在社会身份、地位的差异或者因会话双方关系密切而消解了二者社会身份、地位的差异(包含例(4)~(6)类恭维话语)。前一类人际关系背景下所进行的恭维言语行为,其程度及真值都大于第二类。表1统计结果也显示,例(3)与例(4)两类恭维言语行为之间恭维程度平均分值差比前三类大。在第一类人际关系下,目的性的大小是影响恭维话语真值及程度深浅的重要因素,例(1)~(3)类恭维话语中,例(1)为恭维者有求于被恭维者,恭维带有直接的功利性目的;例(2)为恭维者在被恭维者已经满足了自己的功利性目的后进行恭维。例(1)与例(2)都与恭维者企求于被恭维者的直接功利性目的有关。例(3)为间接的功利性目的,即恭维者进行恭维是为日后长远的功利性目的计。相比之下,例(3)类恭维言语行为出现的频率是较高的。从例(1)到第例(3),恭维言语行为的目的性逐次降低,其恭维真值及程度也就逐次减小。位于恭维言语行为真值及程度深浅下限的是例(7)与例(8)两类恭维言语行为。表1统计结果显示,从例(6)例(7)恭维程度平均分值差,明显大于之前各类恭维言语行为之间的差值。例(7)中的恭维话语,其赞赏、表扬、惊叹、安慰的色彩浓厚,恭维者本身进行恭维言语行为选择并不带有明确的目的性,这极大地降低了此类恭维话语的真值和程度。例(8)中,恭维话语在恭维的表面下,表达的是对被恭维者的调侃甚至讽刺,恭维程度和真值已降到最低,我们称其为“伪恭维”。关于“伪恭维”算不算恭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本研究将其作为恭维话语真值及程度的最下限而列入恭维话语的范畴,因其措辞、词语结构、辅助成分、句式等都符合恭维话语的标准,只是在感情色彩上,“假恭维”借助说话者的语气表达了一种调侃或讽刺。

四、结语

本文从社会关系层面对现代汉语恭维言语行为的程度深浅及真伪性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恭维言语行为主体实施恭维言语的目的性大小是影响恭维言语行为程度深浅及真伪性的重要因素,而与目的性密切相关的是恭维者与被恭维者的社会关系。我们根据会话双方的社会关系和恭维言语行为主体进行恭维的目的性大小,将恭维言语行为划分出了八个程度等级。在同一社会关系范畴下,选择恭维言语行为的目的性越强,其恭维话语的真值越大,且其恭维程度越深。

参考文献:

[1]蔡春驰.英汉恭维语的对比研究[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3,

(2).

[2]戴庆厦.社会语言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3]方瑞芬.汉语语境中恭维语和恭维应答年龄差异研究[J].安徽

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

[4]贡献.恭维答语——英汉言语行为对比[J].解放军外语学院学

报,1997,(3).

[5]李慧,李经伟,焦新平.中国学生英汉恭维应答言语行为的实

证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1,(5).

[6]孙炜,周士宏,申莉编著.社会语言学导论[M].北京:世界知

识出版社,2010.

[7]魏耀章.恭维语的性别差异研究[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

(1).

[8]游汝杰,邹嘉彦.社会语言学教程(第二版)[M].上海:复旦大

学出版社,2009.

[9]余艳娟.汉语恭维答语中性别差异的研究[J].理工高教研究,

2005,(2).

(张烁 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 100875;胡金莎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100875)

猜你喜欢

社会语言学
社会语言学视域下山西方言研究——以临县话为例
浅谈网络语言模糊性的社会语言学
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公益广告语言研究
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苹果品牌广告语翻译研究
多元文化语境中语言变体的社会语言学意义
浅谈社会语言学视角下性别差异的体现
英语语音国别变体的社会语言学分析
从社会语言学角度探讨日语教学
从社会语言学角度浅谈言语中的幽默现象
试析社会语言学与二语习得的理论相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