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剪纸艺术风格的电子书籍版面设计与实现

2015-08-15刘娟绫

绥化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电子书籍版面设计版面

刘娟绫

(安徽艺术职业学院美术系 安徽合肥 230001)

网络时代正在改变着信息传播的方式,出版物也依托数字技术并整合多种媒介进行传播和销售,因此电子书籍应运而生。与纸质书籍有所不同的是电子书籍的出现扩展了书籍的概念,电子书籍除了具有阅读功能以外还可以让读者能够感受多元的视觉表现形式,实现读者与书籍的“互动”,为读者提供一个“立体化”的阅读体验。我国的民间文化极为丰富多彩,呈现出多种多样的民间艺术形式,剪纸艺术作为中国民间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鲜明、独特的艺术特点。如何传承剪纸艺术特征并将其运用到设计中,从而形成具有剪纸艺术风格的设计表现形式,以电子书籍版面设计为例进行深刻分析和探讨。

一、剪纸艺术的美学特征

剪纸艺术是我国民间传统装饰艺术的一种,也是民间具有悠久历史的镂空艺术,一直延用到今天,特别是出现在传统民俗文化活动中,剪纸艺术有着它独特的风格,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

(一)剪纸的造型分析。剪纸艺术以其鲜明的形态突出主题内容。剪纸的表现方法,一般分为单色和彩色两种。单色剪纸又分为两种:阳刻剪纸与阴刻剪纸。阳刻剪纸的特征是保留原稿的轮廓线,剪去轮廓线以外的空白部分。阴刻剪纸的特点与阳刻剪纸恰恰相反,就是刻去原稿的图案线,保留图案线以外的部分[1](P49)。剪纸艺术的表现特征具有象征意义,它是劳动人民通过对日常生活或事物的高度总结将其提炼成形象化的造型形式,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将各类造型通过点、线、块、纹样、图式等不同造型语言把感知世界与想象世界融为一体,表达内心真实的感受。在剪纸的造型中有几种形式特征,第一种是自由表意,根据对物象形态的自由发挥,打破自然透视规律,运用不同视角重构画面,可以把平视、透视、俯视出现在同一张画面中,没有虚实远近,游走于二维空间和三维空间之间,随心表达感受体验,表现出独特、非逻辑的视觉效果。第二种是置换同构,将客观物象整体有目的地进行分解,将某部分与另外一个不相关联的事物进行置换,经过异常组合形成新的物形。打破现实事物的客观形象,用夸张的方式进行联想,加强了视觉主体形象,虽然不同于自然形态,但形式美感和虚幻形态给作品增添了艺术感染力。第三种质朴简约,就像儿童画一样,带有很强的想象成份,现实和理想的结合,逾越了透视、解剖、构图等一般常规,在造型上常常不按物体的实际比例进行表现,能够用朴实简洁的形式表现出物象的形象特征,给人纯真、稚趣的独特美。

(二)剪纸构图分析。形式是内容的载体,构图对于剪纸作品较为重要,通过构图的形式美感打动观者。剪纸的构图饱满,通常采用的构图形式很多,其中的对称、重复和均衡是几种主要的构图形式,体现了形式美法则。对称的构图形式,通过对画面中对称元素进行方向、角度的变化,既保持了画面的统一又富有变化,呈现出一种庄重、大方的形式美感。重复是对相同或者相似的元素重复的表现,通过有条理的组织将事物的大小、体量重复排列,巧妙地用物象之间的形体结构关系构成完整的构图结构,画面极富韵律感。均衡,是一种比例关系并非对称,均衡的变化形式要比对称的变化形式多,可以是事物的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的表现,也可以根据外框的形状空间进行形体的变化,注重画面的完整性,使画面更富有节奏感。

(三)剪纸的用色分析。剪纸的色彩表现突出了民间美术的用色特征,用色简单大方,少而精,一般分为单色表现和彩色表现,都采用高纯度的色彩,彩色表现利用高纯度色彩的对比呈现鲜明的对比效果,如红配绿,黄配紫等互补色彩的搭配,具有浓厚的民族传统装饰特色,鲜明而富有张力。当然剪纸艺人并不是片面追求强烈的对比,而是基于对比的基础上赋予一定的秩序,就像民间色彩搭配口诀所述“光是大红大绿不算好,黄能拖色少不了”,通过其他色彩使整幅作品统一起来,这也体现了我国传统民间美术常采用的手法。民间剪纸的用色也带有象征寓意,单色剪纸最常见是红色,人们在节日、庆典时刻贴上具有喜庆、吉祥寓意的红色剪纸,赋予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黄色象征权利、富贵、尊严、辉煌等;绿色象征生命、希望等等。

剪纸艺术是一种艺术符号,它的内涵丰富,在造型、构图、色彩等各个方面都有着独特的艺术美感,以具有象征意义的造型、完整的构图和高纯度的色彩,形成一种鲜明、生动的艺术魅力。

二、电子书籍版面设计中剪纸风格的表现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电子技术和互联网的介入改变了传统的阅读方式,拓展了电子书籍的语言表现和图像呈现方式,电子书籍设计也逐渐从技术型向创新型转变,电子书籍的版面设计也不仅仅只实现基本的阅读功能而是兼具艺术性和美观性,目前电子书籍的版面设计形式大多雷同缺乏艺术性,将中国民间艺术融入电子书籍的版面设计是实现书籍艺术风格的一种重要方式,将剪纸艺术形式借鉴并应用到现代电子书籍版面设计中,可以为版面艺术注入一股新的“生命力”,从挖掘文化内涵的角度表现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电子书籍的版面设计包括图形、文字、色彩和交互设计等,具体在设计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表现具有剪纸艺术风格的电子书籍设计。

(一)图文设计。当下比较成熟的一种设计风格——水墨风格在书籍设计中有所表现,在图形的表现上根据设计主题并利用毛笔笔触特殊的表现出水墨渲染的意境,赋予现代电子书籍设计深厚的文化底蕴,水墨的点线面造型元素通过设计形式表现出来,当然水墨风格的运用应具有形式美感并与根据不同设计内容进行整体设计创意融合,因此对于剪纸艺术风格的电子书籍封面抓住剪纸造型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发展。在此基础上电子书籍的版面设计更要体现电子书籍的剪纸风格,图形和文字的版式设计较为重要,版面中的图形与文字的形状以及在版面中如何安排,这些都需要关注阅读功能的清晰性和易读性,才不会导致读者的视觉疲劳。在选择带有剪纸风格的图形时,文字要根据图形的位置的不同采用不同的编排,如采用剪纸的构图形式作为整个版面的背景,与文字相互穿插共同组成版面的形式主体。或者将剪纸形象化的造型形式作为一定的形状来限定书籍插图内容的表现,通过创造性的融合打破呆板的构图形式,使版式新颖,充满新意,整个版面的剪纸风格油然而生。当然现代的剪纸艺术也在与时俱进,例如获得华夏风韵剪纸展金奖的作品《街舞》展现了当代生活风貌,为中国传统剪纸注入了新的内容,使画面内涵更为丰富,将剪纸艺术内容上的创新赋予版面更为丰富的素材内涵,以适应现代设计表现要求。在字体的选择上需要配合剪纸风格选择具有民族艺术风格的字体,与主题形式呼应。在字体段落的编排上依据图形的形状排列,也可以将文字图形化,将文字本身的形态看作图形的表现形式。当然这些都要考虑到书籍的阅读功能,不能盲目追求形式感。同时图形与文字的排版也可以根据剪纸艺术形象化的造型形式进行构成原理的组合,使版面形成意想不到的视觉效果。

(二)色彩设计。色彩是版式设计中的重要元素,色彩的选择和搭配对体现设计风格起到一定的作用,电子书籍要呈现剪纸艺术的风格特点,在版式设计中可以选择剪纸艺术中常见的代表性色彩——高纯度的色彩,如红色、黄色等。在色彩的搭配上也有着自身的特色,剪纸艺术的色彩搭配上常用互补色,互补色以其强烈的对比容易使人产生视觉上的疲劳,可以对其进行调和如加入其他的颜色使版面色彩统一起来,或者通过色彩面积的变化来调和互补色彩的强烈对比,也可以选用单色表现。单色剪纸有两种基本的表现手法,一种是阳刻剪纸,一种是阴刻剪纸。现代剪纸大部分运用两者结合的方式,阳刻剪出轮廓,再用阴刻线作刻画,单色的运用可以结合剪纸这种特殊的表现技巧,打破单色的单调,与镂空的部分形成对比,产生美感。现代剪纸艺术的色彩与现代的色彩结合起来进行设计,可以根据书籍的读者群体需求设计剪纸色彩,可以用明快鲜艳的色彩表现儿童读物和时尚周刊等主题内容,可以用暖色或者高纯度的色彩表现诗歌或者散文类主题内容,由此我们可以根据剪纸在传统色彩上的创新运用色彩。

(三)交互设计。从用户角度来说,交互设计的目的就是了解各种有效的交互方式,并对它们进行增强和扩充,使用户以最佳的方式获取信息[2]。在电子书籍的版面中不仅仅是一些静态的视觉元素,为了丰富版面的效果,在页面与页面的切换时或者鼠标在按钮上悬停时可以运用动画形式表现交互过程。如读者可以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加以拓展阅读,通过自主选择是否点击交互按钮,打破传统的阅读方式。读者不仅仅是阅读者也是参与者,在参与到交互体验的同时也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便捷地将读后感发布出来,与作者和其他读者交流心得体会。在交互设计中可以运用视觉元素如文字、图形和色彩,文字的编排和设计需要服从于主题内容,可以根据书籍的风格编排相应的文字风格,既表意又能传达情感;在交互设计中图形较为容易引起读者的注意,它可以更为生动、直观地表现主题内容;色彩是交互设计中一个重要元素,在交互设计时通过色彩的心理搭配体现交互的功能性,从而满足用户的习惯性。在交互体验中借鉴剪纸的艺术特点,创造出具有剪纸艺术风格的动画效果,既呼应了版面设计中所呈现的统一的剪纸艺术风格,也打破了静态版面的单一表现形式。虽然剪纸呈现是静态的形式,但是可以借助剪纸艺术的符号语言去引导版面与版面之间内容传递,如巧妙运用民间剪纸中的阴阳剪法进行创意设计,将交互内容通过独特的剪纸技艺呈现出来,使整个电子书籍的版式呈现出更为丰富的艺术视觉效果。

三、结语

剪纸艺术在民间美术中有较为重要的地位,它以朴实、鲜明、强烈的视觉特征传达传统民俗文化,同时又融入现代设计中,给现代设计提供了深刻的启示。将这种凝聚了中国民间文化内涵的艺术形式运用到电子书籍的设计中,不仅仅帮助电子书籍有效地传达书籍内容信息,将功能与形式较好地融合,又为民俗艺术的数字化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唤起读者对中国民俗文化更深层次的需求,这也是电子书籍内涵文化建设的一部分。积极研究民俗艺术风格的运用,更好地满足更多阅读者的内涵化和多样化的需求。

[1]程庸,若隐.中国元素[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9.

[2]唐芸莉.交互设计鉴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电子书籍版面设计版面
报纸版面设计问题探讨
版面撷英
好版面要有独到的创新技巧
论新闻出版中少儿图书的版面设计
浅谈户外大型展示牌的版面设计
原创电子书籍的味觉体验及其设计过程的感知教学
版面“三评”看得失
浅析文字在电子书籍中的设计原则
日本政府拟修改著作权法以打击盗版电子书籍
新版面 新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