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血压控制新标准:缘由与执行

2015-08-20维悌

科学生活 2015年8期
关键词:脑血管病收缩压成人

维悌

天气开始慢慢升温了,高血压患者又要开始考虑调整控制血压药的用量了。不久前,笔者注意到某报发表了一则消息称:美国发布了最新版的高血压控制标准—《2014美国成人高血压管理指南(JNC8)》,指南中提出老年人的高血压控制标准,可上调为160/90mmHg(mmHg即毫米汞柱,1mmHg=0.133千帕)。该报记者接着公布某心血管专家接受采访的情况。采访中提到,国外还有报道,85岁以上的老人,血压与生存期长短呈负相关。例如,专家对芬兰坦佩尔市561名高龄老人(其中83%在85岁以上)进行5年存活率的观察。结果发现,死亡率最低的,是收缩压在160mmHg和舒张压在90mmHg以上的高龄老人。这就为上述美国调整老年人高血压标准提供了间接例证。总之,言之凿凿,让人不得不信。

然而,另一家报纸的记者同样以美国发布最新高血压控制标准、老年人血压控制提高到160/90mmHg为由采访该报所在省份的心血管专家,专家认为这一标准不适合中国情况,控制标准应当改为150/90mmHg云云。

性命攸关的10mmHg

这些报道让笔者很是困惑:高血压控制标准为140/90mmHg,已经成为大众的常识,想必制订这一标准也是考虑周全并久经考验的,难道美国会将舒张压上限标准一下子作如此大的调整—20 mmHg吗?

查阅了《2014美国成人高血压管理指南(JNC8)》以及美国心脏协会联合美国脑卒中(即脑中风)协会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员发布的关于脑卒中的一级预防指南原文后,让笔者大跌眼镜的是,这些记者所报道的高血压控制标准调整数据与原文大有出入。

根据《2014美国成人高血压管理指南(JNC8)》,它对高血压的血压控制有如下推荐意见。

第一,60岁以上人群,启动降压治疗阈值(即通常所说的高血压控制标准)为收缩压(SBP)150mmHg或舒张压(DBP)90mmHg,治疗目标值为收缩压<150mmHg且舒张压<90

第二,60岁以下成人降压治疗阈值仍为140/90mmHg。

第三,对于合并慢性肾脏病或糖尿病的成人患者也采用140/90mmHg的标准,但指南建议对于70岁以上估算肾小球滤过率<60毫升/分钟(肾小球滤过率是指单位时间—通常为1分钟—两肾生成滤液的量,正常成人为80~120毫升/分钟)的人群血压控制目标值可适当放宽,在全面评估风险及受益后采取个体化治疗方案。

这与记者的报道至少有10mmHg之差,而这10mmHg又意味着什么呢?

世界卫生组织2011年的统计数据表明:血压升高已成为全球范围的主要死亡原因,也是老年人最常见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研究已经证实高血压是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血压与脑血管意外事件风险呈线性关系。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发现,血压降低10mmHg的患者患冠心病的风险下降22%,脑卒中的风险下降41%。反过来讲,将控制标准升高10mmHg,不知有多少人会罹患冠心病,遭受脑卒中之折磨,甚至导致死亡!

高血压之高危害

这里,有必要再对高血压的危害作一番盘点。

众所周知,人的血压可以分为收缩压和舒张压。通俗地说,收缩压就是人的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的最高压力,舒张压就是人的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的最低压力。人的血液在血管内流动会对血管壁产生压力,如果压力过高,就会使血管破裂,发生意外。所以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控制收缩压非常重要,太高了,血管会破裂,如果血管破裂发生在脑部,就会发生脑溢血性脑卒中。其实,高血压可能引起四大危害,而以脑血管意外最为常见和严重。

危害之一—引发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病的主要直接并发症是脑血管病,尤其是脑出血,严重时就造成脑卒中。有一组经15~18年长期随访312例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研究统计得出,由于心、脑、肾并发症死亡97例,占全部死因的74.6%。在27个月随访观察596例老年人高血压的前瞻性研究中,心、脑血管病累积发生率为68.79%,脑血管病累积发生率为36.91%。研究表明,血压越高,并发症的发生率也越高。针对上海市宝山区15岁以上5456人关于血压与脑卒中发病关系的研究表明,在随访的9年内,高血压病患者发生脑血管病约占整个人群脑血管病发生人数的70%,其中确诊高血压患脑血管病的相对危险性是正常血压者的32倍,临界高血压者的相对危险性也高达9倍。

危害之二—引起肾脏病。长期高血压可导致肾小动脉硬化。肾功能减退时,可引起夜尿、多尿、尿中含蛋白、管型及红细胞。尿浓缩功能低下,酚红排泄及尿素廓清障碍。出现氮质血症及尿毒症。

危害之三—引起猝死。猝死是临床上最为紧急的状态。它表现为忽然发生呼吸、心跳停滞,意识丧失,并常于1小时内死亡。高血压因左心室负荷增加,而致左室肥厚,易患心律失常、冠心病,是猝死的高危因素。冠心病猝死约占全部心血管病猝死的90%。

危害之四—导致多种病变。高血压还可导致心、脑、肾和血管多种病变,发生左心室肥厚、充血性心力衰竭、主动脉夹层、慢性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威胁生命与健康的并发症。

从宏观上说,美国心脏协会联合美国脑卒中协会发布的《关于中风的一级预防指南》指出:在美国每年有7950000人罹患脑卒中,其中有6100000人为首次发作,共造成680万人曾发生脑卒中的19岁以上成人幸存者。因脑卒中致死位列美国致死原因的第四位。在过去40多年中,脑卒中发生率在高收入国家中下降了42%,而在较低和中等收入国家中却增加了100%。较低和中等收入国家中的脑卒中发病率已经超过了高收入国家。同时,脑卒中是造成人体功能受损的首要原因。罹患脑卒中后6个月,仅有26%的病人能够独立料理日常生活,却有46%的病人发生了认知功能障碍。因此,罹患脑卒中后,不只是那些病人的生活发生了巨变,其实也是他们的家人和其他照顾者的噩梦,有时甚至比死亡更糟糕。

中国高血压患者也有自己的特点,高盐摄入、合并糖脂代谢异常的比例在逐年增高,同时中国是脑卒中病例发生大国,脑卒中85%的死亡原因是来源于血压控制不良。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你在小区里看到那些拄着拐杖、行动困难兼有口齿不清情况的人们,有很大可能是脑卒中后遗症的受害者,当然你看不见那些卧床不起的脑卒中患者。

老年人的血压不是越低越好

由于高血压的严重危害,在不少人看来,高血压患者最好能够将血压降低,越低越好。这个观念,其实也是错误的。

美国之所以将收缩压标准放宽,就是考虑到高龄老人,收缩压和舒张压差距会拉得比较大。许多老年人为了控制血压,会不自觉地加药,将收缩压降低到140mmHg以下,结果舒张压也同时下来了,严重的连60mmHg都不到,这种情况其实是非常危险的。

这是因为,老年人容易发生血管粥样硬化,通俗地说,就是血管壁积累了许多垃圾,血液流动起来不顺畅。而人体的心脏就像一个机械泵,血压就是泵动力高低的表现。当血压过低的时候,血液会无法流动到一些远端血管,导致人体一些器官供血不足,特别是大脑出血血管硬化后,就会因为过低的血压,出血供血不足,会感觉到头晕、心绞痛等情况。

所以,心血管专家建议,老年人的收缩压应当控制在150mmHg以下,舒张压至少要在60mmHg以上。如果有的老年人能将收缩压控制在140mmHg,同时舒张压不低于60mmHg,那么这个水平也是可以的。所以,150mmHg只是一个宽泛的标准,并不是说一定要达到这个标准。

当然,根据个人不同的情况,血压的控制值要区别对待。一般而言,理想的血压是120/80mmHg,不过血压在140/90mmHg以下的人,都是没有问题的。如果是高血压患者,建议控制在140/90mmHg,高龄老年人,特别是伴有动脉硬化的,可以放宽到150/90mmHg。

在我国新的指南没有出来前,专家建议老年人将血压控制在150/90mmHg。最近天气炎热,高血压患者要注意药量的调整。作为高血压患者,不要长年吃一种药量,也不要凭经验任意加减药量,调整用药前,请咨询专业的医生,同时要做好自身血压监测。

在调整用药期间,每天请两次监测血压,早上和晚上各一次,早上可以选择在9点至10点之间,晚上可以选择在6点至9点之间,每次监测请连续测量三次,然后取三次的平均值,作为一次监测的结果。当用药量稳定后,可以将监测的时间拉长为每周一天,同时要记录好自己的血压。个别日子,如果血压超出了150/90mmHg的范围,也不用焦虑,因为老年人的血压是特别容易波动的,只要做好持续观察就可以了。但如果连续几次都超出了范围,就应及时向医生求助。

猜你喜欢

脑血管病收缩压成人
成人不自在
老年人群收缩压与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预后的关系
健康年轻人收缩压高会增加动脉硬化风险
强化降低收缩压不增加卒中风险
脑血管病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相关性分析
CT全脑灌注成像在脑血管病变中的临床价值
改良的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评分与老年人短时收缩压变异性的关系
超声扫描心脑血管治疗仪治疗急性脑血管病50例
Un rite de passage
成人正畸治疗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