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

2015-08-15吴金晶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年19期
关键词:脑膜炎结核性小儿

吴金晶

(湖南省长沙市湘雅二医院 湖南 长沙 410000)

结核性脑膜炎是小儿结核病中较常见且相当严重的一种病型,主要是由结核杆菌侵犯脑实质、脑膜所引起的炎症,高发病人群多见于5 岁以下儿童,是导致患儿死亡的主要病症之一[1]。结核性脑膜炎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抽风、脑膜刺激症以及脑神经损害等,此种疾病病程较长,变化无常,容易复发,病人饱受痛苦及心理负担。对本疾病患儿除了给予正确的常规治疗外,配合完善的护理干预措施同样也是提高其救治成功率及降低临床病死率的重要措施。本院近两年共收治了31例结核性脑膜炎患儿,现将其临床护理资料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院于2011 年1 月~2013 年2 月收治结核性脑膜炎患儿共31 例,所有患者均经病史询问、症状及体征观察,同时结合脑脊液生化及病原学检查、头颅CT 医学影像检查获得确诊。其中包括男19 例,女12 例;年龄1 ~8 岁之间,平均为(4.3 ±1.2)岁。患儿入院时临床表现:头痛、发热、呕吐26 例;已出现脑膜刺激征倾向者10 例;合并有惊厥、意识障碍者13例。入院后采取的治疗方法包括:降温、镇静、抗感染、降颅压以及抗结核治疗等。

2. 护理方法

2.1 一般护理 护理人员严格按流程集中进行规范操作,保证病室通风消毒、并对氧气装置进行定时清理,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安排患儿于独立病房绝对卧床休息,同时确保床铺干燥及环境安静,尽量避免出现外界不良因素干扰患儿情绪及睡眠的情况。定时对患儿进行翻身以免发生褥疮,并观察患儿的体温、脉搏、血压、意识、呼吸、双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应情况等。若早期发现患儿出现有头痛、呕吐加剧、脉搏变慢、血压升高、呼吸不规则等颅内高压或脑疝明显指征者及时通知主治医师并配合做好相关抢救准备工作。

2.2 心理护理 结核性脑膜炎患儿及家属饱受痛苦,该病情重,病程长,变化多,易反复,且治疗费用大,患儿及家属心理负担比较重,护理人员应热情主动耐心和家属沟通,并给予心理支持,告知结核性脑膜炎的可治愈性,鼓励患儿及家属克服焦虑心理和悲观情绪,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2.3 高热护理 因中枢神经失调将引起患儿体温升高,故在护理过程中密切观察体温变化,通常应将其体温控制在不超过38℃的范围之内,以免造成患儿脑细胞损伤[2]。高于38℃可采用冰袋冷敷进行物理降温。

2.4 颅内高压护理 减少流动人员确保病室安静使患者情绪稳定,适当将患儿床头抬高,目的是加强静脉回流降低颅内高压。同时给予患儿输氧处理,保持呼吸通畅,改善患儿大脑缺氧情况,若患儿表现有不耐受头痛可给予一定药物行对症处理。

2.5 昏迷期护理 患儿常常由于昏迷而不能正常吞咽和咳嗽,如因此而导致呼吸道堵塞而引起呼吸困难或窒息现象,应及时将呕吐及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及时吸出。为了有利于患儿痰液排出应采取取仰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患儿出现窒息。昏迷患儿还常伴有大小便失禁或不通畅等情况,除了合理配合饮食外,另可对患儿采用小剂量灌肠或缓泻剂,但尽量避免大剂量灌肠导致患儿出现腹压过度升高的情况。

2.6 药物护理 用药护理可采取脱水剂为降颅内压用,20%甘露醇静脉快滴,滴注过程制定专人看护以防止药液外漏。抗结核药物的使用应按早期、联合、规律、适量以及全程的治疗原则,督促患儿按时服药,防止漏服,并密切关注药物反应。服用利福平还可导致消化道不适,体液与分泌物呈桔黄色,利福平还可引起黄疸和一过性转氨酶升高,应定期检查肝功能[3]。口服利福平前后2h 不要进食鸡蛋和牛奶等高蛋白食物,以免降低药物疗效。服用异烟肼因会干扰糖的正常代谢,将加重和促进并发周围神经炎。可经常询问患者四肢有无异常感觉,并及时对症处理,避免与抗酸药同时服用。最后还需要指出的是,多数抗结核药物对胃黏膜具有过度刺激作用,故建议一般于饭后半小时服用。

2.7 饮食护理 护理期间患儿由于经常高热、呕吐,导致患儿身体水分流失以及营养消耗,患者家属应该给予各种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注意患儿饮食卫生并补充足量的营养物质,来增强患儿抵抗能力,促进病情恢复。

3. 结果

本组患儿住院时间35 ~52d,平均(39.5 ±3.8)d,经治疗及上述护理后,仅有1 例(3.2%)因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另有1 例(3.2%)因病情过重放弃,其余29 例(93.5%)均好转后出院。

4. 讨论

结核性脑膜炎在我国发病率儿童高于成人,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小儿结脑发病急,进展快,后遗症多,病死率较高。不规则或不及时治疗,将可能发生脑积水、脑出血、癫痫、失明、智力底下等严重后遗症。研究资料显示[4],治愈好转的结核性脑膜炎患儿通常不仅获得过早期的正确诊断与治疗,而且同时也接受了较为妥善的护理干预措施。本研究结果进一步显示,本组结核性脑膜炎患儿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同时,通过我院一并对其积极开展系统化的护理干预,最终好转出院的患儿比例高达93.5%,可见本次的护理干预方法是值得肯定的,具有一定临床推广价值。

[1] 彭静,韩灵慧. 小儿结核性脑膜炎昏迷期的护理体会[J]. 临床医药实践,2012,21(8):629 -631.

[2] 古声凌. 小儿结核性脑膜炎21 例的临床护理体会[J].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0,32(4):46 -47.

[3] 刘海英.1 例结核性脑膜炎合并继发性低颅内压患者的护理[J].当代护士,2011,13(4):125 -126.

[4] 佟丽娟,张淑梅,宋利萃,等. 小儿结核性脑膜炎护理体会[J]. 中国实用医药,2009,18(4):202 -203.

猜你喜欢

脑膜炎结核性小儿
夜盗小儿(下)
夜盗小儿
小儿涵之三事
结核性胸膜炎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IL-33在隐球菌脑膜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尼日尔脑膜炎流行已致76人死亡
艾滋病合并结核性肛周脓肿1例
T-SPOT TB联合IL-10、IL-27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
误诊为结核性胸腔积液的淋巴瘤2例分析
人感染猪链球菌脑膜炎误诊结核性脑膜炎一例报告