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皖北地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构建研究——以蒙城县、砀山县为例

2015-08-20许楠马怀礼安徽大学经济学院安徽合肥230601

安徽农业科学 2015年2期
关键词:蒙城县砀山县龙头企业

许楠,马怀礼(安徽大学经济学院,安徽合肥 230601)

1 蒙城和砀山两县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概况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指大力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逐步形成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组织形式为补充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随着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农业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日益显示出发展生机与潜力,已成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主体。目前,蒙城、砀山两县已初步形成了已承包农户为基础,农产品加工企业为龙头,合作经济组织为纽带,家庭农场和种植大户为基本单位的多种生产经营主体共存、密切联系的农业生产经营格局。

1.1 基本县情 蒙城县地处淮北平原中部,隶属亳州市,是个农业大县,是国务院批准的对外开放县、农村改革试验区、全国林业百佳县。土地面积2 091 km2,耕地15.33万hm2,辖15个乡镇、2个办事处、1个工业园区和1个林场,人口132万,是安徽省主要农产品的重要产区。近年来蒙城县紧紧围绕“三化同步”这一主题,把建设现代化农业作为重大任务,积极鼓励农业的发展,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与帮扶下,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蓬勃发展。2012年全县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42家,其中亿元以上产值企业12家。全年规上企业累计完成农产品加工产值52亿元,同比增长33.4%。

砀山县位于安徽省最北部,皖、苏、鲁、豫4省交界处。目前砀山县积极探索农业经营体系创新,转变农业经营方式,大力培育和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012年依托安徽强英鸭业集团公司、砀山汇金木业公司和砀园果业集团开展联合体建设试点,2013年在完善3个试点联合体建设基础上,全面启动联合体建设,已建设产业联合体15个,主要涉及果蔬、畜禽、粮食和林木4大产业。砀山县积极申报创建安徽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县,经市政府推荐、专家评审、安徽省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领导小组批准,广德、砀山、天长被评为首批创建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县。

1.2 两县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比较

1.2.1 数目比较。蒙城县、砀山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目比较见图1。由图1可知,从总体数目来看,砀山县龙头企业数目少于蒙城县。但是砀山县拥有国家级1家、省级18家、市级51家,而蒙城县省级龙头企业8家,市级龙头企业65家,在发展规模方面蒙城县稍逊砀山县。而且在规模效益方面砀山县的龙头企业总产值远大于蒙城县。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从两县比较可以看出,在数目上砀山县是蒙城县的3倍之多,入社人员也是蒙城县的2倍,可见砀山县在合作社上面的发展速度快于蒙城县。

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家庭农场的概念。在短短一年时间里发展相当迅速,蒙城县已认定家庭农场数已达106家,而砀山县达399家,是蒙城县的2倍多,可见在家庭农场方面砀山县的发展速度也是快于蒙城县的。

综上所述,砀山县在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发展上比蒙城县要快得多。

1.2.2 效益比较。2013年,砀山县龙头企业共完成营销收入95.4亿元(同比增长12.7%),加工总值 72.9亿元,上缴税金9 700万元,利润4.8亿元。蒙城县全年规划企业累计完成农产品加工产值52亿元,同比增速达33.4%。可见砀山县的龙头企业规模效益远大于蒙城县,但是蒙城县的增幅要大于砀山县,有后来居上的趋势。

2013年砀山县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274家,累计超过2 000家;新增规范化合作社172家;新注册合作社联合社3家;新增省级示范合作社3家,累计达到11家;新增市级示范合作社17家,累计达到35家;省信息化建设试点合作社20家,累计达到89家;160家合作社建立了基层党组织。入社人员达10.87万人。蒙城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达756家,新增84家。部级示范专业合作社1家,省级示范专业合作社6家,市级示范专业合作社13家,县级示范专业合作社27家。入社人员5.05万人。两县合作社发展速度都很快,砀山县略胜一筹。

砀山县职业农民认定2个专业,家禽饲养工和水果园艺工人共计138人。至2013年底,蒙城县发展家庭农场171家,经工商注册登记的有105家。实现肉蛋奶总产量11万t。1.2.3 特色比较。2013年以来,蒙城县工商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认真履行职责,提高办事时效,采取多种措施,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提供行政指导和全程跟踪服务,促进其健康发展。一是优化服务,促进发展;二是发挥职能,扶持壮大;三是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示范联系点制度。蒙城县依靠科技进步,进一步优化品种结构、区域布局,加快培育具有发展前景的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但其特色还不够鲜明。

相对蒙城县来讲,砀山县特色比较鲜明,实施水果龙头带动战略,大力巩固、培育、扩大龙头企业的数量和规模。通过近几年的招商引资,砀山县的水果加工业发展迅猛,水果产业化发展驶入“快车道”。近年来,砀山县积极发展水果专业合作社,通过“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等产业化经营模式,在加工企业与果农之间构建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关系。积极响应国家精神的号召,继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到“扶持家庭农场”,砀山县结合自身实际,通过政策引导、规范管理、技术指导等方式,使家庭农场由分散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有效提升了农业主体的经营能力。

1.3 两县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相同点 龙头企业方面,两县都把培育扶持龙头企业作为发展农业产业化工作的重点,全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日益壮大。合作社方面,合作社的发展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政府采取各种优惠措施诸如免费提供农机农具、免费提供高技术人员培训课程、帮助合作社做好道路修整、农田水利以及项目申报、资金扶持等各项扶持工作来推动合作社的发展。家庭农场方面,积极组织种养大户暨家庭农场参加创业培训,培养专业人才、增强技术创新的力度,以此促进家庭农场的发展。

1.4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例证

1.4.1 龙头企业发展状况。蒙城宏健食品有限公司是江苏雨润集团在收购原“五洲”牛肉品牌的基础上新组建的全资子公司。公司主要生产牛肉干、牛肉松、卤制牛肉、牛肉酱等6大系列5种风味50多个品种。由于公司规模比较大,所以在资金周转方面完全没有问题,商业银行也会很主动地以基准利率贷款给他们;蒙城东升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以肉类屠宰为主的综合加工企业,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省百强民营企业。公司产品主要包括猪肉冷鲜肉、分割肉和熟食制品3大系列,共200多个品种,畅销全国多个省市,年销售额居蒙城第二。公司目前的发展水平还处于中小企业,所以向商业银行借贷比较困难,且享受不到基准利率,至少上浮20%左右。

砀山欣诚食品有限公司是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浙江爱斯曼食品有限公司于2005年6月在整体收购原砀山葡萄酒厂的基础上,注册成立的一家综合性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公司占地面积4.87 hm2,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20名,以生产果蔬类、畜禽类罐头及速冻蔬菜和空罐、纸箱、食品机械加工销售为主,产品全部出口,远销美、日、加、东南亚、澳大利亚、新西兰、中东、西欧等国家和地区。欣诚公司年生产水果罐头3.5万t,速冻蔬菜0.5万t。常年安排就业1 500人,高峰时可安排劳动就业4 000人。

1.4.2 农业合作社发展状况。蒙城县许疃镇凯利源种植专业合作社规模比较大,各种机械设施齐全。该专业合作社主要培育蔬菜、五谷、瓜果、花卉等,蔬菜种植区总面积20 hm2,主要建造了20座标准化日光温室,6 000 m2连栋大棚、200座标准化钢架大棚。设施蔬菜种植区主要功能有蔬菜育苗、蔬菜“三新”展示、反季节蔬菜生产等,年效益可达1 000万元以上。该合作社发展迅猛,但由于现在正逐步扩张,所以还正面临着资金短缺的问题,从银行借贷根本满足不了融资需求,而且贷款手续复杂。好在国家政策上有很多的优惠,比如国家投资1 200万元解决了道路和井渠问题,政府会提供技术培训(该站站长就是农委派来做技术指导的)、农机服务、大棚补贴等。

砀山县利华水果专业合作社是一家集生产、科研、销售和仓储于一体的农民经济合作组织,曾被评为安徽省省级示范合作社,合作社成立于2008年3月,注册资金380万元,现有社员8 000多人,水果生产基地近万亩(666.67 hm2),年产水果10万kg,该社拥有1 500 t气调保鲜库一座,水果分级流水线3条,水果加工车间2 000 m2,产品主要销往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越南、菲律宾、英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合作社部分产品已获得中国有机食品产品认证(证书号115OGA1100044),该社水果生产严格按照“三安模式”进行生产——生产环境安全、生产过程安全、产品质量安全,采用果树身份证制度建立水果质量追溯系统,做到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追溯。经过多年努力,合作社建立了完善的销售网络和高效的服务团队。

1.4.3 家庭农场发展状况。蒙城县顺宏养殖场也是蒙城县顺宏禽类养殖专业合作社,主要是以养猪为主,现生猪存栏数为500头,占地面积约6.67 hm2。由于该养殖场的负责人自己成立了蒙城县顺宏禽类养殖专业合作社,所以其资金来源主要是自己投资,在资金流转困难时还向亲戚、朋友借款。目前政府也主要是政策支持为主,仍是“以奖代补”的方式进行鼓励,作用也不大。养殖场将会继续扩大养殖规模,增加养殖数量,提升养殖效益。

砀山县的山河家庭农场是砀山县首家家庭农场。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其中,“家庭农场”的概念是首次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出现。为此,县工商部门认识到家庭农场是解决当前农业发展瓶颈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农业产业化、集约化经营的具体形式,及时通过多种方式在全县进行广泛宣传,当工商人员了解到种植大户王某注册登记家庭农场的想法后,及时安排专人介入,全程指导跟踪服务,在第一时间为其办好了营业执照。据悉,山河家庭农场流转土地53.33 hm2,主要种植砀山酥梨、西瓜等经济作物,负责人王某经营农民专业合作社多年,在全国各地有许多稳定的市场客户,市场前景广阔。截至2014年5月底,砀山县已认定家庭农场数为399个,具体分类见表1。

家庭农场的发展情况,砀山县总体上好于蒙城县。

由表1可知,砀山县的家庭农场,中小型占绝对部分,经营土地多在6.67~13.33 hm2,经营的项目多为特色种植。

2 皖北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中的问题

目前两县已基本形成了以承包农户为基础、多种生产经营主体并存的农业经营格局。但是,离构建“四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还有很大差距,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体制需要进一步完善。

2.1 农业经营主体经营规模不大,经营水平不高,效益低下 由于农业经营主体经营人员整体文化程度偏低、综合素质不高,在面对纷杂多变的市场时应变能力不足。同时农业受天气影响较大,风险也比较大,农业经营人员应对风险的能力较差。

2.2 高技术人员紧缺,技术支持力度不够 产业经营中先

表1 砀山县家庭农场统计(截至2014年5月底) 个

进的技术的缺乏使得劳动生产率停滞不前。再加上农村经济发展的落后,导致年轻人员大量外流,所以除了有经济头脑的经营管理人员,能够加入到新型农业建设中的大都是上了年纪的人。据恒鑫无公害蔬菜专业合作社党委书记介绍,合作社现在缺的就是技术人员,他们合作社仅有的一个技术人员也是从山东请来的,高技术人员供不应求,所以合作社的发展速度很慢。

2.3 中间环节过多,奖扶政策落实还有待加强 尽管目前国家和安徽省都制订一系列扶持农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但扶持力度还不够大,范围还不够广,受益面还很小;各项支农政策在落实中缺乏衔接性和灵活性,与实际工作不匹配,支农政策下达到农民的中间环节过多,导致政策执行难。

2.4 小规模组织融资困难,资金严重不足 蒙城县一些大型龙头企业因为规模比较大,所以融资基本不成问题,很多商业银行很乐意借钱给他们,而且借款可享受到银行基准利率。如蒙城宏健食品有限公司便主要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借贷,且可以建立很好的合作关系。而规模比较小的龙头及合作社向商业银行借款则比较困难,且利率较高。如恒鑫无公害蔬菜专业合作社和东升食品有限公司则主要向亲朋借款实现融资。砀山县金融机构扶持的贷款额度普遍较小,借贷门槛较高,经营主体通过融资实现借力发展的难度较大。如很多土地流转规模经营户种植果树,前期资金投入很大,后续资金跟不上,造成运转困难。

2.5 龙头企业组织纽带松,集约化程度低 砀山县的龙头企业主要加工水果、食用菌、芦笋、豌豆等,未能真正起到带头作用。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未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同体,农户的权益得不到正常保护,影响其积极性。

2.6 经营主体之间利益联系机制不健全,合作层次不高 大部分合作社仅停留在生产环节、技术服务等方面的简单合作,缺乏劳务合作、土地合作、资金合作的有机统一,利益联结机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特别是与龙头企业对接中,主体地位低下,在市场交易中议价能力较弱,订单合同履约比例不高,损害了长久稳定的共赢关系。

2.7 品牌意识不够强,产品质量有待提高 如瓜菜产业还只是停留在传统的种植和销售方式上,进行简单的交易,没有像砀山酥梨那样注册商标,缺乏品牌意识。在生产上只注重瓜菜的产量而忽视了产品的质量,瓜菜产品的商品性差,致使其产品的商品附加值低。对实施蔬菜名牌战略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蔬菜品牌发展跟不上蔬菜生产发展。

3 加快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建议

3.1 吸引高技术人员培养造就新型农民,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推进现代高效农业 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人才支撑。鼓励和支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工作,鼓励大学生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工作,对大学生和大学生村官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项目资金扶持、贷款补贴、金融支持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结合新型农民培训,继续加大对农村劳动力的技术培训力度。通过开展农业科技知识、实用生产技术及有关农业政策、法律法规等知识培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和劳务技能,增强其品牌和知识产权意识,培养新型农民和农业技术推广人才,从而充分发挥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价值,带动全县农业向高效化、规模化、现代化方向发展。

蒙城县应努力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引进先进技术,培养创新性技术人才;砀山县政府应认真组织实施“新型农民培训”民生工程,加大培训力度,吸引大学生回乡创业。

3.2 立足特色产业,以规划为引领,以招商引资为抓手,促进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 围绕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以突出新品种引进、科技研发、农艺节水、设施农业、循环农业等重点,不断提升示范区功能,推进农业稳步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加快农业标准化生产进程,围绕现代农业示范工程,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农业机械化建设,通过集中和现场指导的培训方式使参训的学员掌握机械的基本构造和原理,加强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以此来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收益。做大做强龙头企业,进一步完善扶持政策措施,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实现龙头企业与农民及合作社共舞、共进、共赢。推进产业联合体建设,依托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建立起一体化的经营模式,形成利益联结机制。加快培育经营性农业服务组织,建立农业专业服务组织,探索“专业化服务公司+合作社+专业大户”的服务模式,为农民提供全方位服务。

蒙城县应结合其自身特点,增强经营主体之间的合作力度及纽带关系,共同谋发展。砀山县应当抓住水果龙头的有利趋势,加大投资力度增加基地建设,促进水果产业更好更快发展,对于“砀山梨”这个响当当的招牌必须培养高技术人才参与管理保证其产量和质量;同时也应响应政府“龙头带动群众致富”的号召,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以求共同进步。

3.3 加大财政支持和项目扶持力度,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 一是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扶持经营主体的发展。以政策扶持为促动,激发全县上下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重点奖扶省、市级龙头企业生产加工中的贷款贴息、农业品牌创建、优质农产品进超市、土地流转、特色农产品的规模化种植、养殖等。二是以组织领导为保障,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环境。加强对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县领导联系龙头企业和有关职能部门帮扶龙头企业制度,及时解决龙头企业发展中遇到问题,努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健康持续发展。三是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各种媒体和召开经验交流会、组织观摩学习等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宣传创新农村经营体系的有关政策法规主要做法和典型经验。

蒙城县政府倡导合作社引领致富路,发挥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益,积极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产业扶贫,充分利用自身场地和基地等优势,帮助和引领贫困户从事种植、养殖等,并无偿为他们提供技术、信息、销售系列服务,助力贫困农户脱贫增收。政府应加强其监管力度,引导其健康发展。砀山县政府应采取多种手段加强对农业的综合投入,设立新型农业体系发展专项基金,并在资金投向、计划审批、工商登记、物资供应、产品购销等方面对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实行优先优惠政策。各级财政部门对符合政策条件的新型农业给予资金支持,加强银企对接,充分发挥政府在建设社会信用体系中的推动作用。

3.4 加大宣传力度,打开市场,拓宽销路 鉴于网络传播的快捷性、互动性、开放性和大容量信息等特点,新型农业可以尝试着凭借互联网的力量打开产品市场,拓宽产品销路。为了拓宽销路,选择合适的网络销售平台尤为重要。网络销售平台的专业性、权威性和高知名度,是选择时应该把握的关键。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企业带头人竞争意识的增强,现在多数企业都拥有自己的企业网站,用于发放产品信息、企业新闻等,但由于企业网站的聚集效应并不明显,客户只有在知晓企业名称的情况下,才能搜寻到该网站。所以厂商要找准自己的位置,选择合适的网络销售平台。实行“网上网下”双轨结合的营销方案更胜一筹。将产品摆放到网上销售,并不意味着可以一劳永逸,还必须要了解市场,有针对性地营销。对此,蒙城县和砀山县都应进行有目的性的市场考察,开展多样性的线下营销活动,接收市场反馈信息,有效弥补网络销售的盲点,推动网商后期的销售活动进行。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必要的市场考察有利于网商新品的研发,能推动企业的长足发展。

3.5 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破解农业新型经营体系发展的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一是强化农村金融体系融资功能,降低农村金融机构设立门槛,在现有农村金融中介体系中引入竞争机制,鼓励其他商业银行(尤其是地区性商业银行)“上山下乡”。同时,保证来自于农村的存款主要运用于当地农业建设和农业小企业扶持。开展多层次的信托业务,尤其大力发展融资租赁业务,以支持农业小企业的发展。二是建立农村金融体系风险控制功能。源于农业产业的弱质性,农业小企业的经营面临着极大的风险。大力发展农村保险,开发适合农业小企业的险种,给予其有力的经营保障对新型农业体系的建设有着重大意义。三是推行信贷与保险捆绑发展模式。目前,农业的高风险性是影响农业小企业禀赋和信贷机构偏好的最大因素,而化解农业风险最有效的手段是提供农业生产风险保障。在信贷与保险捆绑发展模式下,发挥保险企业展业工作深入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克服信贷过程中信息不对称的困难,又可以提高农业小企业的信誉度。这样既可提高农业生产者的禀赋,又能增强农村信贷机构对农业信贷的偏好。

蒙城县政府应充分发挥其在企业和银行之间的桥梁作用,加大企业银行之间的沟通力度,从而使二者之间建立起融洽的合作关系;砀山县积极探索金融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随着近几年农民专业合作的快速发展,从中央到地方都针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问题出台了一系列的指导意见,人民银行也会同专业合作社主管部门出台了金融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一些政策措施及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各家金融机构对农民合作社的发展也作了大量调研,探讨如何在保证资金安全的情况下,开发适应性的金融信贷产品。如砀山县农业银行积极联系担保公司,开发了由担保公司担保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最近又针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发了门面房抵押贷款。通过担保公司保证担保的方式对砀山县利华水果专业合作社提供贷款融资300万元,保证了该合作社产品的出口,目前该公司产品已远销新加坡、马来西亚等10多个东南亚国家或地区。

3.6 创新土地流转制度,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发展壮大提供经营平台 搞现代农业要有适度规模,但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发展受到了土地规模的制约。要突破土地规模的制约,就必须进行土地改革。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一些土地制度改革方面的内容:第一,对集体土地以后要减少强制征用的范围;第二,农村集体土地可以直接进入建设市场;第三,农民承包经营土地可以流转;第四,农民的住宅用地、宅基地可以出让、出租,入股、抵押,但没说继承。通过这一系列的改革,强化农民的财产权益,使农民在土地财产增值方面获得收入。

要适度规模必须有土地流转,土地流转的前提是稳定家庭承包经营。所以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必须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定土地承包关系。但是,现在一些地方仍然随意调整承包地,甚至违背农民意愿,违法收回农户承包地,引起农民上访。为此,要研究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的具体实现形式,推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稳定土地承包关系,不仅不排斥土地流转,而且有利于土地流转。引导土地逐步向种田能手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是今后的发展方向,这一点应当明确。

[1]王长春.创新农业经营体系改变农业经营方式[EB/OL].(2013-06-09)http://www.caein,com/index.asp?NewsID=88959&xAction=xReadNews.

[2]蒙城政府网.2014年蒙城县政府工作报告[R/OL].(2014-01-10)http://www.mcbkw.cn/m/mcgk/1389320993.html.

[3]淑芳.安徽砀山:培养造就新型农民推进现代高效农业.砀山农委信息中心[EB/OL].(2011-11-7)http://www.ahnw.gov.cn/2006nwkx/html/201111/%7B080FD8E4-C8C1-4CC0-8B9D-046B94C9707C%7D.shtml.

[4]王瑜.蒙城县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4(5):335-336.

[5]艾涛.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探讨[J].科技广场,2007(6):59-60.

[6]韩长斌.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N].人民日报,2013-08-07.

[7]张友忠.蒙城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综述[J].安徽农学通报,2012(4):1 -2,19.

[8]汪淼.农发行砀山县支行扶持畜牧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大做强[EB/OL].(2007 -10 -18)http://www.zgjrjw.com/news/yqzj/2007107/14275680738.html

[9]糖酒快讯.砀山县龙头企业带动群众奔康致富[EB/OL].(2007-09-10)http://info.tjkx.com/News/FFFFFFFFFF/2007 - 09 - 10/0000038720F45A9.html.

[10]邓学民沈朝华.蒙城县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调研报告[J].中国农机监理,2013(7):26 -28.

[11]周宇鹏.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对策建议——以安徽省砀山县为例[J].中国市场,2013(4):95-96.

猜你喜欢

蒙城县砀山县龙头企业
山西省级扶贫龙头企业和扶贫农民专业合作社名单出炉
县城地下空间需求预测研究——以蒙城县地下空间综合利用规划为例
安徽砀山县:推进农民合作社规范发展质量提升
2018年全球农化产品销售前20名的龙头企业
一道最值问题的新解与推广
2016年湖南省新认定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名单
再生资源行业持续整合 龙头企业强者恒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