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人才培养视域下大学语文类课程改革实践

2015-08-15闫慧霞

绥化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大学语文通识考试

闫慧霞

(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 浙江绍兴 311800)

大学语文类课程,包括大学语文和应用文写作,是高校各专业普遍开设的两门语文类通识课程。由于这两门课程同时开课,归属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由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老师讲授,所以我们把它们划归一类加以考察。

随着当今社会及学生自身发展对大学生语文素养和应用写作能力要求的不断提高,在独立学院学生中进行大学语文类通识课程教学改革显得尤为必要,它既要有理论方面的研究,更要有实践方面的探索。

一、大学语文类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一)培育学生良好的学习风气。在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方案中,大学语文类通识课程,安排在新生入学第一学期,与大学英语、高等数学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公共基础课一起,共同承担着培育学生良好学风的重要使命。

首先,新生在高中,迫于升学,压力巨大,身心俱疲,希望到大学休整。而有些高中老师不适当的激励,给学生造成一个错觉,似乎进入大学就不需要学习。加之大一不开设专业课,除了像大学英语这样需要参加全国四六级考试的课程之外,新生对于大学语文类通识课程等基础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致使其学习的原动力缺乏。其次,新生参加社团活动过多,时间精力不够。新生入学前,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大学攻略,因此入学后,忙于参与干部的选聘,奔波于学生会、分团委和学生社团的纳新,有的学生甚至身兼数职,实用功利化思想致使一部分学生学习重心发生了严重的偏移。其三,独立学院学生虽是我国高等教育中一个本科层次的学生群体,但与一本、二本学生相比,他们基础知识薄弱,学习方法不当,学习习惯不良。独立学院学生的这种群体特征,使得三本独立学院人才培养定位与普通二本院校相比,更要突出应用性,更应注重其良好学习风气的培育。

另一方面,就大学生的语文素养而言,目前独立学院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语文功底较差,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及其自身发展的需要;其次,文学作品鉴赏能力呈现出低俗化的倾向,信息化时代各种诱惑较多,短信、聊天、博客、微信及各种低俗的电子小说,使其不能静下心来阅读高雅的文学作品,需要经典来引领;其三,大学生身上还出现了诸多问题,更是凸显了当代大学生整体人文素养尤其是人文精神的缺失,需要通过语文类通识课程来丰富他们的思想,提升其人文素养。从学校层面看,由于人文科学本身的非物质功利性特征使大学语文类通识课程遭遇了尴尬的境地,在学校制定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推行完全学分制之时,大学语文类通识课程地位下降,由原来的公共必修课,变为公共选修课,有限的学分限制了学生选修语文类课程的积极性。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育学生良好的学习风气,是大学语文类通识课程面对的难题。

(二)培养高素质综合性创新人才。大学语文类通识课程教学改革,既要符合教育教学的规律,又要适应当今时代对人才的需求。复旦大学附中校长郑方贤认为:“不论是大学自主招生,还是哪个公司、行业招聘人才,往往录用的其实是那些综合素质良好的人,而不是只具有某方面特长的人。超越知识的教养,才是教育的根本。”Google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李开复博士也曾说过,21世纪最需要的人才必须具备七种素质:创新实践者、跨领域合作者、高情商合作者、高效能沟通者、热爱工作者、积极主动者、乐观向上者。21世纪是一个信息共享、平等竞争、不断变化的时代,所以21世纪的人才除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之外,还应具有广博的学识、完善的人格、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高度的使命感。大学语文类通识课程,内容丰富,涉及面广,颇富审美性和人文性,是一门兼有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学科,不论是就其人文性,还是就其工具性来看,对于培养应用型创业人才、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都有着得天独厚的学科优势。特别是其尚善的态度和乐观的精神在培养高素质人才方面更是得天独厚。教育部高教司颁布的《大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在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语文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创新人才培养视域下大学语文类课程改革实践,即是立足于“知识、能力、素养”协调发展,着重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过硬的心理素质、高尚的精神品质、积极认真的态度、百折不挠的毅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之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使之成为知识结构合理、文理兼顾,更适应当今时代需要的高素质综合性创新创业型人才。

二、大学语文类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途径

大学语文类课程教学改革,应当采用多种方法和途径,这里主要探索教学模式和考试模式的改革。

(一)教学模式的改革。教学模式改革是大学语文类课程教学改革的核心,有诸多困难与阻力,尤其是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如何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如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上,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反复地研究与实践。我们的做法是立足于“知识、能力、素养”协调发展,课内、课外结合,课堂教学由原来的课文式教学改为专题式教学,增设名句名篇背诵;课外引领学生进行文学作品鉴赏、文学作品创作和兴趣小组活动,将课内常规教学与课外学生实践活动相结合。

1.专题式教学。目前我校使用的《大学语文》教材是由吴枝培主编的,2005年8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该教材的体例分为“精读”和“泛读”两部分。我校原来的做法是从“精读”46篇和“泛读”64篇(共计100篇)课文中,精选出20篇左右精讲。“精读” 部分虽然有“注释”、有“导读”,方便学生自学,但如果处理不好,课文与课文之间缺乏连贯性、系统性,学生学习之后,也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为了提升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质量,我们依托文学史教学和系统论教学思想,尝试将大学语文教学演变为文学欣赏教学,为此,根据其文体类别、主题思想、风格样式分组设计专题,比如在文体类别方面有诗词、散文、小说、戏曲等专题,在主题思想方面有爱国、立志、山水、爱情等专题,在风格样式方面有写实、浪漫、豪放、婉约等专题,特别是在靠近前沿的现当代部分,我们还根据学生要求增设了“通俗文学”和“港台文学”两个颇受他们欢迎的栏目。

通过专题教学来讲授文学与文化知识,形式新,方法新,内容新,能比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以文学教育代替语文教育,用文学的标尺区别于“中学语文”,通过感悟文学来感悟生命,通过理解文学来理解人生,通过认识文学来认识社会,通过把握文学来把握历史及未来,应当说,这样的教学有利于拓展学生的人文视野,有利于培育学生的人文情怀,当然,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特别是创新思维。

2.名句名篇背诵。增设名句名篇背诵,是大学语文类通识课程对学生进行素质拓展训练的重要举措。清人孙洙《唐诗三百首序》言,“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诵读背诵的过程,就是品味、感悟、探究乃至再创造的过程,大学生的精神情操就会受到浸染和熏陶,审美情趣就会不断提高。

在专题式教学实施过程中,每进入一个专题,教师首先示范式的由名句名篇诵读导入,要学生整体感受。在学生诵读的过程中,教师为他们勾勒出中国文学史大的框架,介绍其中有代表性的作家,主要流派,成就与得失,一些趣闻轶事,及相关的文学文化历史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次,布置任务,要求学生自由组合,完成一个专题的名句搜集,以上交纸质小报的形式,合作完成任务。一个专题结束后,要求学生背诵这些名句,并在课堂之上,利用课前五分钟组织各个小组进行“名句接龙比赛”,检验学生背诵的效果。最后是终极较量,利用一次课(两学时)的时间各个班级展开比赛。要求同学们自己制定比赛的规则,制作图文并茂、精美的PPT,寻找适合的优美音乐,展开比赛。各班同学分工协作,有的在台前主持、参赛,有的在幕后搜集名句、图片、音乐,制作PPT,每个同学都有施展自己才能的空间,都有展示自己的舞台,并在比赛活动中受到熏陶,获得价值认同感、自豪感。名句名篇背诵,不仅提高了大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且增强了大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3.文学作品鉴赏。新教育实验的倡导者朱永新曾经说过:“理想的教育应该重视让学生与书本为友,与大师对话,在人类优秀文化遗产中净化自己的灵魂,升华自己的人格。实施有效的人文教育,一定要让学生养成热爱读书的习惯。”读书,尤其是读好书、读名著,是与先哲的一种对话,也是涤荡心灵、塑造完美人格、提高文化品味的一个重要途径。学生的鉴赏水平只有在对文学作品进行鉴赏的审美活动中,才能得到培养和发展。徐中玉曾提出:“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应通过对文本的反复的互动研讨,由表及里,逐渐提升到在精神、灵魂、生命境界有所感发。”陈洪也强调,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的根本宗旨,应是以学生为本,着眼于学生的参与互动;……逐步建立以师生互动交流研讨为中心的新的教学模式”。在专题式教学过程中,师者特别注重对文学作品的解读和鉴赏,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提高学生鉴赏的水平。教师先介绍作家作品,他们的生平、创作和艺术成就,然后欣赏作品。突破过去思想性分析为主的做法,突出文学作品审美的特性,把作品当成一个个审美的对象,引导学生充分体会,让学生感受到这些作品是美文,然后再解读赏析。教师的角色定位是导游员,以导读为主。一路介绍,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用课内的精彩带动课外的多彩。学生有了兴趣之后,教师布置课外作业,要求学生从古今中外的名著中,选择两部进行独立的解读鉴赏,用A4纸手写,期中课外完成后择优结集成册。文学作品鉴赏能力属于阅读能力的最高层次,属于创造性思维,学生在阅读完作品以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审美情趣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表达技巧,鉴赏作品的结构美、语言美和风格美,通过学生自己独立的鉴赏,从而培养其文学作品鉴赏的能力。

4.兴趣小组活动。开展大学语文类兴趣小组活动是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以兴趣小组活动为契机,不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可以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解决学生写作素材贫乏的问题,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平台,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素养三者平衡发展,不断提高其综合素质。

(1)组建课外兴趣活动小组。每个小组都拟定名称、口号和主题。如蚂蚁七重奏——“蚂蚁,用厘米之躯撼动千万之巨;我们,用新闻视角诠释蚂蚁精神!”;暨升之阳——“孤高不自傲,广奉仍记谦”;永亮号——“永亮!永亮!永远明亮!”;轻盈夏梦——“舍我其谁”;索意经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星虹——“如星星般闪烁,如彩虹般绚烂”;游园惊梦——“游玩在诗意的园林,惊见青春溢美的梦影”;ONLY——“没有做过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深巷少年梦——“节约好比燕衔泥,浪费犹如河缺堤”;手牵手——“大学很短暂,抓紧谈恋爱”等等。涉及的主题有调查类、新闻播报类、新闻采访报道类、文学作品创作类。调查类如学校公寓楼下若设置公用借用点,学生是否会自觉归还公用伞;大学生恋爱问题调查;食堂饭菜、价格等学生满意度调查;大一学生职业规划调查等。新闻采访和报道类如采访学院、系领导,优秀学长,班级同学等。文学作品创作类如围绕校园生活创作散文、诗歌、随笔等,并在学院网站“菁菁校园”栏目和院报上发表。组员之间分工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2)举办学术讲座,为兴趣活动小组提供部分写作素材和平台。如邀请全国专业人才教育专家委员会礼仪委员、国家高级礼仪(礼宾)师做“礼仪魅力、情商智慧”讲座,邀请我校新闻宣传中心主任做新闻报道专题讲座。要求各兴趣活动小组进行真实情境下的应用文写作“套餐”训练,公务文书写通知,事务文书写海报,礼仪文书写请柬、邀请函,新闻文体写消息等等。

(3)召开兴趣活动小组成果展示会,展示学生课外参与实践活动成果,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快乐。整个展示会学生是主角,主持人、汇报人、评委、摄影等都由学生担任,10个小组按抽签顺序上台展示各自的成果(应用文写作的“套餐”),涉及通告、请示、批复、通知、海报、开幕词、闭幕词、计划、总结、邀请函等20多种文种,10位学生评委根据其PPT汇报和纸质材料,现场评定成绩。

(4)举行经验交流会。如果说兴趣活动小组成果展示会展示的是集体的成果,那么此会展示的是学生个人的创作,包括公开在报刊(含校报、院报)、网站(含校、院和系部网站)发表的作品,省市征文比赛获奖作品等。邀请学通社特约记者、学通社人文分社社长、团委宣传部干事、学生会干事等五名发表作品多的同学做经验介绍,与同学们交流分享参与社团,在真实情境下,进行应用文写作或文学创作的经验。

据不完全统计,2013级学生在一年之内,公开在学院(含系部)网站“系部动态”“菁菁校园”等栏目发表作品150余篇,公开在学报发表作品几十篇。仅13级会计、园林创业实验班一学期就有25人次公开发表作品。

成立大学语文类通识课程课外兴趣活动小组这一创新型的教学模式不仅使大学语文类通识课程变得生动有趣,提高了学生学习写作的兴趣,同时也让同学们提高了团队合作能力,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为我校培养合作与竞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创新型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考试模式改革。考试模式改革与创新是大学语文类通识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检验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手段,也是客观评价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考试模式可以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对学习内容的选择。传统考试模式,重知识轻能力,缺乏对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考查,限制了学生自主性的学习;考试方式单一,不能客观、全面、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成绩;动态过程考试缺乏,以期末一次终结性考试评定学生的成绩,加大了学生的考试压力,助长了应试学习;标准答案式的评卷方法,使学生在答卷时不敢越雷池一步,创新思想受到束缚,创新思维受到压抑,影响学生的求异思维和个性发展。凡此种种,限制了创新性人才的成长。新的考试模式构建的是“使大学生系统把握课程的内在体系(知识);学会运用课程的分析方法和思维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提升理论素养,培育实践品质,促进全面发展(素质)”。即立足于“知识、能力、素养”协调发展,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的,倡导“考试时间的动态化、考试形式和方法的多样化、考试成绩构成的多元化”,突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考核,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和探索创新的兴趣,给予学生更多创造性思考和表达的机会,充分发挥考试在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学生的深式学习,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考试模式主要包括考试内容和考试方式。考试内容不局限于教材、课堂,不再以期末一张试卷评定成绩,也不仅仅以书面考试评定分数,而是客观、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根据大学语文类通识课程的特性,设置不同的考试方式。大学语文考试模式如下:

1.考试内容。

(1)综合水平测试,30分,考核学生应知应会的语文基本知识和综合运用能力;

(2)优秀作品鉴赏,30分,考核学生解读、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3)名篇名句背诵,30分,拓展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培育学生人文情怀;

(4)考勤提问笔记,10分,加强课程管理,巩固课堂教学成果,培育学生良好学风;

(5)发表文学作品,3分,在(2)、(3)、(4)三项总分的基础上,奖励3分。

2.考试时间、考试方式。

(1)理论知识测试,安排在期末,考试时间一小时,考试方式,闭卷;

(2)优秀作品鉴赏,安排在期中,教师提供选题,学生用课外时间完成,考试方式,开卷;

(3)名篇名句背诵,安排在课堂,课前五分钟名句接龙比赛,考试方式,小组比赛;

(4)考勤提问作业,安排在平时日常教学当中;

(5)发表文学作品,安排在课外,将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延伸至课外。

应用文写作考试模式:

1.考试内容。

(1)课内写作兼表现,30分,培育良好学风,初步培养学生应用写作的能力;

(2)课外兴趣小组活动,30分,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3)期末命题考试,40分,综合检测学生学习成果;

(4)公开发表作品。如公开在报刊发表作品或在学院网站、天目专刊发表作品,学期结束,在(1)(2)平均分的基础上加3分。

2.考试时间、考试方式。

(1)课内写作兼表现,安排在平时日常教学中,教师提供案例,几次写作综合打分;

(2)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安排在课外,以小组协作的方式完成,安排在期中;

(3)期末命题考试,单独命题,安排在学期结束前;

(4)公开发表作品。如公开在报刊发表作品或在学院网站、报纸发表作品,学期结束,在(1)(2)平均分的基础上加3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团,在真实情境下,进行应用文写作。

实践证明,这种改革是有益的,它实现了从单纯地传授知识,向知识、能力、素养协调发展转变;从理论教学为主,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转变;从课堂教学为主,向课内外结合转变;以终结性考试为主,向形成性、过程性考试转变。这样教学不仅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大学语文类通识课程的兴趣,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影响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选择,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且培养了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提升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李开夏.[EB/OL].http.ongleishingablog.com.

[2]张福荣.论大学语文与应用型人才人文素质培养[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4).

[3]徐中玉,齐森华.大学语文[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陈洪.在改革中加强“大学语文”课程教学[J].中国大学教学,2007(3).

[5]孔庆东.大学语文的教学改革方向[J].中国大学教学2006(7).

[6]曹荣誉.谈高校课程考试新模式的建构[J].教育与职业,2007(3).

[7]闫慧霞.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质量提升的改革与实践[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2012(6).

猜你喜欢

大学语文通识考试
大学语文创新教学初探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简述大学通识课教学改革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通识少年“种”石油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
通识少年·拿破仑
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探析
你考试焦虑吗?
准备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