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日语影视赏析课程的教学改革

2015-08-15张凤杰

绥化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日语赏析影视

张凤杰 盖 鑫

(佳木斯大学外国语学院 黑龙江佳木斯 154002)

一、开设日语影视赏析的必要性

随着多媒体教学的应用普及,目前高校在外语专业普遍都设置了称为“影视赏析”“影视文学赏析”“影视鉴赏评论”等的课程。虽然课程名称稍有偏差,但其教学目的普遍一致,即通过对原声影视作品的分析与鉴赏,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了解影视中各类人物的对话,了解各语言国的风土人情和文化背景、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科学技术的发展、地理地貌等特点。同时,为学生提供一种语言学习环境,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语言文化素养,促进学生自身的外语听的能力与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外语交流的能力。

高校日语教育在初级阶段的教学大都比较枯燥和乏味,学生每天需要记忆大量的单词,背诵篇幅很长的对话。对大部分学生来说,这种学习方法其实是一种负担。有研究表明,人在心情愉悦的情状中学习才是最有效率的。教师在教授日语的过程中常常强调只有通过大量的背诵及阅读才能学好这门语言。但却忽视了人类在初学语言时是不需要记忆文字的“形”和各种语法的“式”的,而是通过“说”和不断地重述来记忆词汇,并在不同的语言情境下来理解不同词句的含义。就如幼儿在学习“宝宝,吃饭了,先去洗手”时,起初他是不知道这句话该如何书写的,第一次听到这句话时也未必理解“吃饭了,先去洗手”是什么意思,但通过父母对这句话的不断复述和在每次吃饭前亲自带着孩子洗手的示范教导,孩子便可以逐渐掌握、理解这句话的含义,此后还能够在具体的生活实践中灵活运用,告诉母亲说:“吃饭了,妈妈先去洗手。”同样的语言学习方式,如果运用在日语学习中想来也是可行的。那么,问题的关键就是要创造一个愉快、轻松的日语学习环境。

日本影视、动画等艺术情节丰富,人物众多,画面富于变化,负载了文化、历史、社会及人生的内涵。因此通过日语原声影视的赏析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帮助学生通过语境假设来推理、判断语言的使用场合;形成标准、纯正的语感;适应交际用语的语音节奏变化。同时,日语影视赏析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图文声像并茂的载体,营造了一个比较全面、完整的日语学习环境,在避免日语学习传统的死记硬背中,提高日语教学的效率。

二、目前日语影视赏析课程的教学现状

(一)教学的教材资料稀缺。目前高校日语专业中,大都设立了影视赏析这门课程。外语影视欣赏方面的教材虽然很多,但针对日语专业的规范教材却非常稀少。日本原版教材大多仅限于视听训练,且在征订方面有很大困难。而国内出版的教材目前只有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于2011年4月,由徐琼,陈娟,于春玲,林晓合编的《日本影视文学欣赏》。该书以日语专业高年级的学生为对象,共设8课,每课由电影和小说两部分组成。电影部分包括日文和中文的故事梗概、导演和演员的介绍、电影与小说的异同、电影欣赏、电影台词节选、词语注释、思考题等。小说部分包括故事梗概、作品背景、作品鉴赏、作家介绍、作家年谱、小说内容节选、词语注释、思考题、中文译文等。每课后还附有与文学、影视相关的小知识。虽然组成的内容较为全面,但选取的电影多是由文学名著改编、翻拍的,有很大的局限性。

(二)教学选材比较随意。部分高校在设立该门课程之后,因缺乏合适的教材,多是由教师随意的选择影视作品,致使这些作品普遍缺乏系统性、全面性。例如,个别高校在整个学期选择赏析的全部是宫崎骏的动画电影作品。诚然,宫崎骏可谓是日本动画界的一个传奇,其作品在日本乃至全球都有极为深远的影响。但宫崎骏的每部作品,虽然题材不同,所要反映的中心实质却大同小异。因此,选择一两部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足以。有的高校教师则随着自己的影视作品喜好选片。完全不考虑所选内容的主题思想是否健康,适合学生观看;是否客观写实;学生是否感兴趣;是否能带动学生学习语言的主动性。

(三)教学大纲安排不尽合理。大部分高校以选修课的形式,只针对日语高年级学生开设日语影视赏析课。主要是为了兼顾“赏析”。教师定性思维认为高年级的学生普遍能够听得懂日文原声影视,在解读的过程中能够用日语进行表述,方便师生间的讨论、分析和交流。在课程量的安排上,一般为1-2个学期,每个学期18周,每周2-4课时。按照每部电影的平均时长120分钟,每集电视剧的平均时长40分钟,每集动画片的平均时长20分钟计算。如果一个学期18周,每周安排2课时,除去每2课时进行的30分钟课堂讨论时间。那么一个学期,学生们最多只能赏析9部电影,或27集的电视剧,或54集的动画片。如此少的量不仅在选片上给教师带来很大困难,同时也很难保证所选影视剧内容的系统性、全面性。在所选影片时长超出90分钟的情况下,教师便无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播放完整的视频材料,而只能在一周后的下一堂课中继续未播放完的内容。一周的空白期也很容易打乱学生学习的持续性和有效性。

(四)教师教学手段单一。目前有很大一部分教师在从事日语影视赏析课程教学方面的研究,大家普遍认为这门课程应该主要用于实现两大教学目的,一是提升学生的语言技能,即听力和口语技能,二是帮助学生了解日本的方方面面。因此,在该门课程教学过程中,大都采用如下授课方式,即采用情景教学法和讨论教学法相结合,要求学生们认真欣赏影片,掌握影视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表达的主题思想,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实际的操作过程如下:首先,在欣赏影视作品之前,介绍该部作品的背景。主要包含片中讲述故事的社会历史背景、故事情节梗概、男女主角简介、影片获奖情况等等。接下来播放完整视频材料。然后,组织学生针对该影片的主题思想、人物情节等方面的内容抒发己见或分组探讨。最后由任课教师进行综述。根据教学安排,在课程期间还会挑选一两部经典作品让学生写出观后影评,作为平时成绩的评定依据。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教学目的,但笔者认为这样单一的教学方式也失去了把日语影视赏析作为专门课程来开设的必要性。

三、日语影视赏析课程改革意见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大学教育不得不面对近年来学生就业难的严峻考验。尤其是语言类专业面临的挑战更大。实际的就业需要的是更多能够借助外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人才。而大学外语教育面临的普遍问题便是很难培养出这种适应社会需求的学生。日语专业的大学生毕业后,多数学生即便拿到国际日语能力一级证书也依然不具备进行流利口语交际的能力。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在这一方面进行教育改革,把提高学生的日语口语交际能力作为重要的培养目标。鉴于目前普通高校日语影视赏析课程的教学现状,笔者提出如下改革意见:

(一)教学资料方面。第一,重新认识日语影视赏析这门课程的重要性,重视该门课程教材的研究、编订工作。第二,要与时俱进。伴随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影视艺术已经成为一种成长得最迅速的艺术。每年都有大量优秀的影视作品展现在人们眼前。为了迎合不同学年学生们的艺术品位,应该注重教材的改版及其中所选影视作品的不断更新。第三,教材内容的选择上应保证系统性、全面性、健康性、艺术性等基本原则,还应具有思想性和代表性。即视频材料必须是连贯的、完整的,主题必须是系统的、积极的、高尚的,内容必须是具有艺术性的、值得探讨的,所选影片在同类作品中必须是具有代表性的。影视作品种类的选择上可以包括:情感、人物传记、历史、战争、青春、家庭、伦理、动画片、新闻或地理的纪录片等等。

(二)课程安排设置方面。在课时量有限的情况下,有教师提出办法,安排学生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观看影视资料,这样就可以保障课堂讨论时间,同时可以保障学生能够赏析更多的影视作品。然而笔者认为这种方式并不恰当。为什么人们愿意去电影院看电影?因为电影院里有一种“氛围”。学生恰恰需要这种类似的氛围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而非把影视资料当做课外作业,在备感负担的心境下完成。因此,最好的办法是加大日语影视赏析课的课程量,由每周2课时改为每周10课时;由只在高年级开设改为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开设,并一直贯穿三个学年。选择的日语原声资料可以从中文字幕,中日双语字幕,一直过度到日语字幕甚至无字幕。为学生创造一个类似母语初学时的环境,使学生能够持续的置身于一个更为标准、规范的日语语言学习氛围中。在多看、多听、多说的情境下,愉快、从容地掌握语言技能。

(三)教学方法方面。如果把日语影视赏析的目的单纯得认作是提升日语语言技能和学习日本文化的手段,那么完全可以在日语听力、日语口语、日语视听说或日本文学、文化等课程中引入其作为辅助的教学方式,而不必将其作为专门的课程来设置。之所以设置这门课程,主要还是看重它能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客观地说,很多学生认为本门课程的初衷就是看影视剧。因此,教师首先必须对学生加以正确的引导。让学生通过实践认识到即便没有任何日语基础,也可以在频繁、反复的观看过程中学会简单的日语词句并进行口语表达。然后,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让学生借助欣赏视频材料自学日语口语表达。当学生达到一定的水平后,未必只有依靠让学生进行影评讨论或写作评析来维持教学。实际上,影评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影评专业知识、较好的写作能力、语言水平和良好的品位,而这些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这未必是最好的教学方式。教师其实还可以让学生根据影视剧中的不同人物情节进行角色扮演,或选取经典场景,进行配音表演,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影视剧小品表演比赛,把每次表演或比赛过程通过录像的方式记录下来,最后作为平时成绩或者是期末考试成绩的评定、加分依据。

莎士比亚说:“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既然学生们都爱看影视剧,那么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努力为他们营造一个能够事半功倍的日语学习环境。

[1]张慧霞.试论日语专业日语教育的属性[A].日语研究第6 辑[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2]孙逊.多媒体在日语基础实践教学活动中的应用.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J],2004(2).

[3]宛金章.日语专业课程设置改革研究.日语学习与研究[J],2003(1).

[4]侯越.论日本电视剧在中国的传播.日语学习与研究[J],2007(3).

[5]冯峰.高校日语教学与日语学习软件的利用.日语学习与研究[J],2002(4).

[6]宫伟.日语高年级听说课中影视教材的导入.外语与外语教学[J],2007(7).

猜你喜欢

日语赏析影视
影视展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明朝日语学习研究
影视风起
影视
关于日语中的“のた”和“の”的研究
步辇图赏析
Alfred & Emily——在谅解和赦免中回望赏析
从语义模糊性看日语委婉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