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沙式形意拳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2015-08-15

绥化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形意拳武馆传人

刘 涛

(绥化学院体育系 黑龙江绥化 152061)

沙国政先生自幼习武,师从姜华亭、王者政、刘光兴、翟树珍、姜容樵、孙禄堂、修剑痴等诸前辈名家,精通多种内外家的拳械套路,在继承前人传统的基础上,博采众长,不断发展创新,逐渐形成具有独特风格的沙式形意拳。[1]在现代社会,沙氏形意拳同传统武术的其他派别一样,同样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出现发展滞后、后继人才老龄化等不利的局势,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濒危失传的威胁。因此,应该对它们进行保护和推广,通过理论研究,促进沙氏形意拳更好的发展。

一、沙氏形意拳弟子的基本情况调查

沙氏形意拳沙国政先生所创立的,至今传承已经三代,沙氏形意拳的弟子大约有500多人,还有很多练过沙式形意拳的人。[2]沙氏形意拳的弟子及爱好者分布世界各地,如日本、法国、德国、英国、意大利、泰国、塞尔维亚、香港、台湾、云南、安徽、广东、山东、黑龙江等地。通过调查,沙氏形意拳的弟子的性别差异明显,男性占75.45%,女性占24.55%,说明男性弟子练习沙氏形意拳的人数远远多于女性弟子。从沙氏形意拳的弟子的习练人群的职业性质来看,红拳习练者以离退休人员、武术教练、警察为主,其次是教师、干部、工人、学生,其中学生人数最少。从沙氏形意拳弟子的文化程度看,其中大专文化水平的比例最高,依次为高中、本科、初中、中专、研究生。从沙氏形意拳弟子对保护沙式形意拳的方法看,沙氏形意拳弟子主要以教授沙氏形意拳作为保护的手段,其次是不断提高自身武术技能、研究沙氏形意拳的拳理、编写出版沙氏形意拳书籍、整理创编沙氏形意拳套路。从沙式形意拳的开展情况来看,沙氏形意拳拳术内容主要以五行连环拳、形意小连环、形意大连环为主,其次是十二形拳、鸡形四把、杂式捶;沙氏形意拳器械内容主要以形意剑、形意刀为主,其次是形意连环剑、连环棍、形意大枪;沙氏形意拳对练内容主要以形意拳散手炮、五行生克拳为主,再次是五行炮、安身炮、九套环。

二、影响沙氏形意拳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一)组织建设薄弱。沙氏武术的民间组织主要以沙国政武馆、沙国政拳法研究会、昆明市沙氏武学研究会的形式,主要是组织沙氏武术的弟子们研究和习练沙氏武术、组织活动。[3]由于沙氏形意拳的传人受中国传统思想和本门门规的影响,只愿意在武馆或组织机构教学、交流、传艺,而不愿在公园、社区、街道等场所抛头露面,只对少数的武术爱好者进行宣传、指导和传艺。目前还没有专门面向广大群众的社区团体组织,也没有专门的沙氏形意拳社团组织,不利于沙氏形意拳在人民群众中更好的发展。

(二)经济原因。沙氏形意拳的传人在传承和发展沙氏形意拳的同时,还得为生活奔波,需要一定的经济来源,由于经济的原因,整理的拳术套路不能出版发行,需要进一步整理的器械套路资料不能正常进行;沙氏形意拳的对外交流以及比赛活动不能正常进行,沙武馆不能正常的定期维护,也影响了沙武馆的正常教学活动。

(三)未能进入教育系统。在目前传统武术的自然传承环境出现危机的境况下,沙氏沙式形意拳是传统武术的重要一部分,面临着相同的境遇,进入学校传承可以说是沙氏形意拳发展的必由之路。在调查采访中,沙式形意拳传人沙俊杰说:我的父亲一直想把沙氏武术推广到学校中去。通过学校传承沙氏形意拳可以使更多的学生喜爱和练习沙氏形意拳,加上学生生活、工作的流动性很强,会对沙氏形意拳的广泛传播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保护的手段不够完善。沙氏形意拳的传人及弟子在保护沙氏形意拳的方面做了很多的努力与贡献,如教授沙氏形意拳、整理创编沙氏形意拳的套路、出版沙氏形意拳的书籍等,都只是对“物”——沙氏形意拳的保护,没有对“人”——沙氏形意拳传人的保护。传统武术的传承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过程中又是以人为载体的,传承人的数量少、技艺精湛,传承的路线一旦中断,有可能也就标志着一门或一派武学的消亡,因此保护沙氏形意拳的关键是对沙式形意拳传承人的保护。[4]

三、沙式形意拳的发展对策

(一)推广组织建设是沙氏形意拳发展的根本保障。沙氏形意拳要想更好地发展下去,不但要有很多的传承人,更需要许许多多的练习者,假如说练习者都没有了,那么继承和发展沙氏形意拳也就不知从何谈起。因此沙氏形意拳的传人首先要改变传统的传承观念,从武馆中走出来,到社区、公园、街道、广场等有武术习练的场所,进行沙氏形意拳的辅导教学活动,大众健身活动中积极的普及推广沙氏形意拳,只有这样才能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沙式形意拳的健身活动中来。同时依托沙式形意拳在群众中的影响力,建立更多的沙氏形意拳的推广中心、沙氏形意拳的辅导站、沙氏形意拳的练功健身点等基层组织建设,成立更多专门的沙氏形意拳的社团组织,积极组织广大武术爱好者开展沙氏形意拳的日常习练活动,定期开展大型的学习交流活动、表演活动,让广大群众健身在其中、乐在其中,让练习沙氏形意拳活动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的一部分。

(二)产业化发展是沙氏形意拳发展的必然趋势。沙氏形意拳要想发展壮大,必须走产业化的发展道路。沙氏形意拳的产业发展首先要获得政府的支持,政府要对其产业化的发展提供一定的资金投入与政策的扶持帮助,沙氏形意拳的传人、弟子也要利用自身的社会关系向个人、企业等社会各界筹措资金,成立股份制的沙氏武术的开发公司。该公司有权经营和组织承办有关传统武术比赛、大型活动、培训、服装、旅游、传播等。通过对沙氏形意拳的传人、弟子的师资力量进行整合,利用统一的培训、考核、配送统一的教学大纲等办法,对合格的沙氏形意拳的传人与弟子发放国际上通用的段位制的教练证书,采取独资、合资等经营方式,成立沙氏形意拳武馆连锁的加盟店,在传授沙氏形意拳的同时,还可以开发和出售武术器材、沙氏形意拳的练功服、拳谱书籍、光盘音像制品以及沙氏形意拳的纪念品等。云南自然风光优美,拥有雄伟壮丽的山川地貌,石林、大理、西双版纳、昆明滇池、丽江玉龙雪山等都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是国内外旅游者心目中的理想胜地,将沙氏形意拳与云南的特色旅游结合,既可以满足来自国内外探新求异的旅游者兴趣,还可以扩大对沙氏形意拳的宣传,同时还能创造出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三)扎根学校是沙氏形意拳发展的长远之计。许多国家都把民族性的项目列入到学校体育教育之中(如韩国的跆拳道),而且是小学、初中、大学升学的必考科目。在国家的现代教育政策的影响下,每个人都会通过学校这座神圣的殿堂,抓住国家课程改革的历史机遇,将沙氏形意拳与大、中、小学的武术课相结合,这样不仅使学校的体育课多样化,而且可以打造云南地区学校的特色。[5]沙氏形意拳进入学校的武术课堂,不但为广大青少年提供了学习的机会,而且会对沙式形意拳的传播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沙式形意拳要想扎根于学校就要根据学生的生长发育、心理适应等特点,对沙氏形意拳的拳术进行必要的创新与简化,创编出适合在学生中普及的经典套路作为教材;同时在政府和教育系统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对云南省大、中、小学的体育教师分批进行沙氏形意拳的培训;在教学中采取“打练结合”的教学方式,多进行模拟的实战练习,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与兴趣;武术教师应在课上或课后、运动会等活动中组织沙氏形意拳的竞赛和表演活动。沙氏形意拳在学校开展的好,不但可以促进沙氏形意拳的发展,更是沙氏形意拳可持续发展的长远之计。

(四)保护传承人是沙氏形意拳传承与保护的重中之重。传统武术是通过传承而得以延续下去的,传统武术是由传承人的口传心授而能得以代代相传、延续和发展,以致传统武术的传承人数量少而技艺精,一旦发生意外,就会导致该拳种的断层或消亡,因此作为传统武术承载者与传递者的传承人,就成为保护传统武术的关键与中坚力量。对保护传承人的方面,日本和韩国是做的最好的国家,采取的措施和方法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日本的“人间国宝”(传承人),每年可以从政府那里得到200万日元的补助金,用于培养和传承“技艺”。[6]在调查访问的过程中发现,沙氏形意拳的传人中技艺精湛的人数不少,掌握很多套路的人也很多,但是技艺精湛而有通晓全部沙氏形意拳拳械体系的人就只有一人。因此对沙氏形意拳传人的保护就成为保护沙氏形意拳这门功夫的重中之重了。对保护沙氏形意拳的传承人应做到以下几点:

1.将沙氏形意拳传人列为非物质性文化遗产,拨出一定的资金进行保护,让传承人享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并对有突出贡献的传人,给予一定的物质奖赏和授予荣誉奖励。

2.要给予传承人一定的工资待遇以保证生活无忧,这样传人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沙氏形意拳的普及推广工作中去。

3.政府部门把沙国政武馆作为“传人培训基地”,对沙氏形意拳的优秀人才进行深层的培养,确保沙氏形意拳可以薪火相传的“种子”。

[1]沙俊杰,欧道生.松柏风采映人生[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2]郭明忠.武术大师沙国政传奇[M].昆明:科学出版社,2007.

[3]刘云发.沙式形意拳的传承与研究[M].云南:云南科技出版社,2010.

[4]虞定海,牛爱军.中国武术传承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0.

[5]沙国政.八卦狮形掌、形意鸡形拳、武当八仙剑专辑[M].湖北: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6]牛爱军.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对“传统武术传承人”保护问题的探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10).

猜你喜欢

形意拳武馆传人
“老精神”与“新传人”
多视角下形意拳的传承与发展
多视角下形意拳的传承与发展
武馆的大事件
太谷县形意拳的开展现状调查与分析
武馆过年
武馆寻宝
舌尖上的武馆
闽剧传人陈淑英
形意拳源流与发展考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