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反激式多路输出开关电源的设计

2015-08-26宋连庆王纪臣宋淑淑梁鹏飞

电子设计工程 2015年24期
关键词:钳位磁芯二极管

宋连庆, 王纪臣, 宋淑淑, 梁鹏飞

(西安工程大学 电子信息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48)

开关电源由于其体积小、重量轻和效率高等特点,在电子设备与电子信息产业中被广泛应用, 在现代电子电力技术领域有举足轻重的作用[1]。 反激式开关电源具有结构简单,工作稳定,易于控制的的特点[2]。 美国PI 公司生产的Topswitch-GX 系列单片开关电源集成芯片是将PWM 控制器、高压MOSFET、故障自动保护功能及其它控制电路集成到一个硅片上,从而可以降低系统成本,减小电源尺寸,提高开关电源设计的灵活性。

1 电源系统整体设计及原理

1.1 电路工作原理

电路结构框图如图1 所示。 此设计电压输入85 V 到265 V,主输出为5 V/2 A,辅输出为15 V/0.5 A、-15 V/0.5 A、24 V/1 A 。 TOP245Y 芯片有6 个管脚,D、S 管脚为开关管漏极和源极;F 管脚是频率控制引脚, 将F 管脚和S 管脚连接时,可以得到开关频率为132 kHz;管脚为外部流限引脚,从外部可以将流限值设定为略高于低电压工作时的满载峰值电流;管脚具有欠压和过压检测功能,并为降低输出电压频率纹波提供电压前馈;管脚是误差放大器和反馈电流的输入引脚,用于占空比的控制。 鉴于Topswitch-GX 系列芯片集成度比较高,本电源的设计主要围绕高频变压器、钳位电路、滤波电路、反馈电路,以及稳压电路进行设计。

1.2 高频变压器设计

高频变压器是反激式开关电源的核心部件, 并具有储能、隔离和变压的功能,合理的设计对开关电源的效率和控制的稳定性都有很大的影响。 本设计开关电源的最大瞬时输出功率是55 W,TOP245Y 的开关频率设定fs=132 kHz, 然后进行其他参数的计算和磁芯选择。

图1 电路结构框图Fig. 1 Circuit structure diagram

1.2.1 计算输入输出功率

1)输出功率

2)输入功率 选择电源效率参数

3)视在功率

1.2.2 初级绕组参数

1)占空比计算。 高频变压器输入直流电压的最小值V in(min)=208.86 V,次级反射到初级的反射电压V or 取110 V[3],开关管导通时漏极和源极之间的压降VDS根据芯片TOP245Y 参数手册可设为10 V[4],则有:

2)初级绕组电流

初级平均电流IAVG和峰值电流IPK可由式(5)和式(6)计算:

其中KPR为开关电源的电流比率, 表示初级电流脉动电流IR与峰值电流IPK的比例关系,即KRP=LR/IPK;当电源工作在CCM 连续工作模式时,可选取KPR=0.6。

3)初级电流有效值IRMS:

1.2.3 磁芯的选择

高频变压器磁芯选用铁氧体制成的EC 型磁芯,EC 型磁芯具有漏感小、耦合性好、绕线方便的优点。 采用AP 法就是将磁芯窗口面积Aw和磁芯有效截面积Ae 进行相乘,然后查磁芯规格表就可以确定磁芯的型号。 AP 法计算公式为[5]:

式中,窗口使用系数Ko=0.4;波形系数Kf=4;磁感应强度Bw=0.3;工作频率fs=132 kHz;X 为磁芯结构常数,经查表可得铁氧体磁芯在温升25 度时,X=-0.12、Kj=366; 代入上式计算可得AP≈0.035 8 cm4。

根据磁芯手册规范,并留取一定的裕量。 考虑到开关电源次级绕组,需要的窗口面积,以及磁芯和骨架,经分析选取EER28L。 其参数AP≈0.784 cm4;Pmax=80.0 w;Ae=81.40 mm2;Aw=96.3 mm2。

1.2.4 计算变压器绕组

1)初级电感的最小值

2)磁芯的气隙

根据磁芯参数表,可知EER28L, 当时Lgap≈0.4 mm,AL=180 nH/N2,其中AL为电感系数。

3)初级绕组的匝数

因此,初级绕组取NPri=50 匝。

4)次级绕组的匝数

因此,绕组取Ns1 为2 匝,此处整流二极管压降VD=0.7 V。

1.2.5 计算导线直径

表1 绕组选择Tab. 1 Winding choice

1.3 RCD 钳位电路

由于变压器漏感的存在,反激变器在开关管关断瞬间会产生很大的尖峰电压, 使得开关管承受较高的电压应力,甚至损坏开关管[6]。

钳位电容C 的最大峰值电压为Vcmax, 下式中0.9 为降额使用系数,则

计算漏极与源极之间的电压Vdsmax:

同时,钳位电阻R 上消耗的能量则可由下式计算:

由钳位电路的工作原理可知,钳位电容C 上储存的能量需全部在R 上释放掉,有PR=PC,故用下式表示:

钳位电容C 的值须保证在吸收变压器初级漏感的能量时产生的脉动电压很小。 一般取脉动电压ΔVcmax为钳位电压的5%~10%,计算时取10%,则:

根据该方法可以进行初步的计算并根据实验选取合适的电阻和电容。

1.4 输出整流滤波电路

1.4.1 整流二极管

整流二极管的开关损耗是影响开关电源效率的主要因素[7]。 通常整流二极管的选择要满足以下条件:

1) 假设管子的最高反向工作电压为和绕组上最大峰值反向电压为,则:

绕组的最大峰值反向电压PIVs 可由下式定义:

2)二极管的直流电流额定值和输出绕组端的输出电流IO要满足:ID≥3IO。

依据以上设计原则,并留有一定的安全裕量,可以选取合适的整流二极管。

二极管的反向恢复特性会造成很大的瞬态电压[8],如果处理不好,会引起器件的击穿,问题和加大功率损耗。 为此,常在二极管上并联网络减少尖峰电压。 在实验中获得的整流二极管两端电压波形如图2,图3 所示。

图2 无吸收尖峰波形Fig. 2 No absorption peak waveform

图3 并联RC 吸收尖峰效果Fig. 3 Parallel absorption peak effect

1.4.2 滤波电容

滤波电容具有滤波和降低输出电压纹波的作用。 对输出电容的选择,(等效串联阻抗)和纹波电流是它的两个重要参数。 通常电容的选择要满足以下条件:

1)电容的额定电压值,Vc≥1.2×Vomax。

2)电容要有较低的等效串联阻抗值。

3)电容C 的绝对最小电容计算如下式,其中Tdon为输出整流二极管的导通时间:

式中Vriple(max)是输出电压纹波值,取1%V o。

4)输出电流的额定纹波电流值Ic大于输出电容纹波电流Irac。

根据以上计算步骤,确定每路输出绕组需要使用的电解电容参数。

1.5 稳压电路

为了提高电路输出电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在输出端加上稳压管是一种很好的选择,但会产生压降的问题[9]。 为解决压降问题, 在前面变压器的没有反馈调节的输出计算中提高了电压2~3 V。 因此选用L7805CV 和L7915CV 分做±15 V 的稳压管,选用L7824CV 做24V 稳压管。 为了避免稳压管不能正常工作, 在稳压管前端输入并联稳压二极管。 选用IN4751A和IN4746A 分别做L7824CV,L7815CV 和L7915CV 稳压二极管。

1.6 反馈电路

开关电源反馈电路主要有4 种类型,本设计采用的是并联稳压器TL431ACLP 和线性光耦LTV817 组成的反馈电路。

由于对5 V 输出精度要求比较高, 选其为采样信号。若输出电压发生变化时[10],分压电阻获取的电压就会和TL431ACLP 的内部基准电压2.5 V 进行比较,此时流过光电耦合LTV817 中的电流就会发生相应的线性变化, 会引起流过TOP245Y 控制端电流IC 变化,占空比D 和成IC 反比,通过自动调节占空比D 就可以调整电源输出电压。

2 实验结果

根据以上设计步骤, 实现了24 V/1 A、±15 V/0.5 A、5 V/2 A四路输出反激式开关电源的设计。 电源性能设计指标为:负载调整率≤1%;纹波电压≤100 mV;电源效率≥80%;具有一定的过电流保护和过压保护。 对其各项性能指标进行实验的验证,均满足设计要求。

在工频电源电压输入时,本电源在满载时电压输出特性如表2 所示。

表2 电气输入特性Tab. 2 Electrical input characteristics

3 结 论

以反激式开关电源设计的基本原理和TOP245Y 芯片的性能为依托,设计出的高频变压器、RCD 钳位电路、输出整流电路、反馈控制电路、稳压电路等电路均能很好的工作,电源整体性能优良。 经实验验证,电源效率、电源电压调整率、负载调整率等满足设计要求。

[1] 施健健, 朱蕴璞. 基于AC-DC开关电源外接滤波电路[J].电子测量技术,2014,37(z6):8-10.

[2] 王栋,张文学. 反激型开关电源变压器储能输出率研究[J].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04,18(z2):756-761.

[3] 张维,宣荣喜. 单端反激式开关电源研究与设计[D]. 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

[4] 董砚,刘东波,孙鹤旭. 多路单端反激式开关电源的设计[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10,39(3):60-64.

[5] 张占松,蔡宣三. 开关电源的原理与设计[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6] 龙伟华,徐军. 基于TOP245芯片的反激式多路开关电源设计[J]. 电测与仪表,2014,51(18):80-84.

[7] 杜琰琪. 多路电源输出设计[D]. 安徽:安徽工程大学,2012.

[8] 王文龙,耿直,乔江辉,等. 压力传感器静态校准方法改进[J].火箭推进,2011(3):80-84.

[9] 李军浩,胡泉伟,吴磊,等. 极化/去极化电流测试技术的仿真研究[J]. 陕西电力,2011(4):1-5.

[10]石芳,郑文松. 脉宽调制芯片在高压发生电路中的应用[J].火箭推进,2012(1):68-71,75.

猜你喜欢

钳位磁芯二极管
微电路模块板级磁芯组装失效机理与工艺设计
磁通门磁探头参数仿真优化*
有源钳位在反激式微逆变器中的应用研究
二极管及其典型应用电路仿真测试
二极管钳位型三电平APF电流环的分析和设计
IGBT驱动有源钳位电路的研究与仿真
Smart Shirts Generate Electricity
开口磁芯的高频电流传感器幅频特性研究
PIN二极管限幅器的电磁脉冲损伤特性试验
开关电感Z源三电平中点钳位逆变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